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模拟消化液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性比较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仪 章明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7-1813,共7页
为了解不同方法的模拟消化液对土壤重金属提取性的差异性,比较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3种代表性体外消化方法的模拟消化液(SBET,Simple Bioaccessibility Extraction Test;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SGET,Simple Gastroin... 为了解不同方法的模拟消化液对土壤重金属提取性的差异性,比较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3种代表性体外消化方法的模拟消化液(SBET,Simple Bioaccessibility Extraction Test;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SGET,Simple Gastrointestinal Extraction Test)对土壤中Cu、Zn、Pb和Cd的溶解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模拟消化液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3种模拟消化液对土壤中Zn和Cd的提取能力顺序为SBET>PBET>SGET;当胃液消化物进入肠液后,土壤中Zn、Cd和Pb在PBET及SGET中的溶解度都显著降低,而对于Cu,由于消化酶(胃蛋白酶、胰液素和胆汁盐)的络合作用,其在肠液中的溶解度不一定低于相应的胃液,因此土壤中Zn、Pb和Cd在胃液中的溶解度代表其在消化道中能被吸收的最大值,即其有可能被人体吸收的最大量.所以出于预防和保护的目的,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中可用只含有胃液的模拟消化液(如SBET法)评估土壤Zn、Cd和Pb的生物可接受性,但胃液中的提取量并不一定能代表土壤Cu在消化道中能被吸收的最大值,建议使用由胃液和肠液组成,且添加了相应消化酶的模拟消化液(如PBET法)对其生物可接受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方法 模拟消化液 重金属 土壤 提取性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铅镉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仪 罗绪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5-1260,共6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分别制备3种污染处理土壤:Pb污染土壤、Cd污染土壤与Pb-Cd复合污染土壤,然后分别向3种污染处理土壤中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培养180 d,定期采样,并采取两种体外仿生消化方法——PBET法(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 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分别制备3种污染处理土壤:Pb污染土壤、Cd污染土壤与Pb-Cd复合污染土壤,然后分别向3种污染处理土壤中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培养180 d,定期采样,并采取两种体外仿生消化方法——PBET法(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和USPM法(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Methodology)模拟胃液测定土壤中Pb、Cd的生物可给性,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显著降低了PBET法对土壤Pb、Cd的提取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44.84%和42.96%。Pb-Cd复合污染明显提高了PBET法对土壤Cd的提取量,但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与复合污染均没有显著影响USPM法对土壤Pb、Cd的提取量。PBET法对土壤Pb、Cd的提取结果与土壤p H值和修复处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USPM法对土壤Pb、Cd的提取结果与培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BET法与USPM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USPM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能力显著高于PBET法。USPM法对土壤Pb、Cd的提取量平均分别为PBET法的2.4倍和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仿生消化方法 生物可给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 Pb-Cd复合污染
下载PDF
三种含非淀粉多糖酶复合酶的体内外、消化试验评估及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平成 李秧发 +5 位作者 周响艳 夏旻灏 左建军 曹庆云 叶慧 冯定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7,共7页
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研究了三种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体内外消化性能;试验二研究了三种不同复合酶制剂添加到黄羽肉鸡日粮中,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的体内外消化代谢试验依据使用饲料配方的不同分3次进行,每次选取快大型... 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研究了三种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体内外消化性能;试验二研究了三种不同复合酶制剂添加到黄羽肉鸡日粮中,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的体内外消化代谢试验依据使用饲料配方的不同分3次进行,每次选取快大型黄羽肉鸡种公鸡45只,随机分为正、负对照组以及分别添加三种酶制剂的3个试验组,共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其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消化试验(胃蛋白酶-胰酶两步法)以及体内消化代谢试验中,额外添加复合酶2的消化体系,其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与负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试验二选用1日龄的快大型黄羽肉鸡900羽(公母各半),集中育雏至11日龄,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对照组、负对照组以及3个酶制剂添加组,饲养至60日龄。结果表明,生产性能方面,正对照组优于负对照组,酶制剂添加组均不同程度优于负对照组。其中不同比例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组成的复合酶2和复合酶3在改善生产性能方面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非淀粉多糖酶 黄羽肉鸡 体内消化代谢 体外消化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不同体外模拟法提取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飞 许桂苹 +2 位作者 魏萌萌 陈丽君 张海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3-86,91,共5页
采用3种体外消化方法(SBET、PBET和SGET),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进行了提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模拟消化液对土壤中Cu、Zn和Cd的提取量表现为SBET>PBET>SGET;3种方法的模拟消化液中胃液对土壤中同一重金... 采用3种体外消化方法(SBET、PBET和SGET),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进行了提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模拟消化液对土壤中Cu、Zn和Cd的提取量表现为SBET>PBET>SGET;3种方法的模拟消化液中胃液对土壤中同一重金属的提取量表现为SGET>PBET>SBET;土壤中Cu、Zn、Pb和Cd在PBET和SGET法中经胃液消化的产物进入肠液后溶解量降低。因此,在重金属Cu、Zn、Pb和Cd经土壤-口腔途径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中,基于保护人体健康,可通过由模拟胃液组成的体外消化法来研究它们的生物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方法 模拟消化液 重金属 土壤 提取
下载PDF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苦荞总黄酮及其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秦斐 范肖 +2 位作者 王宇阳 付晓燕 朱航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总黄酮的释放,且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有利于总黄酮的释放,均在120 min时达到最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测定可知,苦荞总黄酮胃肠消化产物对DPPH·、·OH及·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苦荞总黄酮 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利用不同体外消化方法比较研究建筑灰尘Cu、Pb和Zn的生物可给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辉 刘蕊 涂兰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156,共6页
为了了解人体模拟消化液对建筑灰尘中Cu、Pb和Zn生物可给性的差异及健康风险评估中选择适合的体外消化方法提供依据,以贵阳市4个建筑工地的楼内、楼梯、建筑区门口、办公区、休息区、建筑区内道路、建筑区外道路、木材堆放区和金属堆放... 为了了解人体模拟消化液对建筑灰尘中Cu、Pb和Zn生物可给性的差异及健康风险评估中选择适合的体外消化方法提供依据,以贵阳市4个建筑工地的楼内、楼梯、建筑区门口、办公区、休息区、建筑区内道路、建筑区外道路、木材堆放区和金属堆放区共36个区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际广泛应用的3种代表性in vitro方法(SBET、PBET、IVG+M),得到的建筑灰尘Cu、Pb、Zn的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Cu、Pb、Zn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存在显著差异。在胃阶段,采用SBET方法得到的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最大,IVG+M方法最小;在肠阶段,采用PBET方法得到的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明显高于IVG+M。当胃液消化物进入肠液后,Pb和Zn在PBET和IVG+M中的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明显降低;但对于Cu,由于消化酶的络合作用,其在肠液中的溶解态量和生物可给性不一定低于相应的胃液。因此Pb和Zn在胃液中的溶解态量可代表其在消化道中的被吸收的最大值。以预防和保护为目的,在建筑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中,可用仅含有胃液的方法(SBET)评估灰尘Pb和Zn的生物可给性;但Cu的生物可给性则建议使用由胃液和肠液组成;且添加了相应消化酶的方法(PBET)进行评估。考虑到人群摄食情况,建议使用IVG+M的方法进行建筑灰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但摄食种类不同会造成结果的差异。3种方法使用的条件不同如胃肠液成分、摄入食物与否是3种方法之间得出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则主要是建筑灰尘来源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方法 CU PB ZN 建筑灰尘 生物可给性
下载PDF
Remedi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no-Hydroxyapatite Level on Pb-Contaminated Soil
7
作者 Yi Li Wenqiang Lv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2年第9期96-108,共13页
Phosphorus-containing amendments can reduce the mobility of Pb in soil. Hydroxyapatite (HA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hosphorus-containing amendm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nano-hydroxyapati... Phosphorus-containing amendments can reduce the mobility of Pb in soil. Hydroxyapatite (HA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hosphorus-containing amendm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nano-hydroxyapatie (n-HAP) was gradually applied to remediate soil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Consider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HAP/n-HAP were not more than 5% in most studies, soil polluted by Pb was artificially prepared and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HAP: 5%, 7% and 10% by weight, were added into the Pb-polluted soil separately. The mixtures of soil and n-HAP were incubated for 180 d and sampled regularly.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Pb in soil was determined using simulated gastric juices of two in-vitro digestion tests: USPM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Methodology) and PBET (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mobilizing efficiency of 5% n-HAP to Pb in soil was the highest in PBET. The extractable Pb from soil by USPM was not affected by concentration of n-HAP. So, the least concentration of n-HAP, i.e. 5% n-HAP treatment, wa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in USPM. Soil pH increased with concentration of n-HAP. However concentration of n-HAP had little effects on content of soil OM. According to regression analysis, more than 50% differences of the extractable Pb from soil by PBET can be explained by soil pH, while soil p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incubation time together explained nearly 85% differences of extractable Pb from soil by US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b N-HAP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Soil In vitro digestion test BIOACCESSIBILITY
下载PDF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消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艳芝 陈晓晨 +4 位作者 刘芦鹏 张邦 周亚楠 孙久鹏 马文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2-45,共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的方法,研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对照组,试验1、2、3、4、5组,其中试验组淀粉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 本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的方法,研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对照组,试验1、2、3、4、5组,其中试验组淀粉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1.2、1.6、2.0U/g,试验组纤维素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U/g,每个添加水平分别设5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添加浓度由0.4U/g提高至2.0U/g时,试验1、2、3、4组还原糖生成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22%、26.46%、6.99%、3.93%(二次,P<0.05),试验5组还原糖生成量下降1.72%(二次,P<0.05);试验1、2、3、4、5组干物质酶解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67%、4.58%、4.68%、5.69%、6.13%(线性,P<0.05)。纤维素酶添加浓度由1.0U/g提高至5.0U/g时,试验1、5组还原糖生成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降低1.31%、1.82%(二次,P<0.05),试验2、3、4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05%、32.76%、19.70%(二次,P<0.05)。以干物质酶解率为评价指标,淀粉酶添加的最适浓度为0.8U/g,以还原糖生成量为评价指标,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1.05U/g和3.08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纤维素酶 体外消化试验
下载PDF
低GI富纤果汁饮料的开发及其对脂肪酸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成祥 马淑红 +9 位作者 朱巧莎 侯占群 张美娜 赵鑫燕 韩晓峰 马芙俊 刘义凤 夏凯 柳嘉 段盛林 《饮料工业》 2019年第6期21-27,共7页
本文以不同种类的多糖和水果浓缩汁为原料,经剪切、均质、灌装和灭菌制备富纤果汁饮料,并对其GI值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富纤果汁饮料对椰子油乳化体系中脂肪酸体系消化特性的影响。人体GI测试结果表明:富纤果汁饮料的餐... 本文以不同种类的多糖和水果浓缩汁为原料,经剪切、均质、灌装和灭菌制备富纤果汁饮料,并对其GI值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富纤果汁饮料对椰子油乳化体系中脂肪酸体系消化特性的影响。人体GI测试结果表明:富纤果汁饮料的餐后血糖值上升和下降均较葡萄糖餐后血糖值平稳,因此富纤果汁饮料有稳定餐后血糖的效果(GI=28.6),表明本文开发的富纤果汁饮料为低GI食品。脂肪酸体外消化结果表明:在口腔和胃消化过程中,添加不同多糖、蛋白、乳化剂及富纤果汁饮料制备的乳状液中脂肪酸释放率均较低。小肠消化阶段,添加黄原胶和瓜胶制备所得的乳状液脂肪释放率显著低于添加蛋白、微晶纤维素和阿拉伯胶乳液,饮料中添加不同纤维类原料对脂肪酸释放抑制顺序依次为瓜胶∶黄原胶=1∶3,瓜胶∶黄原胶=1∶1,瓜胶,黄原胶,瓜胶∶黄原胶=3∶1,空白组。因此,饮料中纤维类原料对脂肪的释放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纤果汁饮料 乳状液 瓜胶 黄原胶 体外消化特性 GI人体测试
下载PDF
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的体外消化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培 刘芦鹏 +1 位作者 王占彬 马文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3-46,共4页
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的方法,研究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甘露聚糖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5、15、25、35、45 U/g,纤维素酶的添加浓... 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的方法,研究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甘露聚糖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5、15、25、35、45 U/g,纤维素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3、5、7、9 U/g,每个添加水平分别设6个重复。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添加浓度分别由5 U/g提高至45 U/g和由1 U/g提高至9 U/g时,显著提高了日粮的还原糖生成量(线性和二次,P<0.05)。以还原糖生成量为评价指标,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添加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20.7 U/g和6.3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纤维素酶 体外酶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