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
被引量:
79
1
作者
刘瑞民
沈珍瑶
+2 位作者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682,共6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2000年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情况下,2000年长江上游的TN负荷为194.737万t,TP负荷为8.365万t。就省份和水系二者而言,四川省以及...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2000年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情况下,2000年长江上游的TN负荷为194.737万t,TP负荷为8.365万t。就省份和水系二者而言,四川省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就负荷强度而言,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最高,应是今后重点治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
69
2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3 位作者
丁晓雯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7-2414,共8页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前提下,由于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3万t下降至200...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前提下,由于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3万t下降至2000年的116万t,基本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土地利用造成的TP的变化趋势与TN基本相同,从70年代的3.7万t下降到2000年的3.5万t左右.就省份、土地利用类型和水系而言,四川省、种植用地和草地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强度上,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负荷最高,是今后应重点治理的地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尺度空间的非点源污染进行较好的空间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非点源污染
长江上游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59
3
作者
丁晓雯
刘瑞民
沈珍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8,共5页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目前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输出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水文水质资料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研究区中筛选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原则,得到各营养源的输出系数.该方...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目前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输出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水文水质资料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研究区中筛选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原则,得到各营养源的输出系数.该方法对长江上游2000年的总氮(TN)负荷模拟值为156.19万t,其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1.90%,这对于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流域而言,模拟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提出的参数确定方法简便可行,对参数要求低,且精度较好,适合于对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缺乏地区以及大中尺度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因此具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长江上游
总氮负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被引量:
42
4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3 位作者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8,T0001,共8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关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则是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关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则是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在DEM基础上,分析了 2000年长江上游高程、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变化,2000年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对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影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改善地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土地利用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6
5
作者
丁晓雯
沈珍瑶
刘瑞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6-841,共6页
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的非点源氮素负荷进行估算,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总量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30.69万t上升到2003年的130.34万...
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的非点源氮素负荷进行估算,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总量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30.69万t上升到2003年的130.34万t。就省份和水系而言,四川一直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贡献率为53.3%;1960—1990年的金沙江水系,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4%和27.5%。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强度也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0.31t·km-2上升到2003年的1.30t·km-2。就省份和水系而言,重庆一直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强度为1.58t·km-2;1960—1990年的上游干流区间,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负荷强度分别为1.46和1.49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非点源氮素
输出系数模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
被引量:
26
6
作者
马广文
王业耀
+2 位作者
香宝
王金生
胡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1-797,共7页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2000—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耕地面积减少约1.10×104km2,林地面积增加约1.10×104km2,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效果明显。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造成的TN和TP负荷量2000年分别为114.14×104t和3.39×104t,2006年分别为111.21×104t和3.31×104t。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中游流域、大渡河上游流域、岷江上游流域和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流域,2000—2006年面源TN和TP负荷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上游流域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现状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红清
李德旺
雷明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2-87,共6页
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面积、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从长江流域内分布的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
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面积、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从长江流域内分布的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保护意义、区域保护意义的角度,辨识长江流域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同时分析了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上游区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状况。长江流域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对中国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
原文传递
题名
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
被引量:
79
1
作者
刘瑞民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682,共6页
基金
国家973课题(2003CB415204)
文摘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2000年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情况下,2000年长江上游的TN负荷为194.737万t,TP负荷为8.365万t。就省份和水系二者而言,四川省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就负荷强度而言,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最高,应是今后重点治理地区。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
69
2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丁晓雯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7-241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3CB415204)
文摘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前提下,由于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3万t下降至2000年的116万t,基本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土地利用造成的TP的变化趋势与TN基本相同,从70年代的3.7万t下降到2000年的3.5万t左右.就省份、土地利用类型和水系而言,四川省、种植用地和草地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强度上,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负荷最高,是今后应重点治理的地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尺度空间的非点源污染进行较好的空间模拟.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非点源污染
长江上游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land
use/cover
chang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59
3
作者
丁晓雯
刘瑞民
沈珍瑶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8,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课题资助项目(2003CB41520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027014)
文摘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目前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手段.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输出系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水文水质资料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研究区中筛选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原则,得到各营养源的输出系数.该方法对长江上游2000年的总氮(TN)负荷模拟值为156.19万t,其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1.90%,这对于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流域而言,模拟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提出的参数确定方法简便可行,对参数要求低,且精度较好,适合于对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缺乏地区以及大中尺度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因此具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长江上游
总氮负荷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total
nitrogen
load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被引量:
42
4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8,T0001,共8页
基金
国家973课题(2003CB415204)。
文摘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关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则是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在DEM基础上,分析了 2000年长江上游高程、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变化,2000年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对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影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改善地表覆盖。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土地利用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land
us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6
5
作者
丁晓雯
沈珍瑶
刘瑞民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6-8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4152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50027014)
文摘
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的非点源氮素负荷进行估算,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总量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30.69万t上升到2003年的130.34万t。就省份和水系而言,四川一直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贡献率为53.3%;1960—1990年的金沙江水系,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总量最大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4%和27.5%。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强度也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0.31t·km-2上升到2003年的1.30t·km-2。就省份和水系而言,重庆一直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省区,多年平均负荷强度为1.58t·km-2;1960—1990年的上游干流区间,1990年后的嘉陵江水系,是氮素负荷强度最高的水系,两者的多年平均负荷强度分别为1.46和1.49t·km-2。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非点源氮素
输出系数模型
时空变化
Keywords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non-point
nitrogen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
被引量:
26
6
作者
马广文
王业耀
香宝
王金生
胡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1-797,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7)
UNEP/GEF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GFL-2328-2740-4822)
文摘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2000—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耕地面积减少约1.10×104km2,林地面积增加约1.10×104km2,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效果明显。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造成的TN和TP负荷量2000年分别为114.14×104t和3.39×104t,2006年分别为111.21×104t和3.31×104t。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中游流域、大渡河上游流域、岷江上游流域和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流域,2000—2006年面源TN和TP负荷显著减少。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上游流域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土地利用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in
diffuse
sources
pollution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land
use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现状
被引量:
9
7
作者
李红清
李德旺
雷明军
机构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2-87,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制约及适应性研究>(200901007)
文摘
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面积、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从长江流域内分布的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保护意义、区域保护意义的角度,辨识长江流域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同时分析了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上游区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状况。长江流域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对中国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ecological
sensitive
districts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
刘瑞民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刘瑞民
杨志峰
丁晓雯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水文水质资料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丁晓雯
刘瑞民
沈珍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江上游非点源氮素负荷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丁晓雯
沈珍瑶
刘瑞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
马广文
王业耀
香宝
王金生
胡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现状
李红清
李德旺
雷明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