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重特大事故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测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文涛 张悦 +1 位作者 徐帅 高进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为防止城市发生重特大事故,准确判定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水平,首先,选取影响城市安全管控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法确立城市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测评指标;然后建立风险管控判断矩阵,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控体系运... 为防止城市发生重特大事故,准确判定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水平,首先,选取影响城市安全管控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法确立城市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测评指标;然后建立风险管控判断矩阵,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控体系运行水平指标权重,动态评估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最后,以某沿海城市重特大事故风险管控体系运行情况为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利用测评指标可分析出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的总体水平,找出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安全管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灰色关联法 城市安全风险 重特大事故 管控体系 测评
下载PDF
基于陆探一号SAR卫星的地质灾害普查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于忠海 闫立波 +2 位作者 刘茜 路广博 刘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1,176,共6页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摸清城市安全风险的结构特点,济南市自2024年开始引入基于卫星的“天基”监测网络,将SAR卫星用于河堤、大坝、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超高层建筑、矿山、地质灾害等的月度形变监测。本文利用Lan...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摸清城市安全风险的结构特点,济南市自2024年开始引入基于卫星的“天基”监测网络,将SAR卫星用于河堤、大坝、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超高层建筑、矿山、地质灾害等的月度形变监测。本文利用LandSAR国产软件,基于陆地探测一号(LT-1)SAR数据对济南市南部地区2800 km^(2)范围区域开展了地表形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T-1可有效用于地质灾害形变普查监测,济南市地质灾害隐患集中分布的南部地区地表较为稳定、无重大形变变化;同时,还监测到部分露天矿区存在明显沉降,也可为矿区安全生产等监管提供监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探一号 地质灾害 地表形变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 干涉测量
下载PDF
灾害风险视角下的城市安全评估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滁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海峰 翟国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68-2381,共14页
全球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为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和安全发展。以典型的灾害多发地区滁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框架,构建了各单灾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激励... 全球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为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和安全发展。以典型的灾害多发地区滁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框架,构建了各单灾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激励模型复合单灾种风险评估结果,定量测度了研究区的城市安全风险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了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城市安全风险等级占比从低到高分别为2.49%、8.71%、41.08%、30.47%和17.25%,以中风险占主导。在空间上,城市安全风险表现为中部高于周围边缘区域,呈现出由核心区往外逐步减弱的格局特征。(2)6个驱动因子对城市安全风险的解释力强度为人口密度(0.404)>地均GDP(0.402)>建筑承灾能力(0.095)>植被覆盖度(0.078)>路网密度(0.013)>用地类型风险(0.012),因子交互协同作用后对结果的解释力增强。研究结果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能够服务于高风险区域的灾害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风险 PSR框架 耦合激励模型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 滁州市中心城区
原文传递
城市安全风险特征及对风险管理的启示
4
作者 张超 翁文国 +2 位作者 陈勇 代宝乾 秦挺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0,共8页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分析城市安全风险特征,提出对风险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风险的定义和内涵,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的因果链模型,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类;然后,结合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分析4类城市安全风险... 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分析城市安全风险特征,提出对风险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风险的定义和内涵,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的因果链模型,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类;然后,结合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分析4类城市安全风险的特征;最后,结合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实践,提出通用性的及针对4类风险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启示。结果表明:城市安全风险表现为传统风险累积、新兴风险涌现、复杂风险加剧、极端风险频现的特征。应建立通用性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以及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措施,并将其融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风险 风险管理 传统风险 新兴风险 复杂风险 极端风险
下载PDF
基于运营能力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模型的研究
5
作者 闫印强 赵子刚 杨利达 《自动化博览》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已开展了城市整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工作,但在基于运营能力和涉及城市生命线安全的风险评估指标模型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建模,本文重点通过基于运营能力的城市...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已开展了城市整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工作,但在基于运营能力和涉及城市生命线安全的风险评估指标模型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建模,本文重点通过基于运营能力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模型的构建研究,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模型 运营能力 风险矩阵法 城市生命线
下载PDF
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学刚 谭迎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的定义、系统模型及系统的逻辑关系、运行机制、承载和作用形式等内容。结果表明: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与应对的角度考虑,可以建立包括逻辑维度、运行机制维度、承载作用形式维度的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具有多层次、多层面、多维度复杂的主体结构,是多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文化 社会文明交通 文化主体结构 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 系统分析 三维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