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峡谷地带大跨度桥梁风场特性试验 被引量:56
1
作者 陈政清 李春光 +1 位作者 张志田 廖建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9,67,共7页
以主跨1176m的超大跨度悬索桥湘西矮寨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处峡谷地形模型的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山区峡谷风对桥梁结构抗风设计的影响。提出了由地形模型谷口前试验风场梯度风速与模型中桥位桥面高度处风速的实测对... 以主跨1176m的超大跨度悬索桥湘西矮寨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处峡谷地形模型的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山区峡谷风对桥梁结构抗风设计的影响。提出了由地形模型谷口前试验风场梯度风速与模型中桥位桥面高度处风速的实测对应关系,结合实际谷口前的梯度风速计算桥梁设计风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峡谷内沿桥跨方向平均风剖面的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性,不能用统一的剖面形式描述;桥面高度处风迎角明显高于规范要求的±3°之内的检验标准;峡谷风速放大效应需综合考虑测点高度和两侧山体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桥址 地形模型 风洞试验 风场特性
下载PDF
康定M_S6.3级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贺建先 王运生 +2 位作者 罗永红 曹水合 赫子皓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93,共11页
芦山Ms7.0地震、鲁甸执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 芦山Ms7.0地震、鲁甸执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沟谷两岸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剖面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康定地震两岸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监测数据揭示,(1)相对于康定姑咱参考站,位于右岸“半岛状”凸出山梁顶部1^#监测点的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10.6~11.5、7.1,阿里亚斯强度最大,水平东西向比竖直向HVSR频比值达到11.1,卓越周期在低频部分;位于右岸山梁中部2”监测点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4.3~5.0、2.3;(2)左岸地形坡面起伏较小,记录的峰值加速度较小,仅在坡折部位5^#监测点有明显的放大,水平与垂直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别为3.0~4.5、2.3,各监测点频比存在多个卓越周期,其放大效应在高频段更突出;(3)近直线型斜坡内(6^#及7^#监测点)放大效应相对较弱,且监测洞外侧放大系数大于水平深度较大的内侧。结果表明冷竹关两岸斜坡存在明显的地形放大效应,且右岸“半岛状”凸出山脊地形较左岸中高山斜坡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对比芦山地震该剖面放大系数,揭示了背坡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Ms6.3级地震 地形放大效应 冷竹关沟 “半岛状”凸出山梁地震动响应
下载PDF
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培之 陈凯辉 刘泽慧 《测绘科学》 CSCD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形流水模拟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利用共轭地表曲面的概念实现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方法,并设计出...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形流水模拟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利用共轭地表曲面的概念实现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方法,并设计出了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地形流水模拟法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算法。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脊线 山谷线 共轭地表曲面 流水模拟法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杰 李国英 沈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5-781,共7页
河谷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河谷地形不同导致面板坝边界条件不同,进而影响其应力变形状态。对某拟建坝高256 m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力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不对称不规则河谷对面板堆石坝的应... 河谷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河谷地形不同导致面板坝边界条件不同,进而影响其应力变形状态。对某拟建坝高256 m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力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不对称不规则河谷对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协调性影响较大,特别是右岸古河床阶地附近的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梯度变化较大,不利于面板的安全,设计和施工时需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通过与两种调整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针对性的分析了右岸古河床阶地的影响。同时左岸陡岸坡导致面板拉应力和周边缝位移较大,通过与3种调整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陡岸坡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形 高面板堆石坝 应力变形 古河床阶地 陡岸坡
下载PDF
峡谷地形条件下风电场风况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晶 赖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7-171,共5页
针对掌握复杂地形区域内的风能分布对风电场微观选址有重要作用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基于商用软件FLUENT平台,数值模拟了峡谷地形中风流流动规律,对比分析了主导风向、地形坡度及地面粗糙度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变化时风场风... 针对掌握复杂地形区域内的风能分布对风电场微观选址有重要作用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基于商用软件FLUENT平台,数值模拟了峡谷地形中风流流动规律,对比分析了主导风向、地形坡度及地面粗糙度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变化时风场风速的分布情形,可为此类地形风电场的风机机位布置和塔架安装高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地形 风电场 CFD 狭管效应 风速分布 微观选址
下载PDF
峡谷复杂地形风场空间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玥 唐金旺 +1 位作者 周敉 高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0,49,共7页
山区峡谷地貌复杂,风场参数确定是桥梁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现有桥梁抗风规范缺乏对此类地形条件的描述;以某实桥作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区峡谷地形风洞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峡谷复杂地形下不同风向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并... 山区峡谷地貌复杂,风场参数确定是桥梁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现有桥梁抗风规范缺乏对此类地形条件的描述;以某实桥作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区峡谷地形风洞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峡谷复杂地形下不同风向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并基于气象站历史风速记录和规范风速标准,总结了以梯度风高度及基本风压推算桥址区基本风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桥址峡谷地带,无明显峡谷风效应,平均风剖面分布不能依据统一形式描述;拟合得到桥址桥面高度处风速剖面指数α=0.20,地表类型归为C类;顺着峡谷中心来流,湍流强度值明显小于其它来流;与理论曲线相比,实测风速功率谱在低频段偏低而高频段略微偏高;随着风向角增大,水平脉动风速谱向高频段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桥梁工程 风特性参数 地形模型 风洞试验 基本风速
下载PDF
西部河谷地区三水河桥址风场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桦 李加武 刘健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4-78,共5页
以三水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西部河谷地区桥址处风场特性,分析了西部河谷地区不同风向来流时桥址处风剖面、湍流强度、积分尺度及脉动风功率谱变化情况。通过梯度风速相似关系,结合规范梯度风速,提出由风洞试验实测桥... 以三水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西部河谷地区桥址处风场特性,分析了西部河谷地区不同风向来流时桥址处风剖面、湍流强度、积分尺度及脉动风功率谱变化情况。通过梯度风速相似关系,结合规范梯度风速,提出由风洞试验实测桥址处风剖面指数及梯度风高度反算桥梁设计基准风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来流与河谷走向一致时风剖面接近幂指数分布,其他风向角风剖面不能用统一的幂指数分布表示,河谷风平均风剖面指数较其他风向小,拟合得到指数为0.142;河谷内的湍流度比较大,特别是在接近边坡的位置,桥面高度跨中的湍流度大于15%;由于桥梁结构位于河谷内,平均风速在来流风速的基础上被衰减而非放大,桥址处无明显的峡谷风效应;湍流积分尺度与脉动风功率谱的变化需要考虑周围山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西部河谷 地形模型 风洞试验 风场特性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覃金兰 薛联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79-2188,共10页
在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对维持独特的陆地生态系统起着关键作用,植被生长对地形因子的变化较为敏感,地形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研究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8年生长季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 在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对维持独特的陆地生态系统起着关键作用,植被生长对地形因子的变化较为敏感,地形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研究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8年生长季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研究NDVI在高程、坡度及坡向上的变化特征,并引进分布指数p揭示3个地形因子与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当p值>1,则表明该处为植被生长的优势地形。结果表明:近19年生长季NDVI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致呈增长趋势,植被覆盖变化率大于0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3.83%,主要分布在中游绿洲区和中上游林草混合处,植被覆盖变化速率以轻微改善(42.95%)和显著改善(40.88%)占主导。植被覆盖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高程500—2000 m达到最大值0.383,在坡度5°—8°达到最大值0.303,且坡向在阴坡达到最大值0.327。针对低中高3种植被覆盖类型,在高程、坡度及坡向的300种地形组合当中有63个组合为优势地形。从上述结果分析得到,流域2000—2018年植被覆盖情况日益改善,但仍有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在持续退化,且主要集中在阳坡,这是由于阳坡比阴坡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这反而抑制了植被的光合速率,加速了地表的蒸散发,应该加强该区域的治理且利用好优势地形进行生态恢复。该研究为西北干旱区的植被生长状况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对政府在植被覆盖地区的政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NDVI 植被覆盖变化速率 时空分布 地形因子 优势地形
下载PDF
基于WRF/CALMET模型的河谷地形近地面风场的数值同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华 陈永访 +1 位作者 何贵成 彭燕祥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5-131,共7页
处于河谷之中的大型水利枢纽所产生的泄洪雾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河谷地形局部风场的影响。由于泄洪雾化所引起风场的变化范围属于微小尺度的范围,WRF/CALMET模式难以达到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以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为研究目标,提出WRF... 处于河谷之中的大型水利枢纽所产生的泄洪雾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河谷地形局部风场的影响。由于泄洪雾化所引起风场的变化范围属于微小尺度的范围,WRF/CALMET模式难以达到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以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为研究目标,提出WRF/CALMET模式的数值同化方法,并针对一个典型河谷地形——安宁河谷,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为对比分析WRF、WRF/CALMET风场数据数值同化的影响,设置了4组试验方案。结果表明:对于安宁河谷2009年7月4日2:00-20:00的风场,应用WRF/CALMET模式的数值同化方法所得到的风速更接近观测值,风速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6,平均绝对误差为0.79 m/s,均方根误差为1.01 m/s。将WRF/CALMET模式和数值同化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河谷地形局部风场的模拟精度,为模拟泄洪雾化所形成的局地风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形 风场 松弛同化 WRF CALMET
下载PDF
基于OpenGL三维河网地形与数据场的可视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立华 梅亚东 +1 位作者 王现勋 董雅洁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65,共5页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流域中的应用,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三维地形实时绘制显示的机制.详细描述水利工程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仿真,在三维数字河网基础上叠加了实时计算的流场与温度场的数据,实现三维动态流场与温度场可视化...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流域中的应用,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三维地形实时绘制显示的机制.详细描述水利工程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仿真,在三维数字河网基础上叠加了实时计算的流场与温度场的数据,实现三维动态流场与温度场可视化.基于OpenGL环境开发的交互式可视化仿真系统形象地描绘流域内的地形场景、水利工程、河网等,对实现三维漫游、空间信息查询、洪水淹没分析和专业成果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道天然径流的影响,尤其是库区上下游水温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数字流域 OPENGL 三维流场 温度场 三维地形
下载PDF
峡谷地形对两次极端降水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银娥 吴翠红 +2 位作者 陈赛男 柳草 张文言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4-494,共11页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两种模式产品,对发生在宜昌峡谷地区2016年7月7日局地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和2018年4月22日稳定性极端降水过程形成原因及模式预报性能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强的块状回波稳定少...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两种模式产品,对发生在宜昌峡谷地区2016年7月7日局地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和2018年4月22日稳定性极端降水过程形成原因及模式预报性能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强的块状回波稳定少动,造成7月7日高效率的对流降水。4月22日降水既有沿山中尺度对流回波造成的对流降水,也有螺旋状涡旋回波形成的锋面层状云降水。(2)山谷风形成中尺度切变线,触发对流,中尺度切变线发展为中尺度涡旋使对流加强是极端短时降水形成的主要原因。(3)地形强迫抬升使对流降水强度明显增大,锋面层状云回波受地形阻挡影响长时间维持是稳定性极端降水形成主要原因。(4)地形相差大的地区模式预报性能差异较大,模式对复杂地形下的对流降水预报偏弱,导致系统强度出现差异,进而影响降水强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地形 极端降水 山谷风 锋面
下载PDF
山阳烟家沟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海龙 樊晓一 +2 位作者 张友谊 赵运会 王海瓜 《路基工程》 2016年第6期30-35,共6页
陕西省山阳县烟家沟滑坡现场调查和分析表明:该滑坡属于顺层岩体结构与沟谷地形组合的岩质滑坡。滑坡的发生机制为不利的坡体结构在长期重力作用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沿硅质岩层面发生滑移-拉裂-剪断滑动;滑坡发生后受沟谷作用,两次改变运... 陕西省山阳县烟家沟滑坡现场调查和分析表明:该滑坡属于顺层岩体结构与沟谷地形组合的岩质滑坡。滑坡的发生机制为不利的坡体结构在长期重力作用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沿硅质岩层面发生滑移-拉裂-剪断滑动;滑坡发生后受沟谷作用,两次改变运动路径,经历了整体滑动、碰撞解体、加速运动、二次碰撞和减速堆积的运动过程。这类滑坡特征表现为顺层岩体结构决定了滑坡的发生机制,沟谷地形控制着滑坡的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移-拉裂-剪断滑动 成因机制 顺层岩体 沟谷地形 路径变化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浅埋工作面过沟谷地形上坡段切顶机理分析
13
作者 杨登峰 李小双 +1 位作者 马天辉 谢生荣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浅埋煤层工作面推进至沟谷地形上坡段时,易出现关键层破断块体沿煤壁整体滑落失稳的大范围动载矿压灾害。根据沟谷上坡段顶板破断特征,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方法构建力学模型,探讨了顶板失稳的力学机理及基本顶破断失稳条件,获得了顶板来压... 浅埋煤层工作面推进至沟谷地形上坡段时,易出现关键层破断块体沿煤壁整体滑落失稳的大范围动载矿压灾害。根据沟谷上坡段顶板破断特征,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方法构建力学模型,探讨了顶板失稳的力学机理及基本顶破断失稳条件,获得了顶板来压步距及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各关键致灾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基本顶损伤区裂纹尖端的集中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增大,当应力强度因子增大到临界值时,悬臂梁破断工作面来压;沟谷坡角大小对来压步距及支架工作阻力起主要作用,损伤区裂纹长度、基本顶厚度、断裂韧性等因素也对其有较大影响;通过在麻地梁煤矿2103工作面进行现场监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分析了支架阻力的合理值。研究工作提高了工作面过沟谷地形上坡段顶板控制的准确性,能够有效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沟谷地形 上坡段 断裂力学 支架工作阻力
原文传递
沟谷地形下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党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为了研究沟谷地形条件下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采动裂缝发育规律,以神府矿区为研究基地,对安山煤矿5^(-2)煤开采工作面的覆岩采动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弱强度覆盖层作用下的基本顶受力模型,即"非均布载荷梁"结构模型。通过... 为了研究沟谷地形条件下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采动裂缝发育规律,以神府矿区为研究基地,对安山煤矿5^(-2)煤开采工作面的覆岩采动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弱强度覆盖层作用下的基本顶受力模型,即"非均布载荷梁"结构模型。通过对非均布载荷梁结构的力学分析,推导基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判别条件,确定了基本顶两端压力、剪力及垮距等参数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弱强度覆盖层厚度及坡度变化对覆岩采动裂缝间距的影响规律。实践表明,依据非均布载荷梁模型确定的覆岩采动裂缝间距与周期来压步距近似相等;覆岩采动裂缝随基岩破断失稳而呈周期性动态发育演化特征,工作面上方地表附近塌陷型和台阶型采动裂缝较为发育,采空区上方地表裂缝逐渐演化成错动量及张开量较小的闭合型地表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形 浅埋煤层 上覆岩层 采动裂缝 岩层移动
下载PDF
湖北侧长江三峡河谷地形对风速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雪婷 陈正洪 +1 位作者 孙朋杰 许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1-858,共8页
选取地处长江三峡河谷(湖北侧)的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桥位区(郭家坝站)附近沿江3个气象站、6个自动站多年的风速、风向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峡谷对河谷内不同区域风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烟墩堡、郭家坝、庙堡等临江3站... 选取地处长江三峡河谷(湖北侧)的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桥位区(郭家坝站)附近沿江3个气象站、6个自动站多年的风速、风向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峡谷对河谷内不同区域风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烟墩堡、郭家坝、庙堡等临江3站平均风速偏大、最大风速及极大风速出现大值频次偏高,狭管效应明显,其余非临江站则受局地地形遮蔽影响平均风速偏小、最大风速及极大风速出现大值频率偏低;在垂直方向上,150 m以下风速几乎没有明显的高度变化,实测风廓线指数几乎为0;桥位处阵风性强,阵风系数为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形 狭管效应 阵风系数 风廓线指数
原文传递
极近距离沟谷地形下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杰 李宏儒 +4 位作者 杨森 王小辉 白文勇 何义峰 康小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1,共4页
针对沙梁煤矿极近距离沟谷地形下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架阻力的适应性问题,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就沟谷下坡、沟底、上坡和凸形地貌4个阶段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计周期来压11次,下坡开采阶段共... 针对沙梁煤矿极近距离沟谷地形下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架阻力的适应性问题,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就沟谷下坡、沟底、上坡和凸形地貌4个阶段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计周期来压11次,下坡开采阶段共有2次周期来压,平均来压步距为21 m;沟底开采阶段共有3次周期来压,平均来压步距为30m;上坡开采阶段共有4次周期来压,平均来压步距为15m;凸形地貌开采阶段共有3次周期来压,平均来压步距为17m。通过现场实测,工作面回采过程的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架阻力特性相适应,验证了沙梁煤矿工作面支架的合理性,采用的ZY9200/15/29型液压支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护要求,可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形 煤矿开采 极近距离 矿压规律 支架适应性
原文传递
沟谷地形下非均匀条带开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17
作者 王其虎 刘一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沟谷地形下的缓倾斜矿层原岩应力场受地形影响较大,同一采区甚至盘区的采场所处的地应力环境有较大差异,采用与此种特殊地应力环境相匹配的采场结构参数对矿区的高效开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宜昌晒旗河矿区为工程背景,提出非均匀条带开... 沟谷地形下的缓倾斜矿层原岩应力场受地形影响较大,同一采区甚至盘区的采场所处的地应力环境有较大差异,采用与此种特殊地应力环境相匹配的采场结构参数对矿区的高效开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宜昌晒旗河矿区为工程背景,提出非均匀条带开采方案,运用简支梁理论、弹塑性理论计算条带采留宽度,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对采用均匀条带开采和非均匀条带开采的采场进行数值模拟,从应力、位移变化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分析了采场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全部采场结构参数按矿体最大埋深计算的均匀条带开采方案,不同埋深采用不同采留宽度的非均匀条带开采方案使采场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在保证采场稳定的前提下,提升了生产能力,对沟谷地形下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形 非均匀条带开采 采宽 留宽
下载PDF
陡峭山谷地形大跨连续刚构桥风致响应研究
18
作者 黄东平 《铁道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87-90,140,共5页
为解决陡峭山谷地形连续刚构桥施工时结构的抖动问题,以贵州省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PPP项目小瑶光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山谷地形的风速场,最大双悬臂施工阶段风致结构加速度和振型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监测点位... 为解决陡峭山谷地形连续刚构桥施工时结构的抖动问题,以贵州省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PPP项目小瑶光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山谷地形的风速场,最大双悬臂施工阶段风致结构加速度和振型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监测点位置的风速存在差异,山谷遮挡和河道宽度突变会影响风速风向,乌下江陡峭山谷地形湍流现象明显;在最大双悬臂施工阶段,桥梁结构的振动以低阶振动为主,结构横弯和纵弯刚度低、抗风能力弱,风荷载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阻尼比组成复杂,实测阻尼比在0.2~0.8之间,阻尼比在各自振频率中的分布不均,低自振频率低阶振型的阻尼比较大,高自振频率高阶振型的阻尼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地形 挂篮施工 悬臂法 大跨度桥梁 风荷载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土石坝心墙安全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朝军 杨家修 +2 位作者 湛正刚 慕洪友 程瑞林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共7页
复杂地形条件下心墙与陡峻岸坡剪切渗流安全、岸坡突变引起的坝肩横向张拉破坏、狭窄河谷心墙应力安全及变形稳定是土石坝心墙安全关键问题。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上述问题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理,揭示了工程建设需进一步深入研... 复杂地形条件下心墙与陡峻岸坡剪切渗流安全、岸坡突变引起的坝肩横向张拉破坏、狭窄河谷心墙应力安全及变形稳定是土石坝心墙安全关键问题。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上述问题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理,揭示了工程建设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心墙与岸坡接触部位在发生大剪切变形后仍具有较高的防渗抗渗性能;受主应力偏转、不均匀变形以及低围压土体剪胀特性的影响,在心墙顶部20~30 m范围内的土体,蓄水后应力变形条件将变得十分复杂,是较易诱发心墙发生水力破坏或接触渗透破坏的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应引起足够重视。除了严格坝体变形控制措施外,建议在高土石坝左右坝肩易发生裂缝区域,可采用接触粘土代替砾石土料,必要时采取预埋灌浆管、降低水库初期蓄水速率等工程措施,进一步降低高坝大库蓄水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心墙 河谷地形 渗流安全 张拉裂缝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太原市NO_2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瑞东 刘旻霞 +2 位作者 李瑞 张灿 邵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148,共8页
利用OMI卫星遥感反演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分布,分析了太原市2005-2015年NO_2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太原市NO_2柱浓度年均增幅为26.4%,且年度波动较大,2005-2008年NO_2呈逐渐升高趋势;2009-2010年是一个相对低值... 利用OMI卫星遥感反演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分布,分析了太原市2005-2015年NO_2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太原市NO_2柱浓度年均增幅为26.4%,且年度波动较大,2005-2008年NO_2呈逐渐升高趋势;2009-2010年是一个相对低值区段;2011-2013年是10年内NO_2高值区段,2014年以后呈逐降低趋势;其中2005年为10年内浓度最低。NO_2浓度整体呈沿汾河河谷南北向分布的趋势,远郊区的娄烦县和古交市浓度较低,形成为一个南北向的太原市区-清徐县NO_2高值区域。太原市的河谷地形不利于NO_2的扩散,夏季的丰富降水对NO_2具有显著的湿沉降作用;太原市近10年的地区工业产值变化、发电量增大、工业用电量增加、钢铁产量大和机动车保有量大且增幅快,这些人为因素是对流层NO_2柱浓度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NO2 时空变化 河谷地形 太原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