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康慧聪 胡琦 +6 位作者 刘晓艳 许峰 李巷 刘志广 曾铮 王敏 朱遂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患者人组,进行前瞻f生随访研究。分...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患者人组,进行前瞻f生随访研究。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在3、6、12个月3个时间点分别记录发作频率,分析发作频率的改变情况,计算50%、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比率,记录患者随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从而评估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评定疗效的长期性,并分析疗效与发作类型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及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134例,其中10例退出。在3、6、12个月3个时间点,儿童组每月发作频率减少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56%、62%、70%;成人组每月发作频率减少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74%、82%、85%,成人组稍高于儿童组。联合治疗第3个月时50%、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比率即可达:儿童组70.97%-35.48%,成人组83.87%-43.01%,至联合治疗后的6个月,12个月时仍可达较高比率,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S及SGTCS疗效差于SPS及GS(P〈0.05)。皮疹是退出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结论VPA与LTG联合治疗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可维持疗效稳定长达1年,且对SPS及Gs疗效更佳;联合治疗后不良反应无增加,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拉莫三嗪 联合治疗 癫痫
原文传递
丙戊酸对癫痫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帆 陈亚南 +1 位作者 张媞 肇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考察丙戊酸(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时,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癫痫患者病例294例,拉莫三嗪+丙戊酸合用组(A)72例,拉莫三嗪单用组(B)92例,丙戊... 目的考察丙戊酸(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时,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癫痫患者病例294例,拉莫三嗪+丙戊酸合用组(A)72例,拉莫三嗪单用组(B)92例,丙戊酸单用组(C)130例,分析各组之间血药浓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组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标准化血药浓度(CDR_(拉莫三嗪))分别是B组2.23、1.93倍(P<0.01,P<0.01),A组与C组的丙戊酸浓度和CDR_(丙戊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A组中不同丙戊酸浓度对拉莫三嗪浓度及CDR_(拉莫三嗪)无影响(P>0.05)。A组的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治疗时,临床疗效显著,但丙戊酸可增加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在合用时需调整拉莫三嗪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相互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胡雪飞 张永军 +1 位作者 魏丽红 张智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43-364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为临床癫痫的联合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2015年1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知网(CNKI)...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VPA)联合拉莫三嗪(LTG)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为临床癫痫的联合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2015年1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录的VPA联合LTG治疗癫痫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患者年龄、用药、疗程、癫痫类型、观察指标等资料,并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5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1 687例患者。分配方案的隐藏、盲法、选择性报道存在未知风险,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显示,VPA联合LTG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VPA[比值比(OR)=5.76,95%CI(3.78,8.78),P<0.001]或LTG[OR=2.80,95%CI(1.83,4.28),P<0.001],神经系统[危险差(RD)=-0.04,95%CI(-0.06,-0.02),P=0.002]、消化系统[RD=-0.05,95%CI(-0.08,-0.02)]、血液系统[RD=-0.03,95%CI(-0.05,-0.01),P=0.040]、皮肤附件[RD=-0.04,95%CI(-0.06,-0.01),P=0.00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VPA或LTG。结论 VPA联合LTG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VPA或LTG,且耐受性好。受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 拉莫三嗪 药物协同作用 疗效 药物毒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拉莫三嗪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初诊癫痫的疗效及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钱悠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0-82,86,共4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VPA)治疗初诊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初诊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n=43)与联合组(n=43)。单药组给予小剂量VPA治疗,联合组给予LTG联合小剂量VPA治疗。比较2组控制癫痫的疗效、神经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VPA)治疗初诊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初诊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n=43)与联合组(n=43)。单药组给予小剂量VPA治疗,联合组给予LTG联合小剂量VPA治疗。比较2组控制癫痫的疗效、神经认知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癫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联合组ADR发生率分别为11.63%、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G联合小剂量VPA能显著改善癫痫临床症状和神经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联合疗法 脑电图 神经认知功能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戈 李丽丝 窦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3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97例癫痫患者,分为全身性发作型52例,单纯性部分发作型28例,复杂性部分发作型76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型41例,...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97例癫痫患者,分为全身性发作型52例,单纯性部分发作型28例,复杂性部分发作型76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型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VPA+LTG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身性发作型患者的发作频率:1.42±0.67(次/月),单纯性部分发作型患者:0.82±0.43(次/月),复杂性部分发作型患者:1.47±0.75(次/月),部分继发强直痉挛发作型患者:1.53±0.66(次/月)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IL-2、IL-6、TNF-ɑ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7例癫痫患者出现皮疹占2.03%,转氨酶升高占1.52%。结论 LTG联合VPA对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患者的不良反应轻,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
下载PDF
丙戊酸钠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郑毅 梁月竹 +2 位作者 杨建虹 王力芳 王楠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 (T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93例难治性TS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试验组 (5 8例 )和对照组 (35例 )。试验组予丙戊酸钠 (40 0~ 6 0 0mg/d或 15mg·kg-1·d-1)合并...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 (T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93例难治性TS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试验组 (5 8例 )和对照组 (35例 )。试验组予丙戊酸钠 (40 0~ 6 0 0mg/d或 15mg·kg-1·d-1)合并氟哌啶醇 (2~ 6mg/d)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单一或联合使用氟哌啶醇 (6~ 16mg/d)、泰必利 (40 0~ 6 0 0mg/d)、可乐定 (0 15~ 0 6mg/d)、安定类药物 ],共治疗 8周。采用YGTSS、国际TS临床信息调查表、儿童行为量表 (CBCL)及副反应量表 ,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1,3,8周末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第 8周末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93% ,高于对照组(80 % ;Z =- 4 310 ,P <0 0 0 1) ;试验组YGTSS总分 [(3 5 0± 4 5 9)分 ]低于对照组 [(7 86± 7 0 3)分 ;P <0 0 1],减分率 [(83 11± 15 13) % ]高于对照组 [(6 3 81± 2 7 87) % ;P <0 0 1];试验组的CBCL评分[(11 43± 5 2 7)分 ]低于对照组 [(14 77± 6 75 )分 ;t=- 2 139,P <0 0 5 ];治疗第 1周末两组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从第 3周末开始试验组副反应评分 [(9 2 6± 3 15 )分 ]低于对照组 [(11 6 9±5 5 1)分 ;P <0 0 1],并持续至第 8周末。结论 丙戊酸钠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TS ,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TOURETTE综合征 丙戊酸 氟哌啶醇 药物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丙戊酸药物浓度与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育琴 齐晓涟 +1 位作者 黄越 陈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目的:寻找丙戊酸药物浓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便临床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法:运用血药浓度监测仪测定患者血药浓度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癫痫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 目的:寻找丙戊酸药物浓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便临床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法:运用血药浓度监测仪测定患者血药浓度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癫痫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1名汉族癫痫患者中有29名携带突变型CYP2C19基因,其中19名(65.52%)患者丙戊酸实际血药浓度较预期的血药浓度升高,血药浓度分布曲线右移。结论:CYP2C19参与丙戊酸的代谢。对于含突变型CYP2C19基因的患者应给予小剂量丙戊酸,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药物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药物浓度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特点探讨 被引量:30
8
作者 蒋正立 胡小铭 +3 位作者 崔可 许成新 林忠 许东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前、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的血药浓度,总结变化特点,并研究给药剂...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前、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的血药浓度,总结变化特点,并研究给药剂量调整与血药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美罗培南使其血药浓度下降(83.2±7.8)%,亚胺培南使其血药浓度下降(71.7±5.3)%,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血药浓度逐渐恢复,但增加丙戊酸钠给药剂量对血药浓度变化影响不明显。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两者不宜联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碳青霉烯类药物 血药浓度 变化特点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坚 方维军 +2 位作者 吴芳 张灯玲 丁宗政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用正己烷提取 ,经α-溴苯乙酮衍生后浓集进样 ,采用 Alltech C1 8柱 (15 0 mm× 4.6 m m,5︼m ) ,以甲醇∶水 (80∶ 2 0 )为流动相 ,环己烷羧酸为内标物 ,在波长 2 ...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用正己烷提取 ,经α-溴苯乙酮衍生后浓集进样 ,采用 Alltech C1 8柱 (15 0 mm× 4.6 m m,5︼m ) ,以甲醇∶水 (80∶ 2 0 )为流动相 ,环己烷羧酸为内标物 ,在波长 2 48nm处测定。结果 :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 11.31~ 181.0 0︼g/ m l,平均回收率大于 97% ,日内和日间 RSD<5 %。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戊酸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2A6、2B6、2C9及2C19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廖清船 史菁菁 +3 位作者 张永 李晓蕾 刘思婷 仇锦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2A6(CYP2A6)、286(CYP286)、2C9(CYP2C9)和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药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131例,应用多重PCR方法对CYP2A6*4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PCR.连...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2A6(CYP2A6)、286(CYP286)、2C9(CYP2C9)和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药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131例,应用多重PCR方法对CYP2A6*4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对CYP286。6、CYP2C9*2、CYP2C9*3、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根据CYP2C9、CYP2C19基因型分为4组:G1组(CYP2C9和CYP2C19均为强代谢者)、G2组(CYP2C19中间代谢者)、G3组(CYP2C19弱代谢者)和G4(CYP2C9弱代谢者);G3(3.70±0.95)、c4组(4.35±1.48)标准化血药浓度显著高于G1组(2.57±1.30,t=3.056、4.490,均P〈0.01)和G2组(2.76±1.19,t=2.827、4.462,均P〈0.01);G3(19.46±5.20)、G4组(19.30±7.67)丙戊酸钠剂量(mg/d)显著低于G1组(24.10±6.97,t=2.359、2.297,均P〈0.05)。未发现突变型CYP2A6’4和CYP286’6对丙戊酸钠剂量和丙戊酸钠标准化血药浓度的影响。结论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会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弱代谢(G3和G4组)的患JIA]~用丙戊酸钠应适当减少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 血药浓度 芳基烃羟化酶类 氧化还原酶类 N-脱甲基 多态现象 遗传
原文传递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存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冬梅 闫赋琴 孙慧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133-4134,共2页
目的以临床发现的美罗培南显著降低丙戊酸(VPA)的血药浓度为线索,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方法检索中文CNKI和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获取已经报道了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以临床发现的美罗培南显著降低丙戊酸(VPA)的血药浓度为线索,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方法检索中文CNKI和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获取已经报道了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中文CNKI收录的文献中无相关报道;而Pubmed数据库中共发现35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丙戊酸合用,导致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甚至诱发癫痫发作的报道;体内和体外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合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影响了VPA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抑制丙戊酸的吸收;增加血浆中丙戊酸向红细胞的转运;抑制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丙戊酸(VPAG)解离为游离的丙戊酸,后者是美罗培南和丙戊酸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结论临床应该避免合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和丙戊酸,两者之间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不能通过调整丙戊酸的剂量而减轻,临床必须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可选择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美罗培南 丙戊酸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联用新型抗癫痫药对癫痫患儿血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亚南 张媞 +3 位作者 徐善森 刘美 杨帆 肇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联用新型抗癫痫药(AEDs)对癫痫患儿血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单用VPA和VPA联用托吡酯(TPM)、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治疗的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联用药物(分为VPA组、VPA+TPM组、VPA+...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联用新型抗癫痫药(AEDs)对癫痫患儿血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单用VPA和VPA联用托吡酯(TPM)、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治疗的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联用药物(分为VPA组、VPA+TPM组、VPA+LEV组、VPA+LTG组及VPA+OXC组)及年龄分布情况(分为VPA1组和VPA2组)对患儿进行分组,比较血氨浓度及高血氨的发生情况。结果 VPA+TPM组和VPA1组患儿的血氨浓度分别为(42.39±16.40),(36.76±16.12)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分别有27例(20.30%)和13例(7.56%)患儿发生高血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A+LEV组与VPA1组患儿的血氨浓度分别为(39.25±18.04),(36.76±16.12)μmol·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高血氨发生率分别为10.47%和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LTG组、VPA+OXC组与VPA2组患儿的血氨浓度分别为(33.22±15.70),(39.88±20.30),(34.02±17.76)μmol·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高血氨发生率为5.13%,9.09%,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能增加VPA升高血氨的风险,加重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VPA联用TPM时,应注意监测患儿的血氨浓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新型抗癫痫药 血氨浓度 高血氨
原文传递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3
作者 温玉梅 刘秀娟 +1 位作者 刘晓宇 徐明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16-818,共3页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AP)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脂代谢指标、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LTG联合V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VAP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AP)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脂代谢指标、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LTG联合V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VAP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血脂各项指标及认识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注意力、延迟记忆及MOCA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执行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观察组(P<0.05)。结论:LTG联合VAP可有效控制癫痫患者发作频率,对机体脂代谢影响较小,并能明显改善患者认识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G、VAP 癫痫 认识功能 脂代谢
下载PDF
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金玉 王奎兴 孙增先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3-354,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检测的有效性及可利用性。方法 :归纳总结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服药时间、采血时间、监测时机、剂型及制剂质量、患者依从性、合并用... 目的 :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检测的有效性及可利用性。方法 :归纳总结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服药时间、采血时间、监测时机、剂型及制剂质量、患者依从性、合并用药、患者生理和病理指标等均为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结论 :在癫痫患者长期服药治疗过程中 ,医师、患者、药师应互相沟通 ,建立监测档案 ,密切注意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癫痫 不良反应 服药时间 采血时间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文武 王新兰 +2 位作者 丁小强 汪昆 杨靖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常规剂量组采取常规剂量丙戊酸[20~30 mg/(kg/d)]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小剂量组采取小剂量丙戊酸[10~15 mg/(kg·d)]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3个月内与治疗后3个月内的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脑电图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前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三组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 12%、91. 18%,高于对照组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治疗前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三组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后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 82%、11. 76%,低于常规剂量组的29. 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并改善脑电图,疗效优于丙戊酸单药治疗,其中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可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 剂量 脑电图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丙戊酸浓度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湛芳 胡朝欣 +1 位作者 王志燕 解学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目的 :建立适于普遍应用的丙戊酸血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本文采用BrMMC将丙戊酸转化为可紫外检测的酯 ,再经RP HPLC测定。结果 :在 15~ 2 0 0 μg·ml-1范围内 ,丙戊酸衍生物和内标的峰高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1;平... 目的 :建立适于普遍应用的丙戊酸血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本文采用BrMMC将丙戊酸转化为可紫外检测的酯 ,再经RP HPLC测定。结果 :在 15~ 2 0 0 μg·ml-1范围内 ,丙戊酸衍生物和内标的峰高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1;平均回收率为 10 0 .9%。应用于 3 4例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选择性强、重现性好 ,操作简便快速。本法适于临床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衍生化 治疗药物监测 测定 血清 浓度 抗癫痫药
下载PDF
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娟 姜辉 魏金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用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例症状性癫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治疗的临床资料,监测两药合用前、合用中及停止合用后丙戊酸血浓度。结果 4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用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例症状性癫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治疗的临床资料,监测两药合用前、合用中及停止合用后丙戊酸血浓度。结果 4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期间丙戊酸血浓度明显下降,最低降至4.23μg.mL-1,多在4~15μg.mL-1之间,较应用美罗培南前下降40~70μg.mL-1;1例患者同日开始应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丙戊酸血浓度持续不达治疗窗;2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期间丙戊酸血浓度无下降。结论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合用短时间内血清丙戊酸浓度显著降低,临床上应避免二者联用;丙戊酸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合用未出现血清丙戊酸浓度下降,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抗菌药 碳青霉烯类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癫 症状性
下载PDF
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785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谢军平 林筱青 冯玲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785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丙戊酸、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在有效血药... 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785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丙戊酸、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分别有354例(59.3%),17例(41.5%),66例(73.3%),48例(84.2%)。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原文传递
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薇 江秀华 廖淑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23 例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达到丙戊酸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未有效控制的有14 例,占11-4 % ;不在有效...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23 例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达到丙戊酸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未有效控制的有14 例,占11-4 % ;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而控制良好的有11 例,占8-9 % 。结论:丙戊酸的个体化给药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以血药浓度为依据,并建议在适当情况下有必要监测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血药浓度 监测 个体化给药 游离浓度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浓度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华年 陈渝军 刘智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血清中丙戊酸(VPA)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分析血药浓度与剂量及疗效关系。方 法:程序升温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结果:丙戊酸在20~3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  目的:建立血清中丙戊酸(VPA)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分析血药浓度与剂量及疗效关系。方 法:程序升温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结果:丙戊酸在20~3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 低检测浓度为1mg·L-1。相对回收率96%以上,日内RSD<4.3%,日间RSD<7.6%。23例癫痫患儿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其中 13例患儿剂量(20.8±3.8)mg·kg-1·d-1,血药浓度为(53.8±19.1)mg·L-1;10例患儿剂量(32.6±2.6)mg·kg-1·d-1,血药浓度 为(65.3±27.8)mg·L-1。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体液中丙戊酸的监测及药动学研究;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 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无显著相关性,宜采用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丙戊酸 癫痫 血药浓度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