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詈骂——《红楼梦》人物塑造的一种特殊手段
1
作者 江结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7-90,共4页
詈骂是人们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借助詈骂创造个性,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特殊手段。这种手段包含两种方式:一是由骂辞反映个性,一是写詈骂区别个性。
关键词 詈骂 《红楼梦》 人物形象 评骂 叙骂
下载PDF
语用学视角下骂詈言语行为的社会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5-29,共5页
骂詈是一种社会性的言语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有骂詈的行为。但是由于施骂主体的性别、性格、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民族等因素的不同,骂詈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骂詈的社会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骂詈言语行为的使用规律,从而... 骂詈是一种社会性的言语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有骂詈的行为。但是由于施骂主体的性别、性格、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民族等因素的不同,骂詈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骂詈的社会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骂詈言语行为的使用规律,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理解这一特殊的言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骂詈 差异 性别 性格 时代 地域 民族
下载PDF
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骂詈言语行为浅析——以《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9期16-21,共6页
骂詈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使用詈词是粗鄙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詈词往往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借助詈骂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红楼梦》中刻画人物的一种特殊手段。重点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骂詈... 骂詈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使用詈词是粗鄙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詈词往往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借助詈骂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红楼梦》中刻画人物的一种特殊手段。重点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骂詈言语行为的主题、语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骂詈 王熙凤 骂詈主题 语用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议汉语詈语词
4
作者 王颖哲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4期139-140,共2页
詈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更多的是针对詈语本体的研究,鲜少提及对外汉语教学。试从詈语定义出发,阐释詈语的使用目的和分类,对詈语教学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 汉语詈语词 骂詈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基于语言学视角下骂詈言语行为的动机与功能浅析
5
作者 李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骂詈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它的产生和其它事物的产生过程一样,有着纷繁复杂的动机,或憎恨、或泄愤、或取乐、或出自关心和亲昵,有些甚至是出自于个体的言语习惯。骂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有其独特的功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骂詈 动机 功能
下载PDF
探究中国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差异——实证调查夫妻在家使用/经历脏话行为情况 被引量:5
6
作者 叶齐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06-511,545,共7页
针对作为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家庭暴力,实证探究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定量和定性数据显示:夫妻在家使用/经历语言虐待——脏话行为(精神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的情况存在社会性别的差异,妻子是这种语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运用米切尔的四大结构... 针对作为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家庭暴力,实证探究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定量和定性数据显示:夫妻在家使用/经历语言虐待——脏话行为(精神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的情况存在社会性别的差异,妻子是这种语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运用米切尔的四大结构理论(生产、生育、性关系与儿童社会化)分析和诠释夫妻间使用/经历脏话行为为什么存在社会性别差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语言虐待 脏话 社会性别 米切尔
下载PDF
下花园方言词缀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廉晓洁 张锦玉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5-47,78,共4页
使用词义结构分析模式对下花园方言的词缀进行了初步的描写和分析,结果表明:下花园方言的普通词缀有以入声为主、虚化程度高、动词词缀多等特点;詈词词缀则全部为名词性词缀,多运用比喻的手法,且带有较浓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下花园方言 词缀 詈词 词义结构分析模式
下载PDF
Verbal Abuse, Physical Assault, and Harassment in Pediatric Medical Settings: A Nationwide Survey in Japan
8
作者 Rie Wakimizu Hinako Kuwahara 《Health》 CAS 2022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Background: Verbal abuse, physical assault, and harassment of pediatric healthcare workers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se incidents lead to va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the deter... Background: Verbal abuse, physical assault, and harassment of pediatric healthcare workers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se incidents lead to va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staff members’ mental health and employee turnover.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s the first Japanese nationwide survey to assess the abuse perpetrated by patients and families and experienced by medical staff in pediatric medical settings in 2018, countermeasures employed, and staff member evaluation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Responses from 526 facilities were received, clinics accounted for 79.8% of these facilities;88.1%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females. Further, 10.5% of the facility staff reported having experienced verbal abuse, violence, or harassment from patients or family members. Of 1103 cases of victimizations, there were 719, 136, and 248 cases of verbal abuse, violence, and harassment, respectively. Manuals and guidelines had been created and training and drill performances were conducted as countermeasures in 10.7% and 9.0% of facilities, respectively;7.3% of staff members felt that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effective, corresponding to 45.6% of the affected staff.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necessity of thoroughly familiarizing staff with existing facility countermeasures as well as introducing new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victimization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bal abuse Physical Assault HARASSMENT Pediatric Medical Setting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小学教师对学生言语暴力的现状、特征及对策——基于全国四省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祈然 李洋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9年第2期51-65,共15页
小学教师的言语暴力对学生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对全国四个省市的小学生开展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的言语暴力行为在一定范围存在,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较大伤害,具体表现在学习效能感的降低、自信心的挫伤以及人际关系... 小学教师的言语暴力对学生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对全国四个省市的小学生开展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的言语暴力行为在一定范围存在,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较大伤害,具体表现在学习效能感的降低、自信心的挫伤以及人际关系的破坏;就发生原因而言,学生学业表现不佳是教师使用言语暴力的主要原因;就发生对象而言,教师言语暴力的发生与学生的性别和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男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易遭受教师言语暴力;研究还发现,经常遭受教师言语暴力的学生更易遭受校园欺凌。研究建议政府和学校共同采取措施,厘清教师言语惩戒学生的具体边界,规范教师的言语行为,让教师能够真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言语暴力 现状 特征
下载PDF
父母言语虐待对合肥市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刘大睿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父母言语虐待对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合肥市14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攻击行为量表、言语虐待量表、自我控制量... 目的:探讨父母言语虐待对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合肥市14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攻击行为量表、言语虐待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家庭氛围量表和学校纪律量表,探讨父母言语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父母言语虐待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β=0.083,P<0.00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家庭氛围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β=-0.461,P<0.001);学校纪律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β=-0.40,P<0.001);家庭氛围不影响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自我控制力之间的关系,学校纪律会正向影响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论:父母言语虐待正向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自我控制是其中重要的中介机制,家庭氛围、学校纪律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言语虐待 攻击行为 父母 青少年 合肥市
下载PDF
实习期医学生受虐状况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11
作者 熊晓玲 邓云龙 +2 位作者 姜红娟 丁大为 聂华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96-201,共6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虐待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在个性、自尊、应对方式、抑郁、焦虑之间的差异,为制定预防医学生虐待事件发生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医学生实习事件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了解医学生虐待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在个性、自尊、应对方式、抑郁、焦虑之间的差异,为制定预防医学生虐待事件发生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医学生实习事件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湖南省6所医学院校的8家附属医院的312名实习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言语、躯体、学业和性骚扰虐待事件中的受虐者与非受虐者之间均在情绪稳定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性别歧视虐待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之间在内外向性(P<0.05)、情绪稳定性(P<0.01)、积极应对(P<0.01)、消极应对(P<0.01)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言语、躯体、性骚扰和性别歧视虐待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在焦虑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学业、性别歧视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在焦虑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医学生虐待现象比较普遍。虐待事件的发生与情绪稳定性、内外向性、应对方式有关;虐待事件的发生对学生的抑郁、焦虑水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期 医学生虐待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中的因果关系及社会逻辑
12
作者 吴运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98-116,297-298,共21页
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的相关规范被置于“威逼人致死”条之中。从其演变历史中可以看出,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的规范越来越周密,刑罚也趋于严苛。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洞悉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刑罚严苛性的视角。通过对相... 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的相关规范被置于“威逼人致死”条之中。从其演变历史中可以看出,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的规范越来越周密,刑罚也趋于严苛。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洞悉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刑罚严苛性的视角。通过对相关规范和裁判过程的分析,发现清代秽语致妇女自尽案件中,只要行为与结果存在事实因果关系即只要符合“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逻辑,行为人就要负担刑责。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所要担责的后果范围被无限延展,无心之过不能阻却责任承担,秽语攻击对象和死者发生错位不能阻断因果关系,前行为人根据影响力为介入因素带来的后果担责。运用道德期待理论可以分析其社会逻辑,清初以来在儒家礼教主义兴起的背景下,统治者对男女角色的道德期待大为提高。对男性的道德期待为言行举止要更加合乎礼,对女性的道德期待为更加坚守忠贞的品格。这反映于礼法模式下的立法与司法,对女性出言不逊具有了法律上的可非难性,秽语致妇女自尽行为的入罪标准大为降低。但是,这种严法苛刑却变相刺激了妇女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秽语致妇女自尽 事实因果关系 礼法社会 道德期待 轻情就重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