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魏猛 唐忠厚 +3 位作者 陈晓光 李洪民 张爱君 史新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徐菜薯1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氮素水平下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蔓长和各部位生物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不施尿素处理(对照)相比,施...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徐菜薯1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氮素水平下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蔓长和各部位生物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不施尿素处理(对照)相比,施尿素处理(每盆施尿素6.5 g、每盆施尿素13.0 g和每盆施尿素26.0 g)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增加,每盆施尿素6.5 g和13.0 g处理的蔓长和地下部生物产量均显著增加;每盆施尿素26.0 g处理的蔓长和地下部生物产量均显著降低;施尿素处理的胞间CO2浓度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薯蔓长度、叶片干质量、叶柄干质量、茎干质量、块根干质量、纤维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其中叶片干质量、茎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与胞间CO2浓度均呈负相关。表明适量氮肥有利于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和生物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叶菜型甘薯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 被引量:23
2
作者 傅玉凡 杨春贤 +5 位作者 赵亚特 赵文婷 刘小强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814-4822,共9页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2.22、2.68和2.41倍,其中叶片、叶柄和茎前3次采收期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后3次采收期的2.49,2.53和2.20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根据3个品种6次采收期的平均值计算,叶片对茎尖绿原酸含量的贡献率为73.64%,叶柄为11.96%,茎为14.41%。(3)茎尖6次采收期的DPPH·清除能力平均大小为:广菜薯2号(34.99%)>莆薯53(31.05%)>福薯7-6(18.83%),其中叶片(32.52%)>茎(23.64%)>叶柄(17.91%);前3个采收时期的茎尖、叶片、茎和叶柄的DPPH·平均清除能力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1.91、2.02、1.69和1.99倍。【结论】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部位和采收期间有显著差异;DPPH·清除能力与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叶菜型甘薯品种选育、栽培和产业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茎尖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绿原酸含量 品种 部位 采收期 DPPH·清除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