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03
1
作者 王念飞 陈阳 +6 位作者 郝庆菊 王欢博 杨复沫 赵晴 薄宇 贺克斌 姚玉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82-4489,共8页
2015年在苏州市城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样品共87套,用重量法分析了PM_(2.5)的质量浓度,离子色谱法分析了颗粒物中F-、Cl-、NO_3^-、SO_4^(2-)、Na^+、NH_4^+、K^+、Mg^(2+)和Ca^(2+),共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观测期间,苏州市PM_(2.5... 2015年在苏州市城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样品共87套,用重量法分析了PM_(2.5)的质量浓度,离子色谱法分析了颗粒物中F-、Cl-、NO_3^-、SO_4^(2-)、Na^+、NH_4^+、K^+、Mg^(2+)和Ca^(2+),共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观测期间,苏州市PM_(2.5)的年均质量浓度为(74.26±38.01)μg·m-3,其季节特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9种水溶性离子的总质量浓度为(43.95±23.60)μg·m^(-3),各离子的浓度高低顺序为NO_3^->SO_4^(2-)>NH_4^+>Na^+>Cl^->K^+>Ca^(2+)>F->Mg^(2+);SNA(SO_4^(2-)、NO_3^-和NH_4^+三者的简称)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SO_4^(2-)、NO_3^-和NH_4^+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它们在PM_(2.5)中主要是以NH_4NO_3和(NH_4)_2SO_4的结合方式存在.苏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源、燃烧源、二次过程和建筑土壤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PM2.5 苏州 季节变化 来源
原文传递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81
2
作者 薛国强 朱彬 王红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3-1643,共11页
为探讨南京市PM10、PM2.1和PM1.1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和其主要来源,分别在南京市区和北郊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得到了南京市城郊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①南京市区和北郊PM10、PM2.1、PM1.1颗... 为探讨南京市PM10、PM2.1和PM1.1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和其主要来源,分别在南京市区和北郊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得到了南京市城郊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①南京市区和北郊PM10、PM2.1、PM1.1颗粒物浓度顺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春夏秋季节3种颗粒物浓度北郊高于市区,冬季相反.②检测的10种离子SO2-4、NO-3、Ca2+、NH+4、Cl-、K+、Na+、F-、NO-2、Mg2+总质量浓度为市区46μg·m-3,北郊39.6μg·m-3,对市区和北郊PM1.1、PM1.1~2.1、PM2.1~10的贡献率分别为56%、49.5%、20.4%和42.5%、37.9%、18.3%.③主要离子SO2-4、NO-3、NH+4、Ca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在市区冬季高,夏季低,在北郊春季高,夏季低,南京地区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市郊两地的复杂下垫面和人为因素是影响离子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④NH+4、SO2-4、NO-3的前体物NH3、SO2、NOx的转化夏季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冬季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二者比重相近.Cl-在冬季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夏秋季和Na+一起主要来自海盐输送,Ca2+、Mg2+多为地面扬尘和建筑扬尘等地壳源,K+、F-、NO-2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和工业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季节变化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王英锋 张姗姗 +2 位作者 李杏茹 郭雪清 王跃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中PAHs总量分别为63.8±44.6ng.m-3、43.2±4.5ng.m-3、84.7±108.3ng.m-3、348.0±250.0ng.m-3和54.7±17.3ng.m-3、40.3±8.6ng.m-3、66.1±81.5ng.m-3、337.7±267.2ng.m-3;约有70%的PAHs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其质量浓度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颗粒物中PAHs主要以4、5、6环存在,其中4环以上占79.4%.源解析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燃煤,同时汽油、柴油燃烧排放也不能忽略.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强易造成多环芳烃挥发和反应,湿沉降有利于多环芳烃随颗粒物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AHS 北京 季节变化 来源.
下载PDF
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杨留明 王申博 +5 位作者 郝祺 韩士杰 李晨 赵庆炎 燕启社 张瑞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77-2984,共8页
为探究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本研究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对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进行为期1a的高时间分辨率持续观测,并基于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分析水溶性离子特征并对其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郑... 为探究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本研究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对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进行为期1a的高时间分辨率持续观测,并基于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分析水溶性离子特征并对其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郑州市总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42.7μg·m^-3,各离子质量浓度从大到小分别为:硝酸根(17.7μg·m^-3)、硫酸根(10.2μg·m^-3)、铵根(9.0μg·m^-3)、氯离子(2.3μg·m^-3)、钾离子(1.3μg·m^-3)、钠离子(1.3μg·m^-3)、钙离子(0.8μg·m^-3)和镁离子(0.1μg·m^-3).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夏季最低的季节特征,在PM2.5中的占比表现为秋季(65.2%)>冬季(52.5%)>夏季(48.2%)>春季(43.0%).除钠离子和钙离子外,其余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而钠离子表现为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钙离子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全年及春季、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单峰分布的日变化特征,冬季没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观测期间二次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质量浓度占PM2.5的43.8%,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观测期间郑州市存在较大程度的二次转化过程,且相对湿度对硫氧化率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对氮氧化率的影响较大.观测期间二次离子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钾离子与镁离子和氯离子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硝酸根、硫酸根和铵根的主要来源是气体污染物的二次转化,镁离子和钙离子通常来源于土壤尘和建筑尘,钾离子是主要的生物质燃烧标识物之一,钠离子来自于海盐和土壤尘,氯离子不仅来自于海盐,也可来自生物质燃烧和化石燃料燃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郑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受二次转化、燃烧源及土壤或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 PM2.5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二次转化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沈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 被引量:54
5
作者 刘雅婷 彭跃 +3 位作者 白志鹏 张宝生 史建武 赵丽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77-2785,共9页
2008年4月~2009年7月间,选取沈阳市不同功能区5个监测点位,采集了4个不同季节的大气VOCs样品187个,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方法测定了108种大气VOCs物质,考察了沈阳市大气VOCs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分布情况,并对其主要的来源进行识别.结... 2008年4月~2009年7月间,选取沈阳市不同功能区5个监测点位,采集了4个不同季节的大气VOCs样品187个,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方法测定了108种大气VOCs物质,考察了沈阳市大气VOCs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分布情况,并对其主要的来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371.0±132.4)μg/m3,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为含氧化合物(57.2%),其次为卤代烃(20%),烷烃(11.4%)、芳香烃(8.5%)和烯烃(3.0%).全市大气总VOCs浓度呈现出春秋浓度较高,冬夏浓度较低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受工业排放源的影响,商业中心点大气VOCs浓度在冬季的08:00~10:00时段、12:00~16:00时段和20:00~22:00时段均出现峰值,而夏季则呈现出10:00~12:00时段和18:00~20:00时段的双峰现象.工业区点位和商业中心区点位浓度高于其它功能区点位,清洁对照点周围由于没有明显的大气VOCs排放源,浓度水平最低.相关性和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燃烧、煤炭生物质燃烧、汽油溶剂挥发和工艺过程是沈阳市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沈阳 季节分布 日变化 空间分布 来源识别
原文传递
浑河流域水体污染的季节性变化及来源 被引量:52
6
作者 张鸿龄 孙丽娜 +2 位作者 罗庆 李卉颖 陈丽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5,共7页
2009年枯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1月)对浑河流域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一个水文年内水体污染变化特征及水体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体下游(七间房-于家房)NH4+-N污染较重,水质属于Ⅴ类甚至劣Ⅴ类(>1.5mg·L-1)... 2009年枯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1月)对浑河流域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一个水文年内水体污染变化特征及水体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体下游(七间房-于家房)NH4+-N污染较重,水质属于Ⅴ类甚至劣Ⅴ类(>1.5mg·L-1),大部分监测断面枯水期NH4+-N浓度较高;水体中总磷含量较低(均值为0.16mg·L-1),除北杂木、阿及堡、章党河口和于台,其他监测断面平水期(0.03~0.26mg·L-1)和丰水期(0~0.25mg·L-1)水体中磷浓度低于枯水期(0.13~0.28mg·L-1),表明浑河水体氮磷受点源污染影响较大;重金属Cu、Zn、Cd、Pb浓度在浑河水体中均较低,分别为0.68~21.81、43.33~129、0.26~1.21和0~0.28μg·L-1,水体未受到此类重金属的污染。总体来看,浑河水体受市区和沿岸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较重。因此,开展浑河水质治理应主抓点源排放,特别是造成局部断面污染加重的偷排漏排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N 总磷 重金属 季节性变化 污染源
原文传递
工业发达城市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异与来源变化 被引量:50
7
作者 邱孟龙 李芳柏 +4 位作者 王琦 陈俊坚 杨国义 王彬武 刘黎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8-305,共8页
为研究耕地土壤重金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表现出的时空变异与来源变化规律,以东莞市为研究区,通过多元统计对2002年和2012年耕地土壤中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描述,并结合地统计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模型对Hg、Cd... 为研究耕地土壤重金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表现出的时空变异与来源变化规律,以东莞市为研究区,通过多元统计对2002年和2012年耕地土壤中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描述,并结合地统计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模型对Hg、Cd、Cu、Ni 4种污染元素的时空变异和来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Hg外,4种污染元素含量在10 a期间均呈升高趋势。半变异分析表明,Hg、Cd和Cu在2012年受到更强的人为干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Hg和Cd的主要污染来源由电镀、电子、化工、制革产业和道路交通转变为电镀、电子产业与生活垃圾,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污染整治力度的不断增加,交通环保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导致的生活垃圾污染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重金属 土壤 耕地 时空变异 来源 东莞市
下载PDF
2011~2012北京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周雪明 郑乃嘉 +5 位作者 李英红 段菁春 谭吉华 张元勋 贺克斌 马永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54-4060,共7页
为研究北京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于2011年夏季~2012年夏季每3 d采集一次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Li、V、Cr、Mn、Co、Cu、Zn、As、Se、Ti、Ga、Ni、Sr、Cd、In、Ba、Tl、Pb、Bi和U的浓度,选取其中Zn... 为研究北京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于2011年夏季~2012年夏季每3 d采集一次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Li、V、Cr、Mn、Co、Cu、Zn、As、Se、Ti、Ga、Ni、Sr、Cd、In、Ba、Tl、Pb、Bi和U的浓度,选取其中Zn、Pb、Mn、Cu、As、V和Cr 7种主要重金属元素进行深入讨论.北京市PM_(2.5)中重金属Zn、Pb、Mn、Cu、As、V和Cr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1.30±254.52)、(212.64±182.06)、(85.96±47.00)、(45.19±27.74)、(17.13±19.02)、(4.92±3.38)和(9.04±7.84)ng·m-3.采样期间秋冬季节PM_(2.5)中重金属污染较春夏季节严重,这可能与北京秋冬季节取暖导致煤燃烧增加有关.霾过程会加剧北京PM_(2.5)中主要重金属Zn、Pb、Mn、Cu、As、V和Cr的污染,霾天对重金属污染的增加作用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扬尘(包括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和煤燃烧,少量来自远距离输送和其他工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季节变化 来源
原文传递
利用主动震源检测汶川地震余震引起的浅层波速变化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伟涛 王宝善 +4 位作者 葛洪魁 陈颙 袁松湧 杨微 李宜晋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为了监测汶川地震后断裂带附近的波速变化,2008年6月,我们利用快速响应探测系统,在龙门山断裂带北端进行了为期3周的连续观测实验。实验使用电动落锤作为主动震源,GPS连续同步授时的高精度数采作为接收系统。利用记录到的高时间精度观... 为了监测汶川地震后断裂带附近的波速变化,2008年6月,我们利用快速响应探测系统,在龙门山断裂带北端进行了为期3周的连续观测实验。实验使用电动落锤作为主动震源,GPS连续同步授时的高精度数采作为接收系统。利用记录到的高时间精度观测数据,结合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计算了P波和面波走时的相对变化,来表征地下波速的变化。我们观测到两次面波波速的异常变化,变化幅度最高达到2%,远远大于气压变化所能引起的波速变化。结合该时段内地震活动记录,我们认为面波的波速变化是由在附近发生的两次地震事件的同震效应引起的,该观测结果同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波速变化 主动震源 高精度测量 同震效应
下载PDF
郑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闫广轩 张靖雯 +7 位作者 雷豪杰 黄海燕 唐明双 曹治国 李云蓓 樊静 王跃思 李怀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45-1552,共8页
为探究郑州市PM_(2.5)的污染水平,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并进行来源分析,于2016年四季进行PM_(2.5)周年膜采样,每个季节连续采集30 d共采集有效样品170个.分别采用重量法测定PM_(2.5)的质量浓度,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溶性离子浓度,并使用主成... 为探究郑州市PM_(2.5)的污染水平,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并进行来源分析,于2016年四季进行PM_(2.5)周年膜采样,每个季节连续采集30 d共采集有效样品170个.分别采用重量法测定PM_(2.5)的质量浓度,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溶性离子浓度,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郑州市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150. 72μg·m^(-3),季节性特征明显,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略高于春季. NH_4^+、NO_3^-、SO_4^(2-)是郑州PM_(2.5)中最主要的无机水溶性离子,三离子之和占所测7种水溶性离子总含量的比例分别为92. 55%(春)、92. 94%(夏)、93. 06%(秋)和93. 15%(冬).阴阳离子电荷当量年均值为0. 886,PM_(2.5)呈弱碱性.春、夏季节铵盐的存在形态为NH_4NO_3和(NH_4)_2SO_4,秋季铵盐的存在形式可能为NH_4NO_3、(NH_4)_2SO_4和NH_4HSO_4,冬季NH_4^+除上述3种存在形式外,可能还以NH_4Cl或其他形式存在.郑州市大气中存在较强的SO_2、NO_2二次转化过程,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是二次转化过程,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矿尘、农业活动以及土壤和建筑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PM2.5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源解析
原文传递
泉州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云峰 于瑞莲 +3 位作者 胡恭任 孙境蔚 张棕巍 许文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44-4053,共10页
为掌握泉州市大气PM_(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同步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16个PM_(2.5)样品.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PM_(2.5)中Na^+、NH_4^+、K^+、Ca^(2+)、Mg^(2+)、F^-、Cl^-、NO_3^-和SO_4^(2-)等... 为掌握泉州市大气PM_(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同步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16个PM_(2.5)样品.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PM_(2.5)中Na^+、NH_4^+、K^+、Ca^(2+)、Mg^(2+)、F^-、Cl^-、NO_3^-和SO_4^(2-)等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观测期间,总水溶性离子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14.24±6.43)μg·m^(-3)>冬季(8.54±7.61)μg·m^(-3)>夏季(4.10±2.67)μg·m^(-3)>秋季(3.91±2.58)μg·m^(-3);SO_4^(2-)、NO_3^-和NH_4^+(SNA)是PM_(2.5)中主要的3种离子,占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春季(90.3±3.3)%、夏季(68.8±11.7)%、秋季(78.9±7.1)%和冬季(74.0±18.4)%,说明春季二次污染较为严重;PM_(2.5)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分析显示,阴离子相对亏损,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呈弱碱性;春、冬季NH_4^+主要以(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NO_3等形式存在,而夏、秋季则主要以NH_4HSO_4和NH_4NO_3形式存在;PMF源解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自海盐、二次源、建筑扬尘、垃圾焚烧源和生物质燃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市 PM2.5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来源
原文传递
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含量的季节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万奇 冯新斌 +3 位作者 郑伟 Lu Y-Julia 韩士杰 徐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6-299,共4页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大气测汞仪(Tekran 2537A),于2005-08~2006-07对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进行了连续1a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的年平均含量为(3.22±1.78)ng·m^-3,按季节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大气测汞仪(Tekran 2537A),于2005-08~2006-07对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进行了连续1a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的年平均含量为(3.22±1.78)ng·m^-3,按季节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含量高于北半球大气汞含量的背景值(1.5~2.0 ng·m^-3),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大气汞污染.在对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来源的解析中,该区频率最高的指示风向西南(SW)、西北(NW)和非主导风向东北(NE)方位上,城镇人为采暖、燃煤以及对生物燃料的使用成为该地区的气态总汞的主要来源,而土壤释放或其他来源的大气汞经中长距离的迁移也是造成该区域大气汞含量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气态总汞 季节变化 来源
下载PDF
太原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温彦平 闫雨龙 +1 位作者 李丽娟 冯新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使用TH-300B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监测系统对太原市夏季环境空气中的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日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夏季VOCs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为97.80μg/m^3,其中烷烃和芳香烃含量最高,分别占总VOCs... 使用TH-300B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监测系统对太原市夏季环境空气中的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日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夏季VOCs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为97.80μg/m^3,其中烷烃和芳香烃含量最高,分别占总VOCs的48.26%和38.63%,甲苯、苯和乙烷是含量最高的VOCs化合物;VOCs的日变化呈双峰出现,分别在8—9时和23时,VOCs最低值出现在14—16时。由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分析认为,机动车源和溶剂挥发源是VOCs最主要的排放源,占44.67%;其次是燃料挥发源和工业源、化学工业源,分别占27.04%和18.49%;植物源的贡献最低,占9.79%。控制机动车排放和溶剂挥发是控制太原市VOCs污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挥发性有机物 日变化 源解析
下载PDF
北京部分地区大气PM_(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9
14
作者 周家斌 王铁冠 +4 位作者 黄云碧 毛婷 钟宁宁 张逸 张晓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采集了北京城乡结合部和郊区2003年4个季节大气PM10样品,用超声萃取-GC/MS技术分析了其多环芳烃的组成.结果表明,17种母核多环芳烃总量在8.46~296.57ng/m3之间,城乡结合部的浓度是郊区的1.02~1.58倍.PAHs总量的季节性变化与采样时环... 采集了北京城乡结合部和郊区2003年4个季节大气PM10样品,用超声萃取-GC/MS技术分析了其多环芳烃的组成.结果表明,17种母核多环芳烃总量在8.46~296.57ng/m3之间,城乡结合部的浓度是郊区的1.02~1.58倍.PAHs总量的季节性变化与采样时环境温度显示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即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冬季PAHs总量分别是夏季的22.25倍和34.41倍,显示了燃煤取暖对北京冬季大气PAHs污染的贡献极为显著.运用多种多环芳烃比值综合判断,北京大气PM10中PAHs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来源为主,石油源和木材燃烧源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多环芳烃 季节性变化 污染源 北京
下载PDF
兰州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英红 饶志国 +3 位作者 谭吉华 段菁春 马永亮 贺克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28-2435,共8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空气中一类重要的有毒化合物,为探究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采集兰州市PM_(2.5)样品共60个,并进行了G...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空气中一类重要的有毒化合物,为探究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采集兰州市PM_(2.5)样品共60个,并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冬、夏季平均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91.79±88.29)ng·m^(-3)和(8.94±4.34)ng·m^(-3),冬季污染程度明显严重;降雪是导致兰州冬季大气PM_(2.5)中PAHs质量浓度降低最主要的气象因素;冬、夏季PAHs的环数分布均以4环比例最大,分别为51.40%和49.94%,5~6环比例夏季41.04%,高于冬季24.94%,2~3环比例冬季23.67%,高于夏季9.03%;通过PAHs的特征比值分析,兰州大气PM_(2.5)中PAHs的来源冬季以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为主,其中柴油车比例较大;夏季汽油车对PAHs的相对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PM2.5 PAHS 季节变化 来源分析
原文传递
上海市青浦区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露露 蒋卫兵 +4 位作者 张元勋 陈海宇 陈东红 王峰 魏永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50-3561,共12页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 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个VOCs物种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浦区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百分含量为41.64%,其次为芳香烃25.66%,烯烃15.21%,乙炔7.71%.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最高,10月最低;日变化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分布通过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计算,评估了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上海市青浦区大气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较强,且与VOCs浓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56.92%和芳香烃45.24%,OFP贡献最大的物种是烯烃29.19%和芳香烃40.82%;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物种是乙烯、异戊二烯、甲苯、间/对二甲苯及丙烯等物质.利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分析了VOCs的来源,结果显示,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VOCs主要有6个来源,分别是汽车尾气排放、LPG泄漏、涂料和溶剂挥发、植物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43%、5%、16%、3%、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月变化 日变化 化学反应活性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某石油化工园区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胡天鹏 李刚 +6 位作者 毛瑶 郑煌 秦世斌 闵洋 张家泉 邢新丽 祁士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利用快速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某典型石油化工园区2014年秋季(9、10、11月)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并对其组成、光化学反应活性、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秋季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工业地区,... 利用快速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某典型石油化工园区2014年秋季(9、10、11月)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并对其组成、光化学反应活性、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秋季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工业地区,且烷烃是大气中VOCs的最主要成分.研究区秋季3个月份大气中VOCs的混合体积分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各种烃类的日夜变化特征明显: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呈现"单峰单谷"变化趋势,乙炔的变化趋势呈"W"型.PMF受体模型解析结果表明主要来源于天然气交通及溶剂、炼油厂的泄漏或挥发等过程,其次为其他交通来源,沥青对于研究区VOCs来源也有一定的贡献.等效丙烯体积和最大臭氧生成潜势对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计算结果表明,烯烃和烷烃分别是各自混合体积分数的最主要的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组成 变化趋势 源解析 光化学反应活性
原文传递
无定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书鉴 韩晓 +1 位作者 王文辉 李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讨论溶质来源及其控制因素,为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考虑季节效应,在枯水期和汛期分别进行水样采集,综合运用图解法、相关性分析和正向推演模型分析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探讨水化学... 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讨论溶质来源及其控制因素,为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考虑季节效应,在枯水期和汛期分别进行水样采集,综合运用图解法、相关性分析和正向推演模型分析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探讨水化学形成机制并定量不同来源对溶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水体整体呈弱碱性,主要的阴、阳离子分别为HCO^(-)_(3)和Na^(+),水化学类型多数地区呈现HCO^(-)_(3)·SO_(4)-Na·Ca型.水质自西向东沿河道逐渐变差,超Ⅲ类水集中分布在枯水期支流和汛期下游.阳离子交换作用导致水中Na^(+)和K^(+)浓度增多,不同时期水体的NO^(-)_(3)和HCO^(-)_(3)浓度差异性显著,可能受季节降水淋溶土壤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蒸发岩风化和硅酸盐岩风化对无定河流域水体溶质贡献较大,枯水期分别为35.0%和46.5%,汛期分别为46.7%和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 水化学 时空差异 离子来源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广州大气PM_(2.5)中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晓雨 赵欣 +6 位作者 应蓉蓉 吉贵祥 韩彩云 孔令雅 冯艳红 单艳红 林玉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9-666,共8页
于2015年1月至11月在广州利用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细颗粒物(PM_(2.5))样品,并利用热光反射法(TOR)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浓度。结果表明,广州ρ(PM_(2.5))年均值为(69.5±35.6)μg·m^(-3),是GB 3095—... 于2015年1月至11月在广州利用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细颗粒物(PM_(2.5))样品,并利用热光反射法(TOR)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浓度。结果表明,广州ρ(PM_(2.5))年均值为(69.5±35.6)μg·m^(-3),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_(2.5)年均质量浓度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2.0倍,表明广州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OC、EC和总碳气溶胶(TCA)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31±4.53)、(3.56±2.72)和(16.85±9.60)μg·m^(-3),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3.2%、5.9%和27.0%,表明含碳组分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OC和EC浓度季节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性,OC浓度在冬季最高,而EC浓度在秋季最高。OC和EC的相关性弱和比值高的特征结果表明冬季二次有机碳(SOC)污染最严重,其平均质量浓度为6.9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62.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广州PM_(2.5)中碳组分来源较复杂,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夏季碳组分的主导污染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而秋季碳组分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PM2.5 含碳组分 季节变化 来源解析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CO_2及其δ^(13)C本底变化 被引量:26
20
作者 周凌晞 李金龙 +2 位作者 温玉璞 汤洁 张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而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弱 ;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浓度范围与所处纬度带平均状况基本吻合 ,年平均值以及年际间涨落与全球水平的一致性反映出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排放对大气圈的全球性影响 ;瓦里关站提供的主要温室气体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配合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的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温室气体 本底变化 二氧化碳 碳13 大气环境 大气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