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金边瑞香试管苗玻璃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洪如 朱祺 +5 位作者 高柱 余发新 刘腾云 王碧琴 周华 王小玲 《江西科学》 2007年第6期704-706,共3页
研究了金边瑞香试管苗在继代增殖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及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1)在金边瑞香继代增殖培养中,转代材料采用较粗壮试管苗的顶芽可减少玻璃苗的发生;(2)在MS基本培养基中,减去87.5%NH4NO3的量可显著减少茎段腋芽培养中玻璃... 研究了金边瑞香试管苗在继代增殖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及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1)在金边瑞香继代增殖培养中,转代材料采用较粗壮试管苗的顶芽可减少玻璃苗的发生;(2)在MS基本培养基中,减去87.5%NH4NO3的量可显著减少茎段腋芽培养中玻璃苗的发生;(3)BA的浓度影响玻璃苗的发生;(4)添加适量活性炭(AC)可使部分玻璃苗回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瑞香 玻璃化 继代培养 活性炭(AC)
下载PDF
GMP玻璃化冷冻未成熟牛卵母细胞核成熟及冷冻损伤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卫华 王学琼 +2 位作者 王子玉 王锋 张嘉保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7-920,932,共5页
本试验通过荧光染色的方法建立了未成熟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次减数分裂的各个阶段的参考判定图谱;根据这个标准来观察毛细玻璃管(GMP)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核成熟和冷冻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屠宰场废弃的卵巢表面卵泡内抽... 本试验通过荧光染色的方法建立了未成熟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次减数分裂的各个阶段的参考判定图谱;根据这个标准来观察毛细玻璃管(GMP)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核成熟和冷冻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屠宰场废弃的卵巢表面卵泡内抽取的COCs,70%处于生发泡期,12.5%生发泡开始破裂,7.5%已开始浓缩,这说明从屠宰场获得的COCs有较高的异质性;卵母细胞在成熟培养22h时收获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可得到丰度较高的极体-胞质染色体对称、紧密相邻的成熟卵母细胞;GMP玻璃化冷冻损伤主要有2种表现形式,首先,直接影响膜结构的完整性,包括细胞膜和核膜,这可从退化的细胞比例看出(8~24h,有21.9%~27.2%的细胞处于该阶段),其次,影响CONDENSED向MⅠ期的过渡,这可从处于CONDENSED卵母细胞的比例看出(8~24h,有24.1%~34.3%的细胞处于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卵母细胞 毛细玻璃管 玻璃化冷冻 核成熟 损伤
原文传递
冷冻后小鼠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和质膜对体外受精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旭 周光斌 +2 位作者 李秀伟 闫长亮 朱士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5,共4页
以冷冻保存后的小鼠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其膜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在室温(25±0.5)℃条件下,以10%乙二醇(EG)+10%二甲基亚砜(DMSO)为预处理液,EDFS30为玻璃化溶液。将卵母细胞于10%EG+10%DMSO溶液中预处理30s,然后再移入EDFS3... 以冷冻保存后的小鼠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其膜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在室温(25±0.5)℃条件下,以10%乙二醇(EG)+10%二甲基亚砜(DMSO)为预处理液,EDFS30为玻璃化溶液。将卵母细胞于10%EG+10%DMSO溶液中预处理30s,然后再移入EDFS30中处理25s,以开放式拉长细管(OPS)为承载器投入液氮中,即两步法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表明:冷冻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46.67%)显著低于新鲜组的(86.06%)(P<0.05)。冷冻卵母细胞去透明带后质膜上的平均精子结合数(10.70)与对照组(10.81)无显著性差异(P>0.05),形成雌雄原核数也无显著性差异(2.49vs.2.59)(P>0.05)。冷冻卵母细胞透明带打孔后,其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新鲜组差异不显著(84.73%vs.91.19%)(P>0.05)。因此玻璃化冷冻保存小鼠卵母细胞透明带的变化是影响体外受精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OPS 玻璃化冷冻 体外受精 小鼠
下载PDF
低温下生物组织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研究
4
作者 骆晓东 何立群 +2 位作者 袁军 高大勇 关树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3-577,共5页
本研究应用波导传输发射法测量生物组织在-25℃~30℃时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首先通过测量有机材料对测量系统进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系统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与可重复性,然后测量了在生物组织中分布很广的脂肪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给出了... 本研究应用波导传输发射法测量生物组织在-25℃~30℃时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首先通过测量有机材料对测量系统进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系统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与可重复性,然后测量了在生物组织中分布很广的脂肪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给出了一个测量值分布范围,并讨论了单个样品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工作目的是为研究微波降温和微波复温的非热效应提供物性参数,对其机理进行探索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测量 电介质 生物材料 玻璃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