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的考察与理解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兴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59,共5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天人关系论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多种形态和基本命题,展现了特殊的哲学问题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对立调和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哲学思维具有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气一分殊 理一分殊 哲学
下载PDF
《周易》自然哲学与生命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曙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4,共7页
《周易》蕴涵的自然哲学思想,可谓是一种以生命为隐喻,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统一的生成哲学,它基于道德实践与认识实践统一的生命实践。文章根据《周易》"经"、"传"本身之内涵,按现代哲学表述方法,从源于道德之... 《周易》蕴涵的自然哲学思想,可谓是一种以生命为隐喻,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统一的生成哲学,它基于道德实践与认识实践统一的生命实践。文章根据《周易》"经"、"传"本身之内涵,按现代哲学表述方法,从源于道德之宇宙论,三才圆通之本体论,知行不二之实践论,生成整体之方法论等方面,阐明中国式自然哲学的特性与意义。指出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哲学,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化超越的价值之源,为中国古代科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且应在21世纪伟大历史转型和中西对话中,共同创造人类不同文化"殊途同归"、"和而不同"的世界生成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哲学 三才圆通 知行不二 生成整体 象数
下载PDF
Natural Philosophy of Zhouyiand Life Practice 被引量:1
3
作者 LI Shuhua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2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The natural philosophy which is implied in Zhouyi is a philosophy of generation. This is a metaphor for life and the unity of cosmology, ontology and axiology, based on a practice of life which is a unity of moral and... The natural philosophy which is implied in Zhouyi is a philosophy of generation. This is a metaphor for life and the unity of cosmology, ontology and axiology, based on a practice of life which is a unity of moral and cognitive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based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original classic text of Zhouyi and its commentar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 of Chinese natural philosophy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cosmology of morality, the ontology of unity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ity, the theory of practice that integrates knowing with action, and the methodology of wholly generating. I argue that this unique natural philosophy is not only the origin of the transcendental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ancient science in China. In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and dialogu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21 st century, it creates a unity of different cultures of human beings from different ways which are harmonious but not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 VIRTUE practice unity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s integration of knowing with action wholly generating system of images andnumbers
原文传递
我国古代农业培肥地力的智慧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志伟 张雪峰 +3 位作者 杨德荣 周凌翔 王云江 周龙 《肥料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期14-17,共4页
我国千百年的古农耕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许多智慧可以成为当今农业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就古农耕文明中天、地、人合一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古农耕文明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阐述,指出敬畏天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 我国千百年的古农耕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许多智慧可以成为当今农业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就古农耕文明中天、地、人合一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古农耕文明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阐述,指出敬畏天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农林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与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农耕文明 天、地、人合一 培肥地力 农业循环链 生态文明 智慧 启示
下载PDF
陆贾《新语》易学思想探析
5
作者 范丽琴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9-71,共3页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新语》 易学思想 天地人一体
下载PDF
权近《天人心性合一之图》研究
6
作者 于春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8,共7页
韩国有着悠久的学《易》历史,早在汉代,中国儒学便已传入其国。到李朝时期,作为易学一部分的易图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代表人物是高丽末期、李朝初期的哲学家权近。他在中国易学家周敦颐《周氏太极图》的影响下,创制了《天... 韩国有着悠久的学《易》历史,早在汉代,中国儒学便已传入其国。到李朝时期,作为易学一部分的易图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代表人物是高丽末期、李朝初期的哲学家权近。他在中国易学家周敦颐《周氏太极图》的影响下,创制了《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天人心性合一之图》与《周氏太极图》的轮廓大体相同,都是黑白相间、酷似人形,反映了太极为本、阴阳互补、天人合一的特征。但《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又有它独特的一面,将伦理、心性等问题纳入易学体系,完成对前者的超越。由此可见,中韩易学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有借鉴和吸收,又有创新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近 易图学 周敦颐 天人心性合一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08
7
作者 张岱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 人本 刚健自强
下载PDF
生态文化论 被引量:40
8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4,共5页
生态文化是生态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各民族为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而创造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知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云南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为中华文明和云南各民族文化的长期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各... 生态文化是生态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各民族为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而创造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知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云南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为中华文明和云南各民族文化的长期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将为中华民族和云南各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被引量:26
9
作者 汤一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
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家思想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思想资源。儒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它包含政... 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家思想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思想资源。儒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它包含政统、道统和学统三个方面,我们今天可以对它们作适当的区分。其中学统是指学术思想的传统,它可以提供很有意义的学术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合天人)、“人我合一”(同人我)、“身心合一”(一内外)等,但必须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当前研究儒学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同时也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要对“问题”有自觉性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复兴 和谐社会 轴心时代 天人合一 人我合一 身心合一
下载PDF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2,158,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和合文化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下载PDF
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 被引量:21
11
作者 冉学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0,47,共3页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拳术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被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与现代体育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自然和谐理念 哲理内涵 健身价值 “阴阳对立统一” “天人和一” 传统文化 传统医学
下载PDF
基于天人合一理论的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代金刚 田思玮 +1 位作者 张明亮 宋军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本文以中医导引法的历史沿革、流传发展和现代研究进展为着眼点,以二十四节气的发展简况及文献记载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天人合一、顺时养生的思想内涵。根据节气和人体气血运行的变化,在二十四个节气内选择相应的时间与方向进行导引、吐... 本文以中医导引法的历史沿革、流传发展和现代研究进展为着眼点,以二十四节气的发展简况及文献记载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天人合一、顺时养生的思想内涵。根据节气和人体气血运行的变化,在二十四个节气内选择相应的时间与方向进行导引、吐纳、存想、按,这项独具特色的古老健身术从唐末宋初流传至今,已经近千年,本文以春季六个节气缩略版为例,从动作和原理进行说明,阐述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导引法 二十四节气 天人合一 顺时养生
下载PDF
《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刁生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7,共9页
《周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其所奠定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美学的东方传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周易 传统美学 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 阴阳和谐 隐喻象征 直觉体悟
下载PDF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保印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天人合一”宇宙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成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供人颐养和游憩的综合艺术品,是艺术的宇宙图案。其构思从“象天”到“... “天人合一”宇宙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成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供人颐养和游憩的综合艺术品,是艺术的宇宙图案。其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对大自然的简单模拟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创作理念,都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象”化。该文在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最后指出了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提出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自然、文化、生态、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园林 体现
下载PDF
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中医学不仅只是智力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入手,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特征、得... 中医学不仅只是智力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入手,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特征、得意忘象的思维意境及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同时,对其历史及现实价值给予简略的评述。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 崇古尊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丛斌 陈香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2-747,共6页
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往多直接面对患者,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形而下的实操性探索,缺少系统的理论性研究,这可能不足以支撑一个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目前,在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进行结合等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对"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往多直接面对患者,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形而下的实操性探索,缺少系统的理论性研究,这可能不足以支撑一个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目前,在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进行结合等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学概念表述也未能达成一致。笔者基于学科概念的一般意义,在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概念提出了新的表述:中西医结合是基于中医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籍现代医学的还原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研究人类生命和疾病的现象、本质及时相性演变规律,促进人类健康,预防、治疗疾病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学科概念决定学科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笔者以中医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基础系统阐释了中西医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对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范式阐述了新的观点,并就中西医结合目前需破解的几个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具体思路。中西医结合不是机械地1+1=2的结合,而是分别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弥补中医学的推理想象、缺乏实证的不足;用中医学的取类比象思维、天人合一理念及整体观来梳理、统筹现代医学某些碎片化研究成果的零、散、杂,解决其成果间相互矛盾难以系统整合的问题,实现1+1>2的结合。应系统深入研究拓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而构建系统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春林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 ,它蕴涵于儒家、道家、释家等思想体系之中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世纪之交 ,继承和弘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对 2 1世纪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当代 文化价值 人类 自然界 发展观
下载PDF
新中式建筑所体现的传统空间美学思想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燕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4,共4页
新中式建筑在整体风格上充分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与精髓,广泛的融合了现代科技及多元文化的精华,成为传统建筑现代化的一种积极尝试。从传统的空间意识、空间审美等方面考量,认为新中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新中式建筑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 新中式建筑在整体风格上充分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与精髓,广泛的融合了现代科技及多元文化的精华,成为传统建筑现代化的一种积极尝试。从传统的空间意识、空间审美等方面考量,认为新中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新中式建筑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天人合一"作为其思想根源;与传统的造园和建筑实践相一致,新中式建筑把对意境的创造作为其设计的核心,传统的虚实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新中式建筑具备了独特的韵味之美。此外,在传统的"时空和体"思想的影响下,新中式建筑还要考虑到现代空间功能的时间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创造和实现弹性空间与空间的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建筑 “天人合一” 意境创造:虚实相生 “时空和体”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朝旺 段艳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设出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湿热类温病“分消走泄”思想刍议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邓金钗 万海同 +1 位作者 胡艳兰 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析"分消走泄"思想,为湿热类温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系统分析湿热类温病的病因、病机,通过病机特点探寻其治疗方法;阐释"分消走泄"的思想内涵,并列举其代表方剂,总结用药特点;最后以分消走泄治疗... [目的]探析"分消走泄"思想,为湿热类温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系统分析湿热类温病的病因、病机,通过病机特点探寻其治疗方法;阐释"分消走泄"的思想内涵,并列举其代表方剂,总结用药特点;最后以分消走泄治疗湿热病的临床运用做具体说明。[结果]湿热类温病因湿热之邪内外相引而发病,病位广涉上中下三焦,病机在于湿热阻滞,三焦气化失常。治疗上,采用"分消走泄"的方法,通过通调三焦气机,开郁行滞,能够使湿热邪气从上中下三部得以分而消除。后世根据"分消走泄"创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剂,在现代临床上仍广泛使用。[结论]分消走泄是湿热类温病的治疗思想,可以广泛指导湿热性流行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值得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湿热类 天人合一 分消走泄 三焦 用药特点 代表方剂 临床运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