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中用户标签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邢千里 刘列 +2 位作者 刘奕群 张敏 马少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6-1637,共12页
微博环境中用户可以为自己添加标签,用户所添加的标签往往被视为是对自身特点和兴趣的重要描述信息.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建立精确的用户描述,因此在个性化推荐、专家检索、影响力分析等应用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在大规模... 微博环境中用户可以为自己添加标签,用户所添加的标签往往被视为是对自身特点和兴趣的重要描述信息.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建立精确的用户描述,因此在个性化推荐、专家检索、影响力分析等应用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在大规模数据上分析和研究了微博中用户添加标签的行为及标签内容分布的特点;之后,通过主题模型对用户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户的标签越相似,微博内容也越相似,反之亦然;随后,分析了用户关注关系与微博和标签内容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显示,有关注关系的用户之间微博和标签的内容越相似;基于这个发现,分别使用标签内容和微博内容对真实微博数据中的用户关注关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标签的预测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微博内容的预测方法,显示出用户标签在描述用户兴趣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用户标签 主题模型 关注关系预测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的用户检索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应璇 孙济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3,176,共5页
从用户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用户检索行为引发的海量日志文件进行研究,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过程提出知识关联的新型思维方式,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用户检索行为的"大数据"具备了高价值度以及价值数据挖掘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检索日志 大数据 用户兴趣 数据挖掘 知识关联 用户检索行为
下载PDF
高密度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三种策略研究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 被引量:9
3
作者 阮昊 詹远 陈文彬 《时代建筑》 2019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基于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主的三所中小学的设计实践,文章探讨了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中小学设计中,如何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层面的"小尺度"、建筑要素层面的"亲用户"和建筑设计层面的"... 基于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主的三所中小学的设计实践,文章探讨了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中小学设计中,如何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层面的"小尺度"、建筑要素层面的"亲用户"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做连接"三种策略进行应对的设计与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建筑 高密度城市 小尺度 亲用户 做连接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中央厨房”式媒介融合路径的追问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忠良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3,共5页
从2015年开始,"中央厨房"作为媒介融合的模板开始在全国铺开。"中央厨房"能带领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吗?解决这个问题来自两个追问: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中央厨房"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传统... 从2015年开始,"中央厨房"作为媒介融合的模板开始在全国铺开。"中央厨房"能带领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吗?解决这个问题来自两个追问: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中央厨房"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用户流失及其所带来的广告流失、经济效益下降,渠道失灵、内容问题只是外在表象问题。基于此,文章做了一些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厨房” 用户获取 连接
下载PDF
Multi-User Connec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NOMA Schemes for Beyond 5G 被引量:4
5
作者 Baoxi Wang Chunlin Yan +1 位作者 Wei Liu Hailin Zh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0年第12期206-216,共11页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is proved to be useful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beyond 5th generation such as massive multi-user connection.Here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NOMA schemes:low code rate ...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is proved to be useful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beyond 5th generation such as massive multi-user connection.Here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NOMA schemes:low code rate spreading(LCRS)scheme and interleav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scheme.It is found that LCRS is superior to IDMA when number of users is small due to coding gain achieved.While IDMA is preferred when number of users is high because repetition applied in IDMA can suppress multi-user interference effectively.And interleaver is important in IDMA for randomizing the interference.Also,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channel decoder.It is observed that Log-MAP decoder ha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Max-Log-MAP when number of users is large.Thus,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Log-MAP decoder in NOMA in high user overloading case.We also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 of NOMA by using different type of channel codes.We find that NOMA using specific convolutional code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using specific LDPC code when number of users is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A multi-user connection LCRS IDMA iterative receiver channel coding
下载PDF
动态用户网络连接防干扰与安全认证方法仿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瑾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0-233,254,共5页
动态用户网络连接干扰和安全认证问题始终是影响无线网络成功通信的重要因素,对于当前方法存在通信信号传输防干扰性能较差,以及无法实现动态用户网络连接安全认证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干扰对齐与TNC相结合的动态用户网络连接防干扰... 动态用户网络连接干扰和安全认证问题始终是影响无线网络成功通信的重要因素,对于当前方法存在通信信号传输防干扰性能较差,以及无法实现动态用户网络连接安全认证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干扰对齐与TNC相结合的动态用户网络连接防干扰与安全认证方法,在建立网络连接通信信号传输模型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干扰对齐的方式确保动态用户在网络连接后能够实现无干扰通信,同时在网络接收节点通过简单的迫零接收消除来自网络内部的干扰,实现动态用户网络连接防干扰;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可信网络连接规范(TNC)的动态用户网络连接安全认证协议,给出了网络连接与安全认证协议执行具体流程,按照该流程,同时采用对称密钥算法安全认证动态用户网络连接身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动态用户网络连接防干扰和通信双方身份安全认证,且具有执行效率较高、机密性能较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 网络连接 防干扰 安全认证
下载PDF
A multipath routing algorithm for satellite networksbased on service demand and traffic awareness 被引量:1
7
作者 Ziyang XING Hui QI +4 位作者 Xiaoqiang DI Jinyao LIU Rui XU Jing CHEN Ligang CONG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844-858,共15页
With the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and launch costs of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coverage and high data transmission rates,satellit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With the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and launch costs of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coverage and high data transmission rates,satellit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air-ground networks.However,due to the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people’s living habits,the differences in user’demand for multimedia data will result in unbalanced network traffic,which may lead to network congestion and affect data transmission.In addition,in traditional satellite network transmission,the convergenc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s slow and global network information cannot be collected in a fine-grained manner,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calculating optimal routes.The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 cannot be satisfied when multiple service requests are made.Based on the above,in this pap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satellite network,and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is used to obtain the global network information,perceive network traffic,develop comprehensive decisions online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and update the optimal routing strategy in real time.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has good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and strong generalizabilit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outing,the throughput is 8%higher,and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load balancing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 Quick user datagram protocol Internet connection(QUIC) Reinforcement learning SKETCH Multi-service demand Satellite network
原文传递
用户体验式设计理念在运动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洋 伍舒闻 +1 位作者 杨璐铭 曾琦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9-123,共5页
介绍了用户体验式设计理念。通过对用户体验式设计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用户体验式设计理念进行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将这一设计理念运用到运动鞋设计上的实用方法和具体步骤。此外,探索了用户体验式... 介绍了用户体验式设计理念。通过对用户体验式设计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用户体验式设计理念进行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将这一设计理念运用到运动鞋设计上的实用方法和具体步骤。此外,探索了用户体验式设计和运动鞋设计的结合空间,丰富了运动鞋的设计内容和素材,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感受,让他们在消费过程中通过产品与设计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获得愉悦的体验,同时拓宽了运动鞋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运动鞋 设计 互动
下载PDF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on Problems and Design Solutions
9
作者 SONG Ji-Won NORMAN Donald +1 位作者 NAM Tek-Jin QIN Shengfe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145-1155,共11页
Users, especially the non-expert users, commonly experience problems when connecting multiple devices with interoperability. While studies on multiple device connection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on spontaneous device a... Users, especially the non-expert users, commonly experience problems when connecting multiple devices with interoperability. While studies on multiple device connection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on spontaneous device association techniques with a focus on security aspects, the research on user interaction for device connection is still limited. More research into understanding people is needed for designers to devise usable techniques.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Research-through-Design method and studies the non-expert users' interactions in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between devices. The "Learning from Examples" concept is adopted to develop a study focus line by learning from the expert users' interaction with devices. This focus line is then used for guiding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 non-expert users' difficulties at each stage of the focus line. Finally, the Research-through-Design approach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users' difficulties, gain insights to design problems and suggest usable solutions. When connecting a device, the user is required to manage not only the device's functionality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vices. Based on learning from failures, an important insigh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design approach to improve single-device interaction issues, such as improvements to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or computer guidance, cannot help users to handle problems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This study finally proposes a desirable user-device interaction in which images of two devices function together with a system image to provide the user with feedback on the status of the connection, which allows them to infer any required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connection device association user-multiple device interaction smart production system Research through Design learning from examples
下载PDF
用户环境切换的关键技术及实现
10
作者 张亦辉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18期78-8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入侵诱骗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结合环境切换技术的入侵诱骗系统原型,并以此原型为指导,设计出基于TCP层的环境切换子系统。论文提出了用户环境切换和用户连接切换中各种状态信息提取、迁移及恢复的方法、通过修... 本文首先介绍了入侵诱骗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结合环境切换技术的入侵诱骗系统原型,并以此原型为指导,设计出基于TCP层的环境切换子系统。论文提出了用户环境切换和用户连接切换中各种状态信息提取、迁移及恢复的方法、通过修改Linux内核,增加内核模块等方式实现环境切换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防御 入侵诱骗 环境切换 用户环境 用户连接
下载PDF
建立可单击客户图像映像的技巧
11
作者 华庆松 刘明新 屈振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11-412,共2页
图像映像技术是网页制作过程中将图区链接到不同 web页的主要方法。用户通过单击这个图区而达到访问不同资源的目的。本文介绍的即是利用 HTML 4.0建立和使用客户方的图像映像的方法并通过举例来具体说明这种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图像映像 服务器方 客户方 URL链接 网页制作
下载PDF
剖析TCP和UDP协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毅 《安顺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3-94,共2页
可靠性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应用程序信赖于底层计算机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系统保证数据传送到底层后不会丢失和重复。保证端对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通过传输层来实现的。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TCP和UDP作为传输层最重要的两种协议,... 可靠性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应用程序信赖于底层计算机系统数据的可靠传输,系统保证数据传送到底层后不会丢失和重复。保证端对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通过传输层来实现的。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TCP和UDP作为传输层最重要的两种协议,为上层用户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文章探析了TCP协议、UDP协议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传输控制协议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01)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 Protoc01) 面向连接 面向无连接 三次握手
下载PDF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玉平 孙新涛 +2 位作者 牟堂峰 王强 魏玮 《中国仪器仪表》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随着数字工业革命的到来,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不断创新和涌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开始寻找商品间的细微差别性,并将这种差别延伸为个人的独特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参与消费甚至生产的某一过程,个性化的要求乃至亲手营造这种独特性巩固... 随着数字工业革命的到来,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不断创新和涌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开始寻找商品间的细微差别性,并将这种差别延伸为个人的独特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参与消费甚至生产的某一过程,个性化的要求乃至亲手营造这种独特性巩固自身与产品的特殊关系。消费者希望近距离的置身于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中,从而确保他们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消费者不仅仅是为了购买产品,而且还是购买体验、购买生活的舒适,产品已经成为他们提升生活质量的平台。海尔作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的最早探索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一套完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的方法论,并通过软化、云化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本文从理论到实践系统的介绍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相关知识和海尔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大规模 定制 用户参与 全流程并联
下载PDF
传输控制协议(TCP)介绍 被引量:3
14
作者 George Thomas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2年第3期58-60,共3页
本文分别介绍了位于运输层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概念,解释了连接的过程及流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流量控制 TCP协议 网络协议
下载PDF
企业自备电厂有偿并网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卞峰 张洪利 《山东电力技术》 2005年第1期20-21,47,共3页
分析自备电厂盲目建设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提出通过实行有偿并网服务,使自备电厂的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规范有序的发展和运行。
关键词 自备电厂 有偿并网 问题 研究
下载PDF
Web应用系统快速开发与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楠 马梅 于传松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22-224,共3页
介绍了BEPCII工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将要采用的统一快速开发与管理平台,就其中架构与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为一般Web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北京正负电予对撞机扩建工程(BEPCII) 用户认证 WEB技术 连接池
下载PDF
第三方探测系统目标身份获取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晶 范馨月 +2 位作者 何维 周非 田增山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117,共5页
针对第三方手持探测系统对目标身份识别的技术需求,设计开发了第三方探测系统目标身份获取算法。以TD-SC-DMA系统为设计实例,算法包括下行链路广播消息解析,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提取,上行链路主公共控制物... 针对第三方手持探测系统对目标身份识别的技术需求,设计开发了第三方探测系统目标身份获取算法。以TD-SC-DMA系统为设计实例,算法包括下行链路广播消息解析,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提取,上行链路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监控及消息处理,实现用户身份标识的获取。将该算法移植至硬件平台进行编译实现,通过测试验证该探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CDMA 用户身份标识 广播消息 寻呼消息1 RRC连接请求消息
下载PDF
基于干扰消除辅助稀疏连接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滨 阳建 +1 位作者 曾相誌 崔太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17,共10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系列MIMO信号检测算法中,大多未充分考虑相邻天线之间的干扰消除问题,无法彻底消除多用户干扰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将深度学习与串行干扰消除(SIC... 近年来,深度学习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系列MIMO信号检测算法中,大多未充分考虑相邻天线之间的干扰消除问题,无法彻底消除多用户干扰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将深度学习与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进行结合的方法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信号检测。首先,通过优化传统的检测网络(DetNet)及改进ScNet检测算法,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检测算法,称为ImpScNe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SIC思想应用到深度学习框架结构设计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MIMO多用户SIC检测算法,称为ImpScNet-SIC。此算法在每个检测层上分为两级,其中,第1级由该文提出的ImpScNet算法提供初始解,再将初始解解调至相应的星座点上作为SIC的输入,由此构成该算法的第2级。此外,在SIC中也使用了ImpScNet算法估计传输符号,以便获得最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各种典型代表算法相比,该文所提ImpScNet-SIC检测算法特别适合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稳定及复杂度相对较低的优势,并且在10–3误码率上有至少0.5 dB以上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深度学习 多用户干扰 大规模MIMO 稀疏连接 串行干扰消除
下载PDF
基于ASP技术用户登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冬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210,共2页
授权访问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能进入系统,授权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网页的登录,目的在于增加网站的可靠性。文章介绍基于ASP技术来开发用户登录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并详细阐述设计的主题思路、功能实现以及数据... 授权访问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能进入系统,授权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网页的登录,目的在于增加网站的可靠性。文章介绍基于ASP技术来开发用户登录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并详细阐述设计的主题思路、功能实现以及数据有效性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 用户登录系统 对象设计 数据库连接
下载PDF
榆横供电公司10kV及以下电网技术发展路线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渊 刘东晓 张军 《供用电》 2016年第12期79-83,共5页
中低压电网接线方式多样,线路变动大,规划难度大,因历年投资不足,导致系统普遍结构薄弱,建设标准不一,存在诸多问题。榆横供电公司10kV及以下电网伴随榆林中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新建,其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标准较高,在陕北地区较为... 中低压电网接线方式多样,线路变动大,规划难度大,因历年投资不足,导致系统普遍结构薄弱,建设标准不一,存在诸多问题。榆横供电公司10kV及以下电网伴随榆林中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新建,其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标准较高,在陕北地区较为先进。研究该公司的中低压电网技术发展路线,对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中低压电网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介绍榆横供电公司中低压电网发展目标、运行指标,阐述中低压电网规划原则及实践、装备技术原则,总结取得的一些成果与亮点,提炼出了县级供电企业在中低压电网建设和深化应用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 供电分区 用户分类 规划原则 典型接线 电网发展路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