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静脉输液途径选择与血管保护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会芹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25期3400-3401,共2页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医院对于外科肿瘤患者术后行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选择30例肿瘤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接受能力决定治疗期间所选择输液途径进行观察,分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化疗和静脉...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医院对于外科肿瘤患者术后行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选择30例肿瘤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接受能力决定治疗期间所选择输液途径进行观察,分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化疗和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及各自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肿瘤术后患者在综合医院多周期化疗期间应尽早行静脉留置针化疗,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静脉留置针 血管保护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澶 《实验动物科学》 2013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动物实验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动物实验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对穿刺效果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动物实验中应用留置针技术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高,减轻了由于反复穿刺给动物造成的痛苦,减少了动物的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动物实验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动物实验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对穿刺效果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动物实验中应用留置针技术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高,减轻了由于反复穿刺给动物造成的痛苦,减少了动物的躁动及实验的不便。同时也加快了实验进程,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该留置针技术符合实验动物的伦理要求和动物福利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摸索,扩展了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静脉留置针 应用技术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与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丽华 邵毅 +3 位作者 陈惠康 邓豫 肖敏 彭周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11-612,共2页
目的:应用静脉留置针与硅胶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泪小管断裂患者100例(100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2组:A组(静脉留置针组)50眼,B组(硅胶管组)50眼,观察手术后6mo溢泪及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中治愈49眼(98.... 目的:应用静脉留置针与硅胶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泪小管断裂患者100例(100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2组:A组(静脉留置针组)50眼,B组(硅胶管组)50眼,观察手术后6mo溢泪及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中治愈49眼(98.0%);B组中治愈46眼(92.0%)。A组与B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治愈率最高,留置于吻合道中,对防止粘连、抑制纤维化及减轻吻合口收缩起重要作用,是较为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理想的留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下载PDF
20G静脉留置针替代动脉穿刺针进行动脉血压监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玉凤 费建平 沈微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0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20G静脉留置针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方法:选择2016年3?6月下腹部及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20G静脉留置针和动脉穿刺针进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进行持续有创... 目的:探讨20G静脉留置针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方法:选择2016年3?6月下腹部及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20G静脉留置针和动脉穿刺针进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进行持续有创血压(IBP)监测,同时进行右上肢连续无创血压(CNAP)监测,分别采集到196对IBP和CNAP数据。对成对的连续无创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有创血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相关系数及CNAP-IBP的95%可信区间是否相同。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获得的有创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穿刺一?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液污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〇.05)。结论:以20G静脉留置针替代动脉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其结果真实可靠,具有血液污染少、减少动脉穿刺损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连续无创血压 有创血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改良封管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4年7~10月在我院消化科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脉冲式缓慢推注正压封管基础上采用抓取关闭夹外侧的延长管推入关闭夹;对照组在脉冲...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4年7~10月在我院消化科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脉冲式缓慢推注正压封管基础上采用抓取关闭夹外侧的延长管推入关闭夹;对照组在脉冲式缓慢推注正压封管基础上,采用习惯做法:用拇指抵住关闭夹一端,食指、中指分别置于关闭夹两侧,将延长管送入关闭夹。比较两组封管后第1天、第2天的回血例数及堵管例数。结果:第1天封管后,观察组、对照组的回血率分别为0%(0/50)、98%(49/50),P<0.01,堵管率分别是0%(0/50)、12%(6/50),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天封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回血率分别为0%(0/50)、100%(44/44)(P<0.01),堵管率分别为2%(1/50)、20.5%(9/4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堵管率明显下降,封管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抓取关闭夹外侧的延长管推入关闭夹的方法明显减少回血次数,并降低了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封管方法 堵管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芳 邵东宁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11期70-70,76,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 690例,对照组1 680例。分别采用留置针与蝶翼输液针进行肘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 690例,对照组1 680例。分别采用留置针与蝶翼输液针进行肘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而采用传统蝶翼针时,其中22例患者完成扫描却有少量造影剂外渗,另有4例患者造影剂大量外渗,被迫中断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在CT扫描前预先留置好,增强时直接连接高压注射器即可,节约了床旁穿刺的时间。结论:与蝶翼输液针比较,静脉留置针不但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节省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蝶翼针 CT增强扫描 诊断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立艳 万业达 +5 位作者 李宝玖 李艳 孙东辉 何岸苇 何珍 傅菲 《天津护理》 2009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后对比法,对强化头皮针组(60例)和静脉留置针组(60例)对比剂渗漏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强化头皮针组60例病人中有12例发生对比剂渗漏,渗漏发生率为20%,静脉留置...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后对比法,对强化头皮针组(60例)和静脉留置针组(60例)对比剂渗漏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强化头皮针组60例病人中有12例发生对比剂渗漏,渗漏发生率为20%,静脉留置针组无一例发生渗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头皮针组影像质量优良率为76.7%,静脉留置针组影像质量优良率为9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注药可提高注药速度、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CT强化头皮针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早产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朱红 徐兵 +1 位作者 戴明红 王菊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6期987-988,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应用中的最佳穿刺部位,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在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117例,根据血管情况分为4组,分别选择头皮静脉、上肢静...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应用中的最佳穿刺部位,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在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117例,根据血管情况分为4组,分别选择头皮静脉、上肢静脉、腋下静脉和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进而得出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穿刺部位。结果腋下静脉留置时间(5.725±5.538)d,时间最长,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的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首选腋下静脉。尤其对于一些需要输入高渗性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既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穿刺部位 腋下静脉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冲管方法对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童翠玲 耿敬 +2 位作者 胡红 王宗文 周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冲管方法对血管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脉冲式冲管、直接推注式冲管及不做任何处理。在干预过程中进行肉眼观察,72 h后对3组的耳缘静脉进行标本取材及病理观...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冲管方法对血管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脉冲式冲管、直接推注式冲管及不做任何处理。在干预过程中进行肉眼观察,72 h后对3组的耳缘静脉进行标本取材及病理观察,比较3组堵管、静脉炎、水肿的发生情况以及组织形态学、病理分级、炎症细胞计数。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发现,实验A组的堵管、水肿及静脉炎的情况较实验B组严重(P<0.05);病理分级显示,在静脉内皮细胞丢失、水肿形成、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和软骨细胞变性方面,实验A组较实验B组严重(P<0.05);实验B组血栓形成比实验A组严重(P<0.05);实验A组炎症细胞计数高于实验B组(P<0.05)。结论:相较于脉冲式冲管法,直接推注式冲管法不容易引起静脉血管内皮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但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冲管方法 导管堵塞 静脉炎 组织损伤 血栓形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金迎(综述) 侯树贞(综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47-648,799,共3页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问,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问,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操作方法 护理
原文传递
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桂秋 冯洁 《当代医学》 2011年第9期131-132,共2页
静脉留置针可长期置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提高置管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对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有重要意义。但是其相关并发症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广州市三甲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熙德 陈文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甲医院应用静脉输液工具情况,推广留置针的使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10月10~11日,调查12家三甲医院在24h内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情况,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经过培训,以保证资料收...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甲医院应用静脉输液工具情况,推广留置针的使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10月10~11日,调查12家三甲医院在24h内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情况,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经过培训,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准确性。结果需要接受静脉治疗的9732人中,选择头皮针静脉治疗共3866人,选择留置针静脉治疗共4195例,将静脉治疗的所有患者分为〈19岁组,19~70岁组和〉70岁组,结果发现〈19岁组和〉70岁组的患者留置针的使用率均高于头皮针,19.70岁组的患者头皮针的使用率高于留置针,各年龄段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9~70岁的患者,分别处于青壮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患者的依从性较19岁以下的患者差,认为留置针会影响日常活动以及个人形象,担心留置期间会感染,所以没有主动要求使用留置针,当外周静脉情况很差时才要求使用留置针。护士的健康宣教形式缺乏,未能让患者主动选择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穿刺工具 留置针 头皮针 现状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俊兰 李贞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1期1489-1491,共3页
介绍影响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因素及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价值,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及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 职业暴露 静脉留置针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7期125-126,130,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和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封管组及肝素钠封管组,每组68例,两组分别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时采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50 U/mL)封管,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和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封管组及肝素钠封管组,每组68例,两组分别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时采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50 U/mL)封管,比较两组患者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率及阻管发生时间。结果:生理盐水封管组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率为22.1%,而肝素钠封管组为7.4%,后者显著少于前者(P<0.05)。浅静脉留置针阻管发生时间生理盐水封管组为(2.96±0.913)d,而肝素钠封管组为(6.00±0.791)d,后者阻管发生时间显著长于前者(P<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静脉留置针 封管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管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8期144-146,共3页
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护士应评估并采取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皮下血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和导管内滞留回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健康教育、输液前后及... 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护士应评估并采取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皮下血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和导管内滞留回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健康教育、输液前后及其输液过程中和置管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巡视,通过护患合作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发挥静脉留置针优势,不断提高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预防 护理管理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mpound aescine gel on ultrastructure of vein infused mannitol and its mechanism 被引量:4
16
作者 Jinhua Zhang Hefang Wang +2 位作者 Yanling Gui Wei Li Wei Zhou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Purpose: When hypertonic solution 20% mannitol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vein,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ctivated by mannitol can directly induce the fading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Purpose: When hypertonic solution 20% mannitol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vein,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ctivated by mannitol can directly induce the fading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which leads to phlebitis. The study aims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s of reparil-gel N coated at the proximal parts of the puncture point and basing on this along with infusing heated mannitol to veins to the injure and ultrastructure of veins which were infused the 20% mannitol solution by indwelling needle in vein. Methodology: There are 15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We randomly divided 24 ear veins of 12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into Control group, Gelatum group, Gel heated group and injected 20% mannitol solution by vein detained needle in three groups. In Gelatum group, we coated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puncture point with a thin layer of compound aescine gel. Based on Gelatum group, we heated 20% mannitol solution to 35oC-37oC in Gel heated group. Then we observed the intravenous parts and took the veins of each group out to observe their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al after the second day of transfusion. 6 ear veins of the rest 3 rabbits as Health group weren’t given any interventions, the veins were taken out to observe their morphology. Results: Comparison between Gelatum group and Gelatum heated group on vascular dilatation,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 and Formation of thrombus had no significance, P> 0.05, while the case was different for the comparison on injury of vascular wall, perivascular edema and perivascular hemorrhage, P< 0.05).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xists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Gelatum group and Gel heated group, P< 0.05. It was observed under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membrane of endothelial cell peeled off and the mitochondria swelled and vacuolized. In Gelatum group, the membrane of endothelial cell was defective, the parts of the mitochondria were fuzzy, intercellular substance was slightly edematous. In Gel heated group,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osmotic Solution COMPOUND Aescine GEL PHLEBITIS vein detained needle ULTRASTRUCTURE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与硬膜外导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新华 邵益 +1 位作者 裴重刚 周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6-968,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硬膜外导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泪小管断裂166例(166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2组:A组(静脉留置针组)82例,B组(硬膜外导管组)84例。观察手术拔管后18月内溢泪及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治愈7...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硬膜外导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泪小管断裂166例(166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2组:A组(静脉留置针组)82例,B组(硬膜外导管组)84例。观察手术拔管后18月内溢泪及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治愈78眼(95.12%);B组治愈72眼(85.7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治愈率高,留置于吻合道中,对防止粘连、抑制纤维化及减轻吻合口收缩起重要作用,是较为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留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硬膜外导管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下载PDF
22G和24G留置针对糖尿病病人静脉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勤 漆光玉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0期1823-1824,共2页
目的观察22G和24G型号静脉留置针对糖尿病病人静脉的影响。方法152例糖尿病病人分别用22G(76例)和24G(76例)型号静脉留置针,观察置管时间、静脉炎、套管堵塞和输液渗漏指标。结果22G和24G型号留置针的静脉炎发生和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观察22G和24G型号静脉留置针对糖尿病病人静脉的影响。方法152例糖尿病病人分别用22G(76例)和24G(76例)型号静脉留置针,观察置管时间、静脉炎、套管堵塞和输液渗漏指标。结果22G和24G型号留置针的静脉炎发生和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病人选用24G型号留置针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延长静脉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静脉炎
下载PDF
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关小宏 李宝军 苏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1期2077-2078,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对600例需要进行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外套管与针芯分别送入血管至留置针根部的方法穿刺,实验组采用外套管与...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对600例需要进行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外套管与针芯分别送入血管至留置针根部的方法穿刺,实验组采用外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至留置针根部的方法穿刺,观察穿刺成功率。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至留置针根部的穿刺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老年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减少人力物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穿刺 效果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温怡 张华 +1 位作者 罗芳 周芹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1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57例,其中...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1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57例,其中由于封管方法不正确10例(17.54%),测量血压回血后未及时处理27例(47.37%),留置部位活动过度14例(24.56%),输入高浓度药物后冲管不足6例(10.53%).结论 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合理选择留置部位,避免测量血压对留置针的影响,做好日常的维护,以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透 留置针 导管堵塞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