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毒液和卵巢蛋白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 陆剑锋 +1 位作者 柯欣 符文俊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3期103-107,144,共6页
寄生蜂毒液和卵巢蛋白在寄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成分和性质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主要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分析了腰带长体茧蜂毒液和卵巢蛋白的分子量组成。结果表明,腰带长体茧蜂毒液蛋白图谱显示约有7条蛋... 寄生蜂毒液和卵巢蛋白在寄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成分和性质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主要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分析了腰带长体茧蜂毒液和卵巢蛋白的分子量组成。结果表明,腰带长体茧蜂毒液蛋白图谱显示约有7条蛋白带介于43~100kDa之间,含量较高的三条带为97kDa、64kDa、45kDa;卵巢蛋白图谱显示约有12条蛋白带,位于30~200kDa之间,含量较高的两条带为39kDa、43kDa。并对毒液和卵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带长体茧蜂 毒液 卵巢蛋白 SDS-PAGE
下载PDF
天然药物中的毒蛋白,多肽及氨基酸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敬炳 陈洪莲 +2 位作者 王光忠 黎祥胜 周从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简要介绍几种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毒蛋白 ,多肽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对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寄生毒素、蛇毒、蜂毒、蝎毒等毒素的分布 ,化学结构、性质及药理毒性。这类化合物对动物、完整细胞或细胞溶解物具有... 简要介绍几种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毒蛋白 ,多肽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对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寄生毒素、蛇毒、蜂毒、蝎毒等毒素的分布 ,化学结构、性质及药理毒性。这类化合物对动物、完整细胞或细胞溶解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生物活性 ,值得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蛋白 多肽 氨基酸 蓖麻毒蛋白 相思豆毒蛋白 Xie寄生毒素 天然药物
下载PDF
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杨金燕 杨琦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48-56,共9页
优化了金环胡蜂的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蜂毒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使用不同溶剂的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 优化了金环胡蜂的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蜂毒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使用不同溶剂的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通过纸片扩散法和二倍微量稀释法评估蜂毒蛋白抗菌能力,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乙醇(或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40)℃,料液比1∶150(1∶90)(g·mL^(-1))、时间4(8)h,乙醇浓度60%,蜂毒蛋白提取率达92.88%(94.37%)。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水提液与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良好,抗氧化活性较强,综合考虑提取率、生物活性及绿色发展理念,水为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优溶剂,该研究为金环胡蜂蜂毒蛋白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 蜂毒蛋白质 正交优化 抗菌 抗氧化
下载PDF
Study on Snake Venom Protein-Antibody Interaction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被引量:1
4
作者 Subhankar N. CHOUDHURY Barlina KONWAR +2 位作者 Simran KAUR Robin DOLEY Biplob MONDAL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able and inexpensiv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measurement device with the integrated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snake venom protei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constructio... 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able and inexpensiv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measurement device with the integrated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snake venom protei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nsing element, amine coupling chemistry is used to bio-functionalize silver coated glass slide with antibodies like immunoglobulin (IgG). The immobilization of the antibody is confirmed by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like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 and Fourier-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device is calibrated with the standard solution of sodium chloride and ethanol before testing venom protein s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crude venom of Indian cobra (concentration range: 0.1 mg/ml - 1.0mg/ml) in the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are exposed to the biosensor.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data indicate the shift in the plasmon resonance angle from its initial value (52°) to 54° for 0.1 mg/ml and 60° for 1.0mg/ml protein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venom protein
原文传递
蝎毒注射液治疗癌痛 被引量:19
5
作者 沈小珩 许建中 +2 位作者 朱伟嵘 杨永华 夏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 :观察施康宁注射液 (内含蝎毒蛋白 )对癌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分对照试验 (共 41例 ,以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两组 :施康宁组 2 1例、安慰剂组 2 0例 )和开放试验 (共 88例 ,均用施康宁注射液 ,用药 7天 6 7例 ,用药 14天... 目的 :观察施康宁注射液 (内含蝎毒蛋白 )对癌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分对照试验 (共 41例 ,以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两组 :施康宁组 2 1例、安慰剂组 2 0例 )和开放试验 (共 88例 ,均用施康宁注射液 ,用药 7天 6 7例 ,用药 14天 2 1例 )两部分。结果 :在对照试验中 ,施康宁组疼痛强度差和总疼痛强度差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0 .0 1) ;施康宁组 2— 4小时中度以上缓解率均为 5 2 .4% ,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施康宁组总有效率为 80 .95 % ,安慰剂组为 45 %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开放试验中 ,7天用药组和 14天用药组的中度以上缓解率分别为 71.6 %和 95 .2 %。两组用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均降低 ,与用药前相比 ,P均 <0 .0 0 1。用蝎毒注射液后 1— 4小时镇痛效果最佳。用药后总疼痛强度差 (SPID)逐天提高。无明显的过敏反应 ,副反应小。结论 :说明施康宁注射液 (蝎毒蛋白 )对癌痛有镇痛作用 ,镇痛效果以用药后 1— 4小时为最佳 ,且随着用药天数的延长而镇痛效果增加 ,不良反应较少 ,无成瘾性。可作为轻、中度癌痛患者的理想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康宁注射液 蝎毒蛋白 癌痛 镇痛药
下载PDF
东亚钳蝎蝎毒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琳 魏俊杰 +2 位作者 张红军 江岩 刘敏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本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技术从东亚钳蝎蝎毒中首次得到1个分子量为26625的蝎毒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带,激光扫描纯度为94%。结果说明,蝎毒成分非常复杂,其广泛的药理学性质可能与此有关。
关键词 东亚钳蝎 蝎毒蛋白
下载PDF
松材线虫VAPs蛋白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宇倩 王璇 +3 位作者 李东振 张伟 理永霞 张星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50,共13页
【目的】类毒素过敏原蛋白(VAPs)是松材线虫侵染松树过程中分泌的一类蛋白。此类蛋白可通过抑制松树的防卫反应,从而利于松材线虫在松树内的定殖与扩散。本研究对4种类毒素过敏原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和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明确... 【目的】类毒素过敏原蛋白(VAPs)是松材线虫侵染松树过程中分泌的一类蛋白。此类蛋白可通过抑制松树的防卫反应,从而利于松材线虫在松树内的定殖与扩散。本研究对4种类毒素过敏原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和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明确松材线虫Bx-VAPs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阐明该类蛋白在松材线虫与寄主松树互作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支撑。【方法】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松材线虫4个Bx-VAPs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不同龄期松材线虫4个Bx-VAPs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将扩增的4个基因全长产物分别转化至pET32b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b-VAPs,经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利用纯化的Bx-VAPs蛋白分别免疫Balb/c鼠,4次免疫后获得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进行蛋白鉴定。最后,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四个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松材线虫4个Bx-VAPs基因在不同龄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x-VAP1和Bx-VAP2基因在成虫期表达量较高,Bx-VAP3和Bx-VAP4基因在繁殖型L3时期表达量较高。构建获得的重组质粒pET-32b-VAPn诱导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介于21~31 kDa之间,纯化后的多克隆抗体anti-VAP1、anti-VAP2和anti-VAP3均对松材线虫蛋白液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anti-VAP4抗体未能与松材线虫蛋白液结合反应。4个Bx-VAP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信号肽,具有SCP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域,Bx-VAP1潜在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较多。【结论】重组质粒pET-32b-VAPn诱导表达的蛋白大小与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均为包涵体表达,制备的多克隆抗体anti-VAP1、anti-VAP2和anti-VAP3效价高,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类毒素过敏原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蛋白免疫印迹
下载PDF
皖南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Ⅳ的纯化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中良 龚为民 +1 位作者 牛立文 滕脉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357-359,共3页
从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acutus)毒液中经DEAE-Sepharose和SephacrylS-200两步凝胶柱层析首次纯化出一种中分子量出血毒素(简称AaHⅣ).经SDS-PAGE和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从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acutus)毒液中经DEAE-Sepharose和SephacrylS-200两步凝胶柱层析首次纯化出一种中分子量出血毒素(简称AaHⅣ).经SDS-PAGE和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44kD,等电点为pH5.0.从500mg粗毒中可获得20mgAaHⅣ纯品.AaHⅣ有较强的出血活性,最小出血剂量(MHD)为0.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蛇类 出血毒素 蛇毒蛋白 提纯 鉴定
下载PDF
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少菊 覃媛 +1 位作者 黄劭 张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用10 ng/mL的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进行0、12、24、48 h处理。用ELISA、明胶酶谱法和荧光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处理后白血病细胞MMP-2和MMP-...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用10 ng/mL的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进行0、12、24、48 h处理。用ELISA、明胶酶谱法和荧光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处理后白血病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处理0 h相比,白血病细胞经10 ng/mL的眼镜蛇毒C组分分别处理12、24、48 h后,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明胶酶谱法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MMP-2、MMP-9 mRNA相对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10 ng/mL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眼镜蛇毒C组分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表达和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C组分 白血病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平颏海蛇CRVP基因全长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剑文 钟肖芬 +2 位作者 彭立胜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对平颏海蛇毒腺cDNA文库的随机恻序和 PCR筛选,克隆得到两种分别长为 1309和 1307bp的编码半胱氨酸丰富毒蛋白(cysteine-rich venom protein,CRVP)的全长 cDNA序列.这两种... 通过对平颏海蛇毒腺cDNA文库的随机恻序和 PCR筛选,克隆得到两种分别长为 1309和 1307bp的编码半胱氨酸丰富毒蛋白(cysteine-rich venom protein,CRVP)的全长 cDNA序列.这两种crvp基因同源性为97%,分别编码238和199个氢基酸残基,其中包括一段相同的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CRVP蛋白与蜥蜴helothermine毒素蛋白以及台湾饭铲情CRVP毒蛋白高度同源,而且具有半胱氨酸丰富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CRISP)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颏海蛇 半胱氨酸丰富毒蛋白 全长CDNA序列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序列结构
下载PDF
蝮蛇毒作激活剂的发色底物比色法测定人血浆蛋白C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国伟 王毅 +2 位作者 任彤 黄美华 顾肃敏 《蛇志》 1995年第2期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用蝮蛇毒提取物活化人血浆蛋白C,酶解特异的发色底物,建立人血浆蛋白C活性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部分临床标本。该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0.989),反应本底浅,12例正常人血浆蛋白C活性为94.27±... 本文介绍了用蝮蛇毒提取物活化人血浆蛋白C,酶解特异的发色底物,建立人血浆蛋白C活性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部分临床标本。该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0.989),反应本底浅,12例正常人血浆蛋白C活性为94.27±7.44%,而肝病患者蛋白C活性比正常人下降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查 蛇毒 蛋白C 发色底物比色法
下载PDF
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文 张根葆 +1 位作者 高恬媛 俞玲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84-688,共5页
目的观察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对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UVEC,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PCA(0.625、1.25、2.50μg·mL^(-1))组和PCA+LPS组。MTT... 目的观察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对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UVEC,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PCA(0.625、1.25、2.50μg·mL^(-1))组和PCA+LPS组。MTT法检测HUVEC活性,ELISA检测HUVEC培养上清中TF分泌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是否被激活-核转运。结果 PCA对HUVEC活性和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LPS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LPS+PCA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LPS组(P<0.05)。LPS组TF表达量和NF-κB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LPS+PCA组与LPS组比较TF表达量和NF-κB表达降低(P<0.01)。结论 PCA可降低HUVEC分泌TF,减少LPS对HUVEC的损伤作用,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液类 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物 脂多糖类 NF-κB 凝血致活酶
原文传递
吡啶并吡唑类化合物与蛇毒蛋白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廉淑芹 杨宜华 +1 位作者 艾凤伟 王杰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21期74-75,156,共3页
运用荧光猝灭的原理在p H 7.6的生理条件下,眼镜蛇毒蛋白与系列6-氨基-4-芳基-5-氰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研究,并且筛选出6-氨基-4-对羟基苯基-5-氰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I)进行了详细... 运用荧光猝灭的原理在p H 7.6的生理条件下,眼镜蛇毒蛋白与系列6-氨基-4-芳基-5-氰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研究,并且筛选出6-氨基-4-对羟基苯基-5-氰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I)进行了详细研究。猝灭常数KSV、结合常数K以及结合位点n被获得。该实验证明眼镜蛇毒蛋白与I之间生成了新的化合物,而这一过程是静态猝灭的过程,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蛋白 6-氨基-4-对羟基苯基-5-氰基-3-甲基-1-苯基吡啶并[2 3-c]吡唑 相互作用
下载PDF
PCA通过NF-κB和AP-1信号通路影响HUVECs表达TF
14
作者 靳文 张根葆 +1 位作者 高恬媛 桑金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在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UVECs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在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UVECs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TF、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qPCR法测定TF mRNA在HUVECs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胞质内出现明显的黄染颗粒,胞质染色加深,TRAF6平均吸光度值升高(P<0.01),NF-κB p65、c-Jun和c-Fos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F mRNA和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加(P<0.01);PCA+LPS组的细胞活力较LPS组升高(P<0.05),细胞形态正常,胞质黄染颗粒不明显,TRAF6平均吸光度明显小于LPS组(P<0.01),NF-κB p65、c-Fos和c-Jun 3种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TF mRNA及蛋白亦表达减少(P<0.01)。结论:PCA可明显减轻LPS引起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RAF6、NF-κB及AP-1核因子的活化进而减少组织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毒蛋白C激活剂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核因子ΚB 活化蛋白1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保护MPTP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一氧化氮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殷盛明 于德钦 +4 位作者 彭岩 高溪 赵杰 唐一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2)阴性对照组(NS+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3)PD模型组(MPTP+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小鼠PD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4)蝎毒治疗组(MPTP+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给药后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行为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各项实验数据均无明显差别。爬竿和游泳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MPTP处理小鼠爬竿(P<0.01)和游泳(P<0.01)分数明显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MPTP处理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向目标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而向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中脑内黑质致密部呈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的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而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数(P<0.01)以及NO含量(P<0.01)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行为学结果表明,与PD组比较,SVHRP处理的PD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P<0.01)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均具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 PARKINSON病 一氧化氮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晓芸 王越 +4 位作者 张健 王靖宇 赵杰 张万琴 李韶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 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产生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电压依赖性钠电流被S...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 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产生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电压依赖性钠电流被SVHRP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半数抑制浓度为(0.0034±0.0004)μg/mL,Hill常数为0.4361±0.0318;SVHRP可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向电压的正方向移动,正常TTX敏感的钠通道的半数激活电压(V1/2)为(-34.38±0.62)mV(n=16),给予0.1μg/mL的SVHRP后V1/2为(-23.96±0.41)mV(n=8,P<0.05),斜坡因子(κ)由正常的4.52±0.52变为3.73±0.08(n=8,P<0.05)。SVHRP亦能改变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使其向电位的负方向移动,SVHRP处理前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V1/2)为(-32.60±1.52)mV,κ为6.73±0.51(n=16);0.1μg/mL的SVHRP处理后V1/2变为(-50.69±2.55)mV(n=8,P<0.01),κ为5.49±0.72(n=8,P<0.05)。结果提示,SVHRP能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电流,改变钠通道的动力学特性,抑制其激活,促进其失活,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这可能是其抗癫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全细胞膜片钳 钠通道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大鼠急性分离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越 张晓芸 +3 位作者 李韶 张健 赵杰 张万琴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3,共7页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在电流钳模式下观察经持续高温等特殊处理后分离纯化的30~50 kDa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 resistant protein,SVHRP)(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 1 06166.92)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在电流钳模式下观察经持续高温等特殊处理后分离纯化的30~50 kDa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 resistant protein,SVHRP)(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 1 06166.92)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SVHRP可致海马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神经元经1×10-1μg/mL SVHRP处理后动作电位发放模式改变,发放频率减少。在52个受检细胞中,有45个细胞产生位相放电(占86.54%);7个细胞产生重复放电(占13.46%)。在产生位相放电的45个细胞中,有8个细胞在SVHRP处理后仍可以诱发出位相放电(占17.78%);37个细胞在SVHRP处理后无法诱导出位相放电(占82.22%),SVHRP处理后动作电位的产生与处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n=45);在产生重复放电的7个细胞中,在1×10-2μg/mL SVHRP作用后均不能再次诱发出重复放电,而是产生一个动作电位或不再产生动作电位,药物处理前产生的动作电位个数为14.57±1.00,SVHRP处理后产生动作电位的个数为0.57±0.20,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n=7)。1×10-4μg/mL SVHRP处理后,诱发动作电位产生的基强度由(75.10±8.99)pA增加到(119.85±12.73)pA(P<0.01,n=8);阈电位由(-41.17±2.15)mV升至(-32.40±1.48)mV(P<0.01,n=8);动作电位峰值由(68.49±2.33)mV下降至(54.71±0.81)mV(P<0.01,n=8)。由于神经元超兴奋性被认为是癫痫发作的基本机制之一,因此上述结果表明SVHRP有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发挥其抗癫痫作用,这为蝎毒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兴奋性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蝮蛇毒蛋白C激活成份的柱层析分离及生物学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瞿国伟 黄美华 +2 位作者 顾肃敏 任彤 邵慧珍 《蛇志》 1994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以浙江产蝮蛇毒为材料,经SephadexG-100和DEAE-SephadexA50二次柱层析,分离到的峰Ⅱ蛋白组份具有强烈抗血液凝固活性,并能够激活人血浆中的蛋白C,特异地使发色底物分解而产生颜色,生色反应光密... 本文以浙江产蝮蛇毒为材料,经SephadexG-100和DEAE-SephadexA50二次柱层析,分离到的峰Ⅱ蛋白组份具有强烈抗血液凝固活性,并能够激活人血浆中的蛋白C,特异地使发色底物分解而产生颜色,生色反应光密度变化确定峰Ⅱ组份激活作用的大小。峰Ⅱ组份无直接生色作用,其激活血浆蛋白C的反应曲线类似国外同类产品Protac,与激活物的蛋白浓度和血浆浓度成正比关系,但激活作用较Protac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蛋白C 激活物 蛇毒类 蝮蛇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