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做法与效果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莉萍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1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医院静脉治疗小组,通过收集分析全院各科室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新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及考核,从管理上减少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干扰因素。结果护士静脉...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医院静脉治疗小组,通过收集分析全院各科室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新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及考核,从管理上减少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干扰因素。结果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病人对护士技术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静脉治疗小组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培训
下载PDF
我院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红梅 李加宁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工作不足2年的注册合同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方法由护理部选定临床输液督导员对新护士连续培训静脉穿刺技术。结果新护士浅静脉穿刺水平快速提高。结论连续培训和规范带教是提高护士穿刺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护士 静脉穿刺 培训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台式压脉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振国 王振良 +2 位作者 范秋连 周剑涛 张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0-491,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易于控制交叉感染的台式压脉带。方法用金属支架支撑压脉带,使被压脉者的手臂悬空于操作台面>70 mm,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的一次性隔离纸巾衬垫于压脉带与被压脉者的手臂之间,用气体供给装置提供适宜压力进行静脉穿刺... 目的研制一种易于控制交叉感染的台式压脉带。方法用金属支架支撑压脉带,使被压脉者的手臂悬空于操作台面>70 mm,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的一次性隔离纸巾衬垫于压脉带与被压脉者的手臂之间,用气体供给装置提供适宜压力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台式压脉带在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血液标本采集处共试用6 d,实施静脉穿刺786例,操作安全、方便、快捷。结论此压脉带改变了传统上肢静脉穿刺的压脉方式,省去静脉穿刺时的枕垫,实现多人共用一条压脉带,不仅满足了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还避免频繁更换老化的橡胶止血带,节省消毒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压脉带 枕垫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TIPS 术中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汤善宏 秦建平 +1 位作者 束庆飞 蒋明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完成涉及两个关键步骤:门静脉分支的穿刺和穿刺点安全性判断,其中穿中门静脉分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TIPS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准确、安全穿刺门静脉分支,目前有若干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报道,...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完成涉及两个关键步骤:门静脉分支的穿刺和穿刺点安全性判断,其中穿中门静脉分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TIPS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准确、安全穿刺门静脉分支,目前有若干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报道,如术中各种途径的间接门静脉造影、磁共振(MR)或CT及超声的实时引导等,本文将对这些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S 门静脉分支穿刺 显影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雪霞 吕艳 +3 位作者 马丽娅 李向真 潘东洪 陆桂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止血带结扎成功率、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静脉血管充盈度差、在消化内科住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浅静脉穿刺时采用止血带单、双交叉结扎法进行...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止血带结扎成功率、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静脉血管充盈度差、在消化内科住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浅静脉穿刺时采用止血带单、双交叉结扎法进行对比研究,共穿刺600例次,平均每例穿刺2次。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单、双日组,双日组为实验组,单日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单交叉结扎法。结果观察组止血带的一次结扎成功率、不同时间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能提高止血带一次结扎的成功率,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从而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及护理的工作效率,为病人的治疗与抢救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充盈度 静脉穿刺 护理
下载PDF
酒精湿敷降低头皮静脉重复穿刺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仲洁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索酒精湿敷在预防头皮静脉输液中液体外渗,降低重复穿刺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4年1-6月1 132例采用酒精棉片湿敷针眼的方法与2003年6-12月1 081例常规采用干棉球压于针眼处的两种方法进行作用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在减... 目的探索酒精湿敷在预防头皮静脉输液中液体外渗,降低重复穿刺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4年1-6月1 132例采用酒精棉片湿敷针眼的方法与2003年6-12月1 081例常规采用干棉球压于针眼处的两种方法进行作用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在减少液体渗出,降低重复穿刺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酒精棉片湿敷能有效地减少液体外渗,保护患儿血管,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湿敷 头皮静脉 重复穿刺率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儿童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鸟燕 张黎娜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索品管圈(QCC)在提高儿童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现况分析,制定静脉穿刺流程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 目的探索品管圈(QCC)在提高儿童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现况分析,制定静脉穿刺流程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品管圈不仅提升了护士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技能,而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科室团队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QCC 提高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护理Care
下载PDF
股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家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5-10,共6页
观测100例成人尸体股静脉长度、外径、瓣膜形态、位置、数目和方位;股静脉主要属支外径,距腹股沟韧带距离,注入方位及入口附近瓣膜,为临床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对股静脉穿刺、插管,瓣膜修复术、移植术及静脉逆行造影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股静脉 瓣膜 股静脉穿刺
下载PDF
头皮静脉逆向穿刺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9
作者 张蕊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逆向穿刺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凌源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输液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姓氏拼音先后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逆向穿刺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凌源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输液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姓氏拼音先后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顺向穿刺法,研究组采取头皮静脉逆向穿刺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率、输液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儿科输液中,头皮静脉逆向穿刺较顺向穿刺成功率更高,利于输液进行,且穿刺后并发症率较低,家属更为满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逆向穿刺 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10
作者 易保连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右颈内静脉两种中路法穿刺术的效果观察,探讨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8例观察对象,依据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中路法组(A组n=29)和改良中路法组(B组n=29)。结果:两组间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 目的:通过对右颈内静脉两种中路法穿刺术的效果观察,探讨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8例观察对象,依据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中路法组(A组n=29)和改良中路法组(B组n=29)。结果:两组间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B组为高(P<0.05),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与传统中路法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中路法 右颈内静脉 穿刺术
下载PDF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雪金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1期63-64,F003,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仅按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比较,差... 目的探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仅按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静脉穿刺法 穿刺成功率 疼痛感 患者 实验 效果分析 改良 减轻 方法
下载PDF
静脉穿刺不同进针法对血管组织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贾秀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皮肤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操作者分别用针尖斜面向上和针尖斜面向左两种直刺法,对130例病人和12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静脉穿刺,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的损伤等指标... 目的探讨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皮肤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操作者分别用针尖斜面向上和针尖斜面向左两种直刺法,对130例病人和12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静脉穿刺,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的损伤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人组及动物组的疼痛反应、管周瘀血、针头堵塞及对血管壁损伤的程度等,经χ2检验,P<0.01或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局部组织、血管损伤小,病理改变轻,疼痛反应小。结论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皮肤血管的机械性切割损伤小,可以达到减轻病人疼痛及对组织血管损伤的目的,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进针方法 疼痛 损伤
下载PDF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春霞 刘华琼 叶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单止血带结扎法和双止血带结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输液患者11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单止血带结扎法和双止血带结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输液患者11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止血带结扎法具有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静脉穿刺 应用
下载PDF
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冯艳华 姚银莲 廖桂姨 《护理学报》 2009年第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住院足月新生儿按入住床号分为3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每组50例,选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头皮静脉穿刺前1 min至穿刺... 目的探讨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住院足月新生儿按入住床号分为3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每组50例,选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头皮静脉穿刺前1 min至穿刺结束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给予安慰奶头吸吮,配方奶吸吮组新生儿给予配方奶吸吮,未干预组新生儿不给予干预,分别于头皮静脉穿刺前2 min、穿刺时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疼痛刺激时未干预组疼痛评分与其余两组的疼痛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和给予配方奶吸吮均能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穿刺 疼痛 吸吮
下载PDF
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谭耀坤 《华夏医学》 2002年第5期713-715,共3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 ,如何既能为抢救和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笔者就近年来国内报道的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 周围静脉 静脉穿刺 护理
下载PDF
改良穿刺法建立大鼠无血预充非停跳体外循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段铭杰 孙莹杰 +2 位作者 郑翔 李思沁 屈鹏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寻找建立大鼠无血预充非停跳体外循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的简便方法。方法 SD大鼠20只,0.2%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经由锁骨上入路右上腔静脉穿刺引流,尾动脉穿刺灌注,隐动脉穿刺监测血压。术中持续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 目的寻找建立大鼠无血预充非停跳体外循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的简便方法。方法 SD大鼠20只,0.2%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经由锁骨上入路右上腔静脉穿刺引流,尾动脉穿刺灌注,隐动脉穿刺监测血压。术中持续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肛温。转流流量维持在100 ml/(min·kg),转流中根据血气结果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钙、潘南金(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和碳酸氢钠调整血气指标,体外循环转流60 min。结果 16只大鼠成功存活,存活大鼠术后一天均可完成水迷宫训练。结论此种改良穿刺方法建立的体外循环模型,创伤小、简便易行,可用于术后行为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认知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 水迷宫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胜娣 胡翠辉 +1 位作者 缪雪梅 李秀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00例,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00例,比较品管圈活动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00例,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00例,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发生静脉炎2例,品管圈活动前发生静脉炎16例,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静脉穿刺 品管圈活动 护理
下载PDF
减轻化疗患者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永琼 熊恒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1期824-825,854,共3页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患者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87例需化疗3d以上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第1天以无菌生理盐水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A法);第2天以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患者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87例需化疗3d以上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第1天以无菌生理盐水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A法);第2天以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B法);第3天在进行心理暗示后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C法)。观察3种方法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并进行疼痛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3种方法行留置针穿刺,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1.6%、40.2%、18.4%;C法较B法和A法在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利多卡因喷涂联合适当心理暗示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感,尤其适用于穿刺疼痛耐受差、心理惧怕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心理暗示 静脉穿刺 疼痛
下载PDF
外周静脉评估及静脉穿刺的层级管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余忠祥 邓毅书 +1 位作者 董燕鸿 王玥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评估及静脉穿刺层级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局部静脉及全身疾病情况进行外周静脉分级,设定各级护理人员操作许可权限并成立专项静脉穿刺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小组,对静脉穿刺技术实行分层级管理。结果护士静脉...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评估及静脉穿刺层级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局部静脉及全身疾病情况进行外周静脉分级,设定各级护理人员操作许可权限并成立专项静脉穿刺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小组,对静脉穿刺技术实行分层级管理。结果护士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在静脉评估及层级管理后实施静脉穿刺,可有效避免静脉穿刺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评估 静脉穿刺 层级管理
下载PDF
3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腹部超声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梦云 施裕新 +3 位作者 李桂明 蒋佩茹 李超群 杨海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孕妇腹部超声特点。材料和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31例AFLP患者病史、腹部超声及血清总胆红素黄疸资料。结果:根据其肝超声三种表现分为三组,第一组脂肪肝组11例、第二组肝质地密集组15例、第三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孕妇腹部超声特点。材料和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31例AFLP患者病史、腹部超声及血清总胆红素黄疸资料。结果:根据其肝超声三种表现分为三组,第一组脂肪肝组11例、第二组肝质地密集组15例、第三组肝质地无改变组5例;产前的三组患者分别为9/19例、9/19例、1/19例,产后的三组患者分别为2/12例、6/12例、4/12例,产前、产后比较,其第一、第三组病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超声表现与黄疸情况无关,无轻度黄疸,重度、中度黄疸无显著差异。伴随腹部其他脏器受损,胆囊改变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胆囊改变为胆囊壁水肿伴无胆汁或胆汁充盈差;有胰腺肿大伴胰周积液者2例提示病情危重,均为产前,其中1例死于该病的稀有并发症呼吸衰竭;产后脾肿大、胸腹腔积液较产前多。结论:AFLP腹部超声有其特点,可为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脂肪肝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