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壁抽吸位置对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掩刚 牛楠 +1 位作者 赵龙波 周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7,共5页
以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了叶栅端壁不同抽吸位置对角区流动结构、通道漩涡发展过程以及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控制角区分离的可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前缘上游5%C(弦长)位置实施抽吸,延缓了通道... 以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了叶栅端壁不同抽吸位置对角区流动结构、通道漩涡发展过程以及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控制角区分离的可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前缘上游5%C(弦长)位置实施抽吸,延缓了通道涡的形成,但导致叶栅来流攻角发生改变,在角区形成角区分离涡,并且该漩涡与通道涡相互促进,进一步恶化叶栅流场,导致叶栅落后角增大,损失增加;在叶栅通道激波后25%C端壁抽吸,吸除了上游端壁积累的高熵低能气流,制约了通道涡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叶栅通道的流场结构,降低了流动损失,但并未对上游流场产生较大影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然而25%C处抽吸后,未能完全消除分离,在端部与叶栅通道主流之间存在较高损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角区分离 通道涡 端壁 附面层抽吸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测量及压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翠芝 孙国刚 董瑞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9-1405,共7页
采用多点压力传感器对旋风分离器轴向、径向不同位置的压力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了测量分析,同时用液体示踪法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动进行了显示。结果表明,壁面压力在筒体段及锥体段的周向分布轴对称;锥体下口及料腿顶部区域,壁面压力出现陡降... 采用多点压力传感器对旋风分离器轴向、径向不同位置的压力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了测量分析,同时用液体示踪法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动进行了显示。结果表明,壁面压力在筒体段及锥体段的周向分布轴对称;锥体下口及料腿顶部区域,壁面压力出现陡降突变,周向分布不再对称,在相对分离器入口约270°方位处出现凹陷,压力降至最低;再往下壁面压力很快回升,又复现轴对称。这些特征可作为旋涡尾端的识别标志,由此识别的旋涡尾端位置与液体示踪显示的旋转的封闭液环位置几乎一致。试验还发现,当入口气速大于5m.s-1时,旋风分离器内外旋流区压力波动的频率不同,内旋流压力波动频率高于外旋流且随入口气速增减而增减,外旋流区的压力信号频率则不随入口气速改变;内旋流涡核碰到器壁处的壁面压力信号会同时具有内、外旋流两个主频率。采用壁面压力信号可以很好地研究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的位置及其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涡尾端 压力测量 信号分析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位置的实验测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翠芝 孙国刚 董瑞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2-958,共7页
为准确测量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的位置,采用筒锥式旋风分离器,通过红墨水示踪可视化地研究了分离器内流型,对轴、径向不同位置的压力信号进行了测量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旋涡尾端位置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分离器筒体及锥体段,静压沿径向呈V... 为准确测量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的位置,采用筒锥式旋风分离器,通过红墨水示踪可视化地研究了分离器内流型,对轴、径向不同位置的压力信号进行了测量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旋涡尾端位置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分离器筒体及锥体段,静压沿径向呈V型分布,具有较大的梯度;而在料腿顶部区域,静压梯度急剧衰减,趋于平坦;这一特性可作为旋涡尾端的识别标志,由此识别的旋涡尾端位置与液体示踪显示的液环位置几乎一致。在筒体及锥体段,分离器内旋流压力信号具有一定的波动频率,而外旋流则没有明显的主频;在旋涡尾端碰壁处,壁面压力信号具有内旋流的波动频率,并有较高的幅值。旋风分离器旋涡尾端位置受入口气速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入口面积比的增加而上移,随排气管直径的增加而向下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涡尾端 液体示踪实验 压力测量 信号分析
下载PDF
涡流管性能实验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申江 边煜竣 郭欣炜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1,66,共5页
设计并制作了涡流管实验样机,对喷嘴通道角度和端面间隙对涡流管冷端温降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表明:将切线型喷嘴改为收缩型后的喷嘴流道使涡流管冷端温降普遍增大。对应于进气压力为0.3MPa、0.4MPa和0.5MPa工况,冷端最大温降增... 设计并制作了涡流管实验样机,对喷嘴通道角度和端面间隙对涡流管冷端温降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表明:将切线型喷嘴改为收缩型后的喷嘴流道使涡流管冷端温降普遍增大。对应于进气压力为0.3MPa、0.4MPa和0.5MPa工况,冷端最大温降增幅分别为20.7%、26.6%和27.4%;喷嘴环端面间隙对涡流管冷热端温差有很大影响,喷嘴环与涡室端面间存在0.1mm的端面间隙(约为喷嘴叶道高度的6.7%),冷热端温差会下降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喷嘴通道角度 端面间隙 冷端温降
原文传递
旋风分离器自然旋风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助威 王娟 +1 位作者 王江云 毛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3-620,共8页
自然旋风长为旋涡尾端到排气管下口截面的轴向距离。旋涡尾端是复杂的湍流动力学现象,对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返混、壁面磨损、料腿结垢和堵塞有重要影响。目前,学者们将自然旋风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筒体直径、入口面积和排气管直径3个方... 自然旋风长为旋涡尾端到排气管下口截面的轴向距离。旋涡尾端是复杂的湍流动力学现象,对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返混、壁面磨损、料腿结垢和堵塞有重要影响。目前,学者们将自然旋风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筒体直径、入口面积和排气管直径3个方面,忽略了其他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的影响,故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差。笔者对旋风分离器内部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阐述旋涡尾端的存在机理,并实例说明自然旋风长经验公式的局限性与不足,总结了筒体的高/径比、锥体尺寸等几何参数,以及入口速度、入口浓度等操作参数对自然旋风长的影响,以期为旋风分离器高度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自然旋风长 旋涡尾端 能量传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冷端孔径及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欣炜 郭宪民 赵硕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9,共7页
设计了涡流管实验样机,在不同进口压力和冷流比工况下,实验测量了三种冷端孔径的涡流管性能,并分析了冷端孔径、喷嘴环端面间隙及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端孔径为5mm的涡流管降温及制冷性能最佳,最佳冷端孔... 设计了涡流管实验样机,在不同进口压力和冷流比工况下,实验测量了三种冷端孔径的涡流管性能,并分析了冷端孔径、喷嘴环端面间隙及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端孔径为5mm的涡流管降温及制冷性能最佳,最佳冷端孔径与涡流管径之比为0.5。在进口压力为0.4MPa工况下,其冷端最大温降分别比冷端孔径为4mm和6mm的涡流管大6.1℃和2.9℃,最大制冷量分别大30.2%和5.4%;在所有进口压力工况下,对应于最大冷端温降的最佳冷流比约为0.5,而对应于最大制冷量的最佳冷流比约为0.65。在进口压力为0.3~0.5MPa范围内,涡流管冷端温降和制冷量均随着进口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进口压力越高,冷端温降的增长速度越慢;制冷性能系数COP随着进口压力的升高而降低,而等熵温度效率则几乎不随进口压力改变而变化,仅是冷流比的函数。同时,实验发现,喷嘴环端面间隙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效应影响很大,设计制造过程中必须消除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冷端孔径 进口压力 端面间隙
原文传递
非对称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旋涡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陆华伟 王旭 +1 位作者 郑雨晨 张海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4-780,共7页
为了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流道内旋涡结构,达到降低流动损失,提高气动性能的目的。本文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对某高负荷扩压叶片进行了非对称孔式附面层抽吸。使用Q准则作为本次旋涡判定的准则,并对原型及抽吸方案的损失和涡量场进行了分... 为了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流道内旋涡结构,达到降低流动损失,提高气动性能的目的。本文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对某高负荷扩压叶片进行了非对称孔式附面层抽吸。使用Q准则作为本次旋涡判定的准则,并对原型及抽吸方案的损失和涡量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建立了旋涡结构模型。在原型方案中,由通道涡与集中脱落涡的掺混形成的角区损失占出口损失的主要部分,采用非对称抽吸后,抽吸侧内角区损失有明显的减弱,但非抽吸侧的损失沿展向和周向迅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扩压叶栅 附面层抽吸 旋涡结构 端壁 总压损失 Q准则 角区分离
下载PDF
应用血流向量图研究左心室舒张末期涡流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吴小艺 车昕怡 +5 位作者 李天丛 徐慧宏 吴玲 张晓霞 黎志国 张海滨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71-274,279,共5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研究左心室舒张末期涡流的影响因素及与充盈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8人、冠心病患者51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51人,根据二尖瓣口充盈方式分为正常充盈组29人,松弛受损组85人,假...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研究左心室舒张末期涡流的影响因素及与充盈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8人、冠心病患者51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51人,根据二尖瓣口充盈方式分为正常充盈组29人,松弛受损组85人,假性正常组22人,限制型充盈组14人。心尖左心室长轴观采集左心室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VFM技术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涡流面积与流量。结果涡流面积与心率、A峰及瓣环a’速度、左心室大小显著相关,其中A峰速度、心率及左心室舒张长径是涡流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涡流流量与年龄、心率、A峰速度、左心室大小与功能各指标显著相关,其中A峰速度、心率、左心室收缩短径及舒张长径是涡流流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4组之间涡流面积与流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松弛受损组涡流面积显著大于限制型充盈组,正常充盈和松弛受损组流量显著大于假性正常和限制型充盈组。结论舒张末期涡流大小与心率、左心室大小及A峰速度有关,不同充盈方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舒张末期涡流可用于鉴别二尖瓣口充盈的假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流向量图 涡流 舒张末期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邢明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8,共4页
研究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对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的自由端纺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HOENICS软件对喷嘴中气流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并利用高速摄影对纤维加捻过程进行了拍摄,结合成纱结构进一步说明了成纱机理。认为:喷气涡流纺纱具有明... 研究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对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的自由端纺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HOENICS软件对喷嘴中气流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并利用高速摄影对纤维加捻过程进行了拍摄,结合成纱结构进一步说明了成纱机理。认为:喷气涡流纺纱具有明显的自由端纺纱特征,但中心仍有未断裂的一定量的连续纤维。喷气涡流纺纱可以看成是部分自由端纺纱、半自由端纺纱或亚自由端纺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纱 纺纱机理 半自由端纺纱 流场模拟 高速摄影
下载PDF
射流旋涡发生器控制大折转角扩压叶栅二次流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华坪 陈焕龙 +3 位作者 李德雄 郭玉杰 程肖岐 陈浮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845,共8页
将射流旋涡发生器引入到某折转角为60°的扩压叶栅端壁二次流控制中,研究了射流方向和射流总压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及栅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射流旋涡发生器侧向倾角为0°时,仅采用不足扩压叶栅进口流量0.5%的射流流量,即可... 将射流旋涡发生器引入到某折转角为60°的扩压叶栅端壁二次流控制中,研究了射流方向和射流总压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及栅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射流旋涡发生器侧向倾角为0°时,仅采用不足扩压叶栅进口流量0.5%的射流流量,即可显著减少栅内损失.射流旋涡有效阻碍和推迟了通道涡发展,在下洗侧将主流流体卷入端壁附面层内,而在上洗侧将低能流体带入主流中,从而减少了角区低能流体聚积,减弱了吸力面的分离流动.当射流进口总压采用与扩压叶栅进口相同的总压时,总压损失减小21.5%,且射流进口总压越大,其控制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旋涡发生器 端壁附面层 角区分离 流动损失 叶栅
原文传递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曙 吴玉庭 +3 位作者 马重芳 郭建 丁雨 葛满初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研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入口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相同冷流率时,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 研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入口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相同冷流率时,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而其制热温度效应无显著的规律;对同一热端管长的涡流管,随着冷流率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且在冷流率为40%-50%时出现峰值,而制热温度效应随冷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冷流率范围内未出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能量分离装置 热端管长度 工作介质 制冷温度效应 温差
下载PDF
端部条件和长宽比对矩形断面节段模型涡激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温青 华旭刚 +2 位作者 池俊豪 王修勇 孙洪鑫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3-659,共7页
针对节段模型涡激振动风洞试验的端部效应和长宽比效应,通过不同端部条件和不同长宽比的宽高比5∶1矩形断面节段模型弹性悬挂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端部条件和长宽比下涡振振幅特征以及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动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端部条... 针对节段模型涡激振动风洞试验的端部效应和长宽比效应,通过不同端部条件和不同长宽比的宽高比5∶1矩形断面节段模型弹性悬挂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端部条件和长宽比下涡振振幅特征以及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动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端部条件会略微影响节段模型涡激振动特征;2)模型长宽比会显著影响节段模型涡激振动特征,当长宽比大于两倍端部效应影响长度时,涡振振幅随着长宽比增加而呈现略微增大的趋势;当长宽比小于两倍端部效应影响长度时,涡振振幅随着长宽比减小而加剧减小。节段模型设计时应高度重视模型长宽比设计,合理选择模型长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桥梁 风洞试验 节段模型 端部条件 长宽比
下载PDF
冷端孔径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申江 边煜竣 郭欣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本文搭建了涡流管性能实验台,研究了不同冷端孔口直径的涡流管实验样机的性能。当进口压力为0.3~0.5 MPa时,分析了冷端孔径对冷端温降特性、制冷量特性、等熵温度效率特性及COP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端孔口直径对涡流管性能有很大影响... 本文搭建了涡流管性能实验台,研究了不同冷端孔口直径的涡流管实验样机的性能。当进口压力为0.3~0.5 MPa时,分析了冷端孔径对冷端温降特性、制冷量特性、等熵温度效率特性及COP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端孔口直径对涡流管性能有很大影响,存在一个使涡流管冷端温降及制冷量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冷端孔口直径,在本文设计的涡流管几何尺寸条件下,最佳冷端孔口直径为5 mm,最佳冷端孔口直径与热端直径比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进口压力 冷端孔口直径
下载PDF
Effects of End-Bend and Curved Blades on the Flow Field and Loss of a Compressor Linear Cascade in the Design Condition 被引量:4
14
作者 KAN Xiaoxu WU Wanyang +1 位作者 YANG Ling ZHONG Jingju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01-810,共10页
Curved blade and end-bend blade ar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passive control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ompressor cascade,and their applicability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A highly-l... Curved blade and end-bend blade ar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passive control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ompressor cascade,and their applicability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A highly-loaded compressor linear cascade in the design conditio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in this paper.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stud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se methods on the flow loss of the cascade by redistributing the vortex structures.Results show that:the curved blade could reduce the flow loss to 2.55%,while the end-bend blade and the end-bend+curved blade increase it to 10.58%and 2.19%,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curved blade weakens the strength and scale of Concentrated Shedding Vortex(CSV),which accounts for 59.2%of the total flow loss.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end-bend blade exacerbates the low-energy fluid clusters from the end wall and wake into CSV.Finally,the end-bend+curved blade can take their own strengths,but it enhances the twisting motion of Passage Vortex(PV)and CSV,which makes it fail to reduce the flow loss.Therefore,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se methods on the flow loss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are much clearer.In addition,we also predict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the end-bend blade in the negative incidence conditions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OR linear cascade flow LOSS vortex structure curved BLADE end-bend BLADE design condition
原文传递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远鹏 林明峰 《制冷与空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涡流管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但管内发生的能量转换却极为复杂。本文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对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获得涡流管制冷、制热效应随热端管长度、冷端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涡流管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但管内发生的能量转换却极为复杂。本文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对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获得涡流管制冷、制热效应随热端管长度、冷端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热端管长度越长,六流道喷嘴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越好,获得最大制冷效应时的冷端流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能量分离 喷嘴 热端管
下载PDF
压气机叶栅叶顶间隙流的动力学模态分解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明 王涵 桂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0-527,共8页
为了研究低速孤立压气机叶栅叶顶间隙流的非定常运动型态,采用大涡模拟(LES)技术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MD)技术对x/c=1.0677弦长处S3截面叶顶二次流速度场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态分解(DMD)能够得到速度... 为了研究低速孤立压气机叶栅叶顶间隙流的非定常运动型态,采用大涡模拟(LES)技术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MD)技术对x/c=1.0677弦长处S3截面叶顶二次流速度场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态分解(DMD)能够得到速度场的定常模态和不同频率下的主要振荡特征。同时揭示了频率为f1=824.9Hz的一阶振荡主要表现为泄漏涡的低频周期性生成与退化;而频率为f2=9807.2Hz的二阶振荡是由叶顶移动端壁形成剪切层内的不稳定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泄漏涡的振荡与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态分解 叶顶间隙流 叶顶泄漏涡 移动端壁
下载PDF
CLT桨的尾流场及梢涡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欣 马开放 +1 位作者 王超 王文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4,共6页
为了探究尾流收缩叶梢负载(CLT)桨的尾流场及梢涡特性,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CLT桨P1727的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DDES(延迟分离涡)方法在进速系数J=0.5的工况下对三套网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确认了数值方法的可... 为了探究尾流收缩叶梢负载(CLT)桨的尾流场及梢涡特性,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CLT桨P1727的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DDES(延迟分离涡)方法在进速系数J=0.5的工况下对三套网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确认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螺旋桨的敞水性能及尾流场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尾流场的网格细化对螺旋桨的推力及扭矩只有微弱影响,对桨后的流场具有较大影响;尾流区域轴向速度分布分为加速流与自由流,进速系数越大,加速流与自由流的分界线向外扩散的趋势越弱;相邻梢涡之间会发生融合,进速系数越大,融合得越晚,梢涡强度越弱;CLT桨相较于常规桨多出一个端板涡,并且会与梢涡融合;梢涡在向下游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收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T桨 梢涡 延迟分离涡模拟 不确定度 端板涡
原文传递
驻涡燃烧室前驻体后端面冷态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兢军 刘世青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2-486,572,共6页
对中心驻体式驻涡燃烧室而言,适当的前驻体后端面几何变形可以为驻体间驻涡提供更加良好的遮蔽条件,有利于驻涡形成和稳定,弱化旋涡之间干扰,增强旋涡分布的均匀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冷态条件下研究了9种后端面造型的流场,详细研究驻... 对中心驻体式驻涡燃烧室而言,适当的前驻体后端面几何变形可以为驻体间驻涡提供更加良好的遮蔽条件,有利于驻涡形成和稳定,弱化旋涡之间干扰,增强旋涡分布的均匀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冷态条件下研究了9种后端面造型的流场,详细研究驻涡腔内部的流动特性,发现中心后凸形端面造型时流场总压损失低,驻涡腔内旋涡稳定且分布合理、均匀,研究结果可为设置前驻体喷射提供依据,为组织和利用旋涡结构稳定火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涡燃烧室 前驻体后端面 冷态流场
原文传递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丽娟 赵辉通 +1 位作者 李海燕 吴夏梦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研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情况下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性能。实验中,采用纯度为99.99%二氧化碳为工质,进口压力为0.4 MPa。实验发现,在相同进口压力下,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制冷效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热端管长度为125 mm时具有最... 研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情况下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性能。实验中,采用纯度为99.99%二氧化碳为工质,进口压力为0.4 MPa。实验发现,在相同进口压力下,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制冷效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热端管长度为125 mm时具有最佳制冷温度效应,制热效应逐渐增大。同一管长时,轴向Z=12.5—50 mm壁温变化剧烈,热端出口附近壁面温度受回流影响较大,冷流率越大受回流影响越大。冷流率0.6、0.7时壁温随着管长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冷流率0.8时各管长壁温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热端管长度 能量分离 温度分布
下载PDF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Fiber Hollow Spindle in Air-Jet Vortex Spinning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肖斌 薛文良 程隆棣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free-end fibers and the analysis of pulling free-end fibers out of the spun yarn during spinning,a low-fiber hollow spindle is designed and the air distribution of fluent field is sim...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free-end fibers and the analysis of pulling free-end fibers out of the spun yarn during spinning,a low-fiber hollow spindle is designed and the air distribution of fluent field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negative pressure effect is much bigger at the top of low-fiber hollow spindle than that in Murata No.861,which is more conducive for single fiber to get into the channel of hollow spindle. The tangential velocity in 0-3 mm at the top of hollow spindle increases and the fluctuation of radial velocity is much stronger,which enhance the wrapping effect. In the addition,the distribution of axial velocity remains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jet vortex spin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free-end fiber mechanical system low-fiber hollow spind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