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 被引量:81
1
作者 郑晓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8-1014,共7页
认为气是天人合一的物质基础,气化是天人合一的理论依据。从五运六气,天人相应,六气属性,标本中气从化,神机气立,根结之穴,药物性味,五脏六腑,经络腧穴,脏气法时,气动于中、象形于外,体质与患病的倾向性等方面阐述了五运六气气化理论是... 认为气是天人合一的物质基础,气化是天人合一的理论依据。从五运六气,天人相应,六气属性,标本中气从化,神机气立,根结之穴,药物性味,五脏六腑,经络腧穴,脏气法时,气动于中、象形于外,体质与患病的倾向性等方面阐述了五运六气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载体。认为气化论是运气学说所阐述的核心,影响和促进了伤寒六经气化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五运六气 气化
原文传递
从元整体发生学观点探讨“天人相应”的本质内涵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一珂 刘雷蕾 +3 位作者 朱佩 张海蓉 郝瑞森 马淑然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66-470,共5页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包括天人相副、人天依存、天人相合等不同认识。西医学整体观包含着"人的可分解性",即合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即元整体观。从元整体观探讨...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包括天人相副、人天依存、天人相合等不同认识。西医学整体观包含着"人的可分解性",即合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的核心是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即元整体观。从元整体观探讨天人相应的理论内涵可知,天人相应包含天人本一、以人应天、天人合一在内的逻辑递进的多层次概念。其具体表现在:从宇宙本体论来看,天人相应首先是天人本一;从宇宙发生的过程看,人的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宇宙生态平衡角度看,养生防病上需要天人合一。阐明"天人相应"理论深层次内涵,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健康与疾病及其防治,有益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元整体观 合整体观 天人本一 以人应天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饶欣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 ,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 。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5,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课题。作为现代化尚需深入推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所作为,应当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在广泛吸取西方生...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课题。作为现代化尚需深入推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所作为,应当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在广泛吸取西方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努力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道路,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视域下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晓荷 郝志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以关怀人性的课程目的观养成完善之人,以动态生成的课程结构观臻达和合之境,以兼济通达的课程知识观博通百家之学,以知行相资的课程实践观彰显经世之用。构建综合融通的整体课程体系,需从彰显整全性的课程育人价值,建立关联协同的课程结构,开发广纳兼容的课程知识内容,推动以知立行的课程实施等方面着力,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中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融合思想 课程改革 天人合一 五育融合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伊飞 韩亚坤 祖佳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0期71-72,共2页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传统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朴素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总结和分析,指出传统民居始终遵循美的规律,处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神韵,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天人合一 美学 建筑艺术
下载PDF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天人合一”思想探微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方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85-92,共8页
“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宗教和审美的境界,更是道家道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影像化阐扬,将形上抽象的思想创意性地运用到形下具象的影视作品中,并为如何抵达这一境界提供一种... “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宗教和审美的境界,更是道家道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影像化阐扬,将形上抽象的思想创意性地运用到形下具象的影视作品中,并为如何抵达这一境界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和现实向度,具体表现在“阴阳交媾相生”“水火相济相克”两方面。在道教看来,哪吒和敖丙正是通过“阴阳交媾相生”“水火相济相克”而“与道同体合一”,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之魔童降世 天人合一 阴阳交媾相生 水火相济相克 与道同体合一
下载PDF
天人合一在现代加速社会的可能性及限度
8
作者 高天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3-156,共14页
天人合一是农耕文明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速社会的概念揭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研究天人合... 天人合一是农耕文明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速社会的概念揭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研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探讨其在应对现代社会挑战中的潜在作用,采用文献梳理与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中的自然节律性特征和社会基础、现代社会的加速化及其“天人相悖”以及加速社会天人相悖的现代性弊病,从而促进天人合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融合和发展。研究发现,天人合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高度竞争使得天人合一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理念,需要在政策、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只有在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下,天人合一理念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加速社会 自然节律 资本逻辑 天人相悖
下载PDF
古籍版式术语中的“隐喻”
9
作者 石宇晴 黄威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2-128,共7页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属语言学范畴。在中国古籍版式术语中存在大量“隐喻”现象。搜集统计出古籍版式术语114条,这些术语可据术语标示语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功能等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鱼尾”“象鼻”“版心”等术语中广...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属语言学范畴。在中国古籍版式术语中存在大量“隐喻”现象。搜集统计出古籍版式术语114条,这些术语可据术语标示语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功能等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鱼尾”“象鼻”“版心”等术语中广泛存在“隐喻”现象,它们遵循“隐喻”的相似性原则,与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方位观念、“物”我合一观等传统观念相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隐喻”系统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版式术语 隐喻 “天人合一”观 “物”我合一观 方位观念
下载PDF
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的赓续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澜 汪树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9,共8页
要关注当代文学的传统回归,最关键的还是要考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是如何进入当代文学中的。以天人合一为根基的传统生态智慧恰恰是华夏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传统之一,这种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得到坚定而显豁的大面积赓续。天人合... 要关注当代文学的传统回归,最关键的还是要考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是如何进入当代文学中的。以天人合一为根基的传统生态智慧恰恰是华夏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传统之一,这种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得到坚定而显豁的大面积赓续。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民胞物与成为引导当代生态文学的基本原则。这种生态智慧使得当代中国生态文学呈现出典型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智慧 当代生态文学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民胞物与
下载PDF
传统建筑风水学在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中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谢昱成 吴越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章研究传统建筑风水,旨在古为今用,将风水的精髓融入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中。通过走访、调研、调查、文献检索等方式,探索传统建筑选址布局的风水特征,研究传统风水与生态建筑理论,坚持人文与自然的平衡,为乡村规划设计寻找新思路。对... 文章研究传统建筑风水,旨在古为今用,将风水的精髓融入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中。通过走访、调研、调查、文献检索等方式,探索传统建筑选址布局的风水特征,研究传统风水与生态建筑理论,坚持人文与自然的平衡,为乡村规划设计寻找新思路。对创新乡村规划设计,打造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乡村振兴 天人合一 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
下载PDF
从创世神话看《淮南子》的天、人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开发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达了不同文化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淮南子》的创世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感应生成思想,从宇宙天地生成到人与万物的生长,从安身立命之道到仁义礼乐之举,都不能脱离阴阳感应的作用。
关键词 创世神话 感应生成 阴阳感应 天人合一 《淮南子》 天人观
下载PDF
劳伦斯小说“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江琴 《铜仁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7-70,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劳伦斯以其睿智思想和敏锐的目光,在其小说文本中不但处处闪烁着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同时也显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学术光芒。本文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重新审视劳伦斯小说...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劳伦斯以其睿智思想和敏锐的目光,在其小说文本中不但处处闪烁着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同时也显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学术光芒。本文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重新审视劳伦斯小说中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揭示其生态伦理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学 人与自然 和谐
下载PDF
浅析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之美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玉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从天人合一、诗情画意、因借之巧、物与神游四方面剖析总结了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之美。通过植物客观存在的形状、体量、色彩、质感等因素以及与其它园林景观要素的水体、地形、地面构筑物、铺装之间的相互配置来呈现,由表及里,由外... 从天人合一、诗情画意、因借之巧、物与神游四方面剖析总结了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之美。通过植物客观存在的形状、体量、色彩、质感等因素以及与其它园林景观要素的水体、地形、地面构筑物、铺装之间的相互配置来呈现,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形至神,最终和人的主观情感自然吻合,情景交融,共鸣不断,艺术境界不宣而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造景 意境 天人合一 诗情画意 巧于因借 物与神游
下载PDF
元宇宙时代“智慧生态人”的法律塑造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英豪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离、重塑人的世界观、引导人们的行为绿色向善,“天人合一”愿景有望实现。元宇宙的形成则会成为自然的新负累,技术革新中的数字难民和网络成瘾者问题将导致环境权利的空置,环境数据的安全性、全面性、真实性问题将成为环境法治的新内容,去中心化组织模式对环境法律主体的解构会诱发新的环境治理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之际,理论上可将原先的生态人演绎成能够智慧运用Web3.0技术的智慧生态人,并作为生态文明和网络文明交汇下的“理想人”。制度上可采用“法律+技术”的方法增强个人生态理性、塑造新型环保组织、引导企业正向发展、提高政府环境监管的智慧和能力,以在塑造“智慧生态人”过程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时代 Web3.0技术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环境法治 “智慧生态人”
下载PDF
从《园冶》的营造之法探讨古典园林文脉传承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捷远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243-245,共3页
《园冶》由我国明代的造园大师计成所编。文章从《园冶》一书出发,深刻剖析了其造园手法与理念,并思考了书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从营造之法探讨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脉传承,讲究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为核心,运用有法无式:巧于因借,... 《园冶》由我国明代的造园大师计成所编。文章从《园冶》一书出发,深刻剖析了其造园手法与理念,并思考了书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从营造之法探讨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脉传承,讲究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为核心,运用有法无式: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提出了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特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思想对于我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现在中国的很多设计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冶》 天人合一 营造之法 古典园林 历史文脉传承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亢宁梅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84-86,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画文化一样 ,重写意、表现 ,创造意境 ,是一种立体的、可视的需加以体味的意境 ,是三维的中国画 ,立体化的山水诗。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相一致的 ,是其主体审美精神与物质材料“天人合一”的产物 ,在学理上...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画文化一样 ,重写意、表现 ,创造意境 ,是一种立体的、可视的需加以体味的意境 ,是三维的中国画 ,立体化的山水诗。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相一致的 ,是其主体审美精神与物质材料“天人合一”的产物 ,在学理上迥然有别于西方园林。当然 ,这一美学特征是逐步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空间 意境 主体审美精神 物质材料 中国 古典园林 美学特点
下载PDF
“天人合一”本体论的开创者——论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群林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思想为主旨,考察了"无极"、"太极"的思想渊源,提出了对"无极而太极"的本质的理解,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价值,认为圣人境界即是人与"无极... 以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思想为主旨,考察了"无极"、"太极"的思想渊源,提出了对"无极而太极"的本质的理解,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价值,认为圣人境界即是人与"无极而太极"完全合一之境界,并论述了其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而太极 本体论 天人合一 价值
下载PDF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迟成勇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70,共8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评价总是用“粗陋形式”“非常粗浅”“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等概念来表达;他认为,董仲舒思想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合理因素。与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中肯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董仲舒 天人合一 天人相类
下载PDF
人天合一:汉代天人观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清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9,共7页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其思维形态可以理解为多个阶段的动态过程,汉代恰好处在一个动态升华的关键时期。汉代开始,神本思想渐褪,对人的关注致使"天人合一"思想偏向于反映人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儒家从&qu...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其思维形态可以理解为多个阶段的动态过程,汉代恰好处在一个动态升华的关键时期。汉代开始,神本思想渐褪,对人的关注致使"天人合一"思想偏向于反映人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儒家从"人"到"仁"思想的超越,直接成为"天人合一"理论走向深入的驱动力。"天人合一"中的"天"虽有中国哲学的本体地位,却又是为政治服务的"人为之天",是神学思潮影响下"天人合一"转型的产物。从对人关注的层面上,"天人合一"应为"人天合一",如此才易于理解汉代儒学的没落与兴盛、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服务统治者与服务民众等争议话题的矛盾与统一之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天合一 董仲舒 汉代儒学 神学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