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PPAW在铝合金焊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薛根奇 《电焊机》 2006年第2期36-37,共2页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是新型高效的焊接方法,其焊接效率高、成本低、焊缝质量好,但焊接稳定性稍差。在变极性等离子弧小孔法焊接工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并应用于铝合金螺旋焊管以及铝合金封闭电器筒体的焊接。
关键词 变极性 等离子孤焊 铝合金 应用
下载PDF
铝合金中厚板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焊(VPPA)焊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江红 厉克勤 刘志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前我国宇航工业中大量的铝合金构件主要采用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用这种方法焊接铝合金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气孔等焊接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焊工艺的特点以及用这种方法焊接LD10CS高... 目前我国宇航工业中大量的铝合金构件主要采用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用这种方法焊接铝合金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气孔等焊接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焊工艺的特点以及用这种方法焊接LD10CS高强铝合金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工艺方法具有能量密度高、穿透力强的特点,因此焊缝成形美观,焊接变形小,接头性能好,3~10mm板一次焊透,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 铝合金 焊接 等离子电弧焊 中厚板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设备与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余 常红坡 +2 位作者 陈春阳 刘松 张光新 《电焊机》 2006年第2期22-26,共5页
通过铝及铝合金焊接特点的分析,比较TIG、MIG、PAW不同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对不同板厚的防锈铝进行大量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工艺试验,总结出变极性等离子焊接铝合金对设备的要求,以及分析等离子焊接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制定了一套成熟的... 通过铝及铝合金焊接特点的分析,比较TIG、MIG、PAW不同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对不同板厚的防锈铝进行大量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工艺试验,总结出变极性等离子焊接铝合金对设备的要求,以及分析等离子焊接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制定了一套成熟的焊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立焊变极性等离子焊接中厚板铝及铝合金有着明显的工艺优势,可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焊前清理要求低,焊缝可达到I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及铝合金 等离子 焊接工艺
下载PDF
全数字机器人VPPA焊接电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振民 张福彪 +1 位作者 王鹏飞 张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30,共5页
为提高铝合金机器人VPPA(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过程的稳定性,研制了一台600 A级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全数字机器人VPPA焊接电源.主电路采用双逆变拓扑结构,初级逆变电路采用全桥拓扑,次级逆变电路采用双半桥并联拓扑;以基于... 为提高铝合金机器人VPPA(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过程的稳定性,研制了一台600 A级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全数字机器人VPPA焊接电源.主电路采用双逆变拓扑结构,初级逆变电路采用全桥拓扑,次级逆变电路采用双半桥并联拓扑;以基于Cortex-M4内核的STM32F405RGT6 ARM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植入FreeRT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机器人VPPA焊接过程数字化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实现电流闭环控制,获得了稳定的电流输出波形;设计了基于ARM的数字面板,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数字化.结果表明,研制的机器人VPPA焊接电源动态调节性能优良,焊接过程稳定可靠,焊缝成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焊接 等离子弧 数字化 模糊免疫控制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的工况适应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良 吕晓春 +2 位作者 薛永 徐富家 陈晓宇 《焊接》 2019年第11期24-27,I0024,共5页
以2A14和5A06两种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的工况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与5A06铝合金相比,2A14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的工况适应性较强,对间隙、错边等参数的适应范围宽。两种材料的固液相温差、热导率、... 以2A14和5A06两种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的工况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与5A06铝合金相比,2A14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的工况适应性较强,对间隙、错边等参数的适应范围宽。两种材料的固液相温差、热导率、比热容等热学性能差异是导致工况适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变极性等离子 工况适应性
下载PDF
浅谈铝及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
6
作者 李义田 《价值工程》 2013年第30期289-290,共2页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是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焊接方法,在铝合金的焊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焊接变形小,生产率高与其它焊接方法相比设备简单,成本低且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变极性等...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是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焊接方法,在铝合金的焊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焊接变形小,生产率高与其它焊接方法相比设备简单,成本低且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变极性等离子焊接以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及铝合金 变极性 等离子焊接
下载PDF
镁合金的活性电弧焊接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兆栋 刘黎明 +1 位作者 沈勇 王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916,共5页
在不同的电流条件下,研究了9种常见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活性剂在镁合金交流氩弧焊及变极性等离子焊弧中的行为。结果表明:活性剂TiO2、Cr2O3、AlF3、NiCl2、CdCl2、ZnCl2、MgCl2使镁合金交流氩弧焊焊缝熔深增加;MgF2、SiO2使镁合金... 在不同的电流条件下,研究了9种常见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活性剂在镁合金交流氩弧焊及变极性等离子焊弧中的行为。结果表明:活性剂TiO2、Cr2O3、AlF3、NiCl2、CdCl2、ZnCl2、MgCl2使镁合金交流氩弧焊焊缝熔深增加;MgF2、SiO2使镁合金交流氩弧焊焊缝熔深减小;TiO2、SiO2、Cr2O3、AlF3、NiCl2、CdCl2使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缝熔深增加;MgF2、ZnCl2、MgCl2使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缝熔深减小;活性剂对镁合金交流氩弧焊焊缝熔深增加的作用大于对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的;电弧收缩是活性剂使得镁合金电弧焊焊缝熔深增加的原因之一;活性剂的加入使得焊缝的晶粒比未涂敷活性剂时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活性焊接 交流氩弧焊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永全 陈树君 殷树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37,42,共4页
从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出发,研究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热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不对称电极特性对正、反极性期间电弧的产热具有很... 从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出发,研究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产热机理,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热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不对称电极特性对正、反极性期间电弧的产热具有很大的影响。反极性期间由于铝合金作为阴极,阴极压降大电弧产热量也增大。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时正、反极性期间的焊接电流和持续时间等参数不同也是造成正、反极性等离子电弧产热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 电特性 铝合金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横焊焊缝成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树君 蒋凡 +2 位作者 张俊林 黄宁 张裕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13,共6页
以穿孔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穿孔熔池为研究对象,根据熔池热源形态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横焊位置下的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缝成形.由于焊接速度波动和工件厚度的影响,体热源作用下的穿孔熔池背面存在最高温... 以穿孔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穿孔熔池为研究对象,根据熔池热源形态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横焊位置下的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缝成形.由于焊接速度波动和工件厚度的影响,体热源作用下的穿孔熔池背面存在最高温度点和最大熔宽截面相背离的现象;因此通过对穿孔熔池背面进行分区和定义,提出温宽偏离度概念,即熔池背面最高温度点和最大熔宽截面的偏离程度,用以描述穿孔熔池状态及焊缝成形;通过调节焊枪角度来改变焊接过程中的温宽偏离度,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减轻重力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实现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接在横焊位置上的良好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宽偏离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小孔熔池 横焊 焊缝成形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过程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永全 杜茂华 +2 位作者 陈树君 吴永军 石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96,共4页
分析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特点,提出了通过对焊接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变断面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的方法,并将焊接电流、离子气流量和焊接速度确定为变断面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过程的被调节参数.保... 分析了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特点,提出了通过对焊接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变断面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的方法,并将焊接电流、离子气流量和焊接速度确定为变断面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过程的被调节参数.保持穿孔熔池上"热"和"力"的动态平衡是调节焊接参数的根本依据,是实现变断面试件自动焊接的关键所在.采用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对焊接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动态保持穿孔熔池上热和力平衡,实现了变断面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 变断面 控制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稳定性及其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永全 陈树君 +1 位作者 殷树言 宋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0,114,共4页
以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稳定性机理及其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自行研制了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电路为双逆变型电路拓扑结构的VPPA—1型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源。重点分析小电流过零再引燃机理及其在大规范焊接条件下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 以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稳定性机理及其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自行研制了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电路为双逆变型电路拓扑结构的VPPA—1型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源。重点分析小电流过零再引燃机理及其在大规范焊接条件下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系统及其电弧的稳定性。分别提出了在小电流焊接时通过程序设定方法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由正极性变反极性之前提高过零电流,而大规范焊接条件下则控制过零电流的新观点,对科学认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特性及其焊接过程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 电弧力 电弧形态
下载PDF
钻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误差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甘世明 韩永全 陈芙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3,131,共7页
为提高焊接残余应力钻孔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需分析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依据误差传递理论推导了由应变误差与释放系数误差传递给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并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一条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链.以2A12高强铝... 为提高焊接残余应力钻孔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需分析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依据误差传递理论推导了由应变误差与释放系数误差传递给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并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一条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链.以2A12高强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板材为试验对象,定量分析了误差链中的弹性模量误差、贴片误差和应变读数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最终结果中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由弹性模量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中的相对误差均很小;由贴片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和Φ角中的相对误差在贴片24 h后均降为0%;由应变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和Φ角中的相对误差在应变释放150 min后均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法 误差 变极性等离子弧-熔化极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下载PDF
2A14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横向焊缝成形特点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勤练 杨春利 +1 位作者 林三宝 范成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82,117,共4页
对6 mm厚2A14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横向焊接的难点及焊接工艺参数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横向焊穿孔熔池受力分析,阐释了变极性等离子横向焊缝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变极性等离子弧横向焊接的难点是焊缝正面和背面的咬边缺陷及焊缝上部(靠... 对6 mm厚2A14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横向焊接的难点及焊接工艺参数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横向焊穿孔熔池受力分析,阐释了变极性等离子横向焊缝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变极性等离子弧横向焊接的难点是焊缝正面和背面的咬边缺陷及焊缝上部(靠近熔合线)宏观气孔的聚集.稍小的焊接线能量有利于消除横向焊缝正面咬边缺陷,稍大的焊接线能量有利于消除焊缝背面咬边缺陷.分析认为变极性等离子横向焊缺陷的产生与穿孔熔池受力平衡及重力方向改变导致的流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 铝合金横焊 焊缝成形 焊接缺陷
下载PDF
铝合金脉冲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 被引量:10
14
作者 春兰 韩永全 +1 位作者 陈芙蓉 洪海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2,130,共4页
研发了一种单电源双脉冲混合调制VPPA(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VPPA)焊接系统,在典型VPPA焊接基础上加入高低频调制脉冲,可输出1~5 k Hz高频脉冲,1~2 Hz低频脉冲及高低频混合脉冲.以3003铝合金为试验对象,采用脉冲VPPA焊接方法... 研发了一种单电源双脉冲混合调制VPPA(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VPPA)焊接系统,在典型VPPA焊接基础上加入高低频调制脉冲,可输出1~5 k Hz高频脉冲,1~2 Hz低频脉冲及高低频混合脉冲.以3003铝合金为试验对象,采用脉冲VPPA焊接方法,对其进行焊接试验,并通过焊接接头拉伸性能测试、显微相组织分析及断口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铝合金的焊接质量和接头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低频混合脉冲电流的周期性变化,对熔池产生搅拌、冲击作用,从而提高了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细化焊缝晶粒组织,断口韧窝趋于均匀且密度增加,提高了铝合金焊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频脉冲调制 变极性等离子弧 焊接工艺
下载PDF
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黎明 沈勇 张兆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8-202,207,共6页
采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实现了AZ31B变形镁合金板材的优质连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以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头中没有明显的热影响... 采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实现了AZ31B变形镁合金板材的优质连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以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头中没有明显的热影响区存在,接头成形好,焊缝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接头中主要的合金元素 Al、Zn在焊缝中分布均匀,没有发现区域偏析;接头中没有发现明显的Mg17Al12或其他杂质相的存在;由于焊接过程中存在着镁的蒸发、烧损,导致接头硬度值在沿焊缝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都稍有变化。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方法能够改善镁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并提高接头的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提高镁合金焊接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 镁合金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电弧形态及伏安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洪海涛 韩永全 +1 位作者 童嘉晖 庞世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69,131-132,共5页
试验使用VPPA-MIG复合焊方法对铝合金进行对接试验.通过高速摄像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复合电弧形态和伏安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磁场间的耦合作用,在VPPA正极性阶段电弧相互排斥,反极性阶段相互吸引,采取外加横向交变磁场,电弧摆动幅度明显减... 试验使用VPPA-MIG复合焊方法对铝合金进行对接试验.通过高速摄像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复合电弧形态和伏安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磁场间的耦合作用,在VPPA正极性阶段电弧相互排斥,反极性阶段相互吸引,采取外加横向交变磁场,电弧摆动幅度明显减小.由于MIG焊电弧的存在,等离子电弧伏安特性发生了改变.弧柱气氛更容易电离,使得等离子电弧电压下降.等离子电流较小时,电弧电压随MIG焊电流的增加而降低;等离子电流较大时,随着MIG焊电流进一步增加,电弧电压降低程度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为实现厚板铝合金高效焊接及其电弧耦合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熔化极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电弧形态 伏安特性 铝合金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弧物理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树君 徐斌 蒋凡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及Maxwell方程组,建立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的三维瞬态计算模型,依据变极性等离子弧焊对铝合金板材穿孔焊接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了随电弧极性变化的分时导电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的温度场、流场、电流密...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及Maxwell方程组,建立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的三维瞬态计算模型,依据变极性等离子弧焊对铝合金板材穿孔焊接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了随电弧极性变化的分时导电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的温度场、流场、电流密度和电弧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电弧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实验测量了工件表面电弧中心压力,得到了不同极性时的电弧形态。结果表明:相同电流条件下,正极性时电弧温度场分布比反极性时更加分散,但正极性时电弧最高温度范围小于反极性时;反极性电弧压力和电流密度在电弧中心处均大于正极性,在径向距电弧中心一定距离处,2种极性时的电弧压力和电流密度的大小出现反转;电弧压力对焊接电流响应迅速,正极性电弧压力小于反极性电弧压力,焊接电流过零时,电弧压力会降低到较低的值,电流增加时电弧压力变化存在"过冲"现象;对实验与计算得到的变极性等离子电弧正反极性时电弧图像和工件表面电弧中心压力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 三维模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arc in 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welding of aluminum alloy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海涛 韩永全 +1 位作者 杜茂华 吴永军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A double invert 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VPPA) power source based on 16-bit MCU applied for aluminum alloys was developed. Mechanics, electrical and the produced heat mechanism of VPPAW arc were tested and anal... A double invert 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VPPA) power source based on 16-bit MCU applied for aluminum alloys was developed. Mechanics, electrical and the produced heat mechanism of VPPAW arc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the VPPA welding procedure of aluminum alloy, the arc of electrode negative (EN) has more effect on force, whereas the arc of electrode positive ( EP ) has more effect on hea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keeping the balance of the force and heat is the critical element of VPPAW. This power source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weld aluminum alloy with a 15 mm thickness in vertical welding. The conclusions are applicable to the 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welding technique used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arc pressure aluminum alloy
下载PDF
铝合金LB-VPPA复合焊接热源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振邦 韩永全 +1 位作者 张世全 洪海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51,共6页
激光-变极性等离子弧(Laser beam-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LB-VPPA)属双高能束新型复合焊接热源。采用Y4-S2型高速摄像检测了LB-VPPA复合焊接热源形态,在理论分析复合热源产热机理的基础上,利用Fortran语言对SYSWELD软件热源模型... 激光-变极性等离子弧(Laser beam-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LB-VPPA)属双高能束新型复合焊接热源。采用Y4-S2型高速摄像检测了LB-VPPA复合焊接热源形态,在理论分析复合热源产热机理的基础上,利用Fortran语言对SYSWELD软件热源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能够实现正、反极性循环加载的LB-VPPA复合焊接热源模型。经与实际焊接熔池形状对比研究发现,熔池上部采用双椭球体热源,下部采用三维锥体热源,同时在小孔根部植入圆柱体热源的组合式热源模型与实际LB-VPPA复合焊接热源吻合。从模拟6 mm厚7A52铝合金板的VPPA焊和LB-VPPA复合焊接温度场分布结果发现,LB-VPPA复合焊能量更为集中,可以在平焊位置下实现穿孔型焊接。经实际焊接工艺试验验证了上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立精确的LB-VPPA复合焊接热源模型对开展厚板铝合金LB-VPPA复合高效焊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变极性等离子弧复合焊 热源模型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穿孔熔池的稳定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后孝 杨春利 +1 位作者 魏艳红 沈鸿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4,共6页
改进焊接工艺控制时序,编制起弧系统控制平台及信号采集程序。采用改进的起弧系统对2219铝合金和LF6铝合金薄板及中厚板进行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工艺试验,利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起弧过程中焊接熔池区域附近的点随预热时间的温度变化,并把... 改进焊接工艺控制时序,编制起弧系统控制平台及信号采集程序。采用改进的起弧系统对2219铝合金和LF6铝合金薄板及中厚板进行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工艺试验,利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起弧过程中焊接熔池区域附近的点随预热时间的温度变化,并把该曲线上的临界温度作为检测穿孔熔池是否形成的标志,计算机根据穿孔时刻的临界温度控制焊件行走的使能信号。研究表明:改进的起弧系统能够简化设备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与工作效率;在穿孔形成的瞬间,检测点的温度有一个从高到低的突变过程(穿孔前的瞬间温度达到临界值),而且对于同一检测点,多次测量得到的临界温度基本稳定:起弧阶段向主焊接阶段过渡稳定,能够实现穿孔熔池的稳定建立,从而验证改进的起弧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 铝合金 穿孔熔池 临界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