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壳聚糖絮凝剂VCG的制备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根 罗人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利用壳聚糖与香草醛之间的希夫碱反应 ,对壳聚糖的分子进行修饰 ,增加其支链数目与长度 ,制备出更为高效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VCG,并初步确定了反应条件。比较实验表明 ,VCG比未改性的壳聚糖的絮凝效果更好 ,COD去除率更高 ,且投加量更低。
关键词 壳聚糖 香草醛 改性 壳聚糖絮凝剂 VCG
下载PDF
香草醛基苯并噁嗪树脂的绿色合成及性能
2
作者 杨林长青 李正山 +1 位作者 刘宏 孔庆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109,共7页
为探索六元环及其数量对苯并噁嗪树脂阻燃性和热性能的影响,通过绿色溶剂合成了香兰素-甘氨酸钠型苯并噁嗪单体(XG-BOZ,不含六元环)、香兰素-烟酰胺型苯并噁嗪单体(XY-BOZ,单六元环)、香兰素-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型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XD-B... 为探索六元环及其数量对苯并噁嗪树脂阻燃性和热性能的影响,通过绿色溶剂合成了香兰素-甘氨酸钠型苯并噁嗪单体(XG-BOZ,不含六元环)、香兰素-烟酰胺型苯并噁嗪单体(XY-BOZ,单六元环)、香兰素-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型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XD-BOZ,2个六元环)和香兰素-三聚氰胺型苯并噁嗪单体(XS-BOZ,3个六元环)。热分析和燃烧性能测试表明,XY-BOZ的热性能和阻燃性优于XG-BOZ、XD-BOZ和XS-BOZ。XY-BOZ在氮气下的700℃时残炭率为60.9%,其热释放速率峰值为64.6 W/g,热释放总量为6.8 kJ/g,理论极限氧指数(LOI)为41.8%。测试了XY-BOZ和XG-BOZ在不同加热速率的热分解行为,通过热降解动力学计算法(Flynn-Wall-Ozawa法)计算出在质量转化率为5%时,单六元环的XY-BOZ的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为140 kJ/mol),无六元环的XG-BOZ的E_(a)为50.7 kJ/mol,比单六元环XY-BOZ的E_(a)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苯并噁嗪 噁嗪环 热降解动力学 热性能 阻燃性
下载PDF
朝鲜蓟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桂芝 杨尚军 白少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对菊科菜蓟属植物朝鲜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朝鲜蓟干燥根粉碎,分别用90%乙醇,60%乙醇提取得到朝鲜根乙醇提取液,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3次得3个不同极性的萃取物,萃... 目的:对菊科菜蓟属植物朝鲜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朝鲜蓟干燥根粉碎,分别用90%乙醇,60%乙醇提取得到朝鲜根乙醇提取液,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3次得3个不同极性的萃取物,萃取物干燥得到3个浸膏。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浸膏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ODS反相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分析,高效制备液相以及不断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体化合物,结合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对各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从朝鲜蓟干燥根中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5-甲氧基糠醛(2),香草酸(3),原儿茶醛(4),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芹菜素(6),木犀草素(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洋蓟酸(9),洋蓟酸甲酯(10),β-谷甾醇(11)。结论:其中化合物2,3,4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0首次从朝鲜蓟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蓟 5-甲氧基糠醛 香草酸 原儿茶醛
原文传递
基于活细胞固相色谱法联合高分辨质谱及网络药理学的丹参标准汤剂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成分及机制探讨
4
作者 孙兴帅 孙成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目的采用活细胞固相色谱法联合高分辨质谱技术快速筛选鉴定丹参标准汤剂中潜在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背根神经元细胞与丹参标准汤剂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共孵育,吸附成分采用超高效... 目的采用活细胞固相色谱法联合高分辨质谱技术快速筛选鉴定丹参标准汤剂中潜在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背根神经元细胞与丹参标准汤剂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共孵育,吸附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鉴别;鉴定得到的活性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其作用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联合Swiss数据库寻找成分作用靶点,以“neuropathic pain”为关键词在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检索去重即得疾病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神经病理性疼痛靶点交集筛选得到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检索,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导入Cytoscape 3.7.2绘图,以度值(degree)为标准选取前10靶点作为关键靶点;将共同靶点采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得到以酚酸类物质为主的潜在活性成分11个,分别为香草酸、丹参素、咖啡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异丹酚酸B、丹酚酸E。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74个,与神经病理性疼痛靶点集交集67个;PPI分析显示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白蛋白(ALB)、原癌基因c-Jun(JUN)、淀粉样β前体蛋白(AP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3)、toll样受体4(TLR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环加氧酶2(PTGS2)、转录因子p65(RELA)为关键靶点,“药味成分-靶点”网络拓扑分析显示各活性成分可能存在协同作用;GO富集分析显示与碳酸氢盐转运、对脂多糖反应、对细菌来源分析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区、膜区、分泌颗粒管腔等细胞组成以及碳酸脱水酶活性、水解酶活性、碳氧裂解酶活性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标准汤剂 神经病理性疼痛 活细胞固相色谱法 网络药理学 炎症和免疫反应 神经元恢复及再生 代谢紊乱 香草酸 丹参素 咖啡酸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阿魏酸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异丹酚酸B 丹酚酸E
原文传递
金属钐促进一步合成松脂素双内酯型前体 被引量:1
5
作者 齐燕 刘永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22,28,共4页
在CuI和4A分子筛存在下,直接使用金属钐促进香草醛和马来酸二酯发生双加成关环反应,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松脂素双内酯型前体。对反应温度、底物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反应在室温下于空气中即可实现,而无水条件对反应至关重要,且... 在CuI和4A分子筛存在下,直接使用金属钐促进香草醛和马来酸二酯发生双加成关环反应,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松脂素双内酯型前体。对反应温度、底物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反应在室温下于空气中即可实现,而无水条件对反应至关重要,且碘化钾等添加试剂能有效促进反应进行。最终在优化条件下,以63%产率制得松脂素双内酯型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素前体 马来酸二酯 香草醛 金属钐 碘化亚铜
下载PDF
1,4-二(3,4-二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丁烷的全合成
6
作者 吴安心 潘鑫复 +1 位作者 杨维东 陈世武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以香草醛为原料合成相应的β-酮酸酯,在乙醇钠/碘的作用下实现二聚偶联反应得到1,4-二酮化合物,然后在酸催化下合成出呋喃型化合物,最终得到天然木脂素(7).
关键词 药物 全合成 香草醛 天然木脂素 合成
下载PDF
小花清风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伟东 吴蓓 +6 位作者 李志峰 王琦 李艳 潘玲玲 冯育林 钟国跃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77-4280,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甲氧基... 目的 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甲氧基苯(1)、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2)、2,6-二甲氧基-4-羟基苄醇1-O-β-D-葡萄糖苷(3)、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acid(4)、原儿茶酸(5)、4-喹啉酮-2-羧酸(6)、3,4,5-三甲氧基苯甲酸(7)、邻苯二酚(8)、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7α,8S)-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 4-O-β-D-glucopyranoside(10)、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1)、1,2,4-苯三酚(12)、阿魏酸(13)、香草酸(14)、对羟基苯甲酸(15)。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风藤属 小花清风藤 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 原儿茶酸 阿魏酸 香草酸
原文传递
探究蓝莓果醋发酵过程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洪文艳 蒋予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84,共4页
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蓝莓果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阶段的花青素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探究蓝莓果醋发酵过程对花青素的影响。
关键词 蓝莓果醋 花青素 香草醛-硫酸比色法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渣废弃物利用——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9
作者 葛杰 张桦 +1 位作者 夏木斯亚 任燕萍 《化学工程师》 CAS 2013年第2期57-59,72,共4页
本实验采用香草醛-盐酸法,通过改变葡萄渣废弃物溶液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研究对其原花青素提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香草醛-盐酸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6/g.mL-1,甲... 本实验采用香草醛-盐酸法,通过改变葡萄渣废弃物溶液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研究对其原花青素提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香草醛-盐酸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6/g.mL-1,甲醇浓度60%;在最佳提取pH值为6,原花青素提取率最大,提取次数为1次已基本提取完全。通过本次实验建立了适合葡萄渣废弃物溶液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渣 香草醛-盐酸法 原花青素 提取率“赤霞珠”葡萄渣废弃物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