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滩油田馆上段油气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新军 石砥石 刘成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35,共3页
新滩油田所在垦东凸起四面临近生烃凹陷 ,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 ,馆上段为曲流河沉积 ,是主要含油层系 ,发育了构造、岩性及构造 -岩性等多种油藏类型。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新滩油田 馆上段 油气藏 特征 研究 曲流河 砂坝
下载PDF
垦东北部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体储层描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青 刘震 +1 位作者 潘中华 张云涛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垦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上段(简称馆上段)油气富集程度高,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针对馆上段四砂组内部储层发育情况,根据研究区储层测、录井资料,总结了三种砂体沉积模式(单河道模式、双河道叠置模式、多河道叠置模式),精细解剖砂体的叠... 垦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上段(简称馆上段)油气富集程度高,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针对馆上段四砂组内部储层发育情况,根据研究区储层测、录井资料,总结了三种砂体沉积模式(单河道模式、双河道叠置模式、多河道叠置模式),精细解剖砂体的叠置特征是进一步挖潜的重点。通过近道集叠加、分频重构、地层切片融合以及瞬时振幅属性技术,对多期叠置河道开展储层描述研究,落实了河道形态展布以及砂体厚度分布,对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叠置河道 储层描述 馆上段 垦东北部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上段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方法
3
作者 许卫国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埕岛油田是我国极浅海地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大油田,埕岛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采用盐水泥浆,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储层饱和度参数的正确求取。从盐水泥浆侵入的影响和电阻率校正方法研究入手,探讨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原始含油饱... 埕岛油田是我国极浅海地区第一个投入开发的大油田,埕岛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采用盐水泥浆,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储层饱和度参数的正确求取。从盐水泥浆侵入的影响和电阻率校正方法研究入手,探讨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四种解释方法,如参数法、岩心测定法、经验公式法和压汞法。为埕岛油田储量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也为此类油藏的含油饱和度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馆上段 含油饱和度 盐水泥浆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上3砂组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振泉 郭长春 +3 位作者 王军 黄迎松 闫萍 陈丽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7,共9页
特高含水期是陆相油藏开发的重要阶段,而剩余油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根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特高含水期的3口密闭取心井和17口新钻井资料,从平面、层间和层内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 特高含水期是陆相油藏开发的重要阶段,而剩余油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根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特高含水期的3口密闭取心井和17口新钻井资料,从平面、层间和层内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剩余可动油在研究区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矿场生产动态实践也验证了该认识的正确性。根据研究区夹层分布规律及储层韵律性建立了全遮挡型、半遮挡型和韵律型3大类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其中,半遮挡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油井遮挡型、水井遮挡型和井间遮挡型3小类,韵律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正韵律型和均匀型2小类。新认识突破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局部集中的传统认识,对河流相老油田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密闭取心井 中一区ng~上3 孤岛油田
下载PDF
盐水钻井液侵入地层电阻率校正方法探讨——以埕岛油田馆上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娜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2期19-20,共2页
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为特高渗、高饱和、岩性构造层状油藏,馆上段储层在油田范围内迭合连片分布,具有埋藏浅、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小、局部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埕岛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采用盐水钻井液,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 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为特高渗、高饱和、岩性构造层状油藏,馆上段储层在油田范围内迭合连片分布,具有埋藏浅、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小、局部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埕岛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采用盐水钻井液,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到储层饱和度参数的正确求取。文中分析了盐水钻井液侵入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电阻率校正方法,应用该项成果,对埕岛油田馆上段进行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和储量计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馆上段 砂岩 含油饱和度 盐水钻井液侵入
下载PDF
河流相储集岩体流动单元的划分及空间分布规律——以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卫国 陈清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51,共3页
通过埕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岩流动单元划分研究,建立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剖面组合模式,揭示了不同流动单元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油藏油水井部署及注采井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河流相储集岩 流动单元 组合模式 空间分布规律 埕岛油田馆上段
下载PDF
济阳坳陷馆上段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以孤南洼陷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宁 谭明友 《油气地球物理》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济阳坳陷馆上段岩性油气藏隐蔽性强,直接的地震识别有因难。本文在研究孤南洼陷馆上段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曲流河砂体的地震识别方法:运用地震相分析初步确定砂体发育区域;根据地震相干分析显值低、累计振幅值强的特点划分砂体... 济阳坳陷馆上段岩性油气藏隐蔽性强,直接的地震识别有因难。本文在研究孤南洼陷馆上段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曲流河砂体的地震识别方法:运用地震相分析初步确定砂体发育区域;根据地震相干分析显值低、累计振幅值强的特点划分砂体有利区带和分布范围;在地震反演剖面上落实砂体位置;综合解释确定砂体几何形态。该方法已付诸实践,识别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河道 砂体 地震识别方法 孤南洼陷 地震相分析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