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动车排放及汽油中VOCs成分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1 位作者 张广山 马婧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7-511,共5页
利用现场采样并将分析结果归一化处理后确立了以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LPG)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以及汽油蒸气和液体汽油的VOCs源成分谱。研究显示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的排放特征相近 ,而LPG车尾气以 4个碳以下的烷烃、烯烃为主。汽油蒸气... 利用现场采样并将分析结果归一化处理后确立了以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LPG)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以及汽油蒸气和液体汽油的VOCs源成分谱。研究显示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的排放特征相近 ,而LPG车尾气以 4个碳以下的烷烃、烯烃为主。汽油蒸气中 ,C5以下的化合物占较大比例 ,而液体汽油中则是以大于C6的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源成分谱 汽车尾气 汽油蒸气 液体汽油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分担率 被引量:79
2
作者 车汶蔚 郑君瑜 钟流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建立了2006年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为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清单,获得了该地区分车型、区域以及燃料类型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地区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污染排放分担率有显著差别,其中柴油大货车、汽油小客车和柴油小货车是... 建立了2006年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为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清单,获得了该地区分车型、区域以及燃料类型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地区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污染排放分担率有显著差别,其中柴油大货车、汽油小客车和柴油小货车是机动车排放NOx的主要来源,摩托车、汽油小货车和汽油小客车是机动车排放VOCs的主要来源,柴油大货车、柴油大客车和柴油小货车是机动车排放PM10的主要来源;②广州、佛山、东莞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和快速发展地区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均较大,这4个城市机动车NOx,VOCs和PM10的排放量之和分别占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总量的79.7%,69.8%和77.9%;③机动车燃油比例对污染排放影响显著.汽油车(含摩托车)对VOCs的排放分担率较大(约为93.8%),而柴油车对NOx和PM10的排放分担率较大(分别为61.5%和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 珠江三角洲地区 分担率 排放特征
下载PDF
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测试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付琳琳 邵敏 +3 位作者 刘源 刘莹 陆思华 汤大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9-885,共7页
为了得到真实道路交通状态下的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选取广州珠江隧道,进行了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实验.实验得到隧道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为(0.52±0.07)g·km-1·辆-1,其中轻型车排放因子为(0.32±0.14)g&... 为了得到真实道路交通状态下的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选取广州珠江隧道,进行了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实验.实验得到隧道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为(0.52±0.07)g·km-1·辆-1,其中轻型车排放因子为(0.32±0.14)g·km-1·辆-1,重型车排放因子为(0.26±0.33)g·km-1·辆-1,摩托车排放因子为(1.16±0.26)g·km-1·辆-1.机动车排放的VOCs中烷烃占39.7%,烯烃和炔烃占35.3%,芳香烃占25.0%.排放物质居前三位的排放因子分别为乙烯(52.9±7.4)mg·km-1·辆-1、异戊烷(41.5±7.0)mg·km-1·辆-1和甲苯(31.7±5.5)mg·km-1·辆-1.隧道实验得到的排放因子与机动车台架实验的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实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下载PDF
无锡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过宇飞 刘端阳 +3 位作者 周彬 夏健 吴莹 胡映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4-1324,共11页
利用太湖北岸无锡气象局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80—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1991—2011年无锡市统计年鉴资料,对无锡市霾天气演变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的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近5年来更加明显;... 利用太湖北岸无锡气象局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80—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1991—2011年无锡市统计年鉴资料,对无锡市霾天气演变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的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近5年来更加明显;霾日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连续10 d及以上霾过程都经历了地面均压场、入海高压后部及地面倒槽3个连续天气过程。出现重度霾的地面天气形势为地面均压场型、冷锋前型、地面低压倒槽型3种类型。连续10 d以上的霾及重度霾,中低空气团的后向轨迹都出现了下沉运动,且气团经过地区为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工业污染物中的粉尘排放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霾日数增加的最大因素,2004年以后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以及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霾日数仍然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后向轨迹 污染 汽车尾气 秸秆燃烧
下载PDF
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樊守彬 田灵娣 +1 位作者 张东旭 曲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74-2380,共7页
通过调研北京市机动车车型构成、车辆行驶工况、环境温度、油品品质等基础数据,利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机动车尾气中CO、NOx、HC和PM的排放因子.应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典型轻型汽油客车和柴油货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 通过调研北京市机动车车型构成、车辆行驶工况、环境温度、油品品质等基础数据,利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机动车尾气中CO、NOx、HC和PM的排放因子.应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典型轻型汽油客车和柴油货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国Ⅳ标准下,轻型汽油客车的CO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0.96倍,NOx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0.64倍,HC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4.89倍.对于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轻型、中型和重型货车的CO排放因子,实测数据分别是模型数据的1.61、1.07和1.76倍,NOx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1.04、1.21和1.18倍,HC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3.75、1.84和1.47倍,PM排放因子则为模型数据是实测数据的1.31、3.42和6.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COPERT模型 车载测试系统 北京
原文传递
上海市机动车尾气VOCs组成及其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46
6
作者 鲁君 王红丽 +4 位作者 陈长虹 黄成 李莉 程真 刘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6,共8页
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上海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质量浓度分别为(227.1±40.9)、(2209.9±1228... 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上海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质量浓度分别为(227.1±40.9)、(2209.9±1228.0)μg/m3;隧道废气样品中的TVOC浓度是交通干道平均浓度的4.3~15.2倍;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与隧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非常类似,说明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为(17.21±4.49)s-1,延安东路隧道和打浦路隧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分别为(300.37±120.78)、(138.09±25.30)s-1,烯烃对TVOC的.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其对废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在70%以上。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关键活性组分是C2~C5的烯烃组分,这些组分也是机动车尾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因此可以判断机动车尾气是上海市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最大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OH消耗速率 机动车尾气
下载PDF
基于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的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特征 被引量:42
7
作者 樊守彬 田灵娣 +1 位作者 张东旭 曲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50-2757,共8页
通过模型模拟和调查统计方法获取了北京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基于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 GIS为平台构建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并分析实际道路排放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特... 通过模型模拟和调查统计方法获取了北京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基于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 GIS为平台构建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并分析实际道路排放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各类型道路上小客车比例均在89%以上,郊区道路也为小客车比例最高,但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大客车、拖拉机和摩托车均占一定比例.污染物排放强度与车流量呈正相关性,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白天高夜间底的趋势,但是郊区道路PM排放昼夜变化趋势不明显,高速路的PM排放强度夜间大于白天.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为城区、南部、东南以及东北部接近城区的区域排放强度较高,西部山区及北部山区由于路网密度较小排放强度较低,城区环路和郊区高速公路附近由于车流量大,排放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道路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空间分布 交通流信息
原文传递
汽车尾气中铅对公路两侧土壤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鱼 董德明 +2 位作者 吕晓君 路永正 花修艺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4期549-552,共4页
采用一系列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了汽车尾气中铅对公路(以102国道长春至四平段远离城市且周围无工业点源为例)两侧土壤污染的程度,并分析了其分布水平.结果表明公路两侧土壤铅的污染在公路两侧30~35 m范围内较为严... 采用一系列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了汽车尾气中铅对公路(以102国道长春至四平段远离城市且周围无工业点源为例)两侧土壤污染的程度,并分析了其分布水平.结果表明公路两侧土壤铅的污染在公路两侧30~35 m范围内较为严重,说明土壤主要受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影响,而距公路75 m以外,汽车尾气中的铅对土壤基本无影响.对土壤铅含量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铅含量迅速减少,距地面10 cm以下时,即达到土壤背景值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控制 汽车尾气
下载PDF
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廖瀚博 余志 +4 位作者 周兵 刘永红 毕索阳 蔡铭 罗威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8,163,共6页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CO、NOX、VOC和PM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8 772.42 t、80 868.69 t、24 907.26 t和3 171.97 t。摩托车和小客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31%和70.52%;而作为NOX和PM的主要贡献车型,大客车和重型货车的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94%和83.72%。国0标准机动车排放水平高于其他排放标准的车型,CO和VOC的排放分担率接近于保有量比例的2倍。汽油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其排放贡献率超过80%;而PM排放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柴油车的NOX排放总量高,接近于汽油车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特征 COPERTIV模型 排放因子 贡献率
下载PDF
武汉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曾沛 郭海 +6 位作者 梁胜文 胡柯 黄振 胡艳琦 王祖武 成海容 吕效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124,共8页
于2014年1-12月在武汉市城区对大气中10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区VOCs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评估大气VOCs对武汉市臭氧(O_3)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2014年大气... 于2014年1-12月在武汉市城区对大气中10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区VOCs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评估大气VOCs对武汉市臭氧(O_3)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2014年大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年平均浓度为(92.88±1.06)μg/cm^3,乙烷、丙烷、乙烯、正丁烷、甲苯是浓度最大的5个物种。大气TVOCs的浓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昼夜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早晚双高峰特征。在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中,烯炔烃的臭氧生成潜势最大,其次为芳香烃和烷烃。武汉市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为乙烯、间/对-二甲苯、丙烯、甲苯和异丁烯。机动车排放是武汉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控制机动车VOCs排放有助于削减大气VOCs活性较大的组分,从而减少臭氧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机动车尾气 最大增量反应性
下载PDF
汽车尾气对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其林 王显军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通过对公路边污染区(离公路50 m以内)和对照区(离公路100 m以外)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的研究发现,在公路边50 m以内汽车尾气明显增加了土壤和蔬菜的铅含量;T检验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总铅含量有显著差异,有效态铅含量则无显著差异,说明土... 通过对公路边污染区(离公路50 m以内)和对照区(离公路100 m以外)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的研究发现,在公路边50 m以内汽车尾气明显增加了土壤和蔬菜的铅含量;T检验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总铅含量有显著差异,有效态铅含量则无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总铅转化为有效态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蔬菜铅含量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污染区的莴笋、大葱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对照区的包白菜铅含量高于污染区,这可能与不同蔬菜品种的生理特性有关。土壤铅绝对量的增加与车速、车流量有较大的关系;车速快、车流量大,则铅含量增加明显。蔬菜铅含量的增加受车流量、车速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土壤 蔬菜
下载PDF
汽车尾气排放与大气污染 被引量:19
12
作者 马涛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7年第2期52-53,共2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在带给人们生活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文章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以及所产生的臭气...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在带给人们生活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文章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以及所产生的臭气、噪声、二氧化碳等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排放 污染物 大气 污染
下载PDF
基于COPERT模型的江苏省机动车时空排放特征与分担率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荔 张洁 +2 位作者 赵秋月 李慧鹏 韩军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76-3986,共11页
利用COPERT模型和Arc GIS技术建立了江苏省2015年1 km×1 km、小时分辨率的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采用改进的"标准道路长度"方法,利用路网信息以及拥堵延时指数的月变化、周变化和日变化数据提高清单的时空分辨率.基于COP... 利用COPERT模型和Arc GIS技术建立了江苏省2015年1 km×1 km、小时分辨率的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采用改进的"标准道路长度"方法,利用路网信息以及拥堵延时指数的月变化、周变化和日变化数据提高清单的时空分辨率.基于COPERT模拟结果分析了分车型、排放标准以及道路类型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江苏省2015年NOx、HC、CO、PM_(2.5)、SO_2、OM和BC的排放量分别为49.09、16.63、161.48、1.69、0.19、0.36和0.67万t,其中苏州和徐州排放量占比之和达34%~45%;HC蒸发排放量为2.02万t,占HC排放总量的12%;小型客车和摩托车对于HC和CO排放量的分担率最大,均超过30%;重型柴油货车对NOx、PM_(2.5)、SO_2、OM、BC的分担率在36%~54%之间,远高于其他车型;苏州和徐州的重型和中型柴油货车是NOx、PM_(2.5)的最主要排放源;国Ⅲ标准柴油车对NOx、PM_(2.5)、SO_2和BC的分担率均最大,在42%~55%之间;国Ⅲ标准重型柴油货车和国0标准中型柴油货车是全省NOx、PM_(2.5)、OM和BC的首要和次要贡献车型,两者分担率之和在40%~56%之间.国0标准摩托车对全省HC和CO排放的分担率较高,约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排放清单 分担率 排放特征 COPERT
原文传递
北京市春夏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斌 张鑫 +2 位作者 李娜 贾建丽 孙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0-2418,共9页
2017年4月—7月期间对北京北五环附近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观测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受体模型对VOCs进行源解析,同时结合气象数据推判污染源分布.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主要有烷烃、烯烃、芳香烃、卤代烃和... 2017年4月—7月期间对北京北五环附近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观测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受体模型对VOCs进行源解析,同时结合气象数据推判污染源分布.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主要有烷烃、烯烃、芳香烃、卤代烃和含氧烃等.源解析的结果表明,VOCs来源于燃料挥发、汽车尾气排放、溶剂挥发、单一的溶剂使用、工业排放和干洗六种污染源.其中汽车尾气排放、燃料挥发和溶剂挥发共占所有污染源的73%,是主要的污染源.观测期间污染物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观测点南部,而无具体污染源的污染物则可能受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广泛地分布在观测点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主成分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 燃料挥发 北京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永红 姚达文 黄建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8-463,共6页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较高;(2)CO、VOC、CH4、NMVOC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和摩托车,NOx、PM2.5、EC、OM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NH3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SO2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和轻型客车;(3)国0和国Ⅰ标准机动车是主要排放贡献源;(4)广州、深圳排放量所占珠三角整体排放量比重较大,其次为佛山、东莞、江门,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所占排放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COPERTⅣ模型 排放特征 贡献率
下载PDF
长三角背景点夏季大气PM2.5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薛国艳 王格慧 +8 位作者 吴灿 谢郁宁 陈玉宝 李杏茹 王心培 李大鹏 张思 葛双双 丁志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4-563,共10页
为探讨长三角背景点有机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8年夏季在崇明岛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PM2.5样品昼夜采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其中正构烷烃(normal alkanes,n-alkane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质... 为探讨长三角背景点有机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8年夏季在崇明岛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PM2.5样品昼夜采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其中正构烷烃(normal alkanes,n-alkane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质量浓度和分子组成,并结合后向轨迹和正交矩阵(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崇明岛PM2.5的质量浓度为(33±21)μg·m^-3,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GB3095-2012,35μg·m^-3),但仍有部分时段污染较重,超标率为35%.其中n-alkanes和PAHs的浓度均值分别为(26±44)ng·m^-3和(0.76±1.0)ng·m^-3,污染期(PM2.5≥35μg·m^-3)比清洁期(PM2.5<15μg·m^-3)高出一个数量级,二者在污染期均呈昼低夜高趋势,而清洁期PAHs昼夜无显著差异,n-alkanes呈现白天大于晚上的特征.分子组成、特征比值及相关性分析显示:PM2.5中67%的n-alkanes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其余为植物排放,PAHs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后向轨迹及PMF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污染期PAHs主要来自内陆、沿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机动车与工业排放,贡献了51%,而清洁期受海洋气团控制,PAHs主要来源于船舶排放,贡献了45%,高于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的贡献之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岛 PM2.5 正构烷烃 多环芳烃(PAHs) 机动车 燃煤 船舶排放
原文传递
杭州市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分担率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新兴 孙国金 +3 位作者 王孝文 田伟利 张清宇 焦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84-1689,共6页
选取杭州市区绕城高速、快速路、主干道和民用支路4种典型道路进行工况测试,建立了2010年机动车CO、HC、NOx和PM10排放清单,获得了分车型、燃料类型、排放标准以及道路类型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杭州市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 选取杭州市区绕城高速、快速路、主干道和民用支路4种典型道路进行工况测试,建立了2010年机动车CO、HC、NOx和PM10排放清单,获得了分车型、燃料类型、排放标准以及道路类型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杭州市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分担率差别显著,乘用车、出租车和公交车是CO和HC排放的主要来源,重型货车和公交车是NOx和PM10排放的主要来源,且乘用车的NOx排放分担率也较大;柴油车的NOx和PM10的排放分担率远大于其保有量的贡献率,是其排放的主要来源,汽油车是CO和HC排放的主要来源;占保有量30%的国0和国I车辆,对CO、HC、NOx和PM10排放分担率分别为67%、69%、58%和82%;主干道是机动车CO、HC和NOx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分担率分别为66%、65%和64%,民用支路是PM10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担率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 分担率 排放特征 IVE模型
下载PDF
汽油无铅化与环境空气中铅污染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文君 刘彩霞 王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61-62,共2页
文章简要分析了 1 998年天津市环境空气及交通环境空气中铅污染的程度。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环境空气及交通环境空气中铅污染的重要来源 ,1 998年机动车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后天津市铅污染状况明显减轻。
关键词 铅污染 无铅汽油 环境空气 机动车 尾气
下载PDF
城市街道峡谷通风与空气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海宁 李元征 +3 位作者 韩风森 马倩 刘雅莉 胡聃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7年第4期363-371,共9页
随着快速高强度的城镇化进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暴露更为严重。城市街道峡谷(街谷)因人群活动频繁且污染严重而备受关注。街谷通风与空气污染评价指标可分为街谷通风能力、污染扩散能力、污染物浓度3类,影响因素包括街谷形态、街谷建筑屋... 随着快速高强度的城镇化进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暴露更为严重。城市街道峡谷(街谷)因人群活动频繁且污染严重而备受关注。街谷通风与空气污染评价指标可分为街谷通风能力、污染扩散能力、污染物浓度3类,影响因素包括街谷形态、街谷建筑屋顶与形态、街谷走向与风向、街谷设施4个方面。依据现有研究,提出若干城市规划建议,并指出如下几个潜在的研究方向:1)发展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特点的评价指标;2)探索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3)不对称街谷研究;4)临街建筑的设计研究;5)太阳辐射影响时空动态研究;6)街谷设施的最佳配置;7)结合具体城市特点给出规划建议;8)耦合光化学过程、颗粒动力学和人为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建筑环境 空气污染 城市规划 植被
原文传递
APEC会议期间北京机动车排放控制效果评估 被引量:17
20
作者 樊守彬 田灵娣 +1 位作者 张东旭 郭津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保障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市采取了包括控制机动车排放在内的严格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基于路网车流量、车速和车型变化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下而上排放清单的控制措施效果评估...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保障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市采取了包括控制机动车排放在内的严格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基于路网车流量、车速和车型变化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下而上排放清单的控制措施效果评估方法.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路网车流量下降,车速上升,小客车的车流量下降幅度最大;APEC会议期间机动车尾气CO、NO_x、HC和PM排放削减比例分别为:快速路15.1%、22.4%、18.4%和21.8%,主干道29.9%、36.4%、32.7%和35.8%,次干道35.7%、41.7%、38.4%和41.2%,支路40.8%、46.5%、43.1%和46.0%.基于自下而上的排放清单方法,建立了APEC会前和会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会期机动车尾气排放量CO、NO_x、HC和PM排放量分别削减37.5%、43.4%、39.9%和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控制效果 APEC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