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组6...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Neuman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步行功能以及各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G),同时采用中文版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4周、8周,Neuman组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功能性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和步频优于对照组,步宽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肱二头肌、腕屈肌、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Neuman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工作/劳动和社会角色评分及SS‐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增强其步行功能和下肢肌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实验组给予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包括下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 meter walk test,10MWT)、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仪器平衡功能测试评估患者姿态稳定极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10MWT、6 min步行距离、TUG、极限位移时的移动速度、最大位移、终点位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极限位移时的反应时间及方向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 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r TMS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Neuman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步行功能以及各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G),同时采用中文版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4周、8周,Neuman组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功能性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和步频优于对照组,步宽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肱二头肌、腕屈肌、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Neuman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工作/劳动和社会角色评分及SS‐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增强其步行功能和下肢肌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稳定性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26例,坐位下接受频率16 Hz、振幅4 mm的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10 min,评定振动前后小腿三头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MAS)、3 m计时起立行走时间(TUGT)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T),分析干预前后MAS、TUGT、10 m MWST差异性。结果振动后与振动前评定数值比较发现振动后小腿三头肌张力MAS评分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TUGT及10 m MWST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即刻的步行速度及稳定性,改善步行功能,而对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没有显著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实验组给予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包括下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 meter walk test,10MWT)、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仪器平衡功能测试评估患者姿态稳定极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10MWT、6 min步行距离、TUG、极限位移时的移动速度、最大位移、终点位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极限位移时的反应时间及方向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 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r TMS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