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强化絮凝/垂直潜流湿地法处理农家乐污水 被引量:5
1
作者 洪祖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1-83,86,共4页
介绍了采用生物强化絮凝/垂直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崇明县前卫村农家乐污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可行,管理方便,投资、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 介绍了采用生物强化絮凝/垂直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崇明县前卫村农家乐污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可行,管理方便,投资、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乐污水 人工湿地 生物强化絮凝 垂直潜流湿地
原文传递
不同湿地植物对扎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靖 王学刚 吕锡武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89,共4页
分别以芦苇、美人蕉、菖蒲和水芹菜为湿地植物来构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扎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浓度下,芦苇湿地系统的出水COD平均浓度最低,仅为25.7 mg/L;美人蕉湿地系统的出水氨氮和TN平均浓度最低,分别... 分别以芦苇、美人蕉、菖蒲和水芹菜为湿地植物来构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扎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浓度下,芦苇湿地系统的出水COD平均浓度最低,仅为25.7 mg/L;美人蕉湿地系统的出水氨氮和TN平均浓度最低,分别为0.96和4.25 mg/L;水芹菜湿地系统的出水TP平均浓度最低,仅为0.09 mg/L。综合考虑可知,芦苇和美人蕉对扎染废水的处理能力较强。4种植物对扎染废水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湿地出水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扎染废水 水生植物
下载PDF
进水碳负荷浓度对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微生物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程璞 张慧 陈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06-2012,共7页
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是影响根系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低有机负荷或高有机负荷下,植物幼苗与成苗根系的微生物整体活性均差异明显,一般成苗期具有较高AWCD值。有植物湿地中微生物Simpson... 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是影响根系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植物的生长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低有机负荷或高有机负荷下,植物幼苗与成苗根系的微生物整体活性均差异明显,一般成苗期具有较高AWCD值。有植物湿地中微生物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在植物成苗期均明显高于幼苗期(P<0.05),但Shannon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无植物湿地中微生物Simpson和Mcintosh指数受季节影响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而且不同进水条件下有植物湿地和无植物湿地各自有相似的微生物群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 千屈菜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植物生长阶段 植物根系
原文传递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及其运行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振 张彬彬 +3 位作者 向衡 樊霆 杜宇能 李定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94-2502,共9页
在净化猪场沼液中开展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过程及其运行效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堵塞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填料层中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积累所致.不可滤过性物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且大部分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粒径均超过5.00μm... 在净化猪场沼液中开展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过程及其运行效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堵塞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填料层中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积累所致.不可滤过性物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且大部分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粒径均超过5.00μm.填料层的孔隙率和水力传导系数均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填料层中被截留物质的含量则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空间变化特征均受到了系统中水力流态的影响;当系统HLR为0.02m3/(m2·d)时,VSSF在运行1380d后对猪场沼液的净化开始恶化,系统对COD、TSS、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降至37.31%、57.82%、20.80%、32.13%和5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堵塞 不可滤物质 猪场沼液
下载PDF
外加植物碳源对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琳琳 宋协法 +2 位作者 李甍 黄志涛 董登攀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2-1390,共9页
针对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因碳源不足引起硝态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比较了玉米秸秆、玉米芯以及芒草在海水中的静态释放特性,探究了酸处理和碱处理对玉米芯释放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 针对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因碳源不足引起硝态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比较了玉米秸秆、玉米芯以及芒草在海水中的静态释放特性,探究了酸处理和碱处理对玉米芯释放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添加玉米芯和玉米芯浸出液对湿地处理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碳源都有可观的COD释放量,玉米芯氮素磷素释放量都较小,更适合作为外加碳源;酸处理和碱处理都能提高植物碳源的碳溶出速率,但碱处理的释放速率更稳定,更适合作为预处理方式;添加玉米芯和玉米芯浸出液湿地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90.63%和88.56%,表明添加植物碳源能显著提高海水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并证明以植物碳源浸出液替代植物碳源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植物碳源 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 总可溶性氮 COD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影响及其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晓地 孟祥挺 胡沅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9-47,共9页
人工湿地被认为是低成本、低能耗、多功能的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然而,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也会释放可观的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对环境可能造成潜在的"二次污染",有将水污染转嫁为大气污染之嫌。在《巴黎气候协... 人工湿地被认为是低成本、低能耗、多功能的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然而,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也会释放可观的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对环境可能造成潜在的"二次污染",有将水污染转嫁为大气污染之嫌。在《巴黎气候协定》签署的背景下,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确实不可小觑。首先介绍了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机制;然后分析了各类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并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进行横向对比;阐明了植物、填料、季节、进水负荷以及水文条件等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最后指出控制人工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温室气体 甲烷 一氧化二氮 垂直潜流 湿地植物
原文传递
高效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资源化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伟 刘怡彤 +5 位作者 朱永茂 张建美 高文卓 全树名 王开红 朱怡然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5-1036,共12页
采用高效活性污泥法(HiCAS)-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FCW)组合工艺,利用好氧生化池(28 L)和人工湿地(65 cm×65 cm×40 cm),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0.2 d、水力负荷为4.08 m^(3)·(m^(2)·d)−1、污... 采用高效活性污泥法(HiCAS)-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FCW)组合工艺,利用好氧生化池(28 L)和人工湿地(65 cm×65 cm×40 cm),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0.2 d、水力负荷为4.08 m^(3)·(m^(2)·d)−1、污泥负荷为0.973 kg·(kg·d)^(−1)、持续射流曝气(12 L·min^(−1))以及(30±2)℃下进行了研究,评估了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性能及资源化潜能。结果表明:当COD、氨氮、总磷的平均初始浓度分别为306.16、30.24和5.32 mg·L^(−1)时,HiCAS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38.6%,去除1 kg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可产生0.85 kg干固体,这表明有机碳富集效果显著,消化产能潜力高;HiCAS-VSFCW组合系统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7%、68.3%、76.1%、86.5%,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氨氮达到二级标准),同时氮、磷等营养物质保证了湿地植物空心菜的快速生长,实验期间每株空心菜鲜重平均增加25.62 g,植株平均生长20.6 cm。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此组合工艺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高效活性污泥法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污水资源化
原文传递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董婵 崔玉波 +2 位作者 余丹 赵立辉 朱宝英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5期20-24,共5页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资源化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特征污染物即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研究,阐述了污染物去除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湿地负荷8.1 ̄27 g[COD]/(m2.d)范围内,COD去除率为71...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资源化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特征污染物即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研究,阐述了污染物去除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湿地负荷8.1 ̄27 g[COD]/(m2.d)范围内,COD去除率为71% ̄87%。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不利于大气复氧,并因而造成NH3-N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小于10%。TP去除率受温度和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小,去除率为52% ̄77%,但土壤pH值和溶解氧含量却制约着磷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并介绍了各运行参数对COD、NH3-N和TP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净化 负荷 大气复氧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评价体系的三种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帅 文韬 +2 位作者 马竞 凌莉 薛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58,59,共5页
以玉溪海绵城市试点区人工湿地项目为依托,对表面流、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三种类型人工湿地净化能力进行了多参数评价。通过对多个污染物参数进行为期两年的污染物监测,对比分析了三种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三种类... 以玉溪海绵城市试点区人工湿地项目为依托,对表面流、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三种类型人工湿地净化能力进行了多参数评价。通过对多个污染物参数进行为期两年的污染物监测,对比分析了三种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三种类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不同,对BOD5去除率最高;对水质中BOD5、COD、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指标去除效果最好的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次之,去除效果最差的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水质中NH4+-N去除效果最好的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次之,去除效果最差的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植被的N含量、P含量、N积累量和P积累量方面,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均显著高于水平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表面流 水平潜流 垂直潜流 净化效果
原文传递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除砷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敏 林莉 +1 位作者 赵良元 冯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43,共6页
构建以锰砂和陶粒为填料和以蜈蚣草、灯心草为湿地植物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并模拟系统对水环境中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锰砂组人工湿地除砷能力大于相应的陶粒组;在进水砷质量浓度为500μg/L条件下,锰砂组人工湿地除砷高效稳定... 构建以锰砂和陶粒为填料和以蜈蚣草、灯心草为湿地植物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并模拟系统对水环境中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锰砂组人工湿地除砷能力大于相应的陶粒组;在进水砷质量浓度为500μg/L条件下,锰砂组人工湿地除砷高效稳定,维持在89%,陶粒组人工湿地除砷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48%~81%下降至29%~5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种植植物可提高湿地除砷效率;以陶粒为填料的各组砷去除率分别是50%(空白对照组),64%(蜈蚣草组)和74%(灯心草组);以锰砂为填料各组相应的砷去除率分别是89%,95%和91%;人工湿地对砷的去除率与温度和NH+4-N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与PO3-4-P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 人工湿地 除砷 陶粒 锰砂 蜈蚣草 灯心草
原文传递
阶段曝气和植物对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林 刘润龙 +4 位作者 陈培 朱丹 陈君杨 冯景伟 张继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761-4767,共7页
采用人工配水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利用3套阶段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FCW)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分别为30、90和180 cm·d-1时,3套人工湿地对COD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都大于66.7%;在处理总磷(TP)... 采用人工配水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利用3套阶段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FCW)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分别为30、90和180 cm·d-1时,3套人工湿地对COD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都大于66.7%;在处理总磷(TP)和总氮(TN)方面,VSFCW-1(无植物-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去除效果远远低于VSFCW-2(芦苇-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VSFCW-3(芦苇-不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FCW-2(芦苇-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VSFCW-3(芦苇-不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在80.0%和75.0%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VSFCW-2(芦苇-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VSFCW-3(芦苇-不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COD、TP的去除主要是集中在沿程的前1/4段(0~24 cm),后3/4段(24~115 cm)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曝气 植物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尾水
原文传递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拓 吴华财 郭静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170-171,157,共3页
广东省某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000m^3/d,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污水厂二级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工程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受纳水体污染负荷,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通过对工艺流程、整体布局、填料设计和植物选型等设计要点进行介... 广东省某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000m^3/d,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污水厂二级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工程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受纳水体污染负荷,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通过对工艺流程、整体布局、填料设计和植物选型等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 尾水深度处理
下载PDF
垂直潜流湿地对低污染污水厂尾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越 陈启璁 +6 位作者 朱泓帆 樊思远 贺靖芯 焦鹤菲 白雨晴 过承霖 李小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30-234,共5页
污水处理厂尾水已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地表水来源,提升污水厂尾水水质对于改善地表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可持续且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净化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填料组合类型和运行方... 污水处理厂尾水已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地表水来源,提升污水厂尾水水质对于改善地表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可持续且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净化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填料组合类型和运行方式的人工湿地对COD、BOD、NH_(3)-N、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低污染的尾水中COD、BOD_(5)、TN去除率不足40%,NH_(3)-N去除率为20~80%,TP去处理率变化较大,最大值达到66%。针对不同填料,沸石对氮去除具有一定作用,改性氮填料对NH_(3)-N去除没有影响效果、对TN去除起到一定效果,改性吸附磷填料对磷吸附效果明显,硫铁矿对去氮除磷均起到一定作用。从运行条件角度,曝气运行明显促进NH_(3)-N、TN、TP的去除效果,而对COD和BOD_(5)效果并不明显。总而言之,对低污染的尾水,采用沸石、火山岩、方解石、石灰石等常规填料及非曝气运行方式较难保障人工湿地运行效果,需添加强化型填料和采用曝气运行方式才能有效保障出水水质稳定。因此,在考虑采用人工湿地技术提升至国家地表准Ⅲ类水时,应充分论证其工程建设和运行成本。本研究对处理低污染尾水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 人工湿地 低污染尾水 填料 曝气
原文传递
预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儆醒 黄锦楼 +1 位作者 姜姗 李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57,共11页
传统无动力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由于内部溶解氧的不足,存在除污能力下降、填料堵塞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预曝气的人工增氧方式,设计预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式,以厌氧池+微曝气生物接触池+两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建设晋城市巴... 传统无动力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由于内部溶解氧的不足,存在除污能力下降、填料堵塞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预曝气的人工增氧方式,设计预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式,以厌氧池+微曝气生物接触池+两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建设晋城市巴公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中试端和应用示范端,探讨了实际工程应用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效果,以及预曝气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个月的运行,应用示范端出水中TN、NH_(4)^(+)-N和COD值均满足设计出水水质要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3%、93.7%和77.4%,且抗冲击能力较强、不易受冬季低温影响;对TP的去除效果较不稳定,对比中试端对TP的平均去除率94.3%,应用示范端对T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17%;预曝气的人工增氧方式,使得系统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NH_(4)^(+)-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4.9%、6.8%、4.6%和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曝气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运行效果
原文传递
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灰水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金刚 王海燕 +3 位作者 周岳溪 杨利伟 高俊发 魏继苗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对长沙县农村灰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该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灰水的可行性及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从2011年11月22日—2012年6月9日,连续运行192d,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283~684... 采用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对长沙县农村灰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该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灰水的可行性及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从2011年11月22日—2012年6月9日,连续运行192d,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283~684、3.2~19.5、13.2~37.4和1.2~6.3mgL,三格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5h,垂直流人工湿地的HRT为30h时,系统对CODCr、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73.9%、69.8%和73.9%,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2、2.1、5.1和0.7mgL,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灰水 三格厌氧池 垂直流人工湿地
下载PDF
基于AHP-FCE法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评价
16
作者 谢舒婷 张锐 +1 位作者 苏苑君 刘爽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堵塞已成为限制人工湿地健康长久运行的关键问题。应用AHP-FCE法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从水质特征、工艺参数、管理措施和环境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并划分了湿地堵塞指标评价标准。以容城人工湿... 堵塞已成为限制人工湿地健康长久运行的关键问题。应用AHP-FCE法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从水质特征、工艺参数、管理措施和环境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并划分了湿地堵塞指标评价标准。以容城人工湿地为研究案例,结果表明:容城湿地的堵塞评价结果为“良”,具有较好抗堵塞能力,其中,固体悬浮物、布水集水方式及植物管理等指标在抗堵塞方面处于较优水平,可根据进水水量水质变化适当增加间歇运行频次、减小水力负荷或增设预处理措施等方式来降低湿地堵塞风险。评价结果反映了湿地堵塞风险情况,可为缓解堵塞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堵塞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晓利 刘峻 朱亚飞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期66-67,71,共3页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隔油池-1#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2#表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00 m^(3)/d,进水水质COD为200~250 mg/L、BOD_(5)为100~125 mg/L、NH_(3)-N为25~30 mg/L、SS为100~150 mg/L、T...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隔油池-1#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2#表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00 m^(3)/d,进水水质COD为200~250 mg/L、BOD_(5)为100~125 mg/L、NH_(3)-N为25~30 mg/L、SS为100~150 mg/L、TP为2~3 mg/L。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41/1820-2019)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出水水质稳定、具有景观效果等优点,同时减少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隔油池 表面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下载PDF
不同潜流湿地对养猪废水除磷效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跟定 刘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1-95,共5页
以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对比研究了两种潜流湿地的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为0.02 m^3/(m^2·d)时,水平潜流湿地(HSSF)和垂直潜流湿地(VSSF)均表现出较高且稳定的除磷能力,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41%和95.71%;红壤、海蛎壳... 以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对比研究了两种潜流湿地的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为0.02 m^3/(m^2·d)时,水平潜流湿地(HSSF)和垂直潜流湿地(VSSF)均表现出较高且稳定的除磷能力,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41%和95.71%;红壤、海蛎壳和废砖块等填料的吸附沉淀作用是湿地系统除磷的主要途径,植物和微生物所起作用不大,但均可通过影响湿地的其他条件而间接影响除磷效率;被截留的磷素在两湿地填料层中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填料层中无机磷的分布特征与全磷一致且含量较高,进一步证明了填料的吸附沉淀作用是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与水平潜流湿地相比,垂直潜流湿地因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对养猪废水中磷素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磷素 水平潜流湿地 垂直潜流湿地 填料
原文传递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ORP、DO和pH与脱氮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泉 吴献花 +2 位作者 吴珊 李利瑞 余祥润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4-27,共4页
通过建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装置,研究ORP、DO、pH与脱氮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内硝化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耗氧使DO浓度从进水到出水呈现下降的趋势.石灰石填料释放碱度以及硝化作用消耗碱度两者之间的作用会影响系统... 通过建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装置,研究ORP、DO、pH与脱氮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内硝化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耗氧使DO浓度从进水到出水呈现下降的趋势.石灰石填料释放碱度以及硝化作用消耗碱度两者之间的作用会影响系统的pH值.在实验系统中,从进水到出水,TN、TP逐渐降低时,ORP显示为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溶解氧 氧化还原电位 PH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不同基质配置对复合重金属污水的长期处理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柯沁 郝庆菊 +4 位作者 戴仁钰 张国胜 马容真 罗师旭 江长胜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7-506,F000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基质对含有复合重金属污水的长期处理效果及重金属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特征,通过温室内构建基质分别为砾石(CK)、沸石(F)、生物炭(S)和沸石-生物炭(FS)的4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拟装置,连续运行161 d,观测出水水质变化... 为探究不同基质对含有复合重金属污水的长期处理效果及重金属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特征,通过温室内构建基质分别为砾石(CK)、沸石(F)、生物炭(S)和沸石-生物炭(FS)的4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拟装置,连续运行161 d,观测出水水质变化并研究湿地各系统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装置出水均呈低溶解氧状态,pH呈中性或弱碱性;4组人工湿地均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及重金属去除效果,有机物、TN、NO_(3)^(-)-N、NH_(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3%~95.85%、86.08%~89.80%、94.99%~97.60%、75.22%~83.58%和60.35%~64.61%,Cu、Zn、Pb、Cd和Cr 5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菖蒲体内重金属的质量浓度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但菖蒲体内富集的重金属总量相对较少,整个系统中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基质中(77%~96%);与湿地CK相比,沸石与生物炭的联合添加显著提高了污水的净化能力(P<0.01),但运行后期,装置对复合污水的去除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沸石 生物炭 重金属去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