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产低共熔溶剂的尿素包合法富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1
作者 冯树波 赵亚男 冯丹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借助氯化胆碱将尿素-饱和脂肪酸甲酯包合物中的尿素脱除,同时形成低共熔溶剂作为联产产品。新工艺不需要水,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在碘值(I)为96 g/100 g、质量为30 g的混合脂肪酸甲酯中,添加尿素2...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借助氯化胆碱将尿素-饱和脂肪酸甲酯包合物中的尿素脱除,同时形成低共熔溶剂作为联产产品。新工艺不需要水,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在碘值(I)为96 g/100 g、质量为30 g的混合脂肪酸甲酯中,添加尿素20 g、甲醇150 m L,在包合时间3 h、包合温度70℃的条件下,可将脂肪酸甲酯的碘值(I)提高到152 g/100 g。考察了氯化胆碱加量、解包合温度、解包合时间对低共熔溶剂产量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解包合温度40℃和解包合时间30 min时,氯化胆碱与包合物中尿素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与采用分析纯试剂直接合成的低共熔溶剂的性质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低共熔溶剂 解包合方法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绿色催化环氧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双飞 王利生 李毅 《塑料助剂》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选用氧化钼/叔丁基过氧化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O3/TBHP/[bmimPF6]}(I)和氧化钼/过氧化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O3/H2O2/[bmimBF4]}(II)两种绿色催化体系,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和催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4个... 选用氧化钼/叔丁基过氧化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O3/TBHP/[bmimPF6]}(I)和氧化钼/过氧化氢/阴离子离子液体{MoO3/H2O2/[bmimBF4]}(II)两种绿色催化体系,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和催化剂/不饱和双键摩尔比4个因素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催化体系Ⅰ比催化体系Ⅱ具有更高的活性,MoO3可重复使用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催化环氧化氧化钼 过氧化物 离子液体
下载PDF
双溶剂体系提取小球藻油脂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俊超 江凡 杨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双溶剂提取法对小球藻油脂进行提取,并对油脂成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溶剂体系、溶剂添加顺序、溶剂体积比以及固液比(小球藻质量(g)与混合溶剂体积(mL)之比)对油脂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最佳双溶剂提取体... 采用双溶剂提取法对小球藻油脂进行提取,并对油脂成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溶剂体系、溶剂添加顺序、溶剂体积比以及固液比(小球藻质量(g)与混合溶剂体积(mL)之比)对油脂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最佳双溶剂提取体系石油醚+乙醇(体积比为1∶2),并且先添加非极性溶剂再添加极性溶剂乙醇,固液比为1∶20时,可以得到质量为干藻粉总质量45.9%的提取物和16.1%的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油脂 双溶剂提取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下载PDF
溶剂分离法提取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4
作者 平原 李寅 +2 位作者 申夏夏 马敏 钱玲玲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为了降低生物柴油的冷凝点,采用溶剂分离法提取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重点考察了醇的种类、溶剂的用量、冷冻温度和过滤方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3倍,冷冻温度-15℃,压滤法过滤,最高可得到96.95... 为了降低生物柴油的冷凝点,采用溶剂分离法提取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重点考察了醇的种类、溶剂的用量、冷冻温度和过滤方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3倍,冷冻温度-15℃,压滤法过滤,最高可得到96.9575%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和86.92%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分离法 生物柴油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降凝
下载PDF
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李亮 王九 吴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2,共5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对内燃机油摩擦学特性,且随着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大,内燃机油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加有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降低,且含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硬脂酸甲酯 内燃机油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诱导柴油机润滑油氧化衰变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1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
在柴油机润滑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高温氧化试验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氧化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旋转氧弹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氧化诱导期和氧化衰变产物结构组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 在柴油机润滑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高温氧化试验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氧化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旋转氧弹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氧化诱导期和氧化衰变产物结构组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存在加速了柴油机润滑油的氧化,且不同质量等级的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润滑油氧化速率影响程度不同,其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D 15W/40+亚油酸甲酯,CD 15W/40+油酸甲酯,CD 15W/40+硬脂酸甲酯,CD 15W/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柴油机油 氧化衰变 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和润滑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陈尔余 陈力 王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3,共5页
在柴油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诱导期、氧化安定性以及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硬脂酸甲酯相比,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自身较易氧化... 在柴油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柴油机油氧化诱导期、氧化安定性以及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硬脂酸甲酯相比,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自身较易氧化,并且明显加速了基础油和柴油机油的高温氧化变质,使得柴油机油的氧化诱导期下降更明显,氧化安定性以及抗磨性能变得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柴油机油 氧化诱导期 氧化安定性 抗磨性
下载PDF
基于计算化学和波谱分析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衰变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学春 陈尔余 方建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利用计算化学Hartree-Fock(HF)方法,在3-21G基组水平下,以C—H键解离能和C—H键长为理论参数,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安定性的结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紧邻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双键的α-CH_2,尤其是具有双烯丙基结构的α-... 利用计算化学Hartree-Fock(HF)方法,在3-21G基组水平下,以C—H键解离能和C—H键长为理论参数,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安定性的结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紧邻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双键的α-CH_2,尤其是具有双烯丙基结构的α-CH_2,是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氧化脱氢反应发生的位点,而双键上最难发生脱氢。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氧化过程中分子构型及化学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氧化衰变遵循共振化结构理论,即氧化→共振→双键转移→异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计算化学 波谱分析 氧化衰变特性 共振化结构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