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稳定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德旭 饶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0,共12页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的程度与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本文在样本选择上突出了资产价格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的针对性。通过构建引入资产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和IS-LM扩展模型,本文采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的ADF...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的程度与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本文在样本选择上突出了资产价格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的针对性。通过构建引入资产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和IS-LM扩展模型,本文采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的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VECM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揭示了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稳定之间的相关性、因果关系、影响程度、影响过程和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实体经济稳定 协整分析 VECM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文伟 杨小娟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101,共5页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以及股票、汇率、预期等传导机制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时滞大约为8~10个月,在长期并不影响实际产出。而股票价格...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以及股票、汇率、预期等传导机制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时滞大约为8~10个月,在长期并不影响实际产出。而股票价格途径、汇率途径、预期途径的作用时滞分别大约为13~19个月、23~25个月和9~10个月。为正确制定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时滞 VAR 方差分解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麦元勋 田晔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94,共4页
在分析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业还是对物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长于产业效应时滞 ,不同的... 在分析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业还是对物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长于产业效应时滞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效应时滞不同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货币政策 效应时滞 社会心理因素 物价 利率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模型
下载PDF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金融市场对中国储蓄率影响分析——基于修正的生命周期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江春 翁强 《区域金融研究》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将金融市场引入传统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经济增长,人口结构,金融市场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通过EVIEWS5.0计量软件,对时间序列数据(1981-2006)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变... 本文将金融市场引入传统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经济增长,人口结构,金融市场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通过EVIEWS5.0计量软件,对时间序列数据(1981-2006)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构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储蓄率进行动态预测其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方差分解显示各因素对储蓄率的方差变动影响程度,从而对各变量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测量。结论表明,传统生命周期模型只能解释部分中国高储蓄率问题,而本文所提供的修正后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方差分解
下载PDF
我国经济周期对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荣幸 陈月 杨汇潮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4,共9页
采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9年~2011年季度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3~5年的非寿险承保利润周期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证明经济周期对承保利润率周期有显著影响,进而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查经济... 采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9年~2011年季度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3~5年的非寿险承保利润周期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证明经济周期对承保利润率周期有显著影响,进而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查经济周期对承保周期的具体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经济变量波动共同解释作用达到22%,远远超过了其他干扰项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保周期 经济周期 HP滤波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我国宏观经济对股票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杨 陈雪姣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人们经常将股票市场比喻为经济的"晴雨表",说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通过考察我国股票市场表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商品出口额等几个宏观经济... 人们经常将股票市场比喻为经济的"晴雨表",说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通过考察我国股票市场表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商品出口额等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试图挖掘两者之间的真实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股票市场 GRANGER因果检验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
下载PDF
上证指数与纽约综指日经指数及恒生指数的联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扈倩倩 刘喜华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采用VECM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对纽约综指、日经指数、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大股指之间具有协整关系,纽约综指具有引导作用,亚洲三大股市相互之间影响不大,中国股... 采用VECM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对纽约综指、日经指数、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大股指之间具有协整关系,纽约综指具有引导作用,亚洲三大股市相互之间影响不大,中国股市主要受自身变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CM模型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股票市场 联动分析
下载PDF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双 冯国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09-813,共5页
目的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江苏省1996-2017年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主要技术手段是VAR中的冲击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目的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江苏省1996-2017年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主要技术手段是VAR中的冲击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卫生机构配置及其基尼系数可以建立有效的VAR模型,卫生机构配置的基尼系数对自身的冲击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响应,而基尼系数对卫生机构数量的投入有明显的逆向影响。结论医疗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对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有限的正面影响,但资源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公平性的影响力度更大;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提高也会对改善资源投入形成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基尼系数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下载PDF
计量经济模型在我国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评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增强 马民涛 杜改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42-746,共5页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从空间分布、指标选取、主要方法应用频率、数据预处理及结果对比等方面对计量经济模型在我国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进行评述,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的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环境 协整 GRANGER因果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基于VEC模型的国债发行额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欣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1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基于VEC模型,并运用协积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国债发行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国债余额、居民储蓄和贷款余额存在着长... 本文基于VEC模型,并运用协积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国债发行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国债余额、居民储蓄和贷款余额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影响国债发行额的主要因素有国债发行额本身、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赤字、居民储蓄和国债还本付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发行 协积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解法的中国股市泡沫检验问题研究
11
作者 余湄 皮道羿 周荣喜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1期40-45,共6页
基于理性投机泡沫理论,采用方差分解法对2005年5月到2012年9月上证综指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严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同动态自回归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测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严重投机性泡沫。
关键词 理想投机泡沫 动态自回归 方差分解 预警指标
下载PDF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2
12
作者 杨子晖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93,共13页
结合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DAG)技术,本文研究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并考察政策工具在传导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其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 结合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DAG)技术,本文研究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并考察政策工具在传导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其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货币到信贷传导环节的断裂,使得"信贷渠道"自身存在着较大的政策局限性,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递归的预测方差分解分析则表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DAG技术的运用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政策变量与实体经济部门"同期因果关系"的理解,而且克服了Granger因果检验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为我国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与安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私人投资 有向无环图 递归方差分解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农产品在产销间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许世卫 李哲敏 +1 位作者 董晓霞 李干琼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2-2099,共8页
本文选取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SCJG)和食品零售价格指数(SPLS)作为产销价格信号,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78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中国产地市场SCJG和销地市场SPLS的价格传递机... 本文选取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SCJG)和食品零售价格指数(SPLS)作为产销价格信号,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78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中国产地市场SCJG和销地市场SPLS的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产地市场SCJG对销地市场VE的CMSP模LS型存的在结协果整也关表系明,S,C我JG国与产L销SJG间之农间产存品在价着格正传相导关的性长,S期CJ均G衡每关变系动制1%约,引着发短销期地价市格场波S动PL,S其变误动差1修.08正0%项;(vecm)的系数为0.58,符合正向修正机制,变量向均衡方向的调整速度较快,且这种制约作用能自动减弱价格之间的偏离,促使各种价格走向均衡。从短期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显示,LSJG的上涨对SCJG的传导路径顺畅,但SCJG对SPLS的价格传导存在1期滞后,且产地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对销地市场的传递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而销地市场SPLS对产地市场SCJG的影响逐渐增加但效果却微乎其微。为此,我国要加强产地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形成机制的动态研究,不断健全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合理引导农民生产,推动国内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波动 价格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VEC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跨国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政 朱明皓 温博慧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6,共15页
本文采用最新发展的广义方差分解谱表示方法,从频域视角考察全球15个主要国家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短期与长期溢出效应,并依次从总溢出水平、方向性溢出水平以及影响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短期与长期下的不确定性总溢出水... 本文采用最新发展的广义方差分解谱表示方法,从频域视角考察全球15个主要国家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短期与长期溢出效应,并依次从总溢出水平、方向性溢出水平以及影响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短期与长期下的不确定性总溢出水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时序特征。(2)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水平与国际国内具体事件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冲击事件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具有不同的周期长度。其中,一国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的调整将导致其短期溢出水平显著提高,而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党更替及其他对经济具有负面影响的极端事件则会推动其长期溢出水平大幅上升。(3)金融开放度与贸易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分别具有较高的短期溢入与长期溢入水平,发达国家与环太平洋地区国家分别呈现出较高的短期溢出与长期溢出。(4)对长短期溢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两国间的金融市场波动相关性和产业结构相似度将显著增强双方的短期溢出,而贸易规模和经济周期差异则对彼此间的长期溢出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溢出效应 频域 广义方差分解谱表示
原文传递
CPI、REI、PPI和房地产价格传导研究--来自上海的实证数据 被引量:19
15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4,共8页
本文基于上海价格指数数据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E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及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通过DAG技术和多元动态因果检验,给出4种价格指数的同期因果流,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 本文基于上海价格指数数据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E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及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通过DAG技术和多元动态因果检验,给出4种价格指数的同期因果流,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信息传导。实证研究表明,PPI对CPI长期传导效应显著,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对CPI有一定的弱传导效应。我国应重新编制CPI,提高居住类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G传导 价格指数 方差分解
下载PDF
银行信贷、资产价格与债务负担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志辉 王近 李源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50,共13页
基于信贷约束下的单部门模型,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了银行信贷、资产价格与企业债务负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并达到担保约束后,外部... 基于信贷约束下的单部门模型,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了银行信贷、资产价格与企业债务负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并达到担保约束后,外部融资成本会相应上升,并压低资产价格,促使内生的担保约束进一步束紧,银行信贷也随之紧缩。根据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与杠杆率相比,债务负担比率对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具有更高的解释比例,这表明债务负担比率在衡量企业债务负担上更具有效性。因此,应尝试不同行业或地域内企业部门债务负担比率的计算与监测,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能够为我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企业去杠杆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债务负担比率有向无环图 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