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40
1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3年第5期337-342,332,共6页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海工程中的地位。通过列举国内若干典型的已建、在建和正在进行方案研讨的水下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适合建桥、建隧以及桥隧结合方案有关的江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当地实际条件,对修建桥梁和修建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通过列举水下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的典型范例,总结了适合修建水下隧道的有利条件,并对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应综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水文、河工、港口、航道和航运等诸相关条件,通过多方案比较,更加客观地妥慎优选适合各具体工程的最佳方案;水下建隧的优缺点共存,水下隧道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事实上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跨江越海工程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江越海工程 水下隧道 建桥方案 琼州海峡大通道 台湾海峡大通道 港珠澳大通道 水下高速铁路隧道 方案比较
下载PDF
水底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姬永红 项彦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7,共4页
讨论了水底隧道涌水的预测计算问题,利用经验法和有限元法对某拟建海底隧道工程方案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对比分析,探讨了竖向和水平走向裂隙发育情况对隧道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有限元相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水底隧道涌水... 讨论了水底隧道涌水的预测计算问题,利用经验法和有限元法对某拟建海底隧道工程方案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对比分析,探讨了竖向和水平走向裂隙发育情况对隧道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有限元相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水底隧道涌水量偏小;②当水底岩层张性裂隙(尤其是竖向裂隙)较发育时,隧道涌水量增长较大;③当隧道临近或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周边的渗流场具有显著的三维特征;④如果水底隧道上覆地层中没有显著的隔水层,则由于水源无限充足,隧道的涌水量将主要受到水位相对高度和隧道围岩渗透系数的影响,与隧道上覆地层的厚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底隧道 隧道涌水量 预测方法
下载PDF
水下超大断面隧道衬砌施工新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灵强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营盘路湘江隧道主线与匝道分合流段均以暗挖形式设计,地质相当复杂,江底分岔大跨段(A、B型)超大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和初期支护的结构安全,在量测数据反映初期支护安全预警的情况下,传统的衬砌施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 营盘路湘江隧道主线与匝道分合流段均以暗挖形式设计,地质相当复杂,江底分岔大跨段(A、B型)超大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和初期支护的结构安全,在量测数据反映初期支护安全预警的情况下,传统的衬砌施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正常施工状态的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保留临时支撑的情况下采用特制异型台车和满堂支架组合联合施工拱墙的新型衬砌施工技术,并对关键技术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不拆支撑采用台车和满堂支架组合施工分岔段二次衬砌的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超大断面 分岔大跨 衬砌
下载PDF
水底明挖隧道深基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赖金星 牛方园 +2 位作者 樊浩博 邱军领 李小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2期301-304,310,共5页
以福州市穿越晋安河水底隧道明挖法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建立基坑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应力场和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周边的地层沉降、坑底隆起变形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均移随着开挖深度的... 以福州市穿越晋安河水底隧道明挖法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建立基坑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应力场和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周边的地层沉降、坑底隆起变形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均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基坑支护桩全部受压,其轴力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小于设计值,且其最不利位置位于基坑最终开挖面深度处;塑性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移,发生塑性破坏的位置位于开挖深度6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底隧道 渗流耦合 数值模拟 受力变形 基坑
下载PDF
引调水工程隐伏残丘的地球物理勘探
5
作者 汤克轩 毛深秋 +1 位作者 李国瑞 王杰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0年第3期52-55,56,共5页
以某大型穿河输水隧洞为例,讨论隐伏凸起地貌的物性分布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工程区域地层电性、弹性参数的分析,探讨水流侵蚀作用、覆盖层厚度变化与隐伏残丘区岩土体物性分布的关系。河水和覆盖层压覆前期,古地层... 以某大型穿河输水隧洞为例,讨论隐伏凸起地貌的物性分布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工程区域地层电性、弹性参数的分析,探讨水流侵蚀作用、覆盖层厚度变化与隐伏残丘区岩土体物性分布的关系。河水和覆盖层压覆前期,古地层物性也受边坡卸荷、岩体不均匀风化、构造及岩溶发育等因素影响。水流冲刷改造了地表地形,沉积作用加大了异常埋深,蚀变与充填作用使地层物性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地球物理勘探难度,同时隐伏凸起地貌的存在对一些基于近水平层状地层模型的反演计算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山脊 孤山残丘 水下隧洞 地震折射波层析技术 水上高密度电法
下载PDF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20
6
作者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14年第3期179-187,共9页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掘进机 TBM 水下盾构隧道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 山岭隧道 护盾式TBM 土压平衡盾构 开敞式网格盾构 压缩混凝土衬砌 风井始发盾构 导洞扩挖
下载PDF
糯扎渡水电站导流洞闸门封堵水下混凝土加固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董立安 李小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确保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安全,需待导流洞下闸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堵加固。本文将对糯扎渡导流洞混凝土封堵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以及施工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下闸封堵前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所得成果可供类似... 为确保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安全,需待导流洞下闸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堵加固。本文将对糯扎渡导流洞混凝土封堵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以及施工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下闸封堵前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所得成果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水下施工 导流洞闸门封堵 堵漏 混凝土加固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噪声水下动力螺桨翼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上官云信 周瑞兴 +4 位作者 解亚军 李育斌 郗忠祥 乔志德 钟伯文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8年第2期64-68,共5页
翼型是各种螺桨设计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动力螺桨的抗空化特性,降低噪声,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研制了一组PQ翼型。该翼型通过理论计算优化并经一系列的风洞、水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PUPQ系列翼型在满足初生空化... 翼型是各种螺桨设计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动力螺桨的抗空化特性,降低噪声,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研制了一组PQ翼型。该翼型通过理论计算优化并经一系列的风洞、水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PUPQ系列翼型在满足初生空化数设计指标的情况下比NACA66(Mod)系列翼型有更大的空化斗,显示了更好的空化特性;前者的流体动力特性与后者相当或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水下动力螺桨 风洞试验 空化特性
下载PDF
确定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的经验公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蔚立元 徐帮树 +2 位作者 李术才 丁万涛 李利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7-503,共7页
覆盖层厚度是水下隧道纵断面线路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直接制约着工程的安全和造价。为了应对我国大规模建设的水下隧道的浪潮,必须给设计者提供确定覆盖层厚度的简便方法。对于不同的水深和开挖面积,编程求解了日本最小涌水量法的基本公... 覆盖层厚度是水下隧道纵断面线路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直接制约着工程的安全和造价。为了应对我国大规模建设的水下隧道的浪潮,必须给设计者提供确定覆盖层厚度的简便方法。对于不同的水深和开挖面积,编程求解了日本最小涌水量法的基本公式,并拟合出了经验公式。在介绍挪威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对不同基岩纵波速度提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根据大量数值计算的结果,利用最小位移法判据,分别针对Ⅱ~Ⅳ级围岩条件推导出了覆盖层厚度和开挖面积、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下隧道 覆盖层厚度 工程类比法 经验公式 适用性
下载PDF
西气东输延水关黄河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晓军 吴克信 《地下空间》 CSCD 2004年第1期57-63,共7页
对西气东输延水关黄河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总结 ,着重介绍了黄河水底隧道的堵水设计和施工特点 ,通过采用“超前探水 ,注浆堵水 ,微振爆破 ,短挖进尺 ,及时喷锚 ,后接衬砌”的施工原则 ,不仅在隧道掘进期间防止了较大涌水的发生 ,而... 对西气东输延水关黄河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总结 ,着重介绍了黄河水底隧道的堵水设计和施工特点 ,通过采用“超前探水 ,注浆堵水 ,微振爆破 ,短挖进尺 ,及时喷锚 ,后接衬砌”的施工原则 ,不仅在隧道掘进期间防止了较大涌水的发生 ,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 水底隧道 注浆堵水 衬砌结构 隧道施工
下载PDF
含水砂层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忠双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文章以兰州至中川机场九合二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摩尔库伦准则和新意法原理,对含水砂层掌子面的失稳机理进行解释,接着针对掌子面的失稳机理,在隧道施工前进行降水和集水明排等方案,使得隧道开挖在无水状态下进行,然后对掌子面前... 文章以兰州至中川机场九合二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摩尔库伦准则和新意法原理,对含水砂层掌子面的失稳机理进行解释,接着针对掌子面的失稳机理,在隧道施工前进行降水和集水明排等方案,使得隧道开挖在无水状态下进行,然后对掌子面前方土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提高地层的强度和刚度,在施工过程中,综合采用双层临时仰拱和临时插板的方式,对隧道轮廓和掌子面地层施加人为的约束,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砂层 隧道稳定 隧道掌子面 三台阶
下载PDF
水下降水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沙俊强 张百涛 《科技和产业》 2020年第12期257-262,共6页
为了降低水体下土层中的水位或水压,拟采用一种非常规的水下降水技术,保证水下工程的安全。水下降水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陆上降水相比,其技术环节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通过对某工程在水下降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可行性分析、... 为了降低水体下土层中的水位或水压,拟采用一种非常规的水下降水技术,保证水下工程的安全。水下降水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陆上降水相比,其技术环节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通过对某工程在水下降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可行性分析、设计计算、土层参数确定等环节的探索、研究,并采用止水套管技术、新型隔水材料、水下降水试验模型、套管稳定性分析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建立一套可行的水下降水技术方案,确保该工程安全、顺利完成。水下降水技术在该工程的应用为国内外首次,但水下降水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还有一些技术环节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降水 盾构隧道 止水套管 流水压力 波浪荷载 试验井
下载PDF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弯道驾驶人扫视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焦方通 杜志刚 +2 位作者 王首硕 陈云 马兆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109,共6页
为探求在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弯道路段行驶过程中驾驶人扫视行为的变化特点,以扫视角为主要参数,在武汉东湖隧道内不同弯道和直线段开展实车试验,通过注视点分布范围、水平视角、通视距离的变化分析扫视行为;在特性分析中,以离均系数为指... 为探求在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弯道路段行驶过程中驾驶人扫视行为的变化特点,以扫视角为主要参数,在武汉东湖隧道内不同弯道和直线段开展实车试验,通过注视点分布范围、水平视角、通视距离的变化分析扫视行为;在特性分析中,以离均系数为指标研究不同弯道内扫视角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水下特长隧道不同线形路段行车过程中以小角度扫视为主,半径400、680、1 000 m的弯道及直线段的离均系数分别为2. 876、4. 545、5. 010、6. 324,即随着弯道曲率的减小,驾驶人扫视角的中值、均值、变化范围逐渐变大,驾驶人的扫视范围更大、心理压力更小、行车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 弯道路段 视觉特性 扫视角 驾驶人
下载PDF
浅埋富水隧道施工大变形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琳 杨林 +2 位作者 袁青 江鸿 肖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素影响,大变形以拱顶沉降为主,且在开挖后较短时间里变形急剧增加;隧道大变形表现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趋向稳定”3阶段变化规律,急剧增长阶段主要集中在下台阶开挖之前,其围岩变形量约占整个沉降变形的75%~80%。根据大变形分析情况提出:开挖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井点降水”的辅助加固措施,改善掌子面前方围岩施工环境;开挖中采用钢架型号加强、中下台阶大直径锁脚及上台阶大拱脚等措施,可较大程度地控制隧道大变形发展,保证洞内施工安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富水地段 大断面隧道 大变形 拱顶沉降 应对措施 董奉山隧道
下载PDF
高空远程滑翔无人水下航行器气动参数估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欢欢 潘光 杜晓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7-1761,共5页
为了研究高空远程滑翔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气动参数特性,根据飞机气动参数估算的方法,通过类比方式在小迎角、小侧滑角和尾翼偏转不大的情况下对高空远程滑翔UUV的纵向、横向气动参数和操纵导数进行计算.结合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高空远程滑翔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气动参数特性,根据飞机气动参数估算的方法,通过类比方式在小迎角、小侧滑角和尾翼偏转不大的情况下对高空远程滑翔UUV的纵向、横向气动参数和操纵导数进行计算.结合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计算和试验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通过2种方式获得的气动特性均满足航行器的低阻特性和静稳定性要求,说明借鉴飞机参数的估算方法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对航行器的弹道设计、载荷计算、控制参数的选择和完善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高空滑翔 参数估算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下载PDF
水下灌浆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良辉 张清 熊厚金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6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前对隧道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析,其前提都是以围岩为均质材料,而灌浆隧道的围岩是由两层不同力学性能材料构成的夏合结构,其应力与位移特点不同于均质围岩。基于岩体的弹脆塑性模型及非关联流动法则,考虑地下水压力的作用,对灌浆... 目前对隧道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析,其前提都是以围岩为均质材料,而灌浆隧道的围岩是由两层不同力学性能材料构成的夏合结构,其应力与位移特点不同于均质围岩。基于岩体的弹脆塑性模型及非关联流动法则,考虑地下水压力的作用,对灌浆隧道围岩的应力与位移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围岩位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应力 灌浆 围岩位移 水下隧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