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史上人格制度的演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玉鸿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0,共11页
不同的时代有关于人格的不同的立法政策,在法制史上,人格制度经历了身份化、理性化以及普遍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人格的身份化时期,法律以等级制"身份"为依据,将一部分人宣布为法律上的"非人";在人格的理性化时... 不同的时代有关于人格的不同的立法政策,在法制史上,人格制度经历了身份化、理性化以及普遍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人格的身份化时期,法律以等级制"身份"为依据,将一部分人宣布为法律上的"非人";在人格的理性化时期,强调人格的理性内核,同样将妇女、奴仆等排除在人格的拥有者之外。只有在人格的普遍化时期,法律上才承认每个人都是拥有平等人格的法律主体,由此在人格制度上完成了法律由野蛮、专横到文明、人道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制度 人格的身份化 人格的理性化 人格的普遍化
下载PDF
全体化:核时代的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核时代的想象力》
2
作者 王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核时代的想象力,是大江健三郎政治的想象力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核时代的想象力呼唤着对于全体化的记忆与记忆再生,呼唤着一个不是"否定人格"的日本的再生。这是大江健三郎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想象力 全体化 记忆 否定人格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19
3
作者 孟月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2,共3页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应摆脱传统的"达标"崇拜,转而注重体育精神与体育人格培育。"健康中国"旨在用健康观念充实体育理想,养成体育人格。新体育观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指向主体体验,追求内在...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应摆脱传统的"达标"崇拜,转而注重体育精神与体育人格培育。"健康中国"旨在用健康观念充实体育理想,养成体育人格。新体育观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指向主体体验,追求内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健康中国” 高校体育教育 教学改革 体育理想 体育人格 立体体验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云 周希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6-160,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创新人才人格的完善,有助于创新人才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创新环境的优化。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创新人才人格的完善,有助于创新人才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创新环境的优化。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激励机制,以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格 多元评价体系
下载PDF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冰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取辽宁省16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样本来研究目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父母职业及其文化程度等维度分别在强迫、网络成瘾、自卑和性心理等几个因子的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家庭因... 选取辽宁省16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样本来研究目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父母职业及其文化程度等维度分别在强迫、网络成瘾、自卑和性心理等几个因子的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家庭因素在某些心理健康因子上对大学生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性格完善和理性平和的人才,构建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作用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健全人格
下载PDF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培养 被引量:8
6
作者 付外仁 《阴山学刊》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高校老师要尽到培养学生干部优良人格的责任:放手工作,培养主动型人格;严格要求,培养自律型人格;学会合作,培养容纳型人格。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干部 老师 人格
下载PDF
高校教师个性含义、意义及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姚志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2期27-30,共4页
教师个性是教师专业个性与教师自身个性的统一,由教育风格表现出来,是教师存在的方式。个性的教师才是完整的教师,才是有活力的教师。当代个性教育呼唤教师个性,要求培养个性的高校教师。因此,当前的高校应该强化个性教育观,弘扬教师个... 教师个性是教师专业个性与教师自身个性的统一,由教育风格表现出来,是教师存在的方式。个性的教师才是完整的教师,才是有活力的教师。当代个性教育呼唤教师个性,要求培养个性的高校教师。因此,当前的高校应该强化个性教育观,弘扬教师个性;增强创新教育观,发展高校教师个性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个性
下载PDF
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中先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文章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高等教育实际,阐发了高等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人的基本理念,并据此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机制、具体育人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和谐教育 培养 和谐的人
下载PDF
论高校德育的理想人格向度 被引量:5
9
作者 阎世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向度在于塑造理想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建构和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模式。在新世纪,我们要确立德育新观念,探索德育新模式,创造德育新方法,努力使高校德育走向塑造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新高度。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理想人格
下载PDF
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蕾 文武 张屹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形势下,深刻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构建特色鲜明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的个性良好、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高校 个性 个性化教育 体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体育选项课项目选择与个性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晓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0,159,共5页
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和自编体育选项课教学调查问卷对浙江省4所高校1 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心理是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选项课项目选择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聪慧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积极... 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和自编体育选项课教学调查问卷对浙江省4所高校1 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心理是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选项课项目选择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聪慧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积极的个性心理更有利于学生按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并指出影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游泳选项课学生按兴趣爱好选项的主要个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选项课 运动项目 个性 兴趣爱好
下载PDF
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评价指标及其提升路径
12
作者 侯超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思政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提升思政辅导员胜任力对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政基本知识、思政工作能力、职业规划、性格特征4个维度建立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 思政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提升思政辅导员胜任力对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政基本知识、思政工作能力、职业规划、性格特征4个维度建立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二级指标权重,旨在通过分析提升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结果表明,基本知识及思政工作能力是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思政辅导员人才选聘中应重点关注其职业规划及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辅导员 胜任力 评价指标 专业知识 工作技能 职业规划 个性特征
下载PDF
加强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43-646,共4页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不应只限于从经济方面着眼,而更应注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要认真分析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机制和条件,明确其标准及培养途径,以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健康人格 塑造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内容构建与实现路径
14
作者 李佳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自古就有重要的德育和美育功能,在塑造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我国各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作用和实现... 中国古代文学自古就有重要的德育和美育功能,在塑造高尚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我国各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作用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基于此,在全面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德育中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以中国古代文学为支撑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并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该研究有助于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全面发掘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国古代文学的德育价值,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德育 高校 大学生 爱国主义 人格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特点与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提升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燕娜 《莆田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对90后大学生思想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认为90后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新要求,且辅导员人格魅力提升对90后大学生有重大影响,进而提出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的方法。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高校 辅导员 人格魅力
下载PDF
提高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红凌 饶志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方面是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投射到教学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学校高级人...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方面是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投射到教学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学校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格魅力对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体现出高校教师的权威性、亲和力、责任感和感染力,用自己的理想信念、专业知识、人文情怀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最终培养出合乎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人格魅力
下载PDF
多重人格语境下商人身份与人格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围利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9,79,共10页
罗马法上的人格同时规定了人在公法与私法上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通用型人格,因此罗马法上的人格是法律主体资格而非权利主体资格。德国法上民事人格采取的是权利能力理论,而商事人格采取的是商人"身份人格理论",即商人既是一种... 罗马法上的人格同时规定了人在公法与私法上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通用型人格,因此罗马法上的人格是法律主体资格而非权利主体资格。德国法上民事人格采取的是权利能力理论,而商事人格采取的是商人"身份人格理论",即商人既是一种身份,又是商事主体,商人在获得商人身份的同时获得商事人格,成为商事主体。某一主体可以同时获得多重人格"面具",也可以仅仅获得单一人格"面具"。民事人格、商事人格等独立的类型化人格所形成的人格多重性,其缘由在于诸法合一向诸法分立的转变以及社会分工加深了"完整人"向"局部人"的蜕变。现代人格理论的缺陷在于将民法上的"人"当作法律上的"人",试图以"局部人(民法上的人)"替代"完整人(法律上的人)",将类型化人格(民事人格)作为通用型人格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能力 通用型人格 类型化人格 身份人格理论
下载PDF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分析——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迪 杜立婷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1期113-115,118,共4页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人格培养与价值观引导等维度入手,构建高校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结果表明,该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处于“优秀”等级,...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人格培养与价值观引导等维度入手,构建高校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结果表明,该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处于“优秀”等级,分值为0.8839。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课程教学质量,明确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 人格培养 价值观引导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调查问卷中敏感问题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东华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领域,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大学生有其特殊个性。本文立足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几种常用调查方法在本领域调查中消除敏感性的作用,并分析了它们各自优缺点。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过程中,针对其评价指标不同敏...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领域,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大学生有其特殊个性。本文立足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几种常用调查方法在本领域调查中消除敏感性的作用,并分析了它们各自优缺点。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过程中,针对其评价指标不同敏感程度,从表格设计的角度,给出了减少敏感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的个性 评价指标 敏感程度 调查方法
下载PDF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树玉 刘丽梅 侯沿滨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教育不仅要反映社会的要求,还必须充分反映人的本性要求,这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所在,因此,培养学生个性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要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要因材施教,培... 教育不仅要反映社会的要求,还必须充分反映人的本性要求,这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所在,因此,培养学生个性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要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发展教育 面向未来 尊重学生 高校学生 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 因材施教 独立性 反映 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