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纹样“冰裂纹”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珍慧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5-88,共4页
冰裂纹来源于宋代的哥窑青瓷,其纹理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冰凌剔透,清新雅致,逶迤远去,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和遥远的遐想,有着非常独特的美感。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匠人、设计家更是把它运用到家具、园林、建筑等各种各样的设计中。中国传... 冰裂纹来源于宋代的哥窑青瓷,其纹理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冰凌剔透,清新雅致,逶迤远去,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和遥远的遐想,有着非常独特的美感。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匠人、设计家更是把它运用到家具、园林、建筑等各种各样的设计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冰裂纹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内敛、雅致的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冰裂纹 天人合一 设计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传统智慧——从儒学的视域来看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成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5-88,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我们应充分挖掘传统的智慧资源。从儒学的传统来看,值得借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和为贵"——和谐社会的人道原则、"性向善"——和...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我们应充分挖掘传统的智慧资源。从儒学的传统来看,值得借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和为贵"——和谐社会的人道原则、"性向善"——和谐社会的人性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 和为贵 性向善
下载PDF
“仁爱观”和“天人合一观”的伦理与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静 仲远明 张朝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4-67,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不光具有主观意识性,同时具有客观物质性,“仁”的客观物质状态——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通过“炁”来维系。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中医的仁爱观、天人合一观、整体观以及其对宇宙...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不光具有主观意识性,同时具有客观物质性,“仁”的客观物质状态——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通过“炁”来维系。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中医的仁爱观、天人合一观、整体观以及其对宇宙和人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一脉相承于“仁的二相性”,这种紧密的连接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从意识性和物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医学对“仁”主观仁爱意识和客观天人合一状态的体现过程,对中医学传承中华文化核心的思路进行了初步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相性 仁爱观 天人合一观 传统文化 中医学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基础——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永庆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51-55,共5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道德基础。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从道德的视角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从道德的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是道德主体,承担着全部道德责任,其行为是道德评价的对象。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道德基础。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从道德的视角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从道德的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是道德主体,承担着全部道德责任,其行为是道德评价的对象。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改造、尊重与利用是辩证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和谐 道德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