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剖效果影响因素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舒晓晖 张贵才 +1 位作者 葛际江 张德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3,72,共3页
注水井调剖是油田控水稳油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调剖的效果,利用平板岩心模型研究了岩心非均质性、调剖时的含水率及原油粘度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调剖剂用量越大,采收率增值越高,但调剖存在一个最低用量和最佳用量,低于... 注水井调剖是油田控水稳油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调剖的效果,利用平板岩心模型研究了岩心非均质性、调剖时的含水率及原油粘度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调剖剂用量越大,采收率增值越高,但调剖存在一个最低用量和最佳用量,低于最低用量或超过最佳用量后,增加调剖剂的用量对采收率的影响不大;调剖时的含水率越低,调剖效果越好;当平面非均质模型含水率小于60%、纵向非均质模型含水率大于50%时,含水率对调剖效果影响不大;当原油的粘度增加时,调剖的贡献率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剖 平板模型 采收率 非均质性 原油粘度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原油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岗 梁浩 +2 位作者 杨淑亚 王志勇 袁胜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对三塘湖盆地不同层位原油物性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原油物性特征的各种因素。原油物性不仅受原油族组成的影响,而且也受成熟度、埋藏深度、保存条件、组分重力分异作用等的影响。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 在对三塘湖盆地不同层位原油物性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原油物性特征的各种因素。原油物性不仅受原油族组成的影响,而且也受成熟度、埋藏深度、保存条件、组分重力分异作用等的影响。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沥青质和含蜡量等,粘度主要受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含量的影响,沥青质和含蜡量对其影响不大。牛圈湖油田芦草沟组原油物性变化不同于其它地区和其它层位,其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主要是油气藏中烃类重力分异作用的结果。其它地区原油物性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特征主要与保存条件、水洗作用、氧化作用等因素有关。该认识对于其它地区原油物性分布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密度 原油粘度 重力分异作用 原油成熟度 三塘湖盆地
下载PDF
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的核磁共振评价方法
3
作者 秦志军 朱明月 +6 位作者 廖广志 毛锐 罗兴平 张浩 王刚 肖立志 樊睿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7-2067,共11页
随着页岩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与开发,精细地层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层原油黏度作为影响页岩油开发方案、产能、产量以及采收率等的重要参数,是流体识别及定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页岩油流体赋存状态多样且流动机理复杂,... 随着页岩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与开发,精细地层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层原油黏度作为影响页岩油开发方案、产能、产量以及采收率等的重要参数,是流体识别及定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页岩油流体赋存状态多样且流动机理复杂,导致原油黏度指数难以准确估算.因此,建立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核磁共振评价原油黏度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并明确原油黏度、T_(2)对数平均值、绝对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表征不同温度下原油T_(2)弛豫特征与绝对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开展页岩油原油变温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原油的黏温关系图版,分析表征原油黏度的主要参数,验证页岩油原油黏度理论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最后,通过饱含原油的页岩油岩心变温核磁共振实验,进一步明确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绝对温度以及T_(2)对数平均值之间的关系,改进原油黏度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的核磁共振评价方法.实际测井资料应用表明页岩油地层可动油黏度指数与实际试油得到的原油黏度相比,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黏度 页岩油 流体赋存状态 T_(2)谱 变温核磁共振
下载PDF
稠油油藏单水平井SAGD技术适用性分析及注采方案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广卫 王庆涛 +3 位作者 王新伟 杨正大 张立强 朱传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43,共8页
单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可有效提高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单水平井SAGD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分析,基于储层开发经济极限指标形成储层适应性筛选原则,并以油汽比最高为目标进行注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 单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可有效提高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单水平井SAGD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分析,基于储层开发经济极限指标形成储层适应性筛选原则,并以油汽比最高为目标进行注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油藏储层越厚、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越大,越有利于单水平井SAGD开发;其开发效果随储层原油黏度增加而下降,可以按原油黏度分类筛选适于单水平井SAGD开采的薄层油藏;开发方案采用注汽速度60 m^(3)/d递增并稳定在200 m^(3)/d,采注比1.15~1.20、水平井射孔段长度120 m、水平井斜倾角1.32°的单水平井,其SAGD开发效果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水平井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储层筛选 原油黏度 注采参数
下载PDF
不同原油粘度下输油泵流体噪声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祥楼 师朝光 +1 位作者 曲晶 刘昭廷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9期7-9,15,共4页
以探究原油粘度变化对输油泵正常运行噪声的影响为目的,以ZA150型输油泵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仿真平台对输油泵流体动力噪声进行仿真分析。蜗壳内静压分布模拟采用RNGk-ε模型,瞬态噪声模拟采用LES大涡模型。结果表明:粘度是影响输油... 以探究原油粘度变化对输油泵正常运行噪声的影响为目的,以ZA150型输油泵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仿真平台对输油泵流体动力噪声进行仿真分析。蜗壳内静压分布模拟采用RNGk-ε模型,瞬态噪声模拟采用LES大涡模型。结果表明:粘度是影响输油泵流场变化的关键因素。粘度增大将降低蜗壳内静压分布差异。噪声强度随粘度增加而减小,当原油粘度增加至579.1 mPa·s时,特征频率最大值由轴频转为叶片基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粘度 输油泵 Fluent仿真 噪声 特征频率
原文传递
渤海稠油及其乳状液的微观物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宏伟 刘庆旺 +1 位作者 李仁杰 张昊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4期716-719,共4页
根据渤海地区油气开发的研究状况分析,稠油和稠油油田已成为渤海地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旋律。因此,认真研究和掌握渤海原油及其乳状液的特点,是渤海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渤海某区块原油的粘温关系,... 根据渤海地区油气开发的研究状况分析,稠油和稠油油田已成为渤海地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旋律。因此,认真研究和掌握渤海原油及其乳状液的特点,是渤海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渤海某区块原油的粘温关系,测定了原油乳状液在微观下的形态,并总结出液滴的分布规律,对渤海地区稠油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乳状液 原油粘度 微观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GG区块DZ44150井区长8油藏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双 宋进博 何亚斌 《价值工程》 2013年第9期71-72,共2页
研究区储层属于亲水储层,本文主要从相渗特征,含水及含水上升率变化规律以及无因次产液、产油指数变化规律三个方面来研究该储层的渗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下降很快,而水相渗透率增加较慢。该油田在生产过... 研究区储层属于亲水储层,本文主要从相渗特征,含水及含水上升率变化规律以及无因次产液、产油指数变化规律三个方面来研究该储层的渗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下降很快,而水相渗透率增加较慢。该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在0.4~0.5之间含水上升最快,高含水期含水上升率缓慢减小。由于原油粘度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无因次产液、产油指数、吸水指数这三个指数都呈现了近似线性的变化规律,含水率95%以后会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渗特征 产油指数 原油粘度 无因次产液 吸水指数
下载PDF
埕岛油田海底输油管道流体摩阻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董贤勇 王绍忠 +1 位作者 王芸华 孙富旺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大量的现场生产试验数据,对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的原油粘度及摩阻进行了测定,对海底管道中摩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影响原油外输的摩阻规律,提出了降低原油外输摩阻的建议,对浅海原油外输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海底输油管道 原油粘度 含水率 输送温度 摩阻规律
下载PDF
细管法原油粘度在线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9
作者 李皓 王一然 苏航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原油的粘度与凝点是管输原油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原油在管路内的流动特性,对原油的输转和存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生产实际中对原油粘度的检测通常为定时人工取样检测,测量过程需要对样品保温,导致整个测量用时较长,不能实时反映油品... 原油的粘度与凝点是管输原油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原油在管路内的流动特性,对原油的输转和存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生产实际中对原油粘度的检测通常为定时人工取样检测,测量过程需要对样品保温,导致整个测量用时较长,不能实时反映油品的粘度变化,且数据易受取样过程历史效应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管输原油粘度在线测量装置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细管法测量原油粘度的方法和装置流程,通过不同原油的粘度测试,验证了细管法原油粘度在线测量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管输能力 原油粘度 在线测量 细管法
下载PDF
曙光油田超稠油分层化学助排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房小丹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1126-1128,共3页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原油粘度高,采注比低,油层纵向渗透率差异大的矛盾,以"措施到层"为技术思路,开展分层助排技术研究与应用。将笼统助排改为分层助排,实现油层的精细分层处理,使助排技术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通过...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原油粘度高,采注比低,油层纵向渗透率差异大的矛盾,以"措施到层"为技术思路,开展分层助排技术研究与应用。将笼统助排改为分层助排,实现油层的精细分层处理,使助排技术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有效改善了曙光油田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原油粘度 化学助排
下载PDF
蒸汽吞吐剩余油再富集的油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11
作者 王素青 靳青青 +1 位作者 韩剑 陈焕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30-133,168,共4页
结合河南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性质,建立了油藏中心区井组、断层附近井组和边水附近井组3种特征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运用正交试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了7种不同地质因素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剩余油再富集程度的影响,从而... 结合河南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性质,建立了油藏中心区井组、断层附近井组和边水附近井组3种特征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运用正交试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了7种不同地质因素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剩余油再富集程度的影响,从而得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剩余油再富集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剩余油富集 蒸汽吞吐 正交试验 原油黏度 有效厚度 油藏倾角 渗透率
下载PDF
气动力乳化助排油层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匡旭光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72-74,82,共4页
随着曙光油田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油井已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流动性差、动用不均、低产低能等矛盾日益突出,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已无法满足稠油中后期高效开发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稠油油藏不同区块油品性质及储层特性... 随着曙光油田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油井已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流动性差、动用不均、低产低能等矛盾日益突出,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已无法满足稠油中后期高效开发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稠油油藏不同区块油品性质及储层特性,从提高驱油效率、乳化降粘、降低界面张力等角度优选助排剂和乳化剂,通过筛选复配乳化助排配方体系,确定现场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形成一种新型的气动力乳化助排油层处理技术。通过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降粘助排、暂堵调剖、气体增能工艺的有机结合,有效改善了油井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窜 原油粘度 乳化 助排剂
下载PDF
稠油冷采技术现场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帆 《当代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522-523,526,共3页
针对辽河油田曙光稠油蒸汽吞吐区块多数进入高轮次阶段,地层能量低等矛盾,研制一种提高地层能量、稀化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回采速度和回采水率,减少对地层伤害的一种新技术方法。现场实施43井次,成功率为100%,开采效果显著。
关键词 降低原油粘度 减少地层伤害 地层能量低
下载PDF
增压撬原油粘度及温度稳定性提高的研究
14
作者 张文平 李丙焱 +2 位作者 成清林 郑庆军 王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某采油平台配备2台MAK双燃料发电机和1台天然气发电机,用于为平台供应动力。通常MAK主机使用的燃料为原油。燃油增压撬的功能是为了给燃料油加热且维持特定的粘度数值。粘度为15 cst时增压撬从烧原油强制切换为烧柴油,原油主机在特定时... 某采油平台配备2台MAK双燃料发电机和1台天然气发电机,用于为平台供应动力。通常MAK主机使用的燃料为原油。燃油增压撬的功能是为了给燃料油加热且维持特定的粘度数值。粘度为15 cst时增压撬从烧原油强制切换为烧柴油,原油主机在特定时间段内由于燃油粘度的原因切换柴油的情况出现了5次,由于原油粘度原因甩负荷情况发生2次,由此可见,提升增压撬原油粘度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撬原油粘度 温度 稳定性提高
下载PDF
转向射流增能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
15
作者 史秀莉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1849-1850,1854,共3页
曙光油田处于开发的中后期,油层受作业等污染的较多及长期的开采油井近井地带堵塞严重,主要是作业过程中带来的外面机械杂质堵塞和生产过程中原油中的凝固点高、胶质沥青质。介绍了一种转向射流增能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解除堵塞,... 曙光油田处于开发的中后期,油层受作业等污染的较多及长期的开采油井近井地带堵塞严重,主要是作业过程中带来的外面机械杂质堵塞和生产过程中原油中的凝固点高、胶质沥青质。介绍了一种转向射流增能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解除堵塞,提高油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射流 堵塞 原油粘度 矿物收缩 润湿性 剥离作用
下载PDF
高粘原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宏 卢凤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8-39,共2页
通过自制的降粘剂单体(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新型的高粘原油降粘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MS)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降粘剂合成工艺以及降粘剂的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通过自制的降粘剂单体(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新型的高粘原油降粘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MS)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降粘剂合成工艺以及降粘剂的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与合成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粘剂 三元共聚 MSA 高粘原油
下载PDF
无机盐存在下微波辐射超稠原油脱水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燎原 李萍 +2 位作者 张起凯 赵杉林 伍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3-55,共3页
由于超稠油粘度高、密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大,常规化学沉降脱水法以及电化学脱水法难以达到理想的脱水效果。采用添加无机盐的微波辐射法脱水,脱水效果大大提高。微波辐射3 m in,系统压强0.1 MPa,辐射功率225 W,静... 由于超稠油粘度高、密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大,常规化学沉降脱水法以及电化学脱水法难以达到理想的脱水效果。采用添加无机盐的微波辐射法脱水,脱水效果大大提高。微波辐射3 m in,系统压强0.1 MPa,辐射功率225 W,静置沉降1 m in,研究了氯化钠、碘化钠、醋酸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6种钠盐以及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铝6种氯化物对微波辐射超稠原油脱水率以及对脱出水的透光率的影响,简要分析了无机盐作用下W/O型乳状液吸收微波的机理。结果表明,极少量的无机盐能大大提高原油的微波破乳效果,尤其是在醋酸钠的存在下,脱水率达到了99.43%。阳离子对微波破乳的影响与阳离子的极化力有关,阴离子对微波破乳的影响与阴离子半径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原油脱水 微波辐射 无机盐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原油降黏剂的合成及降黏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萌萌 吴信朋 +1 位作者 姜玉珊 宋林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采收率,结合原油组分的特征,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种单体分两步合成了新型油溶性原油降黏剂SMN。考察SMN对胜利高黏度原油的降黏效果,发现该原油降黏率最高可以达到68.5%。通过机理探究推测SM... 为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采收率,结合原油组分的特征,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种单体分两步合成了新型油溶性原油降黏剂SMN。考察SMN对胜利高黏度原油的降黏效果,发现该原油降黏率最高可以达到68.5%。通过机理探究推测SMN中的苯环、羧基和酯基等极性较大的基团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进入到沥青质片层中,而分子中具有较大位阻的乙氧基能够阻止沥青质聚集,从而分散原油中的重组分,降低原油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原油 降黏剂 降黏机理
下载PDF
含砂热油管道温度与流速双耦合流态冲蚀规律对比分析
19
作者 刘宏达 陈一鸣 +1 位作者 杜胜男 王卫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集输管道中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对弯管内壁的冲蚀规律,通过优化的离散相(DPM)冲蚀模型及管道薄壁传热结构,对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在温度与流速耦合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下,稠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 为研究集输管道中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对弯管内壁的冲蚀规律,通过优化的离散相(DPM)冲蚀模型及管道薄壁传热结构,对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在温度与流速耦合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下,稠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其自身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冲蚀区域随温度升高会不断扩大;低黏原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易受流态影响,其冲蚀速率在过渡区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过程,但冲蚀区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在流速增加的情况下,低黏原油在湍流区的冲蚀速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稠油,且油温越低,低黏原油的冲蚀速率增幅越大。在相同的湍流输送状态下,原油冲蚀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流速的影响,并且油温的降低对弯管处的减蚀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稠油 低黏原油 冲蚀模型 耦合作用 冲蚀速率
下载PDF
低渗油藏单井N_2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永鹏 杨胜来 +2 位作者 徐君 肖林鹏 卢军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三塘湖油田储层渗透率低,原油黏度高,单井产量低,注水难。为了提高单井产能,考虑注入气体,但是常规气驱用气量大,且易出现腐蚀、指进等问题,故考虑采用N2吞吐采油。分析了N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设计出储层条件下的单井模拟实验,研究单... 三塘湖油田储层渗透率低,原油黏度高,单井产量低,注水难。为了提高单井产能,考虑注入气体,但是常规气驱用气量大,且易出现腐蚀、指进等问题,故考虑采用N2吞吐采油。分析了N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设计出储层条件下的单井模拟实验,研究单井N2吞吐采油的生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使用三塘湖油田含气原油在长岩心物理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周期注入量、井底流压和降压方式对周期采出程度的影响,得到了吞吐周期-周期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和注采关系曲线。发现周期注入量和井底流压是影响周期采出程度的重要因素,提高N2周期注入量、降低井底流压可以提高采出程度,二级降压可以得到更好的经济效果,且吞吐周期不应超过3个。该研究对油田N2吞吐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吞吐 高黏原油 低渗储层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