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相着火后挥发分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健 章明川 +2 位作者 于娟 齐永锋 林郁郁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1-456,共6页
建立了在介观尺度内,考虑挥发分在颗粒边界层内均相着火及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模型(简称MFFVC模型).此模型弥补了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中未考虑颗粒边界层内挥发分着火燃烧的不足.与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相比,MFFVC模型预报与Jost实验数据符... 建立了在介观尺度内,考虑挥发分在颗粒边界层内均相着火及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模型(简称MFFVC模型).此模型弥补了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中未考虑颗粒边界层内挥发分着火燃烧的不足.与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相比,MFFVC模型预报与Jost实验数据符合更好.MFFVC模型与扩散控制的挥发分燃烧(DLVC)模型预报一致,但火焰锋面确定条件相比更具有物理意义.MFFVC模型采用高温下可燃气体着火体积分数极限的概念来确定挥发分均相着火,这与利用Semenov准则判断着火的有限容积火焰锋面(FVFM)模型预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火焰锋面模型 挥发分燃烧 均相着火 着火体积分数极限
下载PDF
基于PLIF检测的生物质挥发分燃烧多环芳烃生成特性
2
作者 赵峥 苏胜 +6 位作者 宋亚伟 陈逸峰 刘舆帅 许凯 汪一 胡松 向军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9,共11页
针对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火焰中1~2环、3~5环多环芳烃(PAHs)的二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升温速率(1 000 K/min和1 500 K/min)、O_(2)体积分数(21%~50%)等关键因素对木屑、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P... 针对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火焰中1~2环、3~5环多环芳烃(PAHs)的二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升温速率(1 000 K/min和1 500 K/min)、O_(2)体积分数(21%~50%)等关键因素对木屑、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PAHs生成与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中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显著增加,同时升温速率提高促进了1~2环和3~5环PAHs向小分子碳氢化合物转化;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随O_(2)体积分数提高而增加,这是由于增加的O_(2)体积分数促进了PAHs的释放.但是由于O_(2)体积分数的提高同样增加了OH自由基浓度,导致PAHs消耗加快,使得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持续时间随O_(2)体积分数提高先增加后减少.木屑和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生成的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和信号强度持续时间较为一致,但木屑颗粒生成的1~2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更高,这可能是由于木屑颗粒脂肪烃和芳香环含量更高,同时燃烧过程中生成的OH自由基较多,有利于多环PAHs向1~2环PAHs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颗粒 挥发分燃烧 多环芳烃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下载PDF
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文堃 齐洪亮 +5 位作者 杨玉奇 彭江波 孙锐 丁赛杰 张蕾 田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在光学诊断型煤粉燃烧器系统上研究煤粉着火燃烧特性,利用ICMOS相机捕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自发辐射信号以及PLIF荧光信号,根据获得信号的品质,判断各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计算射流火焰总光强和PLIF荧光信号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PLIF测... 在光学诊断型煤粉燃烧器系统上研究煤粉着火燃烧特性,利用ICMOS相机捕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自发辐射信号以及PLIF荧光信号,根据获得信号的品质,判断各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计算射流火焰总光强和PLIF荧光信号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PLIF测量手段的可靠性,结合OH-PLIF技术的瞬态图像,以及着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射流火焰挥发分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群着火是挥发分先析出着火燃烧,然后加热焦炭颗粒燃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着火 射流火焰 PLIF 挥发分燃烧
下载PDF
低氧稀释下煤粉燃烧反应区结构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博斐 张廷尧 周月桂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1-2057,共7页
在平面扩散火焰燃烧系统上采用CMOS相机获得了不同协流温度(1473~1873 K)和氧气体积分数(5%~20%)下煤粉火焰图像和光强分布,并在数值模拟中导入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比了单步、双竞争和CPD等不同脱挥发分模型以及焦炭反应模型的影响,对比... 在平面扩散火焰燃烧系统上采用CMOS相机获得了不同协流温度(1473~1873 K)和氧气体积分数(5%~20%)下煤粉火焰图像和光强分布,并在数值模拟中导入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比了单步、双竞争和CPD等不同脱挥发分模型以及焦炭反应模型的影响,对比已有实验结果提出了煤粉燃烧最佳模型组合。基于该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别得到了煤粉和焦炭燃烧的OH自由基分布,与光强信号对照分析了煤粉燃烧反应区结构特性,定量地把整个煤粉燃烧过程划分为(Ⅰ)预热阶段、(Ⅱ)挥发分燃烧阶段和(Ⅲ)焦炭燃烧阶段,分阶段获得了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特性。发现在5%低氧稀释条件下,随着协流温度由1473 K提高到1873 K,预热阶段和挥发分燃烧阶段分别缩短了0.70 cm和1.2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稀释燃烧 MILD燃烧 着火延迟距离 挥发分燃烧距离 OH自由基
原文传递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toluene, and ethyl acetate over the xPd/OMS-2 catalysts: Effect of Pd loading 被引量:3
5
作者 Zhidan Fu Lisha Liu +4 位作者 Yong Song Qing Ye Shuiyuan Cheng Tianfang Kang Hongxing Dai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The Pd catalyst supported on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MS- 2) were prepared. The effect of Pd loading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toluene, and ethyl acetate ove... The Pd catalyst supported on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MS- 2) were prepared. The effect of Pd loading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toluene, and ethyl acetate over xPd/OMS-2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d lo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xPd/OMS-2 catalysts which outperform the Pd-free counterpart with the 0.5Pd/ OMS-2 catalyst being the best. The temperature for 50% conversion was 25, 240 and 160 ℃, and the temperature for 90% conversion was 55,285 and 200 ℃ for oxidation of CO, toluene, and ethyl acetate, respectively. The low- temperature reducibility and high oxygen mobility ofxPd/ OMS-2 are the factors contributable to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0.5Pd/O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xygen mobility REDUCIBILITY carbon monoxide oxida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combustion
原文传递
煤粉挥发分火焰行为的理论分析与简化模拟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健 章明川 +2 位作者 于娟 齐永锋 林郁郁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1-713,共3页
考虑热解的扩展连续膜模型,可以详细预报煤粉挥发分析出、焦碳燃烧的全过程。模型以CH_4燃烧的反应动力学特性,近似地描述了挥发分火焰。提出新的简化模拟方法—均相着火后挥发分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MFFVC)模型,弥补了挥发分现有计算方... 考虑热解的扩展连续膜模型,可以详细预报煤粉挥发分析出、焦碳燃烧的全过程。模型以CH_4燃烧的反应动力学特性,近似地描述了挥发分火焰。提出新的简化模拟方法—均相着火后挥发分燃烧的移动火焰锋面(MFFVC)模型,弥补了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中未考虑颗粒边界层内挥发分均相着火及燃烧的不足。与挥发分现有计算方法、扩散控制的挥发分燃烧(DLVC)模型相比,MFFVC模型预报与考虑热解的扩展连续膜模型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分火焰 连续膜模型 扩散控制的挥发分燃烧(DLVC)模型
下载PDF
浸没难挥发性可燃液体的多孔介质表面火焰传播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尹艺 黄新杰 +2 位作者 张英 张毅 孙金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550,共5页
实验研究了浸没难挥发性可燃液体的多孔介质表面火焰的传播特性.丁醇和石英砂分别作为浸入的难挥发性可燃液体和多孔介质.研究结果表明:液面高度和介质粒径对于火焰传播过程中火焰的结构、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砂层的温度分布都有着显著的影... 实验研究了浸没难挥发性可燃液体的多孔介质表面火焰的传播特性.丁醇和石英砂分别作为浸入的难挥发性可燃液体和多孔介质.研究结果表明:液面高度和介质粒径对于火焰传播过程中火焰的结构、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砂层的温度分布都有着显著的影响;火焰在传播过程中,火焰前锋前面的砂表面预热区内存在一气化可燃物析出区域(约为5.6,mm),其对火焰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难挥发性可燃液体 火焰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