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800
1
作者 李德仁 李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13,540,共10页
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兴起的背景。从无人飞行平台、飞行姿态控制与导航、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空域使用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基础、问题、研究进展和趋势。通过描述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大量相关行业领域的... 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兴起的背景。从无人飞行平台、飞行姿态控制与导航、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空域使用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基础、问题、研究进展和趋势。通过描述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大量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点出了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必要性与意义所在。最后,从科技、政策等方面给出了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和产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人机遥感 无人机遥感系统
原文传递
无人机遥感发展与应用概况 被引量:282
2
作者 金伟 葛宏立 +1 位作者 杜华强 徐小军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阐述无人机发展历程基础上,论述了无人机在遥感领域的应用理论发展以及在气象监测、资源调查、航拍测量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应用,归纳了目前无人机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无人机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航空遥感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8
3
作者 张园 陶萍 +1 位作者 梁世祥 梁万里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9-53,共5页
无人机是新近才受到重视的遥感平台,根据无人机遥感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例,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分析指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精确区划调查、森林病虫害监... 无人机是新近才受到重视的遥感平台,根据无人机遥感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例,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分析指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精确区划调查、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森林调查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135
4
作者 范承啸 韩俊 +1 位作者 熊志军 赵毅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4-215,共2页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遥感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但遥感数据获取手段相对不足。无人机遥感系统以更低的运营成本、高效灵活的任务安排,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操作应用成为主要的遥感技术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无人机遥感的研究...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遥感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但遥感数据获取手段相对不足。无人机遥感系统以更低的运营成本、高效灵活的任务安排,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操作应用成为主要的遥感技术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无人机遥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遥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平台
原文传递
无人机遥感解析田间作物表型信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5
作者 刘建刚 赵春江 +4 位作者 杨贵军 于海洋 赵晓庆 徐波 牛庆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98-106,共9页
田间作物表型信息是揭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田间试验取样和车载高通量平台测定作物性状参数的方法耗时耗力,且空间覆盖不全,限制了作物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而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近地遥感高通量表型平台凭借... 田间作物表型信息是揭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田间试验取样和车载高通量平台测定作物性状参数的方法耗时耗力,且空间覆盖不全,限制了作物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而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近地遥感高通量表型平台凭借机动灵活、成本低、空间覆盖广的优势成为获取田间作物表型信息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平台解析作物表型信息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传感器类型分析了无人机遥感解析作物表型信息的应用及其不足,总结了遥感定量反演作物表型信息的方法体系,展望了无人机载遥感技术在作物表型信息解析方面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成果对推广无人机遥感平台获取田间作物表型信息、提高复杂农田环境作物长势信息的解析和辨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传感器 遥感 作物 表型信息
下载PDF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0
6
作者 臧克 孙永华 +4 位作者 李京 闫志壮 宫辉力 李小娟 赵文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首先介绍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并设计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最后应用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对"5.12汶川大地震"的...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首先介绍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并设计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最后应用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对"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城进行了航拍,获得了107张高清晰的航空照片。通过图像拼接和几何校正,对比震前的卫星影像,对灾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无人机 遥感系统 汶川地震 灾情评估
下载PDF
农用无人机多传感器遥感辅助小麦育种信息获取 被引量:94
7
作者 杨贵军 李长春 +4 位作者 于海洋 徐波 冯海宽 高林 朱冬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4-190,共7页
为实现小麦育种过程中大规模育种材料表型信息快速高通量获取,该文分别从无人机平台优选、农情信息采集传感器集成及数据处理与解析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了一套农业多载荷无人机遥感辅助小麦育种信息获取系统。该系统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 为实现小麦育种过程中大规模育种材料表型信息快速高通量获取,该文分别从无人机平台优选、农情信息采集传感器集成及数据处理与解析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了一套农业多载荷无人机遥感辅助小麦育种信息获取系统。该系统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并集成高清数码相机、多光谱仪、热像仪等多载荷传感器,提出了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无人机遥感数据几何精校正模型,实现多载荷遥感数据几何校正。该系统操控简便,适合农田复杂环境条件作业,能够高通量获取作物倒伏面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冠层温度等育种关键表型参量,为研究小麦育种基因型与表型关联规律提供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载荷 作物 育种 小麦
下载PDF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被引量:93
8
作者 鲁恒 李永树 +1 位作者 何敬 任志明 《测绘工程》 CSCD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介绍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构成和技术指标,论述影像数据的获取、影像匀色与裁边、重叠度计算、拼接全景影像图、生成正射影像等处理分析方法,并针对地震灾区重建数据获取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 介绍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构成和技术指标,论述影像数据的获取、影像匀色与裁边、重叠度计算、拼接全景影像图、生成正射影像等处理分析方法,并针对地震灾区重建数据获取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能解决多云雾地区遥感影像资料获取困难的问题,在大比例尺测图、三维景观重建、土地利用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影像获取与处理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88
9
作者 高林 杨贵军 +3 位作者 王宝山 于海洋 徐波 冯海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8-876,共9页
作物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是农业定量遥感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获取农作物光谱信息精确反演叶面积指数对精准农业生产与管理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山东省嘉祥县一带的大豆种植区为试验区,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同步搭载C... 作物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是农业定量遥感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获取农作物光谱信息精确反演叶面积指数对精准农业生产与管理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山东省嘉祥县一带的大豆种植区为试验区,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同步搭载Canon Power Shot G16数码相机和ADC-Lite多光谱传感器组成的无人机农情监测系统开展试验,分别获取大豆结荚期和鼓粒期的遥感影像。使用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差值植被指数(DVI)、三角植被指数(TVI)5种植被指数,结合田间同步实测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采用经验模型法分别构建了单变量和多变量LAI反演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估测精度(EA)3个指标筛选出最佳模型。研究表明,有选择性地分时期进行农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反演是必要的,鼓粒期作为2个生育期中大豆LAI反演的最佳时期,其NDVI线性回归模型对大豆LAI的解释能力最强,R2=0.829,RMSE=0.301,反演大豆LAI最准确,EA=85.4%,生成的鼓粒期大豆LAI分布图反映了当地当时大豆真实长势情况。因此,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同步搭载高清数码相机和多光谱传感器组成的无人机农情监测系统对研究大豆叶面积指数反演是可行性,可作为指导精准农业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数码相机 多光谱传感器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经验模型 大豆 鼓粒期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0
作者 谢涛 刘锐 +1 位作者 胡秋红 姚新 《环境科技》 2013年第4期55-60,64,共7页
无人机的遥感技术作为继传统航空、航天遥感之后的第3代遥感技术,以其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研究以围绕技术发展和环境应用2条主线,系统梳理多年来遥感传感器、航空图像拼接和数据传输3项无人机遥... 无人机的遥感技术作为继传统航空、航天遥感之后的第3代遥感技术,以其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研究以围绕技术发展和环境应用2条主线,系统梳理多年来遥感传感器、航空图像拼接和数据传输3项无人机遥感关键技术及其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并结合技术应用现状及其需求状况,提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技术 环境监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与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覆盖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71
11
作者 牛亚晓 张立元 +1 位作者 韩文霆 邵国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221,共10页
基于开源飞控Pixhawk开发了一套集成稳定云台、位置与姿态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数据采集模块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图像采集系统,同步采集520~920 nm范围内的红、绿和近红外波段信息。以冬小麦为例,分别在越冬期、拔... 基于开源飞控Pixhawk开发了一套集成稳定云台、位置与姿态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数据采集模块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图像采集系统,同步采集520~920 nm范围内的红、绿和近红外波段信息。以冬小麦为例,分别在越冬期、拔节期、挑旗期和抽穗期进行飞行实验,飞行高度55 m,多光谱影像地面分辨率2.2 cm。采用监督分类与植被指数统计直方图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田间尺度小麦覆盖度快速提取的方法,给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及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对应的植被像元与土壤像元的分类阈值,分别为0.475 6、0.705 6和0.635 0。同时利用基于同步采集的地面分辨率可达0.8 cm的高清可见光遥感图像提取了相应时期的冬小麦覆盖度参考值。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及植被指数法可以较好地提取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挑旗期和抽穗期的植被覆盖度信息。与SAVI、MSAVI相比,基于NDVI分类阈值的提取效果最好,绝对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植被覆盖度 无人机 多光谱遥感影像 植被指数 监督分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成像光谱仪数据的棉花叶绿素含量反演 被引量:70
12
作者 田明璐 班松涛 +3 位作者 常庆瑞 马文君 殷紫 王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5-293,共9页
以棉花为目标作物,使用低空无人机平台的成像光谱仪获取地表农作物高光谱影像,利用无人机影像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提取27个光谱参数,构建棉花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反演模型,并制作棉花叶片SPAD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影像上,不同叶片... 以棉花为目标作物,使用低空无人机平台的成像光谱仪获取地表农作物高光谱影像,利用无人机影像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提取27个光谱参数,构建棉花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反演模型,并制作棉花叶片SPAD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影像上,不同叶片SPAD的棉花冠层反射率有显著差异。光谱参数中,与SPAD相关性最高的为DR526、DR578、SDy和Db,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在0.8以上。在各光谱参数参与建立的SPAD反演模型中,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模型精度最高。对高光谱影像结合各模型制作的SPAD分布图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PAD-PLSR模型得到的分布图具有最佳预测效果,可以作为棉花叶片SPAD遥感监测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相对含量 低空无人机 成像光谱仪 遥感 反演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农作物长势关键参数反演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3
作者 刘忠 万炜 +2 位作者 黄晋宇 韩已文 王佳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0-71,共12页
无人机遥感是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新兴的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来在农作物长势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清楚、透彻地认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农作物长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回... 无人机遥感是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新兴的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来在农作物长势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清楚、透彻地认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农作物长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回顾了国际上"基于无人机遥感农作物长势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发表情况,其次对无人机遥感平台及不同传感器的基本遥感原理、反演的参数类型、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梳理,并概述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农作物长势反演流程。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将农作物长势参数归纳为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胁迫指标、产量指标等4类;另一方面将农作物长势参数的反演方法归纳为经验统计回归与机器学习法、形态特征与光谱特征识别法、辐射传输模型法、多角度航拍与卫星-无人机影像结合法等4类,并针对不同反演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最后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分析与展望评价。该文通过综述近10 a来无人机遥感农作物长势关键参数反演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基于无人机遥感方法的农作物长势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农作物 长势 反演 植被指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影像的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方法 被引量:66
14
作者 戴建国 张国顺 +3 位作者 郭鹏 曾窕俊 崔美娜 薛金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22-129,共8页
作物类型准确分类是大田作业和管理的基础。该文通过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利用色彩空间转换和纹理滤波构建了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27项纹理和低通滤波特征;然后采用Relief F-Pearson特征降维方法,剔除分类能力弱且相关性高... 作物类型准确分类是大田作业和管理的基础。该文通过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利用色彩空间转换和纹理滤波构建了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27项纹理和低通滤波特征;然后采用Relief F-Pearson特征降维方法,剔除分类能力弱且相关性高的冗余特征;最后,基于优选特征训练分类模型,并结合人工分类结果对各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特征选择得到的H-CLP、H-Ent、I-Cor、I-CLP、I-Ent、S-CLP和I-Var是利用可见光影像进行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的最佳特征,可在充分表征影像特征的同时降低数据冗余。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精度最高,整体分类准确率达83.77%,ANN和KNN分类精度次之。通过在验证区进行像素级别作物分类,发现SVM分类方法效果最好,棉花、玉米、苜蓿和西葫芦作物分类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该研究可为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普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可见光影像 色彩与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作物分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朱京海 徐光 刘家斌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年第9期45-48,共4页
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程序,分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将该系统应用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和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领域多个方面的具体方式,同时对该系统在环境保... 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程序,分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将该系统应用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和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领域多个方面的具体方式,同时对该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环境保护 应用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在矿区监测与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2
16
作者 肖武 胡振琪 +2 位作者 张建勇 赵艳玲 杨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8,共8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成本低、重访周期短、快速高效、质轻灵活、操作简便、获取影像的时空精度高等诸多的特点,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并已在国土资源调查、农林生长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调查评估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显示出其灵活、快速... 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成本低、重访周期短、快速高效、质轻灵活、操作简便、获取影像的时空精度高等诸多的特点,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并已在国土资源调查、农林生长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调查评估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显示出其灵活、快速、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本文分析了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现状,针对矿区这一特殊对象,在剖析我国典型矿区的面积、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的基础上,从搭载平台、传感器选择、监测参数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构建了矿区无人机遥感监测与土地复垦的应用框架体系,认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可用于矿区基础信息普查、地质灾害与污染等敏感风险源信息获取与监测,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与设计、复垦验收与复垦后效果监测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将成为未来矿区监测与土地复垦重要的应用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矿区监测 土地复垦
下载PDF
无人机影像光谱和纹理融合信息估算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 被引量:61
17
作者 陈鹏 冯海宽 +4 位作者 李长春 杨贵军 杨钧森 杨文攀 刘帅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74,共12页
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在农业监测上已经有一些应用,但是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估算作物叶绿素含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融合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估算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研究更是罕见。基于此,该文利用2018年北京... 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在农业监测上已经有一些应用,但是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估算作物叶绿素含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融合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估算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研究更是罕见。基于此,该文利用2018年北京小汤山基地马铃薯各个典型生育期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及实测的叶绿素含量数据,首先提取多光谱影像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等变量,然后分析其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筛选出较优特征变量,并开展基于调整R^2和K折交叉验证的全子集分析估算马铃薯叶绿素含量。最后将植被指数与纹理特征通过主成分融合构建一种新的综合指标估算叶绿素含量。研究发现:1)多光谱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估算叶绿素含量模型,K折交叉验证均优于调整R^2;2)整个生育期,综合指标模型决定系数比植被指数模型、纹理特征模型均有提升,且标准均方根误差均降低。综合指标估算模型较优,多光谱植被指数模型次之,纹理特征模型较差。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生长营养监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马铃薯的栽培种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农作物 遥感 马铃薯 叶绿素含量 多光谱 纹理特征 最优子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低空无人机成像光谱仪影像估算棉花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56
18
作者 田明璐 班松涛 +4 位作者 常庆瑞 由明明 罗丹 王力 王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2-108,共7页
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遥感监测具有快速、无损的优势。该文以低空无人机作为遥感平台,使用新型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农田高光谱影像数据对棉花LAI进行反演。利用影像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针对传统固定波段植被指数(fixed-ba... 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遥感监测具有快速、无损的优势。该文以低空无人机作为遥感平台,使用新型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农田高光谱影像数据对棉花LAI进行反演。利用影像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针对传统固定波段植被指数(fixed-bandvegetation index,F_VI)进行改进,通过动态搜索相应植被指数定义所使用波段范围内的反射率极值的方法,计算与各类植被指数对应的极值植被指数(extremum vegetation index,E_VI)。分别以原始全波段光谱反射率、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提取的有效波段反射率以及各类F_VI和E_VI作为自变量,使用最小二乘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等方法构建LAI遥感估算模型。结果显示:1)以植被指数为自变量的模型估算效果(验证R2最高为0.85)优于以光谱反射率作为自变量的模型(验证R2最高为0.59);2)使用E_VI作为自变量能够显著提高LAI的估测精度(验证R2最大提高了0.11);3)使用PLS回归算法结合多个E_VI建立的LAI-E_VIs-PLS模型精度最高。使用LAI-E_VIs-PLS模型对棉花地块高光谱影像进行反演,制作棉花LAI空间分布图,取得良好的估算结果(验证R2=0.88,RMSE=0.29),为农作物LAI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作物 遥感 高光谱成像 棉花 叶面积指数 极值植被指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高林 杨贵军 +5 位作者 李红军 李振海 冯海宽 王磊 董锦绘 贺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4-126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评价作物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准确估测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对精准农业意义重大。目前,数码相机与无人机系统组成的高性价比遥感监测系统在农业研究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开展作物LAI... 叶面积指数(LAI)是评价作物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准确估测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对精准农业意义重大。目前,数码相机与无人机系统组成的高性价比遥感监测系统在农业研究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开展作物LAI估测研究还少有尝试。为论证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估测冬小麦LAI的可行性,本文以获取到的3个关键生育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冬小麦无人机数码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数字图像转换原理构建出10种数字图像特征参数,并系统地分析了3个生育期内两个冬小麦品种在4种氮水平下的LAI与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LAI随生育期发生变化的同时,10种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中R/(R+G+B)和本文提出的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红、绿、蓝通道DN值以及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计算原理构建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UAV-based VARIRGB也有规律性变化,说明冬小麦的施氮差异不仅对LAI有影响,也对某些数字图像特征参数有一定影响;在不同条件(品种、氮营养水平以及生育期)下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与LAI的相关性分析中,R/(R+G+B)和UAV-based VARIRGB与LAI显著相关。进而,研究评价了R/(R+G+B)和UAV-based VARIRGB构建的LAI估测模型,最终确定UAV-based VARIRGB为估测冬小麦LAI的最佳参数指标。结果表明UAV-based VARIRGB指数模型估测的LAI与实测LAI拟合性较好(R2=0.71,RMSE=0.8,P<0.01)。本研究证明将无人机数码影像应用于冬小麦LAI探测是可行的,这也为高性价比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精准农业应用增添了新成果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数码影像 冬小麦 叶面积指数 数字图像特征参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优化的大豆育种产量估算 被引量:52
20
作者 赵晓庆 杨贵军 +5 位作者 刘建刚 张小燕 徐波 王艳杰 赵春江 盖钧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探讨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对大豆产量预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山东嘉祥圣丰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Cubert UHD185成像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遥感农情监测系统,获取了大豆多个生育期的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首先,该... 为探讨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对大豆产量预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山东嘉祥圣丰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Cubert UHD185成像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遥感农情监测系统,获取了大豆多个生育期的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首先,该研究利用盛荚期-始粒期(R4-R5期)的高光谱影像,由21个不同光谱空间尺度提取的高光谱数据构建植被指数,通过植被指数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所选冠层植被指数与不同品种大豆植株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但是不同空间尺度下的F值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产量与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方程估算精度的曲线变化趋势进一步将最优空间尺度面积确认至9.03~10.13 m2,即当采样空间尺度区域长、宽与小区总长、宽比例介于4.25:5和4.5:5时,所得到的冠层光谱能够尽可能准确地估测大豆产量,此时估算产量和实测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11 7,参与建模的样本个数270)。该研究可为使用高、低空高光谱影像进行作物表型信息解析和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传感器 无人机成像光谱仪 采样范围 大豆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