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数阶PID的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顺安 谢丹彤 +3 位作者 尚涛 贾树强 陈延礼 姚永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2-1458,共7页
针对液压变压器流量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对配流盘的位置进行精确控制.针对分数阶PID参数整定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时频域性能要求的多目标参数整定策略,结合一种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参数的最优整定,最后通过数... 针对液压变压器流量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分数阶PID控制器对配流盘的位置进行精确控制.针对分数阶PID参数整定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时频域性能要求的多目标参数整定策略,结合一种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参数的最优整定,最后通过数值仿真以考察所提方法.时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模糊及模糊PID控制策略;频域分析结果表明:该伺服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稳态保持性.验证了基于分数阶PID控制器实现配流盘位置控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变压器 配流盘 分数阶PID 参数整定
下载PDF
杂交中稻齐穗后叶片SPAD值衰减对再生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42-3450,共9页
【目的】探明影响再生力的主作关键植株性状,为杂交水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杂交中稻植株性状与再生力关系及主作和再生总体... 【目的】探明影响再生力的主作关键植株性状,为杂交水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杂交中稻植株性状与再生力关系及主作和再生总体高产组合的穗粒结构。【结果】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4个性状是代表品种再生力的关键因子,增加有效穗是进一步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穗粒数、叶颖花比、叶粒数比、叶粒重比、LAI衰减指数和SPAD值衰减指数分别与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仅有头季稻齐穗期至成熟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对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的偏相关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同一个组合同时实现头季稻和再生稻均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可能性小,两季总产同时满足理论产量达11.5t·hm-2和产量潜力达14t·hm-2的高产组合的主作群体主要特征最佳取值范围:穗粒数为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cm2·mg-1、SPAD值衰减指数0.4029~0.5409、有效穗232.12万~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g、单穗重4.13~4.43g。【结论】再生稻进一步高产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有效穗,头季稻齐穗到成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新指标,中等偏大穗品种是中稻-再生稻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力 SPAD值衰减指数 库源特征
下载PDF
紫茎泽兰在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入侵格局和生境分析
3
作者 刘宪斌 杨楠茜 +3 位作者 李涛 赵星硕 杨亚丽 胡先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目的】调查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个体生长情况和种群分布规律,分析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显著性,为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和防止外来入侵种的繁殖扩散提供科学建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云... 【目的】调查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个体生长情况和种群分布规律,分析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显著性,为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和防止外来入侵种的繁殖扩散提供科学建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沿林缘随机挑选9个紫茎泽兰种群集中分布区域作为起点,垂直进入森林内部,以10 m为间隔等距离定点调查样方,分别调查紫茎泽兰植株外部形态指标和环境因子。【结果】株高、丰富度、单株最多绿色叶片数、单叶最大面积、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度和重要值在林缘0~10 m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且随着进入森林内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或减少,呈衰减指数模型分布;在距林缘超过60 m的森林内部很少有紫茎泽兰植株出现。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和林冠郁闭度均能明显控制紫茎泽兰种群的分布和生长。土壤温度、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与紫茎泽兰种群外部形态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空气湿度和林冠郁闭度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由森林分布斑块化和物种生境碎片化产生的大面积林缘区域给紫茎泽兰种群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理想栖息地,而森林内部相对较低的土壤和空气温度、较弱的光照强度、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林冠郁闭度则明显抑制了紫茎泽兰种群的入侵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植株丰富度 生物量 植物种群存在度 植物种群重要值 环境因子 衰减指数模型 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翅果油树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悦茗 王建中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Diels)是我国特有种,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大灌木或落叶小乔木。本文主要从翅果油树的资源特征、价值以及保护和利用现状等方面叙述了翅果油树资源研究进展,并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翅果油树 油脂营养价值 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科尔沁草地植物种质资源的数量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睿 徐文铎 +1 位作者 陈玮 张粤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99-2706,共8页
以通辽地区科尔沁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探析该地区草地植物种质资源数量特征。结果表明:通辽地区科尔沁草地的植物种类组成十分丰富和复杂,共有42科,163属,276种,其中优良牧草种类占35.15%;可将草地类型划分为5大类、7个亚类、1... 以通辽地区科尔沁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探析该地区草地植物种质资源数量特征。结果表明:通辽地区科尔沁草地的植物种类组成十分丰富和复杂,共有42科,163属,276种,其中优良牧草种类占35.15%;可将草地类型划分为5大类、7个亚类、17个草地组,其中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建群种的群落占主要优势,分布最为广泛;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羊草群落的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的关系,即羊草群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羊草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也受到地理因子变化的影响,地上生物量随着经度升高而增加,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对增加该地区优质牧草产量、改良退化草地、发展草原畜牧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对于更好恢复和管理该地区重要的草地资源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物种重要值 草地地上生物量 地理分布格局 科尔沁草地
原文传递
基于AHP编程和KBE的野生树种园林综合价值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淑磊 李国松 +3 位作者 汪民 王印肖 张立彬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8,共8页
在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野生树种472种,通过发掘整理,98个野生树种具有园林价值,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出的层次分析法(AHP)程序模块,通过该模块作为源码的Web页面录入数值确定园林综合价值的各级指标权重值;与KBE技术进... 在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野生树种472种,通过发掘整理,98个野生树种具有园林价值,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出的层次分析法(AHP)程序模块,通过该模块作为源码的Web页面录入数值确定园林综合价值的各级指标权重值;与KBE技术进行密切的结合,选择使用河北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获得的具体数据,参考并且结合野生树种在园林综合价值方面的具体综合权重值,做出聚类分析,总结出分为7级的园林综合价值的河北省野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评价 野生树种 层次分析法 知识工程
下载PDF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关系的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永罡 王世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通过测定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背景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土壤的含水量以及16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比较了不同背景区从退化生态到非退化生态过程中各样地之间,以及石漠化和土山样地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 通过测定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背景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土壤的含水量以及16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比较了不同背景区从退化生态到非退化生态过程中各样地之间,以及石漠化和土山样地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喀斯特背景区还是非喀斯特背景区从退化到非退化的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增大,植物叶片的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大,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就越低;而从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石漠化样地植物叶片δ13C值并不随坡位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而坡位自上而下土山样地植物叶片的δ13C值则表现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逐渐趋负。这些研究结果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δ13C值对不同生境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机制,其中石漠化样地上的植物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最迅速和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δ^13C值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喀斯特区 非喀斯特区
下载PDF
环境因子与植物体δ^(13)C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爱芝 马玉贞 +1 位作者 伍婧 崔巧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0,共3页
通过总结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体δ13C值影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时,植物体δ13C值会下降;光照增强,植物δ13C值增大;UV-B增强时,植物体的δ13C值降低;温度、水分条件与植物体δ13C值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作者认为可能与其... 通过总结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体δ13C值影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时,植物体δ13C值会下降;光照增强,植物δ13C值增大;UV-B增强时,植物体的δ13C值降低;温度、水分条件与植物体δ13C值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作者认为可能与其研究区域、研究的植物种数量、种类、植物部分及叶片成熟度、采样时间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植物体δ^13C值
下载PDF
蜜源植物盐肤木的研究
9
作者 韩加敏 朱欣 +4 位作者 谭宏伟 王小平 樊莹 董坤 董霞 《中国蜂业》 2022年第5期47-53,共7页
【目的】通过对盐肤木开花规律、开花期、蜜蜂采集习性及蜜腺和花粉超微结构的研究,以评价其蜜源价值,丰富盐肤木蜜源的理论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重庆市彭水县、贵州省纳雍县盐肤木的开花规律、开花期、蜜蜂采集习性... 【目的】通过对盐肤木开花规律、开花期、蜜蜂采集习性及蜜腺和花粉超微结构的研究,以评价其蜜源价值,丰富盐肤木蜜源的理论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重庆市彭水县、贵州省纳雍县盐肤木的开花规律、开花期、蜜蜂采集习性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蜜腺和花粉样品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彭水、纳雍盐肤木花期为8~9月,雌花单花7~9 d、雄花单花5~7 d,局部区域单株花期长,其花期随海拔下降而推迟,不同的海拔使盐肤木花期得以延续,一些地区总体花期可达2个月左右;雌、雄花均有泌蜜孔,雌花在子房颜色玫红且柱头黄色时泌蜜孔开口最大(21.25μm^(2)),雄花从花瓣未下卷时到花瓣下卷后蜜腺不断长大,开口面积分别为18.23μm^(2)和23.19μm^(2)。盐肤木花粉嫩黄色,赤道面观如卵形,花粉大小约38.93(31.99~46.13)μm×20.53(18.07~23.89)μm,具3条萌发沟,沟长达两极。中蜂在盐肤木花期出巢及携粉回巢高峰是11:00时,回巢高峰是11∶00时至12∶00时;雌花在13∶00时、雄花在10∶00时至11∶00时访花蜜蜂数量达到峰值,访花蜜蜂数量达到高峰;蜜蜂采集盐肤木花粉的最适温度为26.10℃~27.10℃,最适湿度为60.77%~67.43%。【结论】盐肤木单株花期及整体花期长,雌、雄花均具有较强的吸引蜜蜂的能力,12点之前在雄花序上的采集蜂更多。盐肤木蜜粉丰富、蜜蜂喜采,是彭水、纳雍地区的秋季主要蜜粉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蜜粉源植物 超微结构 蜜蜂采集习性 蜜源价值
下载PDF
武汉东湖梅山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欢 韩哲元 何浩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56-57,60,共3页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武汉东湖梅山绿地植物的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武汉东湖梅山绿地植物共21科29属34种,梅山西部和北部的植物种类多于东部和南部的植物种类;Simpson指数(D)、Shannon—Weiner指数(H)及P...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武汉东湖梅山绿地植物的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武汉东湖梅山绿地植物共21科29属34种,梅山西部和北部的植物种类多于东部和南部的植物种类;Simpson指数(D)、Shannon—Weiner指数(H)及Pielou指数(J)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乔木的指数值>灌木的指数值>草本的指数值;东湖梅山植物重要值大于10%的乔木有9种,灌木有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梅山 植物重要值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海拔带青藏公路取土迹地恢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娟 舒朝成 +3 位作者 张红艳 张静 张雯娜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01-611,共11页
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 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 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高度、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虽然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杂类草(Weed)植物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却呈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Graminea)植物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植物高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中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无明显差异。说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随海拔升高,总群落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各个经济类群的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变化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群落特征 经济类群 物种多样性 工程迹地 恢复群落 天然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