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3
1
作者 曲美他嗪Ⅳ期临床试验协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3-795,共3页
目的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并有心肌的直接保护作用,同时并没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效应。本研究评价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6个月后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 目的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并有心肌的直接保护作用,同时并没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效应。本研究评价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6个月后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60例平均(63±10)岁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EF<40%)的患者进入本项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每日60mg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随诊观察患者临床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均可耐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每日60mg曲美他嗪的治疗,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LVEF由(32.4±6.3)%上升至(41.8±10.8)%(P<0.001);运动耐量(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01);随诊期间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的用量分别减少2.29次和1.20片(P<0.001)。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是安全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曲美他嗪 左心功能不全 治疗情况 冠心病 患者 疗效研究 抗心肌缺血药物 左心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张志敏 高淑梅 +1 位作者 侯瑞田 李金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0-1182,1190,共4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胶囊,每次0.2 g,每天3次,...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胶囊,每次0.2 g,每天3次,连续服用1周后改为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6.25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周后改为每次25 mg,维持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个月。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期间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41%,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58.62%,65.52%,53.45%,试验组分别为75.86%,84.48%,7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37.02±6.85)%,(43.17±7.36)%;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别为(140.92±32.41),(132.52±21.54)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75.62±14.96),(67.95±12.3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6%,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维持其窦性心律、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心功能
原文传递
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79
3
作者 李莉 李瑞杰 +3 位作者 宋丽芬 王亚娟 葛利荣 王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5-318,323,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对60例老年慢性心衰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并与58例非康复组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出院时病人6min步行距离、运动耐量、平均住院日和心功能...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对60例老年慢性心衰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并与58例非康复组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出院时病人6min步行距离、运动耐量、平均住院日和心功能变化,同时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观察随访一年时病人的心功能、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出院时康复组运动贮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P〈0.05或〈0.01),BNP水平和心室重量指数(LVMI)则显著降低(P〈0.05);较之对照组除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0.01)外,6min步行距离增加非常显著(P〈0.01)平均住院日显著减少(P〈0.05);随访一年时康复组病人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生活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均明显增加,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P〈0.01).左房内径(LAd)、LVMI以及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长期运动康复可能有改善心肌的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运动疗法 心室功能 生活质量 利钠肽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2
4
作者 谢东霞 毛秉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2组均以1年作为观察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2组均以1年作为观察期。研究期间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测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有改善,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差异,提示反映心室肥厚程度的心室内径有减小的趋势,心室容积有较显著减小;治疗组治疗后每搏量(SV)、有效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明显增加提示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NT-proBNP的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下降,与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室肥厚的程度减轻一致,且更敏感。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梗后气虚血瘀证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与血浆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浓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曹雅旻 胡大一 闫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观察NT-proBNP是否可作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的ACS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观察NT-proBNP是否可作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的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89例,年龄34~85岁;采集静脉血样的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Killip分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随着Braunwald分级增高,UA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逐渐增高(三级之间及每两级之间的NT-proBNP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llip分级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也逐渐增高(三级之间以及每两级之间的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NYHA心功能都是Ⅰ级的时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UA患者(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NT-proBNP可能会成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应用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8
6
作者 潘翠珍 舒先红 +2 位作者 陈灏珠 Rainer Hoffmann Peter Hanrath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方法 对 90例具有不同左室收缩功能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心尖长轴和心尖二腔心切面 ,用组织追踪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法记录收缩期二尖瓣瓣环向心尖方向的运动位移。所有患者均用Simpson方法确...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方法 对 90例具有不同左室收缩功能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心尖长轴和心尖二腔心切面 ,用组织追踪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法记录收缩期二尖瓣瓣环向心尖方向的运动位移。所有患者均用Simpson方法确定左室射血分数 ,其中 2 7例患者又做了左室造影。 结果 在 5 0例患者中 (包括 2 5例正常左室功能患者和 2 5例左室整体功能减退患者 ) ,组织追踪法从二尖瓣环的 6个位置测得的收缩期平均二尖瓣瓣环距离与M型测得的值非常接近 (r =0 .99,P <0 .0 0 1) ,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很匹配 (r =0 .97,P <0 .0 0 1)。用组织追踪法测定的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 4.8mm作为一个切断点的值(cut ofvalue) ,预测左室射血分数≤ 30 %的敏感性为 98%,特异性为 78%。但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组织追踪法从二尖瓣瓣环的 6个位置测得的收缩期平均二尖瓣瓣环下移的距离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是较低的 (r= 0 .87,P <0 .0 0 1)。结论 组织追踪法测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创伤性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功能 心肌疾病 心肌梗塞
原文传递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黄润青 张清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共177个,其中158个节段通过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获得二维应变值。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王立华 魏芳 +3 位作者 陈海燕 孙桂江 毕学青 姜埃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681-3684,3690,共5页
目的比较选择动静脉内瘘与长期导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2年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采用的血管通路,将患者分为动静脉... 目的比较选择动静脉内瘘与长期导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2年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采用的血管通路,将患者分为动静脉内瘘组(109例)和长期导管组(11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尿素清除率(Kt/V),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室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入组后1年内的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水平、原发疾病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内瘘组患者左心室肥厚、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长期导管组(P<0.05)。动静脉内瘘组心血管事件病死率(4.6%,5/109)与长期导管组(63.6%,7/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4,P=0.56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缩压〔HR=0.991,95%CI(0.981,0.999)〕、DBP〔HR=0.981,95%CI(0.966,0.988)〕、血钙〔HR=2.240,95%CI(1.042,6.321)〕、甲状旁腺激素〔HR=1.004,95%CI(1.001,1.022)〕水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发生左心室功能异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血压水平、维持正常血钙水平、降低PTH水平均可能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长期导管 动静脉内瘘 心室功能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成人右室Tei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章鸣 周启昌 +1 位作者 彭清海 范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测量右室Tei指数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DI获取 5 9例正常成人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 ,测量舒张期波形终末至下一心动周期舒张期波形起始的间期 (a’)及收缩期波形的起止间期 (b’) ,用 (a’ -b’) /b’计算TDI Tei指数 ,并与传统脉冲多普勒显像 (CDFI)所测Tei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TDI所测a’、b’及TDI Tei指数与CDFI所测的相应a、b及Tei指数分别呈直线相关。结论 TDI技术可用于测量右室Tei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2
10
作者 石宝星 胡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西药治疗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观察组...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西药治疗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PW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心室重构,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心脏康复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不同呼气末正压设定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1
作者 李敏 秦英智 马丽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9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根据心排血指数(CI)分为两组。应用部分CO2重复呼吸法(NICO)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观察心功能正常组(CI≥...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9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根据心排血指数(CI)分为两组。应用部分CO2重复呼吸法(NICO)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观察心功能正常组(CI≥2.0L·min^-1·m^-2,n=18)与心功能低下组(CI〈2.0L·min^-1·m^-2,n=21)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下0、5、7、10和13cmH2O(1cmH2O=0.133kPa)PEEP水平对血流动力学[心排血量(CO)、CI、肺毛细血管血流(PCBF)、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SVR)]、肺机械参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等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正常组随PEEP增加,CVP明显升高,CO、CI、SVR和PCBF无明显变化;心功能低下组随PEEP增加,CVP明显升高,CO、CI呈曲线变化,且明显下降,SVR下降后显著升高,PCBF明显减少;两组患者随PEEP增加,Pmean、PIP、PEEPi均相应增加,气道阻力明显下降。结论 机械通气在相对容量恒定时,在0~13cmH2O的PEEP对正常心脏无明显影响,对衰竭心脏可明显减少右心前负荷、PCBF和左心室前负荷,设定适当PEEP可改善心功能。气道压力的变化与CO、CI的变化并非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史浩颖 汪芳 +3 位作者 孟伟栋 张峰 孙雅萍 孙宝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心脏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了解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左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即刻变化。方法选择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患者9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右室心尖部、右室低位室间隔、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和间隔部按随...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心脏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了解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左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即刻变化。方法选择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患者9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右室心尖部、右室低位室间隔、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和间隔部按随机的顺序行房室顺序起搏,采集彩色编码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进行下线分析。计算整体收缩振幅(GLOBAL SYSTOLIC CONTRACTIONAMPLITUDE,GSCA)和16节段峰值收缩速度和位移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与TDIS-SD。结果右室流出道游离壁或间隔部起搏的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或低位间隔起搏时,但低于基础状态(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节段收缩位移比较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时左室侧壁、后壁和下壁的平均位移显著降低(P<0·05),余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或低位室间隔起搏时,组织位移曲线由正常时的单峰变为双峰或三峰,且舒张末期出现负相位移,组织速度曲线出现等容收缩峰增高。TDIS-SD和TS-SD在右室各部位起搏时均较基础状态时显著降低(P<0·01),但各部位起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起搏即刻导致左心室内收缩非同步现象和左心收缩功能的下降。右室流出道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和低位室间隔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脏起搏 人工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的价值 被引量:47
13
作者 张烨 李治安 +3 位作者 杨娅 何怡华 孙琳 谷孝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评价心肌局部和整体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集25例心力衰竭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左室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自动测量长轴方向左...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评价心肌局部和整体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集25例心力衰竭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左室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自动测量长轴方向左室18节段收缩应变(εs)和心尖左室长轴观总应变(GLS-LAX)、四腔观总应变(GLS-A4C)、二腔观总应变(GLS-A2C)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S-Avg)。同时采用二维Simpson法分别测量三个切面观的左室射血分数(2D-EF)。比较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2D-EF与二维应变(2D-GLS)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18个节段的εS、GLS-LAX、GLS-A4C、GLS-A2C及GLS-Avg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2D-EF与2D-GLS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正常对照组各室壁自基底段向心尖段εS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张型心肌病组各段室壁εS绝对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各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壁心肌死梗组中左前降支供血节段的εS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2D-SE可用于定量测量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的应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的无角度依赖的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二维应变
原文传递
超声斑点跟踪显像技术对左心室收缩期旋转角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罗安果 尹立雪 +4 位作者 李春梅 王莲春 林家弟 蔡雁朗 孟庆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跟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心脏起搏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左心室旋转角度异常,初步揭示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时左心室心肌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STI技术对13例安置起搏器者,12例RBBB者和13例正常健... 目的应用斑点跟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心脏起搏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左心室旋转角度异常,初步揭示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时左心室心肌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STI技术对13例安置起搏器者,12例RBBB者和13例正常健康者胸骨旁左心室心尖、乳头肌和基底短轴观的心肌旋转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各节段基底与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在不同组呈现递减趋势。②在正常组内,下后壁和后间隔心尖与乳头肌水平的旋转角度差值比大于基底与乳头肌水平的旋转角度差值比(P=0.01);RBBB组,下壁和后间隔心尖水平差值比大于基底水平(P<0.05);起搏组内,侧壁和后壁心尖水平差值比大于基底水平(P<0.05)。结论STI技术是评价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心脏起搏和RBBB状态下左心室收缩期室壁旋转角度的异常改变是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状态异常变化的力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起搏 人工 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功能 斑点跟踪显像技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右心室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黄建 吴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右心室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及评估早期死亡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经非心电门控技术MSCTPA检查的患者260例,其中确诊为APE患者104例,正常者156例,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右心室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及评估早期死亡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经非心电门控技术MSCTPA检查的患者260例,其中确诊为APE患者104例,正常者156例,按肺栓塞类型及预后分为混合型栓塞组66例(死亡25例,存活41例),周围型栓塞组36例,中央型栓塞组2例;应用CT后处理测量肺动脉主干及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内径比(RVD/LVD)及四腔心层面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截面积比(RVA/LVA),横断面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最大距离比值(RV-LD/LV-LD);比较混合型栓塞组、周围型栓塞组及正常组之间右心功能的参数。结果混合型栓塞组死亡患者右心室参数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混合型栓塞组存活患者、周围型栓塞组及正常组RVD/LVD、RVA/L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栓塞组与正常组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PA/A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混合型栓塞组死亡右心室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RVA/LVA评估APE早期死亡准确度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3.2%。结论 MSCTPA右心室相关参数分析可对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及评估早期死亡率进行预测,其中RVA/LVA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心室功能 死亡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6
作者 李娅 宋优 +1 位作者 程翔 廖玉华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MI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MI-D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MI-D组术后4周每天予芪苈强心胶囊生药4g/kg(...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MI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MI-D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MI-D组术后4周每天予芪苈强心胶囊生药4g/kg(生理盐水溶为1.5 ml溶液)治疗,MI组和Sham组仅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术后4周大鼠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均显示左室功能减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升高;α-MHC/β- MHC mRNA的比值下降。经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后左室功能有明显改善;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降低,α-MHC/β-MHC mRNA的比值升高。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AMI可以改善心肌重构和心功能。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有效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其抑制心肌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重构 心功能 金属基质蛋白酶 肌球蛋白重链mRNA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舒先红 潘翠珍 +5 位作者 施月芳 崔洁 黄国倩 刘诗珍 潘文明 陈灏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分析心肌运动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研究对象分为二组,A组为8例临床和超声均无异常发现者,B组为7例超声发现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 目的初步探讨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分析心肌运动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研究对象分为二组,A组为8例临床和超声均无异常发现者,B组为7例超声发现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左室整体容积曲线、17节段容积曲线,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17节段的平均最大容积(Vmax)及其标准差(Vmax-SD)、平均最小容积(Vmin)及其标准差(Vmin-SD),最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平均时间(T)及其标准差(T-SD),17个节段中的最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最大时间差(Tmax)。结果A、B两组的年龄、心率和EDV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的ESV显著大于A组(P<0.05),B组的LVEF显著小于A组(P<0.05)。A组和B组的Vmax、Vmin和T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Vmax-SD、Vmin-SD、T-SD和Tmax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以T-SD和Tmax更为显著(P=0.003和0.004)。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价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T-SD和Tmax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心肌收缩 同步性 心力衰竭 同步化治疗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正常成年人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 被引量:43
18
作者 史静 潘翠珍 +2 位作者 舒先红 陈海燕 孔德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分析我国成年人左室分层应变的正常值范围,各层各节段间的差异以及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GEVividE9超声仪及EchoPAC BTl2工作站对119例正常成年人左室分层应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左室整体纵向...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分析我国成年人左室分层应变的正常值范围,各层各节段间的差异以及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GEVividE9超声仪及EchoPAC BTl2工作站对119例正常成年人左室分层应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左室整体纵向应变自心内膜至心外膜逐层递减,左室整体周向应变自心内膜至心外膜逐层递减。左心室心内膜、中层心肌、心外膜纵向应变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依次递增,左心室心内膜、中层心肌、心外膜周向应变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依次递增。年龄和性别对左室分层应变的影响不大。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可以定量分析正常成年人的左室各层应变,为临床评价心脏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应变
原文传递
二维应变对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颖 陈峰 +3 位作者 张宝娓 齐丽彤 赵锋 何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 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 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软件由心尖长轴图像测量左室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SL)与应变率(GSrL);乳头肌短轴图像测量左室轴向收缩峰值应变(GSC)与应变率(GSrC)。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EF与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SL、GSrL、GSC及GSrC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F与GSL、GSrL、GSC及GSr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0.87,0.85,0.83)。结论2DS可用于定量左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有望成为客观准确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应变 应变率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评价正常成人左室心肌应变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建华 郑淋 +3 位作者 杜昕 王岳恒 尹洪宁 毛天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55-1557,共3页
目的 观察正常成年人左室心肌应变率 (strainrate ,SR)参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测 5 5例健康志愿者不同左室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房缩期SR峰值 ,并分析年龄、性别、心率和体表面积的影响。结果 不同左室壁之间SR参数不存... 目的 观察正常成年人左室心肌应变率 (strainrate ,SR)参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测 5 5例健康志愿者不同左室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房缩期SR峰值 ,并分析年龄、性别、心率和体表面积的影响。结果 不同左室壁之间SR参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年龄与收缩期和舒张早期SR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房缩期SR呈正相关。在≥ 60岁组 ,舒张早期SR显著降低 ,而房缩期SR显著升高。结论 左室心肌应变率不存在部位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应变率 心室功能 正常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