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张延锋 刘益 李垣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3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联盟价值创造的源泉 ,然后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合作者进入战略联盟的条件和进行利益分配的几个基本规则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战略联盟价值分配管理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战略联盟 价值创造 利益分配 决策权重
下载PDF
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和财富分配——基于税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志勇 励贺林 《国际税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4,共12页
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焦点是基于利润归属的征税权划分难题,从2013年延续至今的国际税改,虽已形成利润应在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共识,但并没有建立可以支持国际税收规则适应全球商业环境变迁的基础理论体系。本文从税收角度... 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焦点是基于利润归属的征税权划分难题,从2013年延续至今的国际税改,虽已形成利润应在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共识,但并没有建立可以支持国际税收规则适应全球商业环境变迁的基础理论体系。本文从税收角度认识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和财富分配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包括所得来源地与价值创造地、生产界限和对GDP的批评、数字经济的价值链和数据的权属与收益。本文认为,数据生产要素创造的财富应回馈社会公众,由G20和OECD领导的BEPS包容性框架下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全球解决方案谈判走在了前面,为数字经济财富分配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且在这一进程中,国际税收治理正在由基于双边的协商模式转向基于多边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多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价值创造 财富分配 征税权划分 多边化趋势
原文传递
服务生态系统环境下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菊红 王昊 张雅琪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53,共10页
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 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演化均衡状态及其收益进行刻画。最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服务生态系统共创收益与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弹性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服务化的收益状况和系统的均衡状态;在不对系统收益分配进行调控的情况下,价值滑移降低了系统价值共创的效率,均衡状态的收益值低于系统最大收益值;对系统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控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率,奖励策略能够决定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而惩罚策略则能够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演化博弈 收益分配
下载PDF
论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基于广义价值论的视角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4,共20页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借助广义价值论框架,依次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使用...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借助广义价值论框架,依次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使用对劳动生产力、综合生产力和比较生产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依据比较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原理,论证了作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之一的数据要素可以提高部门单位平均劳动耗费创造的价值量,从而揭示了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途径。其次,在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后,本文构建了引入数据要素的功能性分配模型,分解出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以及相应地参与价值分配的份额,强调数据要素的报酬应与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相一致。最后,本文具体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与分配机制。数据要素的价值是通过数据价值链不同环节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实现的,接入各环节的每一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对数据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按照其接入环节时控制数据使之收益增值的部分得到分配,并强调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须借助于一个完备有效的要素市场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综合生产力 比较生产力 价值创造 功能性分配
原文传递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逄锦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7,共6页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成 价值创造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逻辑与规则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飞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3年第5期75-90,共16页
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立法的一个重要议题,旨在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从而实现公共数据的经济价值,但现行立法存在着基础性制度的疏漏问题。从理论逻辑来看,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旨在从商业利用中释放公共价值... 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立法的一个重要议题,旨在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从而实现公共数据的经济价值,但现行立法存在着基础性制度的疏漏问题。从理论逻辑来看,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旨在从商业利用中释放公共价值。因此,创新性的法律模式、法律规则应与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相调适,公共数据商业化利用必将其作为资产来对待,从而激励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数据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在公共数据价值创造中,开放主体自身承担的数据治理责任、商业化利用的机会公平、主管部门与商业利用主体、授权运营机构之间形成了公私合作关系成为核心的法律规则。而在公共数据价值分配规则体系中,基于社会公众是公共数据的形成主体和数据主体,商业利用主体应承担普遍服务义务与自有数据开放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商业化利用 公共数据资产 价值共创 价值分配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理论机理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海舰 李真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7,共16页
发展数字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高度一致性。数字经济可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方面促进共同富裕。从价值创造来看,数字经济具有渗透性、赋能性、替代性、创新性、双高性的特点,可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 发展数字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高度一致性。数字经济可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方面促进共同富裕。从价值创造来看,数字经济具有渗透性、赋能性、替代性、创新性、双高性的特点,可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等路径加速价值创造,具有速度经济、精准经济、网络经济、预期经济、尾部经济、全时经济、空间经济、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生态经济等若干效应;从价值分配来看,数字经济具有平等性、普惠性、免费性、共生性、透明性的特点,可通过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在线文化、在线政务等路径优化价值分配,具有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乡村富裕、促进精神富裕等特殊作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存在数据垄断、算法操纵、就业替代、数字鸿沟等问题。为此,要在充分认识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策略:一是加速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包括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构建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拓展数据应用场景领域、规范数字平台企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二是优化数字经济价值分配,包括运用共有共建共享共治理论指导、完善数字经济三次分配制度体系、构建数字时代政府市场全新规则、健全合规可信安全平等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下载PDF
白酒上市公司质量评价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绍伦 王强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2,共15页
在速度变革、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白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中国白酒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战略目标、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转变。从价值创造、价值管理和价值分配3... 在速度变革、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白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中国白酒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战略目标、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转变。从价值创造、价值管理和价值分配3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白酒上市公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7家白酒上市公司近五年的年报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我国白酒上市公司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4—2018年我国白酒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始终位居前列,金种子公司质量提升最大,维维股份公司质量下降幅度最大,其他上市公司具有不同程度变化;2018年,对白酒上市公司质量贡献度大小依次为价值创造能力、价值管理能力和价值分配能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是提升白酒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关键,价值管理和价值分配能力是影响企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处于我国白酒上市公司高质量水平;较高质量水平包括青青稞酒、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和金种子;中等质量水平包括老白干、山西汾酒和伊力特;顺鑫农业、甘肃皇台、水井坊、今世缘、酒鬼酒和舍得酒业等处于较低质量水平;维维股份质量水平最低。基于前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结果,提出我国白酒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在企业层面,通过品牌建设、创新驱动、质量保障、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产业生态系统层面,通过战略变革和责任重塑提升企业质量;在政策制度层面通过竞争机制设计、研发投入、金融法律支持等方面加强产业发展指引,从而加快白酒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白酒上市公司 质量评价 价值创造 价值管理 价值分配
下载PDF
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从马克思的协作理论说起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光伟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4年第1期179-197,共19页
以"价值创造——制度结构——价值分配"为逻辑主线,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研究劳动价值理论、企业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框架。基本思路是:从界定"个人差异"与"劳动差异"作为假设前提的辩证关系入手,... 以"价值创造——制度结构——价值分配"为逻辑主线,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研究劳动价值理论、企业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框架。基本思路是:从界定"个人差异"与"劳动差异"作为假设前提的辩证关系入手,以"协同劳动"为分析的核心范畴,以"制度结构"为理论的逻辑中介,通过演绎劳动创造价值的全部逻辑路径,最后试图为价值分配设定形式化的解释体系。文章同时强调了理论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协同劳动 价值创造 制度结构 价值分配
原文传递
价值创造、产品分配和剥削关系的嬗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谷书堂 王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6,共6页
本文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总量指标所表示的是社会财富的总和而非价值量的总和,因此国民收入的分配实际上是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的分配,而不是价值量的分配。分配的方式,应当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按劳动贡献与按其他生产要... 本文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总量指标所表示的是社会财富的总和而非价值量的总和,因此国民收入的分配实际上是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的分配,而不是价值量的分配。分配的方式,应当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按劳动贡献与按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对于分配过程中所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和个别中小企业盘剥工人等问题,则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因此,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新兴的民营资产者阶层并不同于旧社会的剥削阶级,应当给予其鼓励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产品分配 剥削
下载PDF
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原理、模式及其对税收制度的挑战 被引量:9
11
作者 邬展霞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创新引擎,厘清数据要素的相关概念及其价值创造的经济学模型,并结合其商业模式分类研究数据价值创造对现有税收体系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时代,税源主要源自数据要素创造的价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创新引擎,厘清数据要素的相关概念及其价值创造的经济学模型,并结合其商业模式分类研究数据价值创造对现有税收体系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时代,税源主要源自数据要素创造的价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支柱一”方案下的金额A反映的主要也是该价值,但其销售阈值的设定、转让定价框架下的方案本身又带来新的税收冲突。结合数据要素在税收实践层面的国际进展,以及我国政府关于构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最新文件精神,通过修订常设机构定义、明确数据的税务属性、清晰数据的产权属性、开征数据交易增值税以及数据税等政策途径,将有助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要素课税的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价值创造 国际税收 利润分配 数据税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学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6,共6页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竞争力 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价值分配 空间差异
下载PDF
一个数据要素的经济学新理论框架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思航 翁翕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8,共16页
本文基于一个数据要素的经济学新理论框架,围绕平台、流量和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元素,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和关键问题。该框架主要基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强调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和副产品特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 本文基于一个数据要素的经济学新理论框架,围绕平台、流量和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元素,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和关键问题。该框架主要基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强调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和副产品特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的核心特点和优势,规模收益递增和网络效应意味着数据要素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可以实现“1+1>2”的效果,通过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其他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认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需解决如何合理衡量数据要素收益和贡献,以及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机制等关键问题,应鼓励市场主体逐步探索和完善数据交易模式和定价体系,并通过税收设计和共享开放实现数据红利的再分配,从而更充分地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市场 信息经济学 价值创造与分配
下载PDF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蚌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 ,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产品的分配不同根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获取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把生产要素当作商品、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商品 ,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无论何种方... 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 ,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产品的分配不同根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获取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把生产要素当作商品、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商品 ,把生产要素当作资本。无论何种方式参与分配的依据都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而非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 ,但在市场经济中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按生产要素分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马克思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价值实现与新征税权利润分配难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丽 《国际税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8,共7页
2020年10月,OECD公布经BEPS包容性框架批准的"两大支柱蓝图报告"。"支柱一蓝图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给予市场国新征税权,难点在于新征税权的利润分配。本文认为,由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各阶段所做出的贡献并不相同,... 2020年10月,OECD公布经BEPS包容性框架批准的"两大支柱蓝图报告"。"支柱一蓝图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给予市场国新征税权,难点在于新征税权的利润分配。本文认为,由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各阶段所做出的贡献并不相同,价值实现被认为贡献最大,数字平台公司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及相应的价值货币化通道获取主要经济利润,不愿将更多剩余利润分配给市场国,是新征税权的利润分配难题。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支柱一方案"下新征税权的利润分配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达成共识,考验各方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新征税权 利润分配
原文传递
论价值创造的意义——析理论界存有误解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9,共8页
 价值创造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源,而且还在于说明生产过程是价值创造的根本环节。价值创造是第一性的,价值构成、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等均是派生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在搞清楚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  价值创造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源,而且还在于说明生产过程是价值创造的根本环节。价值创造是第一性的,价值构成、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等均是派生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在搞清楚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价格形成、价值分配,以及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的区别中掌握其意义所在。这是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财富生产 价格形成 价值分配 劳动价值论
原文传递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问题不同见解的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卫兴华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上 ,目前经济学界存在几种不同见解 ,如何评析几种不同见解的是非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常识性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探析和讨论 。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劳动价值论
下载PDF
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创造与分配研究——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静秋 邓伯军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数字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而不同类型平台的数字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具有差异性。数字资本家通过极致追求数字劳动者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达成数字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分配问题... 数字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而不同类型平台的数字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具有差异性。数字资本家通过极致追求数字劳动者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达成数字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需要明晰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与实践,智慧推进数字剩余价值的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提高数字剩余价值分配的正义性。总之,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创造是剩余价值分配的基础,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分配也对剩余价值创造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同时,二者的关系亦呈现为一种非线性,即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分配不仅深受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创造所影响,也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剩余价值创造 剩余价值分配
下载PDF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年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旨在探讨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理解和讲授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价值创造是被许多现象掩盖的... 旨在探讨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理解和讲授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价值创造是被许多现象掩盖的深层次问题,价值分配则是由各种具体经济关系决定的表象层次问题,由前者演绎上升到后者的过程,显示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层次 市场经济
下载PDF
自主创新道路与创新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振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为什么自主创新提出这么多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制约瓶颈,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劳动是一种具有巨大... 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为什么自主创新提出这么多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制约瓶颈,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劳动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创造作用的新的劳动形式,创新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严重影响着人们创新劳动的热情。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创新劳动价值论,从而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劳动的分配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劳动 价值创造 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