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犯罪主体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松建 徐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41-44,共4页
:单位犯罪主体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类犯罪主体 ,是认定单位犯罪成立的关键。单位犯罪主体具有依法成立、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特征。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 ,也有不具备法人... :单位犯罪主体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类犯罪主体 ,是认定单位犯罪成立的关键。单位犯罪主体具有依法成立、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特征。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 ,也有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单位的性质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主体 刑法 刑事责任能力 定义
下载PDF
关于单位犯罪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文 贾爱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刑法总则第 30条、第 31条专节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处罚 ,在分则 4 13个罪名中规定了 12 8种单位犯罪 ,占罪名总数的 31%。足见研究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在总结单位犯罪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对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 刑法总则第 30条、第 31条专节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处罚 ,在分则 4 13个罪名中规定了 12 8种单位犯罪 ,占罪名总数的 31%。足见研究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在总结单位犯罪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对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范围、类型、刑事责任的基础、处罚制度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 ,以期完善单位犯罪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 刑法 类型 反罚制度
原文传递
基于教学资源精准整合的嵌入式学科教学服务——以“细胞衰老的机制”微课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明芳 袁曦临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5-62,共8页
[目的/意义]美国教学质量中心与"2030教师解决方案"小组预测,教师在未来将成为一个混合型职业,由教学团组成员以各司其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案。学科馆员应该积极探索,成为教学团队中的一员。本研究... [目的/意义]美国教学质量中心与"2030教师解决方案"小组预测,教师在未来将成为一个混合型职业,由教学团组成员以各司其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案。学科馆员应该积极探索,成为教学团队中的一员。本研究从学科馆员专业知识技能出发,提出立足图书馆资源组织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大学微课为例,着重构建一种基于碎片化知识单元的微课教学资源组织框架,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予以呈现。[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立足学科信息资源才是学科馆员进行学科服务的根本和立足点。学科馆员通过高效的资源组织、发现和呈现,实现面向学科的精准化服务,藉此成为高校教学科研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研究提供了学科馆员精准化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单元 资源组织 碎片化 学科服务 精准化 超星学习通
原文传递
论医疗机构应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被引量:5
4
作者 秦红文 田兴洪 肖卫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3-34,共2页
医疗机构应可以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形法第335第应增加一款:"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疗事故罪 主体
下载PDF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尉琳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1,共11页
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论未能提供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判断标准,司法解释和判例也无实质上的实践判断依据。我国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实质上基于刑事政策的影响,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正是刑事政策价值取向的司法表现;从"利益"... 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论未能提供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判断标准,司法解释和判例也无实质上的实践判断依据。我国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实质上基于刑事政策的影响,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正是刑事政策价值取向的司法表现;从"利益"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国外法人犯罪的理念和立法流变以及我国立法、司法实践来看,"独立的利益"都应成为当下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实践标准;与自然人主体一体化是解决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的最终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主体资格 刑事政策 利益 一体化
原文传递
论新课标课程内容结构化:育人功能与教学改进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红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5-51,共7页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一项重要变革。课程内容结构化体现为编制学科知识图谱,创设学科核心概念,预设学生的学习经验。课程组织形态变革的实质是明确课程的教育性功能:以学习进阶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大观念赋予学生强有...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一项重要变革。课程内容结构化体现为编制学科知识图谱,创设学科核心概念,预设学生的学习经验。课程组织形态变革的实质是明确课程的教育性功能:以学习进阶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大观念赋予学生强有力的文化内涵,以情境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进而凝聚学习内容、过程、方式的教育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课程内容结构化对教学实践提出新要求,教学设计要具有整体性的单元视角,教学序列要把握知识发生与学生认知的逆向逻辑,教学活动方式要指向学科实践的育人意义,从而让学生通过知识超越知识,获致素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课程内容结构化 学习进阶 大观念 情境 单元视角 逆向逻辑 学科实践
下载PDF
单位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申柳华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6-29,共4页
近几年,各类重大责任事故频发,使重大责任事故罪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就责任事故犯罪的主体而言,有的国家规定部分责任事故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如法国和西班牙;而有的国家则不承认责任事故犯罪中单位的犯罪主体地位,如日本、俄罗斯和我... 近几年,各类重大责任事故频发,使重大责任事故罪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就责任事故犯罪的主体而言,有的国家规定部分责任事故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如法国和西班牙;而有的国家则不承认责任事故犯罪中单位的犯罪主体地位,如日本、俄罗斯和我国。从严密刑事法网、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角度出发,单位应当可以成为我国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责任事故罪 主体范围 单位犯罪
下载PDF
七三一部队溃逃之际屠杀活体实验者问题再探究——以中日两国见证人的口述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孝华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1945年8月9日,日本法西斯面临战败投降之际,驻扎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七三一部队在逃离本部之前,把尚在特设监狱中关押的400多名活体实验者全部杀害,并毁尸灭迹,意图彻底销毁细菌实验、人体实验的相关证据。战后美国独占日本,为获取七三一... 1945年8月9日,日本法西斯面临战败投降之际,驻扎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七三一部队在逃离本部之前,把尚在特设监狱中关押的400多名活体实验者全部杀害,并毁尸灭迹,意图彻底销毁细菌实验、人体实验的相关证据。战后美国独占日本,为获取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数据,对日军屠杀活体实验者等恶行掩饰包庇,石井四郎等人不仅逃脱了东京审判,反而成为日本社会“精英”。重新审视七三一部队意图毁证屠杀活体实验者等反人类犯罪问题,采用中日双方历史见证人的证言、供词、忏悔录等口述史料,辅证相关档案资料与考古资料,还原被人为掩盖的历史真相,探究七三一部队集体犯罪中的个体责任因素,并对这种大屠杀性质的恶行进行理性反思,为揭露七三一部队反人类犯罪和维护世界和平提供参考信息和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三一部队 “马路大” 人体实验 口述史 活体实验者
原文传递
论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范围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建达 马荣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4-68,共5页
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非法成立的组织和合法成立后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组织以及名义被盗用的组织不具有单位犯罪包括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资格,而所有制形式和成员人数的多寡不能被用作单位犯罪包括单位共同犯罪主体资格... 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非法成立的组织和合法成立后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组织以及名义被盗用的组织不具有单位犯罪包括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资格,而所有制形式和成员人数的多寡不能被用作单位犯罪包括单位共同犯罪主体资格的判断标准。单位内部的自然人可以个人身份而与所在单位共同实施单位共同犯罪,而单位外部的自然人可在单位的"犯罪代理权限"内或经单位事后追认而与单位共同实施单位共同犯罪,乃至构成单位共同犯罪中的"片面共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主体 自然人主体 一人公司 代理权限
下载PDF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化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红玲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4期169-171,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基于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对三层学习任务群分学段做出详细的解释。文章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起点,采取清单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基于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对三层学习任务群分学段做出详细的解释。文章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起点,采取清单式的自学导航,将“以问题支架为驱动、以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全体学生为主角”三大策略贯穿学习始终,并辅以学习任务群为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能力[1],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让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和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提高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品格、正确价值观和综合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深度学习 结构化 大单元 学科素养
下载PDF
治理视野下的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秀英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论文从公共图书馆治理单元及治理主体设置模式的角度审视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为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法;在治理单元设置上,明确治理单元的设置权主体,打破财政壁垒,建... 论文从公共图书馆治理单元及治理主体设置模式的角度审视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为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法;在治理单元设置上,明确治理单元的设置权主体,打破财政壁垒,建立总分馆服务体系;在建设主体设置上,突出实际能力原则,形成多元化格局;在管理主体的设置上,逐步推行理事会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体制改革 治理单元 治理主体
下载PDF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若干思考
12
作者 袁翔珠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2-95,共4页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分析刑法学现有...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分析刑法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力求能正确界定此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法人 自然人 共同犯罪 犯罪主体
下载PDF
不宜把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平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尽管现行刑法将国家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主体,但这个规定引起刑法理论界的争论和司法实践界的困惑。国家机关的行为分为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其实施职务行为时只是代表国家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意志为国家意志,这种意志与犯罪意志不能共... 尽管现行刑法将国家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主体,但这个规定引起刑法理论界的争论和司法实践界的困惑。国家机关的行为分为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其实施职务行为时只是代表国家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意志为国家意志,这种意志与犯罪意志不能共存;其非职务行为不体现国家权力,受民法等其他法律调整。如果将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既不利于确立国家机关的权威,也不利于国家机关正常开展职能活动。假如对机关实行罚金刑,无异于国家自我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 单位犯罪 犯罪主体
下载PDF
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构成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庆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99-603,共5页
针对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方面的诸种观点 ,在评析的基础上 ,提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不是单位犯罪 ,而是自然人主体中的特殊主体 ,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关键词 私分国有资产罪 单位犯罪 法人犯罪 特殊主体
下载PDF
关于单位行贿罪中的主体认定及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浪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51-53,57,共4页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单位行贿罪主体已成定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实践中,一人公司、私营企业、单位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个人挂靠型、风险经营型企业、承包企业等几种特殊企业能否成为单...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单位行贿罪主体已成定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实践中,一人公司、私营企业、单位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个人挂靠型、风险经营型企业、承包企业等几种特殊企业能否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类犯罪行为定性的关键。除了正面了解单位行贿罪的主体范围,还应了解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以期准确把握单位行贿罪与相关行贿受贿犯罪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行贿罪 主体 法律思考
下载PDF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研究之一 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合理性之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洪山 陈立毅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2-44,共3页
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适用自首制度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导致实践中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基于自身对法律的理解而对同一案件作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决,在对犯罪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出现了差异。从刑法理论、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需要等方... 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适用自首制度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导致实践中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基于自身对法律的理解而对同一案件作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决,在对犯罪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出现了差异。从刑法理论、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考察,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既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内在精神,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自首制度 犯罪主体
下载PDF
单位成为贷款诈骗罪主体的立法疏漏及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世奎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前,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频繁发生,严重侵害了国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对所贷资金的所有权。我国现行刑法未将单位规定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使得司法机关难于寻求适当的法律依据追究其刑事责任,增设贷款诈骗罪单位主体... 目前,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频繁发生,严重侵害了国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对所贷资金的所有权。我国现行刑法未将单位规定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使得司法机关难于寻求适当的法律依据追究其刑事责任,增设贷款诈骗罪单位主体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诈骗罪 单位 主体
下载PDF
出售及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主体的厘定——以规范解释论为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江林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8-64,共7页
《刑法修正案(七)》颁布以后,理论和实践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范围有争议。在规范解释论视角下,以刑法条文为蓝本,以刑法受众的共识为标准,以法律用语的可能含义为限度,以刑法体系的协调性为架构,通过目的解释、体系解... 《刑法修正案(七)》颁布以后,理论和实践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范围有争议。在规范解释论视角下,以刑法条文为蓝本,以刑法受众的共识为标准,以法律用语的可能含义为限度,以刑法体系的协调性为架构,通过目的解释、体系解释和文理解释,将本罪的单位主体限定于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且在必要限度内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自然人主体限定于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工作便利获取本单位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解释 单位主体 工作人员
下载PDF
论招贴设计教学中的创意链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帆 李鍌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创意也是招贴设计教学的瓶颈。文章通过科学的、多元化的创意链构建,引导学生在单元课题训练中探寻招贴设计的原创语言,优化教学方法,改革陈旧的教学范式,进而推动课程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 招贴设计 创意链 构建 单元课题
下载PDF
论单位犯罪的法定主体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小平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2-27,共6页
19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但何谓单位犯罪,并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产生困惑。应在立法层面对单位犯罪的含义予以明确界定,同时修改使用法人犯罪名称。对1997年《刑法》列举的单位犯罪主体公司、企业、... 19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但何谓单位犯罪,并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产生困惑。应在立法层面对单位犯罪的含义予以明确界定,同时修改使用法人犯罪名称。对1997年《刑法》列举的单位犯罪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应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予以明确范围,从而真正体现罪行法定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法人犯罪 法定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