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周宁
陈曼华
+1 位作者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0-82,86,共4页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起搏参数
心室电同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与基底部间隔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贾莹
王云鹏
+2 位作者
王现青
张静
赵永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比较行左束支起搏失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LVASP)或左心室基底部间隔起搏(LVBSP)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行左束支起搏失败...
目的比较行左束支起搏失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LVASP)或左心室基底部间隔起搏(LVBSP)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行左束支起搏失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基线QRS时程(QRSd)<120 ms患者40例,其中行LVASP者20例为LVASP组,行LVBSP者20例为LVBSP组。比较2组术后1周右心室间隔面电极植入点至三尖瓣隔瓣距离、电极植入室间隔深度、电极植入部位室间隔厚度;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起搏参数(阈值、感知、阻抗)。术中起搏状态下行12导联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分别记录QRSd、V5导联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术前心脏自身工作状态下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起搏状态下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QRSd,行超声心动图记录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随访6个月,记录2组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及生存情况。结果LVASP组右心室间隔面电极植入点至三尖瓣隔瓣距离[(37.68±8.48)mm]大于LVBSP组[(16.52±2.55)mm](t=10.676,P<0.001),电极植入室间隔深度、电极植入部位室间隔厚度与LVBS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SP组术中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0.67±0.19)、(0.67±0.12)、(0.65±0.11)、(0.62±0.21)V/0.4 ms]、感知[(13.05±3.25)、(13.99±3.59)、(15.41±3.56)、(16.14±5.61)mV]、阻抗[(742.00±172.40)、(588.80±82.28)、(570.55±73.18)、(560.55±93.94)Ω]与LVBSP组[阈值(0.66±0.14)、(0.65±0.18)、(0.64±0.11)、(0.67±0.16)V/0.4 ms,感知(13.11±3.00)、(12.87±3.80)、(13.81±4.11)、(14.84±4.51)mV,阻抗(764.05±160.90)、(623.30±99.66)、(584.60±68.30)、(598.30±74.11)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SP组术后3个月、术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左束支起搏
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
左心室基底部间隔起搏
电学同步性
机械同步性
原文传递
题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机构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出处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0-82,86,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起搏参数
心室电同步
Keywords
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pacing
parameter
ventricular
electrical
synchrony
分类号
R331.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与基底部间隔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贾莹
王云鹏
王现青
张静
赵永辉
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04802)。
文摘
目的比较行左束支起搏失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LVASP)或左心室基底部间隔起搏(LVBSP)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行左束支起搏失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基线QRS时程(QRSd)<120 ms患者40例,其中行LVASP者20例为LVASP组,行LVBSP者20例为LVBSP组。比较2组术后1周右心室间隔面电极植入点至三尖瓣隔瓣距离、电极植入室间隔深度、电极植入部位室间隔厚度;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起搏参数(阈值、感知、阻抗)。术中起搏状态下行12导联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分别记录QRSd、V5导联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术前心脏自身工作状态下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起搏状态下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QRSd,行超声心动图记录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随访6个月,记录2组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及生存情况。结果LVASP组右心室间隔面电极植入点至三尖瓣隔瓣距离[(37.68±8.48)mm]大于LVBSP组[(16.52±2.55)mm](t=10.676,P<0.001),电极植入室间隔深度、电极植入部位室间隔厚度与LVBS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SP组术中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0.67±0.19)、(0.67±0.12)、(0.65±0.11)、(0.62±0.21)V/0.4 ms]、感知[(13.05±3.25)、(13.99±3.59)、(15.41±3.56)、(16.14±5.61)mV]、阻抗[(742.00±172.40)、(588.80±82.28)、(570.55±73.18)、(560.55±93.94)Ω]与LVBSP组[阈值(0.66±0.14)、(0.65±0.18)、(0.64±0.11)、(0.67±0.16)V/0.4 ms,感知(13.11±3.00)、(12.87±3.80)、(13.81±4.11)、(14.84±4.51)mV,阻抗(764.05±160.90)、(623.30±99.66)、(584.60±68.30)、(598.30±74.11)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SP组术后3个月、术后6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左束支起搏
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
左心室基底部间隔起搏
电学同步性
机械同步性
Keywords
sick
sinus
syndrome
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s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septal
pacing
left
ventricular
basal
septal
pacing
electrical
synchrony
mechanical
synchrony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心电图的影响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
CAS
200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左心室心尖部间隔起搏与基底部间隔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
贾莹
王云鹏
王现青
张静
赵永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