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松阳高腔的帮腔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0-53,69,共5页
松阳高腔以历史悠久、自成格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独树一帜,这一古老剧种,其唱腔独特、渊源广远,尤其是唱腔中的帮腔更是生动而丰富。本文陈述的正是对这一部分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 松阳高腔 帮腔 特征
下载PDF
单声音乐中的多声思维--谈独唱歌曲中的伴唱写法
2
作者 杨耀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9-70,共2页
文章从分析现代独唱歌曲创作与表演中加进伴唱这一现象入手,对各种类型的伴唱手法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和归纳分类,对这种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繁荣的原因,从创作理念的开放、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婚等诸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文章从分析现代独唱歌曲创作与表演中加进伴唱这一现象入手,对各种类型的伴唱手法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和归纳分类,对这种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繁荣的原因,从创作理念的开放、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婚等诸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无疑,对独唱歌曲加伴唱这一创作形式与表演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声音乐 多声思维 和声 复调 伴唱
下载PDF
谈五场壮剧《彩虹》音乐的艺术探索——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十四)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五场壮剧《彩虹》音乐在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获得成功,主要在于音乐设计者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该剧的音乐在融入民歌、变化板式、运用衬词、特色乐器、伴唱帮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的艺术探索,使该剧音乐更具民族特... 五场壮剧《彩虹》音乐在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获得成功,主要在于音乐设计者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该剧的音乐在融入民歌、变化板式、运用衬词、特色乐器、伴唱帮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的艺术探索,使该剧音乐更具民族特色,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彩虹》 艺术探索 民歌 板式 衬词 特色乐器 伴唱帮腔
下载PDF
弋阳腔〔香罗带〕类曲牌音乐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香罗带〕类曲牌是弋阳腔曲牌音乐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曲牌类别,它通过五种腔音列的运用和独特的散板帮腔形式,以及强调羽音与角音的帮腔句和强调宫音与角音的滚唱句等腔韵特征,形成了该类曲牌的羽调式特征,揭开了弋阳腔曲牌唱腔最优美动... 〔香罗带〕类曲牌是弋阳腔曲牌音乐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曲牌类别,它通过五种腔音列的运用和独特的散板帮腔形式,以及强调羽音与角音的帮腔句和强调宫音与角音的滚唱句等腔韵特征,形成了该类曲牌的羽调式特征,揭开了弋阳腔曲牌唱腔最优美动人的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弋阳腔 〔香罗带〕 腔音列 帮腔
下载PDF
彝族民俗歌舞艺术论——以景东县安定乡青云村为例
5
作者 谌曾灵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15,共6页
安定乡青云村位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脉,是彝族全覆盖的少数民族村落,属黑彝支系。青云村虽地处深山,但村中的彝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活动氛围浓厚。特别是青云村歌舞类非遗项目,如打歌、大帮腔、羊皮舞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 安定乡青云村位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脉,是彝族全覆盖的少数民族村落,属黑彝支系。青云村虽地处深山,但村中的彝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活动氛围浓厚。特别是青云村歌舞类非遗项目,如打歌、大帮腔、羊皮舞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彝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由于交通不便、传播方式单一等多重因素限制,学界对青云村彝族民俗的关注甚少,研究尚待深入。以实地调研取材的内容为主,结合文献史料记载,分析青云村彝族歌舞类艺术的形式及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云村 彝族歌舞 打歌 大帮腔 羊皮舞
下载PDF
《蜀道难》音色—音响在音乐结构中的设计与组织探赜
6
作者 林桢邦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93,共14页
郭文景的《蜀道难》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复合性的独特样态,而音色—音响表现与结构之间则是一种共生、偕行、相互影响的关系。作品音色—音响总体布局由多重原则交织而成,以跌宕起伏为首要特征。乐曲通过织体形态、音色选择、音腔元素、结... 郭文景的《蜀道难》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复合性的独特样态,而音色—音响表现与结构之间则是一种共生、偕行、相互影响的关系。作品音色—音响总体布局由多重原则交织而成,以跌宕起伏为首要特征。乐曲通过织体形态、音色选择、音腔元素、结构对位方面的设计,进行主题的音色—音响塑造;通过转折、对置等多样化的配置方案和分层、增长式的安排,处理特定结构功能段落的音色—音响;基于中国特色的结构思维,引入唱腔—帮腔—乐队形式、传统音乐时值布局、汉语语势等中国音乐形式、结构及音声元素,展现音色—音响与多条线索相生相适、时有冲突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文景 《蜀道难》 音色—音响的设计和组织 中国特色结构思维 唱腔—帮腔—乐队形式 语势 民族化与个性特征
原文传递
云南壮剧帮腔的壮族民歌元素及其效果
7
作者 蒙俊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云南壮剧音乐中帮腔的演唱形式,不管是民间业余土戏班表演的传统剧目还是专业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新编壮剧,都是在壮族民歌元素的基础上传承并得到提炼和发展的。帮腔中壮族民歌的旋律元素表现了情感变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节奏元素烘托... 云南壮剧音乐中帮腔的演唱形式,不管是民间业余土戏班表演的传统剧目还是专业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新编壮剧,都是在壮族民歌元素的基础上传承并得到提炼和发展的。帮腔中壮族民歌的旋律元素表现了情感变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节奏元素烘托戏剧冲突,剧情矛盾更加激烈;衬词元素突出民歌特点,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帮腔 壮族民歌 旋律元素 节奏元素 衬词元素
下载PDF
中国早期话剧的从众随俗性
8
作者 朱爱莲 《平原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69-70,共2页
中国早期话剧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戏剧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新剧,又叫文明戏.本文从文化接受的视角,探讨了早期话剧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大众的关系,揭示了艺术移植及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民族文化审美积淀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话剧 从众随俗性 幕外戏 戏剧 情节结构
下载PDF
浅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不仅能够加深演唱者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在提高演唱者音准的准确性、引导音乐情绪、渲染歌曲气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钢琴伴奏水平,可以从提升钢琴伴奏者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钢琴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入手,从... 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不仅能够加深演唱者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在提高演唱者音准的准确性、引导音乐情绪、渲染歌曲气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钢琴伴奏水平,可以从提升钢琴伴奏者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钢琴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入手,从而充分发挥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 声乐演唱 演奏功能 声乐钢琴伴奏
下载PDF
基于语音信号特性的沙漏网络下的人声与伴奏分离算法
10
作者 孙超 余勤 +1 位作者 龚晓峰 雒瑞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5,共7页
沙漏神经网络最初是为了解决人体姿态估计而设计的,最近有的工作将其迁移到人声与伴奏分离的任务之中,然而这种网络结构较简单,并且分离性能较差,分离出的信号会产生伪影。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性能,针对语音信号的特性构造一种新的损失函... 沙漏神经网络最初是为了解决人体姿态估计而设计的,最近有的工作将其迁移到人声与伴奏分离的任务之中,然而这种网络结构较简单,并且分离性能较差,分离出的信号会产生伪影。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性能,针对语音信号的特性构造一种新的损失函数,可以使网络更好地学习和优化;在整个网络中加入批标准化和Leaky-ReLU激活函数,改进网络的反向梯度传播,稳定学习过程。在MIR-1K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分离后的人声在源-失真比,源-算法引入伪像比上原始沙漏网络分别提高了0.18 dB和0.26 dB,分离后的伴奏在源-失真比、源-干扰比和源-算法引入伪像比上分别提高了0.23 dB和0.32 dB,明显超过了目前的人声伴奏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漏神经网络 人声与伴奏分离 语音信号特性 反向传播
下载PDF
初识〔沙戏腔调〕——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十)
11
作者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共4页
〔沙戏腔调〕是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的总称,包含了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个部分。北路沙戏唱腔实现了男女分腔,有男腔[侬啊尼]、女腔[乖哥来]和"杂调";东路沙戏唱腔则以〔哎依呀腔调〕和〔乖嗨咧腔调〕为主并穿插〔壮... 〔沙戏腔调〕是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的总称,包含了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个部分。北路沙戏唱腔实现了男女分腔,有男腔[侬啊尼]、女腔[乖哥来]和"杂调";东路沙戏唱腔则以〔哎依呀腔调〕和〔乖嗨咧腔调〕为主并穿插〔壮剧皮黄〕。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有共性特征也存在差异,体现了沙戏的少数民族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 沙戏腔调 北路沙戏 东路沙戏 唱腔音乐 伴奏音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