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文学的三类主题——从张洁、王安忆到林白
1
作者 黎雪琴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6-67,共2页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三类主题,分别是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洁、王安忆和林白的作品分别反映了这三种主题。同时,三位女作家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程度不同。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欲望 生命体验 个人化写作
下载PDF
从铜镜铭文蠡测汉代诗学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春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4,共15页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一则汉代铜镜铭文的解读 ,论述了先秦到两汉时期的固精意识以及如何渗透于士人的精神世界。第二部分则讨论了固精意识在诗学领域的影响 ,认为这是造成士人关于抒情的节制心理的主要原因 ,而“情”与“...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一则汉代铜镜铭文的解读 ,论述了先秦到两汉时期的固精意识以及如何渗透于士人的精神世界。第二部分则讨论了固精意识在诗学领域的影响 ,认为这是造成士人关于抒情的节制心理的主要原因 ,而“情”与“志”分离 ,使得“缘情”为“言志”所挤压 ,这是由汉代经学人格所决定的。第三部分论述了在精英与民间两个阶层 ,汉代抒情诗的展开不平衡的内在原因。本文认为 ,在精英层面 ,因固精意识对人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精意识 抒情诗 诗学 汉人精神 西汉时期 铜镜铭文
原文传递
蔡氏育肾培元方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铮 刘邓浩 +1 位作者 滕晓明 张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蔡氏育肾培元方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检测合格的6例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例。治疗组服用育肾培元方,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拮抗剂方案... 目的:探讨蔡氏育肾培元方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检测合格的6例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例。治疗组服用育肾培元方,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取两次取卵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并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q PCR和免疫印迹验证;同时对颗粒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检测两组颗粒细胞的生长及分泌功能。结果:(1)RNA-seq测序显示,治疗组患者的颗粒细胞在药物治疗后表达上调的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应答、细胞活化和细胞黏附等功能,且治疗组第二次取卵时上调的免疫应激基因的数量显著降低;通过进一步的基因富集分析表明,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卵巢颗粒细胞的卵泡发育相关基因及卵巢相关基因均较对照组上调。(2)通过对部分上调基因(PTPN6、CYBA、FOS、ITGB7等)以及一些下调基因(IL1B,TNFAIP3)的q PCR验证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测序结果较为一致;另外,在表达上调基因中发现,部分基因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如FOS和PTPN6基因。(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育肾培元方可改善PTPN6、CYBA、ITGB7及IL1B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模式。(4)细胞实验证实,对照组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贴壁能力较差,细胞活力较低,细胞突触不发达;而治疗组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贴壁能力较强,细胞突触发达且细胞增殖速度较快。(5)对颗粒细胞体外分泌功能测定显示,治疗组的颗粒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育肾培元方可以降低POR患者的免疫应激反应,改善卵巢颗粒细胞卵巢及卵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增强卵巢细胞的生长活性及分泌功能,从而改善了POR患者超促排治疗的卵巢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氏育肾培元方 卵巢低反应 卵巢颗粒细胞 基因表达 分泌功能 辅助生殖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