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醋及其制品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纪凤娣 夏蓉 +4 位作者 陶汇源 魏巍 穆晓婷 李东 鲁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9-244,共6页
建立测定食醋及其制品中14种有机酸的离子色谱法。采用Dionex Ion Pac AS11-HC色谱柱和电导检测器,以流速为1.5 mL/min的KOH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乳酸、乙酸、丙酸、甲酸、丁酸、丙酮酸、异戊酸、戊酸、己二酸、丁二酸、酒石酸、酮戊二... 建立测定食醋及其制品中14种有机酸的离子色谱法。采用Dionex Ion Pac AS11-HC色谱柱和电导检测器,以流速为1.5 mL/min的KOH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乳酸、乙酸、丙酸、甲酸、丁酸、丙酮酸、异戊酸、戊酸、己二酸、丁二酸、酒石酸、酮戊二酸、草酸和柠檬酸可以在35 min内分离和定量。对优化后的分析方法在标准曲线线性、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等方面进行验证。本方法适用于不同食醋及其制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食醋 食醋制品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前后GC-MS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妮妮 傅超美 +3 位作者 甘彦雄 傅舒 赵思蕾 廖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95-2000,共6页
目的:蓬莪术醋制前后GC-MS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分析10批蓬莪术和对应10批蓬莪术醋品的挥发油指纹图谱,并进行指纹图谱特征峰检识,相似度评价,生品、醋品挥发油成分对比。结果:均得到分离度、重复性较好的指纹图谱,... 目的:蓬莪术醋制前后GC-MS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分析10批蓬莪术和对应10批蓬莪术醋品的挥发油指纹图谱,并进行指纹图谱特征峰检识,相似度评价,生品、醋品挥发油成分对比。结果:均得到分离度、重复性较好的指纹图谱,验证了前期蓬莪术炮制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建立了蓬莪术生品和醋品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比分析发现,10批蓬莪术生品共检识18个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的89.79%;10批醋品共检识19个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的91.2%,醋制后化学成分有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变化。结论:蓬莪术醋品挥发油较完好地保留,以醋为炮制辅料具有科学性,其方法简便,合理可行。蓬莪术醋制前后GC-MS指纹图谱可作为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生品和蓬莪术醋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莪术 生品 醋品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 中药炮制前后成分比较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没药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海燕 杜杰 +2 位作者 白杨 詹志来 张业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29,共7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没药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以期为包含没药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没药药材主流基原为Commiph...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对没药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以期为包含没药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没药药材主流基原为Commiphora myrrha,历代产地集中在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地区及肯尼亚北部,可生用或炒用。现今常用的规格有没药、炒没药、醋没药,其中没药为净制后的生品;炒没药为清炒品,在古代本草中均有相关记载并沿用至今;醋没药为近代新增炮制规格。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身痛逐瘀汤中所用没药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净制后的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没药 基原 炮制方法 本草考证 醋制品 身痛逐瘀汤
原文传递
烟台市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慧聪 高希龙 +3 位作者 栾佳璐 杨建辉 吕雨轩 王承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7-211,共5页
随着酿造技术的日益精进,醋产品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为了更好地促进醋产品相关企业的发展,通过对烟台市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WPS、SPSS软件,采用描述统计、比较均值、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随着酿造技术的日益精进,醋产品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为了更好地促进醋产品相关企业的发展,通过对烟台市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WPS、SPSS软件,采用描述统计、比较均值、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烟台市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较高,平均得分为3.76分;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月收入与其对醋产品的满意度显著(P<0.05)相关,年龄在40~49岁、学历为博士、月收入为6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最高;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可替代性等公因子是影响消费者对醋产品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其累计解释比例达75.27%。该文建议醋产品生产企业优化产品品质与口感、提高性价比、注重创新,同时政府提供相关支持,提高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促进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市 消费者 醋产品 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醋制工艺对元胡中延胡索乙素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艳华 包淑云 +2 位作者 年四辉 方昌樵 郭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元胡的几种不同醋制品醋炙、醋烘、醋蒸、醋焖和醋煮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探究不同醋制方法对元胡药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TC-C18(2)柱(250×4.6mm,5μm),流... 目的比较元胡的几种不同醋制品醋炙、醋烘、醋蒸、醋焖和醋煮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探究不同醋制方法对元胡药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TC-C18(2)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三乙胺(冰醋酸调pH至6.50)55:45,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不同醋制法中,醋焖炮制元胡后,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可作为元胡的最佳醋制方法.结论元胡经不同方法醋制后,延胡索乙素的溶出不同,延胡索乙素的溶出量与元胡的醋制方法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延胡索乙素 RP—HPLC 醋制品
下载PDF
现代高新技术在食醋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娟 张宝善 +2 位作者 乌素 董婷婷 郑战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2-368,共7页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在醋制品生产中的应用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高新技术在醋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微胶囊技术、超滤技术、微波技术、红外技术等。在介绍其原理和在食...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在醋制品生产中的应用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高新技术在醋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微胶囊技术、超滤技术、微波技术、红外技术等。在介绍其原理和在食醋酿造工艺中应用的同时,也提出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醋制品行业发展速率,适应当今市场对于醋产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高新技术 食醋 应用
下载PDF
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消费习惯及满意度分析——基于烟台市消费者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吕雨轩 徐慧聪 +3 位作者 王百川 窦龙祺 杨建辉 王承国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醋产品相关企业的发展,基于烟台市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和WP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比较均值、交叉分析,得到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消费习惯、满意度、忠诚度及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醋产品的安全性是烟台市消费者购买... 为了更好地促进醋产品相关企业的发展,基于烟台市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和WP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比较均值、交叉分析,得到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消费习惯、满意度、忠诚度及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醋产品的安全性是烟台市消费者购买醋产品考虑的首要因素,消费者购买的主要醋产品为白醋、米醋和陈醋,塑料包装是消费者最喜欢的醋产品包装形式;现阶段消费者对醋产品的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与消费者的月收入、醋产品重要程度存在相关关系,且随着满意度的增加,消费者对醋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基于分析结果,建议相关企业完善醋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开发高端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醋产品 消费习惯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穿山甲生品及醋制品超微粉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汉凤 张清民 《今日药学》 CAS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比较穿山甲生品和醋制品(醋山甲)超微粉制备工艺及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主要以粒径分布为对比指标,通过研究粗粉粒度、超微粉碎时间及超微粉碎温度3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超微粉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并同时测定两者的浸出物含量及蛋... 目的比较穿山甲生品和醋制品(醋山甲)超微粉制备工艺及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主要以粒径分布为对比指标,通过研究粗粉粒度、超微粉碎时间及超微粉碎温度3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超微粉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并同时测定两者的浸出物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结果穿山甲生品和醋制品在制备超微粉时,对粗粉粒度、超微粉碎温度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对超微粉碎时间的要求,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粉体粒径达到400目以上的超微粉碎时间,醋制品远小于生品,且醋制品的浸出物及蛋白质含量均比生品高。结论醋制后的穿山甲不仅有利于超微粉碎,而且可提高成分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生品 醋制品 超微粉 制备工艺 含量
原文传递
基于GC-MS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含量 被引量:15
9
作者 甘彦雄 罗妮妮 +5 位作者 蒋燕萍 刘巧 傅舒 汪蕾 廖婉 傅超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1315,共5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正十三烷为内标物,同时对蓬莪术挥发油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19091S-433柱(0.25μm×250μm×30 m),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5℃·min^(-1)速率升温至110℃,保持5 min,以1℃·min^(-1)速率升温至140℃,以5℃·min^(-1)速率升温至160℃,以10℃·min^(-1)速率升温至240℃,载气为氦气,流速1.0mL·min^(-1),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为EI源,轰击电压70 eV;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00℃,以选择离子检测(SIM)定量,选择m/z 85.1,93.1,121.1,107.1,180.1分别为正十三烷、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检测离子。蓬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全部检出,分离效果较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8.2%~101%。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莪术 醋制品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Β-榄香烯 莪术醇 吉马酮 新莪术二酮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致君 陈衡霞 +2 位作者 陆兔林 毛春芹 胡俊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min,A为50%;17~25mi...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min,A为50%;17~25min,A为50%~55%;25~30min,A为55%~75%;30~35min,A为75%;35~40min,A为75%~65%;40~45min,A为65%~50%)。结果 6种被测木脂素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重现性良好;准确度(RSD)分别为101.8%(1.5%)、99.5%(1.2%)、103.26%(2.1%)、99.8%(1.0%)、100.0%(1.9%)和101.3%(1.9%)。结论 HPLC法同时检测五味子6种木脂素成分,所建立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五味子 不同产地 木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乳香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海燕 王青青 +6 位作者 张奇 肖苏萍 陈蒙 周建新 张业达 贾丹阳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6,共12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乳香药材从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包含乳香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乳...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乳香药材从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包含乳香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乳香以薰陆香为名始载于《名医别录》,直至唐代《本草拾遗》首次以“乳香”为正名,此后历代本草均延续此名;历代主流基原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古代著录的产地主要有古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现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古今乳香药用部位均为树皮渗出的树脂,以春夏两季为主进行采收;近代以来乳香品质以淡黄色、颗粒状、半透明、无砂石和树皮等杂质、粉末粘手、气芳香者为佳。古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净制(水飞、去杂质)、研制(酒研、灯心研)、炒制(清炒、灯心炒、酒炒)、去油、醋制、煎膏等,近现代炮制方法日趋简化,沿用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清炒、醋制。现今常用的炮制规格有生乳香、炒乳香、醋乳香,其中生乳香为净制后的生品,炒乳香为清炒法炮制品,醋乳香为净乳香加醋拌炒的炮制品。基于考证结果,建议蠲痹汤等含乳香的经典名方选择乳香树B.carterii树皮渗出的树脂,原方注明炮制要求的按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建议以净制后的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乳香 基原 中药炮制 本草考证 醋制品 蠲痹汤
原文传递
三棱及其醋炙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银宇 卢金清 +2 位作者 周意 龚敏 王赢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及其醋炙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谱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生三棱、醋三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三棱中检测出32个成... 目的:研究中药三棱及其醋炙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谱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生三棱、醋三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三棱中检测出32个成分,鉴定出23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6.63%;从醋三棱中检测出22个成分,鉴定出14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3.45%。结论:生三棱、醋三棱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具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醋炙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技术
下载PDF
瓦楞子的3种炮制品水煎液中金属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伯勇 何承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30-731,共2页
对3种炮制品的水煎液和水煎液的消解液中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品煅或煅醋淬后锌、铅等元素易煎出,水煎液消解后锌、钙等7种元素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瓦楞子 煅品 水煎液 金属元素
下载PDF
芫花醋炙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洁 张世臣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26,共2页
实验结果表明:芫花醋炙后挥发油含量降低,颜色加深,所含组分及组分间相对含量也有改变;刺激性实验证明:芫花挥发油对兔眼结膜有一定刺激作用,醋炙后可降低其刺激性。
关键词 芫花 醋炙 挥发油 刺激性
下载PDF
保健新品——果醋
15
作者 孙旸 孙春玉 +3 位作者 马骥 孙宁宁 吴铭 陈光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0年第9期89-89,共1页
果醋是近年兴起的新品种保健饮品,文章对果醋的分类、保健功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果醋 分类 保健 功能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