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形貌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第二液相 渣油
下载PDF
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Ⅴ .表面活性剂对减渣馏分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勃 李鸿雁 +2 位作者 李明远 赵锁奇 Harald Hoiland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79,共8页
采用剪切界面粘度仪考察了表面活性剂Tween40和Span80的油 水界面粘度及其对大庆、伊朗轻质和伊朗重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中Tween40、Span80和油相中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油 水界面粘度均增大。并且,... 采用剪切界面粘度仪考察了表面活性剂Tween40和Span80的油 水界面粘度及其对大庆、伊朗轻质和伊朗重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中Tween40、Span80和油相中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油 水界面粘度均增大。并且,当油相中Tween40、Span80的临界胶束(CMC)质量分数在其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内时,油 水界面粘度有大幅度的增加。Tween40铺展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大。Span80竖立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小。Tween40取代减渣馏分铺展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低,相互间的差别也较小,随着油相中Tween4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降低。Span80楔入减渣馏分油 水界面吸附层,共同构成油 水界面结构。对线性结构多的减渣馏分,随着油相中Span8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逐渐增大。对芳香稠环结构多的减渣馏分,随着油相中Span8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粘度 减渣馏分 膜性质 原油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Ⅺ.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乳状液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勃 李明远 +2 位作者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 Hoiland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1,共6页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模拟乳状液的粒度特征。研究表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较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粒径逐渐增大,粒度分布变宽;随着馏分增重或体相质量...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模拟乳状液的粒度特征。研究表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较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粒径逐渐增大,粒度分布变宽;随着馏分增重或体相质量浓度的增加,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增大。随着油相中芳烃含量增加,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中重馏分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增大,而大庆减压渣油轻馏分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减小。随着水相中碱或盐的加入,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模拟乳状液的初始粒径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减压渣油馏分 原油乳状液
下载PDF
减压渣油的胶体结构及其形成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6期71-76,共6页
应用冷冻断裂复形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研究了三种典型国产减压渣油的物理结构。结果表明,减压渣油是溶胶态胶体分散体系,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构成分散相胶团。胶质以两种状态存在:胶质重组分缔合形成分散相胶团,其余的胶质组分与... 应用冷冻断裂复形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研究了三种典型国产减压渣油的物理结构。结果表明,减压渣油是溶胶态胶体分散体系,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构成分散相胶团。胶质以两种状态存在:胶质重组分缔合形成分散相胶团,其余的胶质组分与油分(芳香分+饱和分)一起构成分散介质。分析了三种减压渣油及其组分的红外光谱、化学组成与结构参数,考察了渣油胶体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高电负性杂原子和芳香性是形成胶团的充分必要条件,氢键是形成胶团的重要分子相互作用方式。胶团的多少和聚集状态取决于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的多少,以及它们的高电负性杂原子含量和芳香性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组成分析 红外光谱 胶体结构 渣油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Ⅱ.第二液相及其表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作为参照系,则可将三类新相态统称为第二液相。三类新相态的来源并不相同:新相态Ⅰ是原生沥青质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反应 生焦 第二液相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一华 李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3-479,共7页
建立了渣油体系热反应特性的综合时间序列分析法,据之揭示了渣油热反应体系中与生焦过程有关的相分离现象,发现了三类形貌特征,相分离点和体相效应不完全相同的新相太,并初步证实它们与焦的形成特性有关。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渣油 相分离
下载PDF
Colloidal Structures of Daqing and Gudao Vacuum Residua and Their Forma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Li Shenghua (Logis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630042) Liu Chenguang, Que Guohe, Liang Wenjie, Zhu Yaji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2)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8-36,共9页
ColoidalStructuresofDaqingandGudaoVacuumResiduaandTheirFormationLiShenghua(LogisticalEngineeringColege,Chong... ColoidalStructuresofDaqingandGudaoVacuumResiduaandTheirFormationLiShenghua(LogisticalEngineeringColege,Chongqing630042)Liu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OIDAL structure freeze fracture REPLICA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Infra red spectroscopy PETROLEUM vacuum residua
下载PDF
大庆减压渣油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勃 李明远 +2 位作者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 Hoiland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采用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 ,将大庆减压渣油按相对分子质量分割为 17个馏分 ,并对各馏分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和紫外光谱测定。在此基础上 ,采用吊环法对各馏分在不同条件 (馏分质量分数、油相组成、盐的种类及质量分数、水相 pH值 )下的油... 采用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 ,将大庆减压渣油按相对分子质量分割为 17个馏分 ,并对各馏分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和紫外光谱测定。在此基础上 ,采用吊环法对各馏分在不同条件 (馏分质量分数、油相组成、盐的种类及质量分数、水相 pH值 )下的油水界面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庆减渣馏分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氢碳原子比逐渐下降 ,芳香共轭结构逐渐增多 ;随着馏分在油相中质量分数的增大 ,界面张力下降 ,且下降趋势相似 ,总体降幅不大 ;随着油相中庚烷的增多 ,界面张力降低。水相中CaCl2 使得油水界面张力上升 ,而NaCl或KCl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较小。水相 pH值在酸性范围内变化时 ,基本不影响油水界面张力 ,pH值在碱性范围内增大时 ,界面张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减压渣油 馏分 油水界面张力 原油乳状液 超临界分离
下载PDF
渣油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
9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制约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组成对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具有最重要影响。将不同性质的渣油单油混合为配油,能够改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和焦... 在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凝聚态沥青质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物理化学前身物和制约渣油热转化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渣油组成对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具有最重要影响。将不同性质的渣油单油混合为配油,能够改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和焦的形成特性。在不同性质渣油单油的配油热反应体系中,与在相应的单油热反应体系中相比,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几乎总是提前,提前幅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是:化学第二液相>化学物理第二液相>物理第二液相;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下,配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点随渣油配比的变化通常较小。特别是,当渣油单油的性质差别不大时,它们的配油热反应体系的相分离特性与单油热反应体系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化 第二液相 配油 渣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