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滨 王馨翊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实验室指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24h死亡率、1周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输液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BG、Hct、PLT、BUN、Scr水平升高,PT时间缩短,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相比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显著,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更好的改善实验室指标,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疗效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秦薇 余艳红 盛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5组,建立重度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假休克组(SS组),休克未处理组(SH组),传统复苏组(NS组)、限制性复苏组(NH组)及高渗高胶限制性复苏组(HHH组)分别于休克30min后接受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各组均于休克后90min接受手术止血和输血输液治疗。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脏检测SOD、MDA和MPO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肺组织SOD活性降低及MDA、MPO水平增高,其中MDA、MPO水平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P<0.05),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SOD活性呈与MDA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限制性输液复苏较传统快速输液复苏缓解了组织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羟乙基淀粉高渗盐可显著抑制肺组织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快速复苏 低压复苏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亭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银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院产科接诊的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 目的探讨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院产科接诊的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气剩余碱(BE)、血压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4.8±2.4)s、(1.8±1.1)mmol/L、(63.3±11.4)mlnHg和0%(0/7),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11.8±1.3)s、(2.7±1.4)mmol/L、(51.2±13.5)1/1i/1Hg和14.3%(1/7),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和预后,控制病死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产科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秀来 刘良明 +3 位作者 刁有芳 廖自福 王丽婷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损伤的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48只SD大鼠根据早期复苏压力的不同分为6组:不复苏组(对照)和40、50、60、70... 目的比较不同的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损伤的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48只SD大鼠根据早期复苏压力的不同分为6组:不复苏组(对照)和40、50、60、70、80mmHg复苏组,每组8只。伤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降至40mmHg时开始低压复苏,用乳酸林格液加羟乙基淀粉(2:1比例)复苏,使MAP维持在各组设定的水平,持续1h,对照组此期不输注任何液体,然后结扎脾动脉止血,各组均行充分复苏2h。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失血量、血细胞比容、血气、肝功及存活时间。结果60、70、80mmHg复苏组的出血量显著高于另3组(P〈0.05),50mmHg复苏组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和80mmHg复苏组(P〈0.05)。40mmHg复苏组和80mmHg复苏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50、60、70mmHg复苏组(P〈0.05)。70、80mmHg复苏组的酸中毒显著轻于40mmHg复苏组(P〈0.05)。40~60mmHg复苏组的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80mmHg复苏组(P〈0.05)。40mmHg复苏组的肝功指标显著高于50、60、70mmHg复苏组(P〈0.05)。结论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血压过高会增加出血量,缩短存活时问;血压过低则抑制心功能,加重肝功能损害。血压在50~60mmHg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 低压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美祥 徐福兴 +1 位作者 李健 谭明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病例204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充分液体复苏组(A组...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病例204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充分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B组又根据复苏中所选液体补液速度的不同分为B1组和B2组,比较不同复苏组间存活率、死亡率、MODS的发生率、碱剩余及血清乳酸值。结果:A组B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复苏后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B组、B1组和B2组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于A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P<0.05);B1组和B2组在存活率、死亡率、MODS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B1组输液总量明显少于B2组。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正确及时的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血容量,为后续治疗营造良好条件。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及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下载PDF
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崔恒熙 曹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内皮素和乳酸的动态变化,探讨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建立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假休克组作对照组。于休克初期、休克末期、充分复苏结束后和观察期末测定血乳酸和... 目的:通过检测血内皮素和乳酸的动态变化,探讨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建立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假休克组作对照组。于休克初期、休克末期、充分复苏结束后和观察期末测定血乳酸和内皮素浓度。结果:(1)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水平较假休克组各时间点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末达到最高水平。(2)休克初期传统复苏组和低压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传统复苏组比低压复苏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复苏后下降趋势更明显。结论:低压复苏比传统复苏有更低血乳酸和内皮素水平,而且复苏后下降趋势更明显。提示低压复苏的方法能改善微循环和减轻酸中毒,复苏的效果和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 乳酸 内皮素 液体复苏 低血压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对肺损伤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秦薇 王晨虹 余艳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7-930,共4页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及早期肺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肺组织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18...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及早期肺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肺组织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18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3组,建立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传统复苏组(NS组)、限制性等渗等张输液复苏组(NH组)、限制性高渗高胶输液复苏组(HHH组),分别于休克30分钟后接受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于实验0、30、90、180分钟抽血检测血浆PAF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脏组织检测MPO活性,并制成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形态改变。结果:复苏期末肺组织中MP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在180分钟时血浆PAF水平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快速液体复苏(NS组)较限制性液体复苏(NH组、HHH组)Ⅱ型肺泡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或消失,板层体少且空化,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排列紊乱。结论:限制性复苏缓解了休克后PAF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了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扣押和聚集的程度,限制性高渗高胶复苏可有效抑制休克后由中性粒细胞激活诱发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快速复苏 限制性输液复苏 髓过氧化物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爱华 陶红 +1 位作者 徐燕 桂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综述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复苏补液的量、速度、时机。
关键词 未控制失血性休克 复苏 研究进展 液体复苏 温度复苏 复苏终点标准
下载PDF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刘智玲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伤性休克早期大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对其主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护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但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存在争论。在此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 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伤性休克早期大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对其主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护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但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存在争论。在此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性休克研究现状予以综述,旨在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治疗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积极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温穗文 郭晓燕 +2 位作者 黄旭君 罗小华 王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的26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的2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的26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的2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变化,及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h、12 h的肝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2 h的肝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干预后12 h及24 h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失血性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患者肝肾功能保护及内环境的稳定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液体复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2 位作者 李想 张义雄 周玉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法液体复苏,2 h后检测门静脉血ET、NO浓度,出血量、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A组血ET、NO浓度、出血量、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B、C组,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C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较积极复苏更能减轻实验性UHS大鼠门静脉血ET、NO浓度及E/N比值,减少肠黏膜损伤,可能对改善UHS大鼠微循环障碍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大鼠早期低压液体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良明 刁有芳 +1 位作者 李萍 廖自富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前救治时段,用2∶1乳酸林格氏液和6%的右旋糖酐输注分别将MAP维持在40、50、60、70、80、100mmHg,维持1小时;第2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情况,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MAP恢复至100mmHg,维持2小时;第3时段,观察第1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大鼠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存活情况、血压、液体输注量、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气等。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在第1时段末就有50%的动物死亡,需要的液体输注量大,血液稀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血气指标差;而以<70mmHg(50、60、7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液体输注量小,血液稀释轻,血气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以50、60mmHg血压输注效果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在第三时段末动物死亡率为75%。结论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及活动性出血,止血前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及血液稀释,明显影响休克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有利于动物的后期恢复,输注压力以50、60mmHg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早期救治 液体复苏 复苏压力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血浆TNF-α、IL-2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晓光 高洪波 +3 位作者 王斌 王会涛 刘彦兵 王建中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血浆TNF-α、IL-2的影响,以期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液体复苏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出血未控...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患者血浆TNF-α、IL-2的影响,以期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液体复苏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在出血未控制前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2水平的变化以及复苏期间的液体入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平均复苏液体输入量为(1 946±349)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522±540)m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在复苏后60 min均高于复苏前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在复苏后60 min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L-2水平均在复苏后60 min高于正常值和复苏前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IL-2水平在复苏后60 min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出血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减轻血液的过度稀释与酸中毒,降低血浆的TNF-α和IL-2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 复苏 失血性休克 TNF-Α IL-2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机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智 李茂秦 曹小平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度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制成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S)、未输液组(NF)、大量液体复苏组(AR)、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LR),分别于实验的30、90、...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度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制成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S)、未输液组(NF)、大量液体复苏组(AR)、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LR),分别于实验的30、90、150、270、510min时间点采血检测血清ALT水平,并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计算各组大鼠尾部继发性出血量、后续输液量、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 LR组大鼠尾部继发性出血量低于NF组和AR组(P<0.05);LR组大鼠后续治疗所需液量明显少于AR组和LR组(P<0.01);创伤急救期给予不同方式处理,各时间点不同组别ALT水平比较,LR组<AR组<NF组(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NF组和AR组比LR组损伤更明显;LR组大鼠存活时间长于NF组和LR组。LR组大鼠在150、270、510min和72h的存活率均高于NF组和AR组(生存分析P<0.01)。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继发性出血量和后续治疗输液量,有利于肝脏功能的保护,提高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可能为临床对重度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较好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失血性休克 创伤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2 位作者 刘智玲 李想 廖文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法液体复苏,2 h后检测门静脉血D-乳酸(D-LA)、内毒素(ET)浓度,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A组血D-LA及ET浓度、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B、C组,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C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较积极复苏更能显著减轻实验性UHS大鼠门静脉血D-LA和ET浓度,减少肠黏膜损伤,可能对改善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积极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肠屏障功能障碍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45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彦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前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积压、死亡率以及存活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死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存活患者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充分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疗效
下载PDF
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仕琼 邱秀蓉 王颖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098-6100,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对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与护理,从而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56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资料。结果 56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宫... 目的探讨如何对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与护理,从而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56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资料。结果 56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常威胁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强烈的急诊观念,精湛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同刚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56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复苏时间、死亡率、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结... 目的:研究与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56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复苏时间、死亡率、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结果:比较相关资料发现,限制性液体的复苏效果优于常规液体,两者在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MAP、复苏后HGB、复苏后HCT、死亡率、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确定性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助于患者复苏及后续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的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提前确定手术时间,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多发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机制新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成龙 张利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194,共6页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上);低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MAP在(60±5)mmHg]。动态观察休克后0.5、1、3、5、7h大鼠肝组织HSP70、肝脏病理、肝功能、TNF—α、IL-6的变化。HSP70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用RT—PCR观察HSP70 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低压复苏组HSP70、TNF—α、IL-6、ALT、TB在休克后升高,较其他组3、5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肝脏淤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程度都较常压复苏组轻。结论低压复苏能增强HSP70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肝脏的继发性损害,同时也表明低压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脏的保护作用与HSP70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复苏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热休克蛋白-70 肝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