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虚拟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端宜 张肖宁 王绍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手段评价这些影响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尝试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的虚拟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可视化级配设计,而且所得结论... 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有手段评价这些影响又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尝试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的虚拟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可视化级配设计,而且所得结论可以指导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 级配设计 虚拟试验 离散单元法 可视化设计 评价方法 道路工程
下载PDF
基于磁路分析的轴向混合磁轴承径向承载力解析计算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云鹏 刘淑琴 +1 位作者 李红伟 范友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研究轴向混合磁轴承实现五自由度悬浮时,需要计算径向承载力与磁轴承结构参数以及永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轴向混合磁轴承缺乏径向承载力解析数学模型的问题,该文在分析轴向混合磁轴承磁路以及各部分磁导的基础上,结合稀土永磁... 研究轴向混合磁轴承实现五自由度悬浮时,需要计算径向承载力与磁轴承结构参数以及永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轴向混合磁轴承缺乏径向承载力解析数学模型的问题,该文在分析轴向混合磁轴承磁路以及各部分磁导的基础上,结合稀土永磁体的工作特性,用虚位移法得出了轴向混合磁轴承的径向承载力解析数学模型。模型表明,在小径向位移时,该型的混合磁轴承径向承载力随着径向位移增加而增加,近似线性关系,径向承载力和刚度随轴向气隙增大而减小;磁轴承径向承载力随永磁体的有效长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趋近饱和。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径向承载力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电磁力 径向承载力 磁路分析 虚位移法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虚拟制造环境下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祚宝 肖田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69,共4页
虚拟制造 ( VM)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集成的建模和仿真环境。以设计为中心 VM在设计阶段为设计者提供了制造信息 ,它采用基于制造的仿真来优化产品和过程设计 ,从而实现制造目标。为此 ,提出了以设计为中心 VM系统的体系结... 虚拟制造 ( VM)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集成的建模和仿真环境。以设计为中心 VM在设计阶段为设计者提供了制造信息 ,它采用基于制造的仿真来优化产品和过程设计 ,从而实现制造目标。为此 ,提出了以设计为中心 VM系统的体系结构 ,分析了 VM环境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并用 IDEF1 X方法描述了有限元分析的信息模型。基于以设计为中心 VM系统的集成环境 ,对某产品关键机械零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优化了产品结构。结果表明 ,有限元分析与 VM系统的集成有效地减少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造 有限元法 产品设计 优化生产过程
原文传递
虚拟手术中的软组织变形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阎丽霞 王健宁 石教英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4-296,303,共4页
虚拟手术中对生物体软组织变形仿真的研究一般采用线弹性物理模型。然而,生物软组织本身呈粘弹性的物理特性。本文通过对软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将粘弹性模型应用于手术仿真中软组织变形的研究。在尽量减小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推... 虚拟手术中对生物体软组织变形仿真的研究一般采用线弹性物理模型。然而,生物软组织本身呈粘弹性的物理特性。本文通过对软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将粘弹性模型应用于手术仿真中软组织变形的研究。在尽量减小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推导粘弹性模型的计算公式,较好地仿真了在外力作用下软组织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软组织变形 仿真 医学
下载PDF
弹性力学问题的虚边界元-配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焕纯 李性厚 张立洲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1年第1期15-23,共9页
本文提出虚边界方法,建立了离散化虚边界元-配点法,给出了离散化求系数的积分解析式。本文方法完全避免了边界奇异积分及其复杂耗时的运算,成功地提高了普通边界元法(以下简称边界元法)中边界附近区域内包括边界上解的精度,保留了边界... 本文提出虚边界方法,建立了离散化虚边界元-配点法,给出了离散化求系数的积分解析式。本文方法完全避免了边界奇异积分及其复杂耗时的运算,成功地提高了普通边界元法(以下简称边界元法)中边界附近区域内包括边界上解的精度,保留了边界元法的优点并扬弃了其弱点。边界元间接法是本文方法中的一个特例。数值算例表明,程序可靠,节省机时,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力学 虚边界元 配点法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虚单元强度折减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姗 郭昱葵 +2 位作者 孙冠华 杨永涛 张国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429-3438,共10页
基于增量法弹塑性力学原理和双线性投影算子,结合强度折减法和φ-ν不等式,提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虚单元强度折减技术。然后,求解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的变形,并讨论方法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 基于增量法弹塑性力学原理和双线性投影算子,结合强度折减法和φ-ν不等式,提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虚单元强度折减技术。然后,求解不同强度折减系数下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的变形,并讨论方法的网格依赖性问题。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1)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处理任意多边形单元,数学基础牢靠,便于实现,且计算精度与单元形状无关;(2)该模型能够准确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模拟边坡的渐进失稳过程,为边坡(滑坡)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强度折减法 虚单元法 边坡稳定性 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液压支架虚拟样机构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亚军 王国法 +1 位作者 柴宾元 朱永战 《煤矿开采》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针对支架的具体情况,就如何建立液压支架虚拟样机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液压支架 虚拟样机 有限元 直力分析
下载PDF
环氧沥青混凝土裂纹发展的三维可视化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江洋 钱振东 Wang Lin-bing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为了在三维尺度下描述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裂纹发展行为,运用离散元程序PFC3D内置'Fish'语言,重构了环氧沥青混凝土非均质(集料、砂浆和空隙)多层次(矿料级配)结构三维虚拟试件,对虚拟试件微观组成成分之间的接触赋予了相应的微观... 为了在三维尺度下描述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裂纹发展行为,运用离散元程序PFC3D内置'Fish'语言,重构了环氧沥青混凝土非均质(集料、砂浆和空隙)多层次(矿料级配)结构三维虚拟试件,对虚拟试件微观组成成分之间的接触赋予了相应的微观接触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实施了单边切口小梁虚拟三点弯曲试验,追踪并演示了微观裂纹的衍生发展全过程,并与室内数字摄像法捕捉的试件表面裂纹发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得到的宏观断裂力学响应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且虚拟试验结果的稳定性更优;三维离散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断裂过程中裂纹起裂与扩展行为,弥补了二维方法部分缺陷;基于离散元程序的追踪裂纹三维发展的模拟方法,可以作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断裂特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混凝土 非均质虚拟试件 离散元方法 断裂试验 三维裂纹发展
下载PDF
增强型轨道炮电感梯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守豹 阮江军 +1 位作者 张亚东 苏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67,共5页
电感梯度对轨道炮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对增强型轨道炮电感梯度的数值计算,推导了电枢受力公式,介绍了二维时谐涡流场的控制方程,建立了计算电感梯度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一种典型结构增强型轨道炮的电感梯度进行了精确计算,讨论... 电感梯度对轨道炮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对增强型轨道炮电感梯度的数值计算,推导了电枢受力公式,介绍了二维时谐涡流场的控制方程,建立了计算电感梯度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一种典型结构增强型轨道炮的电感梯度进行了精确计算,讨论了电感梯度受时谐分析频率和外轨道尺寸影响的规律,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轨道内部电流密度和空间磁力线的分布图,并据此解释了电感梯度变化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增强型轨道炮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轨道炮 电感梯度 虚功原理 有限元法 趋肤效应 涡流
下载PDF
Study on generalized magneto-thermoelastic problems by FEM in time domain 被引量:10
10
作者 Xiaogeng Tian Yapeng She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0-387,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displacement, stress, and induced magnetic field in a half space perfectly-conductive plate. Finite element equations regarding generalized magneto-thermoelastic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displacement, stress, and induced magnetic field in a half space perfectly-conductive plate. Finite element equations regarding generalized magneto-thermoelasticity problems with two relaxation times (i.e., the G-L theory) are derived using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For avoiding numerical complication involved in inverse Laplace and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nd low precision thereof, the equations are solved directly in time-domain.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derived equation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ized magneto-thermoelastic behavior of a semi-infinite plate under magnetic field and subjecting to a thermal shock load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EM can faithfully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late and the induced magnetic field, and most importantly can reveal the sophisticated second sound effect of heat conduction in two-dimensional generalized thermoelastic solids, which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model by routin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A peak can be observ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induced front and the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 at the heat wave the peak decreases with time, which can not be obtained by transformation methods. The new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study generalized piezo-thermoelastic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magneto-thermoe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Time domain Second sound effect
下载PDF
某发电机组隔声罩降噪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海刚 严天雄 +1 位作者 刘进伟 杨林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21期10-12,共3页
为了降低发电机组运行时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从发电机组隔声罩的实际结构出发,以VIRTUAL.LAB软件作为分析手段,在声学边界元模块中建立隔声罩声学模型,结合声强扫描测试的声源数据,仿真得到发电机组的噪声声压级。通过比较仿真结果与... 为了降低发电机组运行时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从发电机组隔声罩的实际结构出发,以VIRTUAL.LAB软件作为分析手段,在声学边界元模块中建立隔声罩声学模型,结合声强扫描测试的声源数据,仿真得到发电机组的噪声声压级。通过比较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并对隔声罩进行优化设计,结果使发电机组整机噪声降低3dB,为发电机组降噪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隔声罩 声强扫描 virtual.LAB 间接边界元
下载PDF
薄板弯曲问题的虚边界元-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焕纯 郑宝江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2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提出求解任意形状的薄板弯曲问题的虚边界元-最小二乘法。本法首先利用薄板弯曲平衡方程的格林函数和离开实际边界上分布的未知的横向荷载和法向弯矩函数建立满足实际边界条件的积分方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沿虚边界分段离散化的... 本文提出求解任意形状的薄板弯曲问题的虚边界元-最小二乘法。本法首先利用薄板弯曲平衡方程的格林函数和离开实际边界上分布的未知的横向荷载和法向弯矩函数建立满足实际边界条件的积分方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沿虚边界分段离散化的待定的分布横向荷载和法向弯矩函数得到求上述积分方程离散化数值解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导出了一系列的数值积分的公式,并求解了许多例题,数值结果说明本法完全避免了奇异积分及其复杂的处理方法和耗时的运算,而且在边界及其附近区域解的精度比普通边界元(以后简称边界元)法大大地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边界元 最小二乘法 薄板 弯曲
下载PDF
基于梁格法的预制箱梁横向刚度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圣超 夏兴佳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准确模拟预制箱梁空间梁格模型的横向刚度,以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魏家村中桥右幅桥为背景,研究预制箱梁空间梁格模型中虚梁形式对横向刚度的影响。该桥为4×20m预制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按交工静载试验满载加载,测试主梁的应变和挠度;采... 为准确模拟预制箱梁空间梁格模型的横向刚度,以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魏家村中桥右幅桥为背景,研究预制箱梁空间梁格模型中虚梁形式对横向刚度的影响。该桥为4×20m预制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按交工静载试验满载加载,测试主梁的应变和挠度;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3种虚梁形式的主梁空间梁格模型,计算设计荷载和试验荷载下主梁弯矩、最大正弯矩工况下主梁的应变和挠度以及相应校验系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空间梁格模型的横向刚度随虚梁刚域长度的增加、虚梁有效长度的减小而增大,且将虚梁自纵梁中心开始到纵梁腹板内侧边缘为止设置为梁端刚域时,空间梁格模型模拟的横向刚度与实际桥梁的横向刚度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预制箱梁 梁格法 横向刚度 虚梁 刚域长度 有效长度 静载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板弯曲问题三维虚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强 孙焕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30,22,共9页
本文抛弃以往解板弯曲问题的假设,直接从三维弹性力学微分方程出发,依据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Kelvin解,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三维虚边界元法解板弯曲问题的一般方法。文中给出了具有各种约束的矩形板的数值算例,以作为本方法的应用。... 本文抛弃以往解板弯曲问题的假设,直接从三维弹性力学微分方程出发,依据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Kelvin解,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三维虚边界元法解板弯曲问题的一般方法。文中给出了具有各种约束的矩形板的数值算例,以作为本方法的应用。本文方法与边界元直接法相比,优点在于无需处理奇异积分,且系数阵是对称的:再者,本文方法思想简单,且程序实现容易,易于被工程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边界元 最小二乘法 弯曲 三维
下载PDF
轮胎机械特性虚拟试验场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杰 吴光强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7年第6期243-247,共5页
轮胎对汽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机械特性试验是十分必要的。而传统的在室外进行的轮胎试验总有不少干扰,在室内进行试验又会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为了克服传统试验的不足,将虚拟试验场技术与有限元和动力学方法相结合... 轮胎对汽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机械特性试验是十分必要的。而传统的在室外进行的轮胎试验总有不少干扰,在室内进行试验又会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为了克服传统试验的不足,将虚拟试验场技术与有限元和动力学方法相结合,以P215/70R15轮胎有限元模型为对象,设计了轮胎径向刚度、外倾刚度和侧偏刚度虚拟试验场,分析了轮胎径向刚度、外倾刚度、侧偏刚度与胎压、径向载荷、车速等因素的关系,与实际比较符合,证明了轮胎机械特性虚拟试验场建立的可行性,为轮胎机械特性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场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 径向刚度 外倾刚度 侧偏刚度
下载PDF
汽车车身复杂子结构模态密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继强 王登峰 +2 位作者 马天飞 卢炳武 轧浩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69-273,共5页
为了精确求取像车身这样的复杂结构子系统模态密度,从解析计算、试验测量、数值分析及虚拟试验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建立驾驶室SEA(Statistics EnergyAnalysis)模型,对比分析了虚拟试验法与解析计算法对车内噪声的预测... 为了精确求取像车身这样的复杂结构子系统模态密度,从解析计算、试验测量、数值分析及虚拟试验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建立驾驶室SEA(Statistics EnergyAnalysis)模型,对比分析了虚拟试验法与解析计算法对车内噪声的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虚拟试验法确定模态密度可提高SEA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复杂结构子系统 模态密度 虚拟试验 统计能量分析 有限元
下载PDF
SKR-4DL型绕线机箱体的模态分析和振动测试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晓靖 卢炎麟 +1 位作者 王毅 傅建钢 《轻工机械》 CAS 2008年第5期75-77,共3页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SKR-4DL绕线机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后,利用虚拟仪器对箱体进行振动特性的在线检测。NI公司的PCI-6221数据采集卡被用于虚拟仪器的信号测量与数据采集,Labview软件平台被用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分析及结果输出的开发,从...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SKR-4DL绕线机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后,利用虚拟仪器对箱体进行振动特性的在线检测。NI公司的PCI-6221数据采集卡被用于虚拟仪器的信号测量与数据采集,Labview软件平台被用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分析及结果输出的开发,从而构筑了一台完整的虚拟仪器。利用此仪器测试出绕线机的振动频率,并与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箱体存在着共振现象,分析了产生共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有限单元法 绕线机 振动测试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动态载荷激励位置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祝德春 张方 姜金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3,48,共5页
以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动态载荷激励位置识别的"最小判定系数法"。预估载荷虚拟激励位置,择优选取两组加速度响应并在频域内识别虚拟激励位置处的两组当量动载荷,令其差值为最优化目标变量,则最小目标变量对应的一组... 以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动态载荷激励位置识别的"最小判定系数法"。预估载荷虚拟激励位置,择优选取两组加速度响应并在频域内识别虚拟激励位置处的两组当量动载荷,令其差值为最优化目标变量,则最小目标变量对应的一组虚拟激励位置即为载荷真实激励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载荷识别 虚拟激励位置 判别系数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虚拟试验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的应用及验证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全 谭玉生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9期53-58,共6页
在飞机大部件强度试验中结构失效预判一直是强度试验研究的重点,本文依据飞机结构物理试验状态建立虚拟试验模型,采用渐进式分析策略,先行判断总体结构应力分布及结构变形。再筛选出受压、剪载荷严重区,为此构建局部细化的子模型进行结... 在飞机大部件强度试验中结构失效预判一直是强度试验研究的重点,本文依据飞机结构物理试验状态建立虚拟试验模型,采用渐进式分析策略,先行判断总体结构应力分布及结构变形。再筛选出受压、剪载荷严重区,为此构建局部细化的子模型进行结构细节分析,从总体分析中获取边界条件并通过位移形函数处理形成子模型边界的连续约束。计算结果表明,虚拟试验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此方法不仅能防范试验风险,还能使结构失效模式可视化,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强度试验 虚拟试验 有限元法 结构失稳
下载PDF
Kinematics Analysis of Mechanisms Based on Virtual Assembly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G Zhixian LIU Jianhua NING Rux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48-757,共10页
Currently, virtual assembly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considerations of solving assembly problems in virtual environment before actual assembly in manufactory. Previous studies on kinematic ... Currently, virtual assembly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considerations of solving assembly problems in virtual environment before actual assembly in manufactory. Previous studies on kinematic analysis of mechanism only aim at analyzing motion law of single mechanism, but can not simulate the multi-mechanisms mo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let alone simulating the automatic assembly process of products in a whole assembly workshop.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products in an assembly workshop and provide effective data for analyzing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fter finishing assembly simula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of mechanisms based on virtual assembly. Firstly, in view of the same function of the kinematic pairs and the assembly constraints on restricting the motion of components (subassembly or part), the method of identifying kinematic pairs automatically based on assembly constraints is presented. The information of kinematic pair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constraint degree of the assembly constraints. Secondly, the incidence matrix eliminating element method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earch the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 the models of mechanisms automatically after finishing assembly simula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 Both method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pretreatment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of kinematics analysis. Finally, the method of kinematics analysis of mechanisms is presented. Based on Descartes coordinates, three types of kinematics equations are formed. The parameters, like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se equations. All these data are important to analyz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ll the methods are implemented and validated in the prototype system virtual assembly process planning(VAPP). The mechanism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simulated in the VAPP system, and the result curves are shown accurately.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assembly assembly constraint constraint degree eliminating element method kinematics equations kinematics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