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中的疑难问题初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长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制定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登记发证的规则中,"农村村民"的内涵应该是广义的;"一户一宅"应理解为对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上的限制,而不是运行中的绝对限制;农村宅基地的超标问题应该分类区别对待。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农村村民 一户一宅
下载PDF
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百仁 王毅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内在效能感要明显高于外在效能感。社会经济维度的教育程度、阶层地位,政治参与维度的选举投票活动、向...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内在效能感要明显高于外在效能感。社会经济维度的教育程度、阶层地位,政治参与维度的选举投票活动、向村委提建议和政治心理维度的政治认知、政府信任、权威主义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与性别、年龄等密切相关,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政治效能感 政府信任 权威主义 政治认知 政治参与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北京郊区传统村落空间集体记忆研究——以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若凡 钱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8期49-57,74,共10页
随着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严重,以游客需求为主导的建设使得村民和游客有关空间利用的冲突加剧。本文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和城市意象理论,对比分析北京市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四个传统村落... 随着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严重,以游客需求为主导的建设使得村民和游客有关空间利用的冲突加剧。本文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和城市意象理论,对比分析北京市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四个传统村落中村民和游客的空间集体记忆,探讨旅游彩响下传统村落村民与游客的矛盾空间,认为旅游经营的相关因素如经营年限、经营模式、旅游核心区面积等是村民与游客矛盾空间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试提出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传统村落 集体记忆 村民 游客
下载PDF
村民变工人: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及其推进——广东省惠东县莆田村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明忠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包括农业产业内和就地就近转移,也包括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莆田村的经验表明,通过"公司+基地+产业化农民"的模式,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转移。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的基础,并...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包括农业产业内和就地就近转移,也包括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莆田村的经验表明,通过"公司+基地+产业化农民"的模式,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转移。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的基础,并将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相关服务的提供和改善可以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良好的预期则会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并形成示范效应。当然,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又将为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准备空间,达到"多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 产业化 村民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与公民文化的培育 被引量:5
5
作者 暴景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10,共4页
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是互为因果 ,相互推动的关系。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民主建设的初始的、非国家形态的制度形式 ,必然会推动农村的公民文化发展。虽然由传统的依附性文化到公民文化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但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教育与训练... 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是互为因果 ,相互推动的关系。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民主建设的初始的、非国家形态的制度形式 ,必然会推动农村的公民文化发展。虽然由传统的依附性文化到公民文化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但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教育与训练下 ,在经济利益的密切驱使下 ,在党和政府的合理介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公民教育 文化建设 中国 民主制度 政府职能
下载PDF
农村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认知及使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水莲 韩朝升 《卫生软科学》 2017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阳春市农村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认知及使用现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增强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认知、扩大农村医保使用范围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26名村民进行入户调查以及访谈,相关数据运用χ2检验进行统... [目的]了解广东省阳春市农村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认知及使用现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增强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认知、扩大农村医保使用范围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26名村民进行入户调查以及访谈,相关数据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名村民全部参保,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各类内容的认知为"了解"者占6.3%~65.1%,"不了解"者占7.9%~42.9%,对报销疾病及药物范围认知不足者分别占39.0%、45.2%;分析发现年龄是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的影响因素(χ2=22.950,P<0.05)。[结论]广东省阳春市农村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的认知结构不全面,报销使用程度不高,应广泛传播"治未病"思想;落实宣传细节,普及药物、疾病报销范围;合理设置医保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村民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使用 认知
下载PDF
农村居民膳食生活习惯及饮食行为对胃癌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缪永东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042-1044,共3页
为探讨农村居民膳食生活习惯及其饮食行为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本文对农村胃癌高发现场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膳食及其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盐饮食、油炸食品、饮用不洁水源等都与胃癌发... 为探讨农村居民膳食生活习惯及其饮食行为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本文对农村胃癌高发现场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膳食及其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盐饮食、油炸食品、饮用不洁水源等都与胃癌发病显著相关,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烫、干、硬食等对胃癌发病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影响。而常食新鲜蔬菜、豆类食品、素油、鲜肉、蒜葱、常饮绿茶等因素可能有保护性因素。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最终被选入因子,提示了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这三大饮食行为因素对胃癌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农村,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倡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膳食习惯 饮食行为 胃癌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伯华 李雪 窦银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0-99,共10页
作为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活动主体,村民的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将直接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了解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对于推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至关重要。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从认知维度、价值维度... 作为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活动主体,村民的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将直接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了解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对于推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至关重要。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从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出发探究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从行为维度出发探究村民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意愿,运用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的整体特征、影响因素、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总体认同度高,村民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得分均处于高值区[3.5,5],但感知意向(3.73)略高于传承意愿(3.70);2)年龄和居住时间是影响村民文化遗产总体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其中感知意向主要受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传承意愿仅受居住时间影响;3)在探明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础上,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以感知意向的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为自变量、以传承意愿的行为维度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验证了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真实存在因果关系,其中情感维度对行为维度的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村民为核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 村民 感知意向 传承意愿 张谷英村
下载PDF
论西藏乡村社会的疾病观及村民的求医行为——以西藏南木林县艾玛乡牛村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苏发祥 安晶晶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9,共11页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科学预防和治疗疾病观念的传播可以说是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福祉。人类学认为,看似简单的对疾病原因的解释和不同的就医行为,其背后是一整套的地方性知识和传统观念。所以,建医院易,改变观念难。现代医...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科学预防和治疗疾病观念的传播可以说是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福祉。人类学认为,看似简单的对疾病原因的解释和不同的就医行为,其背后是一整套的地方性知识和传统观念。所以,建医院易,改变观念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如何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疾病观和就医观相结合,从而真正改善民众的健康状况,是目前西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本文作者先后两次赴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乡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对当地村民们的疾病观及就医行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调查显示,在当地村民看来,现代化医疗体系与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并不相互抵牾、彼此冲突,可以同时采用,相互补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面对现代化,村民们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而是自有一套主动应对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乡村社会 村民 疾病观 就医行为
原文传递
村民与村民委员会冲突的司法救济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旭宽 《行政与法》 2008年第8期90-92,共3页
在村民自治实践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不仅冲突不断,而且司法救济不畅,村民自治权成了司法救济的边缘领域。因此,完善村民与村委会自治冲突的诉讼救济机制,是实现村民自治健康有序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村民 村民委员会 村民自治权 冲突 司法救济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之“合村并居”改革刍议——基于浙江省“合村并居”改革试点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立山 《嘉兴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合村并居"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开发与集约利用土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试点。浙江省的"合村并居"试点工作启动于2003年杭州地区各县市部分乡镇及其他地区... "合村并居"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开发与集约利用土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试点。浙江省的"合村并居"试点工作启动于2003年杭州地区各县市部分乡镇及其他地区的个别乡镇。"合村并居"是否真正有益于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合村并居"后村级领导班子的构建。然而,"合村并居"后村级领导班子构建的不尽理想及由此带来的在村级民主管理、村民民主参与等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合村并居"之于中国农村实际、村民民主意识、村干部素质、村级管理重点等角度剖析个中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合村并居"有效治理模式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合村并居 浙江 村民 村两委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转型和文化适应研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伯华 易韵 窦银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量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和生计多样化指数,将农户分为均衡经营型、其他商贸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规模种植型和传统纯农型等6大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农户的生计转型,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传统规则、民族认同和民族节庆等角度进行了文化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多样化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越高,农户的生计转型情况越好,生计结果也越可观.2)生计转型程度越高,农户的文化适应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农户失权现象的影响以及文化适应的反作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传统村落 农户 生计转型 文化适应 兰溪村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红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建平 李双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村民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集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保护政策失效和村民间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村民在个体...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村民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集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保护政策失效和村民间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村民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符合福利经济学基本理论,构成了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结合村民的行为特点和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引入了法律保护机制以探求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 博弈行为 红色文化遗产 经济学 法律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村民志愿服务的邻里效应研究--基于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洪旭 李放 沈苏燕 《兰州学刊》 2024年第1期130-144,共15页
立足农村现实邻里环境考察村民志愿服务的行为决策,对激发村民志愿服务热情,进而助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互动视角,以村社为参照群组,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对村民志愿服务的邻里效应进行了理论推... 立足农村现实邻里环境考察村民志愿服务的行为决策,对激发村民志愿服务热情,进而助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互动视角,以村社为参照群组,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对村民志愿服务的邻里效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邻里效应的内部机制、村社类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村民志愿服务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村社其他村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每提升1个单位,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概率提升15.7%—26.7%;村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村社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社会规范机制的存在,使得宗族结构较为完整的团结型村社更容易产生村民志愿服务的邻里效应,其次是以多个小亲族共存的分裂型村社,再次是原子化的分散型村社。研究结论为农村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完善、相关政策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 志愿服务 邻里效应 社会互动 社会规范
下载PDF
乡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成因——以成本-收益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静 杨爱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政治冷漠,是一个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概念,即在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中表现出消极的政治态度,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漠和不关心。一言以概之,就是政治不参与。在现今中国农村,虽然农民的政治素质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 政治冷漠,是一个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概念,即在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中表现出消极的政治态度,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漠和不关心。一言以概之,就是政治不参与。在现今中国农村,虽然农民的政治素质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冷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文章论述了乡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制度建设和降低选举成本等建议,旨在提高村民的政治热情,以使其通过长期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逐渐明白社会问题的症结和自身政治利益所在,从而产生应有的政治热情,减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 收益 政治冷漠 乡村选举 村民
下载PDF
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学习型乡村建设
16
作者 张慧萍 侯怀银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学习型乡村是在特定的乡村文化生态场域内,融合血缘、地缘等亲缘文化资本,以学习和知识为内在生产力,聚合所有可能的资源,可持续性地促成整个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全体乡民基于共有文化的自由学习,以达成物质、精神等全...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学习型乡村是在特定的乡村文化生态场域内,融合血缘、地缘等亲缘文化资本,以学习和知识为内在生产力,聚合所有可能的资源,可持续性地促成整个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全体乡民基于共有文化的自由学习,以达成物质、精神等全方位的共同富裕,营造生命的整全与完善的新型乡村社会。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学习型乡村建设,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提供中国方案;有助于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为教育强国提供人力资本;有助于构建学习型乡村社会,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内动力;有助于彰显乡民发展的主体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提供渠道。学习型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乡民整体的学习意识薄弱,发展动力转换不足;乡土文化的优秀传统流失,发展特色挖掘不够;乡村建设的服务体系缺位,发展机制运行不活;乡村生态闭环尚未形成,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彰等问题。为此,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学习型乡村建设需要在终身教育的社会学视野中,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体现中国理念;在历史与现实的考量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增强乡村认同感,体现中国文化;在比较与借鉴的权衡中,紧跟现代理性文明,激励多元主体合力,形成中国力量;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面向未来共富乡村,形塑中国现代化乡村,彰显中国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学习型乡村 乡村建设 终身学习 乡民
下载PDF
农村院前急救的基层延伸: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
17
作者 黄思语 胡玉瑶 +4 位作者 刘雨婷 黄欣扬 李悦芃 焦语凝 焦光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4-176,182,共4页
目的 在现有农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体系下,提出新增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延伸农村院前急救链,主要以村民与村医的角度深入探究建设困境,并多维度提出完善策略,为提升农村院前急救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 走访我国5省市... 目的 在现有农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体系下,提出新增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延伸农村院前急救链,主要以村民与村医的角度深入探究建设困境,并多维度提出完善策略,为提升农村院前急救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 走访我国5省市6地区,并对13名基层急救相关人员(村民、村医、村干部)开展质性访谈,深入调研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的困境和具体建议。结果 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存在困境:村民的急救素养有待提高,表现在急救意识、急救技能掌握等方面;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仍需加强,表现在急救能力、药物与设施配备等方面。结论 从人力资源、物质基础、信息宣传和法律保障4个角度入手,可为有效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提供助力,进一步完善农村院前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农村 自救互救 村民 村医
下载PDF
集体所有、村委管理与村民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兼论“村”的公法人地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旭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9,64,共10页
村民是否有资格对村委会的集体财产处分行为提起诉讼,是当下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急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在实证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背景下,法院都把集体财产处分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处理,但对村民的原告资格问题却给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回答。而且... 村民是否有资格对村委会的集体财产处分行为提起诉讼,是当下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急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在实证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背景下,法院都把集体财产处分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处理,但对村民的原告资格问题却给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回答。而且,不管法院是肯定还是否定村民的原告资格,都分别隐含了把集体财产等同于村民共有财产,或者把"村"定性为私法人的理论错误,充分暴露了村民原告资格在民事诉讼制度框架下的解释困境。实际上,对依据法律和政府行为设立并承担大量公共管理职能的"村",我们只有把它定性为大陆法国家行政法上的公法人才是准确的。一旦恢复"村"的公法人面貌和地位,把村委会处分集体财产纠纷纳入行政诉讼,集体财产的均等分配性特征使村民个人和集体财产之间构成"法律上利害关系",每个村民对集体财产处分行为就都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 村委会 村民 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
下载PDF
自主治理:村民有效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实现机制——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莲花屯为例
19
作者 徐莺 谭鑫 《广西经济》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探讨村民有效参与水环境自主治理的机制对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自主治理理论,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莲花屯村民参与水环境自主治理为例,对该屯实践取得成功的主要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实行自主治理能够促进村民参与... 探讨村民有效参与水环境自主治理的机制对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自主治理理论,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莲花屯村民参与水环境自主治理为例,对该屯实践取得成功的主要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实行自主治理能够促进村民参与实现组织化有序化、使村民治理权利得到保障、有效动员村民参与并激发其参与活力、规制村民治理行为以及实现村民自主监管的目标。该屯实践取得成功与四大自主治理要素相关且呈现出四种重要机制,即为村民参与提供组织平台和保障村民参与权利的运行机制,为达成水环境治理集体行动凝聚村民共识的动员机制,为激励村民参与和规制村民参与行为提供规则的奖惩机制,为村民自主管理和互相监督明确权责的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 水环境治理 自主治理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研究--基于村庄环境、村庄制度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亚娟 周星 赵敏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0-85,共16页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以陕西省863个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的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主观规范、分类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以陕西省863个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的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主观规范、分类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村庄环境、村庄制度在上述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主观规范、分类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居民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村庄环境和村庄制度不仅抑制居民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在上述影响路径中也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农村居民的年龄和家庭人口数显著正向影响其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而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是否为村干部以及是否为党员显著提升其分类意愿向实际行为的转化。因此,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的互补,改善村庄环境并优化村庄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实现言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垃圾分类 意愿与行为悖离 村庄环境 村庄制度 PROBI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