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确知聚类方法及其在松动圈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国彦 吴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5,共6页
对未确知聚类方法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预测之中。结合巷道矿压显现特点和松动圈支护理论,选取巷道埋深、巷道跨度、围岩强度、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巷道掘进断面积5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松动圈厚度的判别指标。利... 对未确知聚类方法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预测之中。结合巷道矿压显现特点和松动圈支护理论,选取巷道埋深、巷道跨度、围岩强度、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巷道掘进断面积5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松动圈厚度的判别指标。利用17组实测数据确定松动圈厚度的分类模式和各判别指标的单指标测度函数以及指标权重,给出了松动圈厚度预测值的计算公式。基于预测对象的多指标综合测度,通过未确知测度距离判断预测对象松动圈所属的分类等级,结合各分类模式下样本松动圈厚度的均值计算松动圈厚度的预测值。经计算检验,该方法预测样本集松动圈厚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3%,而用神经网络方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该样本集松动圈厚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61%和10.17%。为进一步检验该方法的可靠度,将其应用于马路坪矿某巷道松动圈的预测中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出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可见该方法是可靠实用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圈 未确知聚类方法 支护 未确知测度理论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未确知聚类法的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洋 叶义成 +2 位作者 刘晓云 岳哲 胡南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针对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选取实测RQD值、单轴抗压强度、隙壁状态3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判别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模型。利用25组巷道围岩资料作为模型构建样本,以样本均... 针对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选取实测RQD值、单轴抗压强度、隙壁状态3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判别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模型。利用25组巷道围岩资料作为模型构建样本,以样本均值为聚类中心,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从而计算样本的多指标综合测度;根据最小未确知测度距离原理判断样本所属类别,进而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预测,且用逐一回代的方法检验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刊用所建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模型对大冶铁矿5组待判别样本进行应用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工程勘察实际,表明基于未确知聚类法的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聚类法 巷道围岩稳定性 信息熵 单指标测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董陇军 李夕兵 宫凤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5-1080,共6页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于膨胀土的分类问题中,建立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选用粘粒含量、粉粒含量、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数作为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的判别指标;以膨胀土的15组实测数据建立各评判指标的未确知测...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于膨胀土的分类问题中,建立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选用粘粒含量、粉粒含量、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数作为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的判别指标;以膨胀土的15组实测数据建立各评判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各分类样本平均值表示分类中心;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判指标的权重,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用建立的模型对15组实测数据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为100%。将建立的模型对待分类的8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等级与实际结果较吻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膨胀土分类的复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未确知均值聚类方法 分类
下载PDF
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及在回采巷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陇军 赵国彦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5-579,共5页
为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应用到回采巷道围岩分类问题中,提出了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建立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模型。从巷道地压显现的特点及支护的难易程度两方面选取了6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巷道埋深、跨度、直接顶与煤层厚度的比... 为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应用到回采巷道围岩分类问题中,提出了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建立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模型。从巷道地压显现的特点及支护的难易程度两方面选取了6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巷道埋深、跨度、直接顶与煤层厚度的比值、围岩强度、围岩节理发育程度,松动圈大小作为判别指标,利用30组巷道围岩实测数据建立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未确知均值分级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平顶山矿区4条回采巷道围岩进行了分类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类别与实际类别相吻合,这说明用该模型研究巷道围岩类别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回采巷道围岩的分类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回采巷道 围岩 分类 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
下载PDF
工程岩体质量等级判别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史秀志 黄敏 +3 位作者 周健 崔松 邱贤阳 孙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8-1173,1214,共7页
针对岩体质量分级判别中等级评价中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完整性系数、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纵波波速、弹性抗力系数和结构面摩擦因数等6个指标作为岩体质量分级的判别因子,建立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的... 针对岩体质量分级判别中等级评价中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完整性系数、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纵波波速、弹性抗力系数和结构面摩擦因数等6个指标作为岩体质量分级的判别因子,建立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以30组岩体质量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各评价因子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各分类样本平均值表示其分类中心;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用建立的模型对30组实测数据逐一进行回检,正确率为100%。将建立的模型对待分类的7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判别预测结果与其他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预测等级与实际结果吻合,进而为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判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岩体质量 分类 未确知均值聚类法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的砂土地震液化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文畅平 陈宗辉 +2 位作者 孙政 白银涌 苏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和液化势分级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和方法。针对砂土地震液化评价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选用地震震级,地面地震加速度幅值,标准贯入击数,比贯入阻力,砂土相对密实度,砂土平均粒径和...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和液化势分级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和方法。针对砂土地震液化评价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选用地震震级,地面地震加速度幅值,标准贯入击数,比贯入阻力,砂土相对密实度,砂土平均粒径和场地地下水位等7个评价指标作为判别因子;选用17个砂土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以样本中的各评价指标数据的平均值表示其分类中心;利用相似权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未确知测度距离判别地震液化等级;根据建立的模型对训练样本回判,回判正确率为94.12%。将建立的模型对20个测试样本进行判别,将判别结果与地震液化的实际情况、BP神经网络和SOFM神经网络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以及BP神经网络、SOFM神经网络等方法的评判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地震液化 判别 液化势分类 未确知均值聚类法
下载PDF
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价的未确知均值测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雁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
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合理的风险评价可以较好的衡量塌方风险大小。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理论构建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价中。该方法考虑了塌方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 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合理的风险评价可以较好的衡量塌方风险大小。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理论构建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价中。该方法考虑了塌方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可靠,为避免或减少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的发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施工 风险评价模式 未确知测度
下载PDF
混凝土施工故障诊断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方法
8
作者 邵东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建立了混凝土施工故障诊断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模型,从泵送施工故障、搅拌机故障、运输机故障、振动器故障四个方面选取10个因素作为诊断故障的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已有安全信息,根据工程施工的历史实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将所... 建立了混凝土施工故障诊断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模型,从泵送施工故障、搅拌机故障、运输机故障、振动器故障四个方面选取10个因素作为诊断故障的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已有安全信息,根据工程施工的历史实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到某工地的诊断实例中。研究结果表明:诊断结果和实际情况完全吻合,通过对潜在故障的诊断,可以避免排除故障时的盲目性,做到有针对性地排除故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验证后,可以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 未确知均值聚类方法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