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美丽乡村到都市居民消费空间——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大世凹村的社会空间重构 |
陈培培
张敏
|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6
|
|
2
|
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
朱竑
钱俊希
吕旭萍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4
|
|
3
|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
李志刚
刘晔
陈宏胜
|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6
|
|
4
|
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特征与重构策略——以邓州市桑庄镇为例 |
冯健
赵楠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9
|
|
5
|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王首琨
葛全胜
|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1
|
|
6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 |
曹昌智
|
《中国名城》
|
2011 |
42
|
|
7
|
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 |
黎云
陈洋
李郇
|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8
|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
李志农
乔文红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8
|
|
9
|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与保护模式 |
许建和
乐咏梅
毛洲
柳肃
|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7
|
|
10
|
基于主姓家族的村落空间研究--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
何依
邓巍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36
|
|
11
|
村庄空间的复合型特征与适应性重构方法探讨 |
陈铭
陆俊才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12
|
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古村落空间秩序重组研究——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 |
余汝艺
梁留科
李德明
朱红兵
朱生东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2
|
|
13
|
以空间句法方法探寻传统村落的深层空间结构 |
戴晓玲
浦欣成
董奇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0 |
32
|
|
14
|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 |
张涵
李阳兵
|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1
|
|
15
|
旅游背景下湘西传统村落民居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钟泽源
金科
陈祖展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1 |
31
|
|
16
|
当代村落的隐性公共空间:基于湖南的案例 |
卢健松
姜敏
苏妍
蒋卓吾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6 |
30
|
|
17
|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屏村失落空间探寻 |
陈铭
李汉川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8 |
26
|
|
18
|
秦巴山区村域稳定脱贫测度及返贫防控风险识别——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 |
郭倩
廖和平
王子羿
刘愿理
李涛
|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7
|
|
19
|
从三农短视频看数字乡村的空间生产与文化激活——以“含山汤猫子”短视频为例 |
张荣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20
|
村落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体的悖论 |
刘朝晖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9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