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病理与骨关节炎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晗 陈百成 +1 位作者 邵德成 董江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有大量证据显示,血管病理学在大多数关节疾病特别是在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静脉血栓导致长骨末端软骨下骨的小血管间歇性血流供应不足,由此造成软骨下骨血流量减少,组织间液也相应减少,软骨下骨缺血使关节软骨处... 有大量证据显示,血管病理学在大多数关节疾病特别是在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静脉血栓导致长骨末端软骨下骨的小血管间歇性血流供应不足,由此造成软骨下骨血流量减少,组织间液也相应减少,软骨下骨缺血使关节软骨处的营养和气体交换受到限制,这是引起软骨退行性变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其次,软骨下骨缺血引起局部骨细胞凋亡,促使骨破骨性吸收,进而导致骨质对外层软骨的支撑作用减弱。深刻理解诱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病因对于制定有效治疗的措施阻止关节炎的发病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血管病理 软骨下骨 骨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马方综合征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公兵 杨秀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68-670,共3页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家族积聚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骨骼和眼受累,自然病死率极高。心血管病变以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常见,也是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家族积聚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骨骼和眼受累,自然病死率极高。心血管病变以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常见,也是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效果不尽满意。新的研究发现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对MFS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氯沙坦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的过度激活有关,这一发现必将推动MFS治疗方式从传统的手术治疗向药物治疗转变。我们对MFS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及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血管病变 治疗 氯沙坦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血管干/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腾飞 裴文华 +2 位作者 邬杨楠 马月辉 关伟军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3期182-186,共5页
血管壁中的干/祖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细胞、内皮祖细胞和平滑肌祖细胞4种,它们具有高度的增殖潜能和分化能力,这些细胞可以固定在某些部位也可以进入外周循环中,在出生后的血管发生和损伤后的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分... 血管壁中的干/祖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细胞、内皮祖细胞和平滑肌祖细胞4种,它们具有高度的增殖潜能和分化能力,这些细胞可以固定在某些部位也可以进入外周循环中,在出生后的血管发生和损伤后的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分别介绍了以上几种祖细胞的来源、分布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血管病理状况下这些祖细胞所受到的影响,并概述了在病理状况下这些血管干/祖细胞之间在分布上和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复杂性。最后肯定了血管干/祖细胞的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祖细胞 血管壁 血管 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ox-LDL在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上的沉积及其对血管重塑的影响
4
作者 薛骏 杨海春 +3 位作者 李铭新 陆福明 顾勇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明确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是否在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上大量沉积 ,及其对血管重塑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 :对 2 1例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行动 -静脉内瘘术时取其部分桡动脉 ;同时选择 10例胸外科良性肿瘤患者 ,在术中选取同级别... 目的 :明确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是否在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上大量沉积 ,及其对血管重塑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 :对 2 1例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行动 -静脉内瘘术时取其部分桡动脉 ;同时选择 10例胸外科良性肿瘤患者 ,在术中选取同级别的部分胸廓内动脉作对照。常规 H - E染色 ,了解血管壁的病理损害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血管壁上 ox- L DL沉积以及 CD6 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1)、内皮素 - 1(ET- 1)、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 (e NOS)、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 结果 :常规 H- E染色发现 ,4例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局部存在明显的粥样斑块 ;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中层明显增厚 ,壁厚 /外径 (T/D)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e NOS在血管壁上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P<0 .0 1) ,并与 ox- L DL的沉积呈明显负相关 (r=- 0 .76 1,P<0 .0 1) ;而上述其他指标在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上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与 ox- L DL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呈明显正相关 (P<0 .0 1)。结论 :ox- L DL在尿毒症患者血管壁上的大量沉积 ,促进了单核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 ,损伤了血管内皮功能 ,导致了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是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血管重塑 尿毒症 病理学 OX-LDL
下载PDF
时间分辨回波分享MRA和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江 陈财忠 +5 位作者 李轫晨 徐鹏举 王建华 严福华 曾蒙苏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评估时间分辨回波分享磁共振血管成像(TREAT MRA)和并行采集技术在血管性病变中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个临床诊断或怀疑血管性病变患者行TREATMRA检查,采用3DFLASH序列,用加速因子为2的并行采集技术和回波分享... 目的:评估时间分辨回波分享磁共振血管成像(TREAT MRA)和并行采集技术在血管性病变中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个临床诊断或怀疑血管性病变患者行TREATMRA检查,采用3DFLASH序列,用加速因子为2的并行采集技术和回波分享技术填充K空间,采集1帧3D图像用时2~3s,共12帧动态显示靶血管解剖结构。分析全部病例的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其它检查作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TREAT MRA检查;TREAT MRA动态显示了动静脉充盈情况,至少有1~3帧动脉显示时无静脉污染;所有病例动脉结构显示清楚,包括动脉主干和肾、肺、手足动脉远端分支。TREAT MRA发现2例颈动脉和1例肾动脉狭窄,2例主动脉夹层和破口,前臂血管瘤,足部动静脉瘘和肺动静脉瘘各1例,病变显示清楚,10例行TREAT MRA的病例与其它检查技术结果比较,均与之完全符合。结论:TREAT MRA结合并行采集能以高时间分辨力清楚显示血管结构,效果类似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病变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微波热凝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永沛 张建设 +2 位作者 刘宽宇 朱宏卫 李晨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用WB-100型微波治疗机,在兔颈静脉和库存人血等组织材料进行微波热凝实验观察基础上,用微波热凝技术完成治疗口腔颌面部不同类型血管瘤93例。其中78例经1~4次微波导入获痊愈。13例配合了药物局部注射,2例配合了手术... 用WB-100型微波治疗机,在兔颈静脉和库存人血等组织材料进行微波热凝实验观察基础上,用微波热凝技术完成治疗口腔颌面部不同类型血管瘤93例。其中78例经1~4次微波导入获痊愈。13例配合了药物局部注射,2例配合了手术切除。所治病例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用结果提示:采用微波热凝治疗血管瘤,具有时间短、见效快、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凝 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治疗
下载PDF
MNNG诱发大鼠胃癌与间质血管的反应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国林 杨原 +1 位作者 杨思凤 何净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发生中,间质血管反应的意义.方法应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表面活性剂,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诱癌实验.将MNNG溶于蒸馏水中,浓度为150mg/L,供雄性Wistar大鼠(n=15... 目的研究胃癌发生中,间质血管反应的意义.方法应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表面活性剂,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诱癌实验.将MNNG溶于蒸馏水中,浓度为150mg/L,供雄性Wistar大鼠(n=150)自由吸饮.每8wk处死大鼠7只,至32wk实验全部结束.采用主动脉灌注墨汁观察组织间微血管密度,同时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以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反应.结果8wk~16wk粘膜基部血管密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至24wk发生原位癌,以MNNG+VitD(50mg)组的腺胃癌发生率最高,32wk处死的20只大鼠中有16只大鼠发生原位癌和润癌,肿瘤发生率为80%.结论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与肿瘤生长的速度密切相关,间质组织中血管密度越大,内皮细胞增生越明显,癌细胞生长的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液供给 血管 内皮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媛媛 韩卉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SMC)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术中收集正常及曲张大隐静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SMC一般组织学变化;制作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S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曲张大隐静脉内膜增厚...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SMC)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术中收集正常及曲张大隐静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SMC一般组织学变化;制作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S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曲张大隐静脉内膜增厚,SMC数量增多;中膜增厚,SMC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电镜下SMC形态不规则,胞浆中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丰富,肌丝少。结论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与SMC细胞形态学改变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静脉/病理学 静脉曲张/病理学 平滑 血管/病理学
下载PDF
复聪香液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余尚贞 赵长鹰 杜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 观察复聪香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对照组和复聪香液组,经反复脑缺血再灌流加降血压法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复聪香液及脑复... 【目的】 观察复聪香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对照组和复聪香液组,经反复脑缺血再灌流加降血压法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复聪香液及脑复康溶液,连续15 d后脑部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大量神经细胞损伤、变性,甚至坏死;而复聪香液及脑复康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结论】 复聪香液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海马CA1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聪香液/治疗应用 痴呆 血管性/中药疗法 痴呆 血管性/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超声观测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内皮功能损伤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阮骊韬 曹铁生 +3 位作者 段云友 庄磊 杨一林 孔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 通过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时 ,兔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两组 ,每... 目的 通过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时 ,兔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9只 ,分别灌服 5 .0g/kg体重的L 蛋氨酸 (M组 )和等量的自来水 (对照组 ) ,然后于 4、8、12、2 4h检测其血浆中的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 ,同时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EDD、EID。结果 ①急性HHcy时 ,M组兔髂外动脉的ED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且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而EID无明显的改变 ;②急性HHcy时 ,M组兔血浆中一氧化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血浆内皮素却明显升高。 结论 急性HHcy可导致兔血浆一氧化氮明显降低而内皮素明显升高 ,同时兔EDD明显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浆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超声检查 内皮功能损伤
原文传递
自噬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军浩 金静华 杨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2-559,共8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功能(表型转化、凋亡等)调节在颅内动脉瘤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噬可通过参与细胞功能调控进而参与血管功能的调节。在颅内动脉瘤起始阶段,自噬的激活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并... 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功能(表型转化、凋亡等)调节在颅内动脉瘤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噬可通过参与细胞功能调控进而参与血管功能的调节。在颅内动脉瘤起始阶段,自噬的激活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并抑制其凋亡;随着颅内动脉瘤的发展,自噬的激活与细胞凋亡由最先的对抗关系转化为协同或推动关系,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凋亡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本文对自噬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在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以及破裂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深入理解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寻找阻止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病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平滑肌/病理学 自噬 表型 生物转化 细胞凋亡 综述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骨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应灯 孙耕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对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PAF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形态影响 ;用针头式滤器观察PAF对RPMVEC单层通透... 目的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对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PAF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形态影响 ;用针头式滤器观察PAF对RPMVE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PAF对RPMVECF 肌动蛋白 (F actin)分布的影响 ;并观察山莨菪碱干预后的变化。结果 PAF浓度大于0 1mg/L作用 4 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 10mg/LPAF 12 0min内可使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F actin解聚 ,山莨菪碱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PAF引起RPMVE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PAF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与F actin解聚密切相关 ;山莨菪碱可抑制PAF引起RPMVEC细胞脱落、单层通透性增高和F actin解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肺微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形态学 细胞骨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刚 张杰 +3 位作者 陆劲松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7期680-683,共4页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 86例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 B、VEGF C、VEGF D和flt 4表达含量。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 B高表达 4 4例 (5 1 2 % ) ,低表达 4 ...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 86例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 B、VEGF C、VEGF D和flt 4表达含量。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 B高表达 4 4例 (5 1 2 % ) ,低表达 4 2例 (4 8 8% ) ;VEGF C高表达 4 6例 (5 3 5 % ) ,低表达4 0例 (4 6 5 % ) ;VEGF D高表达 4 3例 (5 0 0 % ) ,低表达 4 3例 (5 0 0 % ) ;flt 4高表达 4 8例 (5 5 8% ) ,低表达 38例 (4 4 2 % )。乳腺癌组织中VEGF C、VEGF D与flt 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 C、VEGF D、flt 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但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和分级无关。VEGF C、VEGF D高表达组总生存率较差。结论 :VEGF C、VEGF D和flt 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 ,VEGF C、VEGF D可作为提示临床预后较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内皮 血管/病理学 内皮生长因子/分析 受体 生长因子/分析 乳腺肿瘤/代谢 乳腺肿瘤/病理学 印迹法 蛋白质
下载PDF
通心络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杨敏 刘竞芳 +2 位作者 孙明 沈慧芳 周宏研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TXL)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通心络含药血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C损伤组;(3)通心络血清组;(4)通心络+LPC干预组。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观察通心络(TXL)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通心络含药血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C损伤组;(3)通心络血清组;(4)通心络+LPC干预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r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结果与对照组(0.380±0.023)相比,溶血磷脂酰胆碱(0.320±0.024)明显降低细胞活性,促进细胞死亡(P〈0.05);通心络干预后(0.424±0.034),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细胞死亡减少(P〈0.05)。结论通心络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治疗应用 胶囊△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副作用 血管疾病/化学诱导/ 治疗 脐静脉/病理学 内皮 血管/病理学
原文传递
超声观测慢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兔髂外动脉舒张功能损伤与电镜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骊韬 郝志强 +4 位作者 段云友 曹铁生 扬一林 袁丽君 王作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目的 通过慢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兔髂外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 )、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 9只 ,分别喂食正常饲料 (N组 ) ,L 蛋... 目的 通过慢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兔髂外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 )、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ID)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 9只 ,分别喂食正常饲料 (N组 ) ,L 蛋氨酸 (0 .8g·kg-1·d-1)饲料 (M组 ) ,然后于实验前、饲养后第 80d取血检测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同时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EDD、EID ,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第 80d后兔髂外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慢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 ,M组兔EDD、EI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EDD :(-9.2 6± 2 .73 ) %对 (9.87± 3 .13 ) % ,P <0 .0 1;EID :(16.94± 5 .93 ) %对 (2 7.73± 9.11) % ,P <0 .0 5 ]。M组血浆NO[(2 0 9.5 4± 17.5 0 ) μmol/L对 (3 86.2 7± 3 5 .67) μmol/L ,P <0 .0 5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而血浆ET[(2 47.40± 2 6.0 6) pg/ml对 (190 .92± 3 4.3 0 ) pg/ml ,P <0 .0 5 ]却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透射电镜下 ,兔髂外动脉内皮细胞均出现脱落 ,其线粒体肿胀 ,内质网扩张 ,内弹力板断裂 ,平滑肌细胞通过断裂的内弹力板向内皮下侵入 ,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也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而且髂外动脉内皮下增厚 ,其内胶原纤维增生、肌质增生十分明显。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不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外动脉 EID 慢性 改变 对照组 损伤 皮下 线粒体 内质网 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在诊断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茂胜 谢微波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48-350,372,共4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与超声在诊断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手术前接受MSCT扫描与超...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与超声在诊断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手术前接受MSCT扫描与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计算MSCT扫描与超声检查诊断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Kappa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44例患者确诊为血管源性急腹症。超声诊断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81.8%、87.5%、94.7%、63.6%、83.3%、0.62。MSCT诊断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5.5%、93.8%、97.7%、88.2%、95.0%、0.87。MSCT诊断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灵敏度、总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与超声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检查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但MSCT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血管病变 老年 多层螺旋CT 超声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乙型肝炎肝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严家春 陈文笔 +3 位作者 马勇 田瑞霞 丁体龙 徐长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血管增生及肝血管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CHB标本120例,CCl_4实验鼠肝标本50例进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及TGF-β1 mRNA原位杂交,并检测了CHB肝组织中α-S...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血管增生及肝血管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CHB标本120例,CCl_4实验鼠肝标本50例进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及TGF-β1 mRNA原位杂交,并检测了CHB肝组织中α-SMA,FN,LN,Co-Ⅳ表达与TGF-β1的关系结果在CHB Ⅰ组TGF-β1阳性表达占93%,强阳性表达为70%;在CHB Ⅱ组其阳性表达占43%,强阳性表达为57%;在CHB Ⅲ组其强阳性表达占77%,阳性表达为23%;而在肝硬变(LC)组TGF-β1则皆示强阳性表达(100%),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原位杂交显示,TGF-β1mRNA主要分布于血管纤维化区域、肝窦壁及部分肝细胞,同时TGF-β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α-SMA,FN,LN及Co-Ⅳ呈同步关系结论TGF-β1通过激活血管及肝窦内皮细胞,引发肝血管增生及内皮细胞凋亡,在细胞外基质等参与下,最终导致肝血管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及假小叶纤维间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并发症 血管疾病 病因学 血管疾病 病理学
下载PDF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平 杜学亮 +5 位作者 刘必来 黎咏璇 邓林 董雅伦 宋秀丽 林少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长脉宽1 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疗效。方法:使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Nd:YAG激光长脉宽1 064nm治疗214例血管性病变患者,根据血管性病变的厚度,先用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然... 目的:探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长脉宽1 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疗效。方法:使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Nd:YAG激光长脉宽1 064nm治疗214例血管性病变患者,根据血管性病变的厚度,先用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然后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照射病变部位,治疗1~6次,治疗间隔1个月,门诊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87例(40.65%),显著消退115例(53.73%),有效9例(4.20%),总有效率94.38%。治疗后出现水疱13例,紫癜10例,色素沉着6例,色素脱失2例,随时间逐渐恢复。结论: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长脉宽1 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发挥了强脉冲光和激光的优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病变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窄谱强脉冲光 Nd YAG激光长脉宽1 064nm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检测及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永武 杨蔚芳 倪晨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PLT、MPV、PCT和PDM)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血小板参数测定用拜耳ADVIA70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FPG测定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糖尿病组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PLT、MPV、PCT和PDM)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血小板参数测定用拜耳ADVIA70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FPG测定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糖尿病组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组的MPV、PDW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检测,并且便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性病变,从而对糖尿病血管性病变的监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中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红艳 王芳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采用玻珠柱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PAdT)。结果:vWF:Ag(160.8±35.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采用玻珠柱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PAdT)。结果:vWF:Ag(160.8±35.6)%、PAdT(89.5±7.8)%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并由此引起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血浆vWF:Ag及PAd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损伤 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