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被引量:27
1
作者 卓婧 王静 +4 位作者 陈小霞 汤新华 邱彬 朱尔一 陈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87,共5页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时现场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对样品中5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亮蓝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为75%~129%。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表明此仪器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可用于部分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色素 快速检测 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 可见光吸收
下载PDF
纳米金溶胶的合成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亭汝 张玮 +1 位作者 孟祥英 孙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273-1275,共3页
在弱酸性或近中性条件下,用化学还原剂还原较高浓度的氯金酸溶液,制得纳米金种子溶液,然后用晶种法制备金溶胶。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测定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情况,并对纳米金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弱酸性或近中性条件下,用化学还原剂还原较高浓度的氯金酸溶液,制得纳米金种子溶液,然后用晶种法制备金溶胶。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测定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情况,并对纳米金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可以得到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产品,采用不同大小的晶种制备的纳米金颗粒的粒径不同,且随粒径变大紫外-可见吸收曲线上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也越大,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溶胶 化学还原 紫外可见吸收
下载PDF
二氧化钛胶体及其自组装薄膜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海湖 余丁山 +2 位作者 李小甫 周灵德 姜德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25-1428,共4页
水解钛酸四丁酯制备了二氧化钛胶体;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与二氧化钛胶体的复合薄膜;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二氧化钛胶体及其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吸收光谱显示,胶体的吸收带边蓝移,显示出量子尺寸效应,胶体的荧光光谱... 水解钛酸四丁酯制备了二氧化钛胶体;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与二氧化钛胶体的复合薄膜;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二氧化钛胶体及其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吸收光谱显示,胶体的吸收带边蓝移,显示出量子尺寸效应,胶体的荧光光谱出现了多个发光带,最短发光波长位于371 nm,发光主要集中在蓝光区域内;在252 nm光源激发下,复合薄膜的发射谱带具有二氧化钛水溶胶的发射谱带的特征,荧光发射主要来源于二氧化钛,聚电解质的引入对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光吸收 光致发光 二氧化钛 胶体 自组装薄膜
原文传递
光谱法研究钙离子对丝素蛋白溶解过程中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董文秀 李军生 +2 位作者 李秋杰 阎柳娟 黄国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0-1415,共6页
为研究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溶解过程中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探讨了不同溶解时间下钙离子对丝素蛋白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90℃左右,丝素蛋白与氯化钙溶液(Ca Cl2∶H2O=111∶180,... 为研究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溶解过程中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探讨了不同溶解时间下钙离子对丝素蛋白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90℃左右,丝素蛋白与氯化钙溶液(Ca Cl2∶H2O=111∶180,质量比)作用0~30 min的时间段内,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钙离子逐渐渗透到丝素蛋白分子中,与丝氨酸(Ser)、酪氨酸(Tyr)侧链羟基进行配位而形成螯合物,丝素蛋白逐渐溶胀,分子结构变得松弛,埋藏在非结晶区内的色氨酸(Trp)和Tyr也逐渐暴露出来,分子构象由β-折叠向α-螺旋或无规线团转变。此外,外源性荧光探针(ANS)的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丝素蛋白中的疏水性基团逐渐暴露于溶液中。电镜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的作用下逐渐由带状转变为片层状,最终呈球状结构。这些结果对调控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解过程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构象转变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一种具有荧光的三聚氯氰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爱丰 钱丽丽 +1 位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53-1057,共5页
用三聚氯氰(CNC)和6-(2-氨基乙胺基)-2-丁基-苯并[de]异喹啉-1,3-二酮(EBN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强烈荧光的三聚氯氰衍生物:2-丁基-6-〔2-(4,6-二氯-1,3,5-三嗪基-2-氨基)乙胺基〕-苯并[de]异喹啉-1,3-二酮(CBNT)。优化的... 用三聚氯氰(CNC)和6-(2-氨基乙胺基)-2-丁基-苯并[de]异喹啉-1,3-二酮(EBN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强烈荧光的三聚氯氰衍生物:2-丁基-6-〔2-(4,6-二氯-1,3,5-三嗪基-2-氨基)乙胺基〕-苯并[de]异喹啉-1,3-二酮(CBNT)。优化的条件为:以无水四氢呋喃(THF)为溶剂,以N,N-2-异丙基乙胺(DIPEA)为碱,n(EBNP)∶n(CNC)∶n(DIPEA)=1∶1∶1,EBNP的四氢呋喃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 mL/min,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4 h,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7.5%。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与EBNP相比,目标产物的摩尔消光系数增大了1.01倍,最大荧光强度增强了66.8%。目标产物的荧光性能受溶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1 8-萘酰亚胺 紫外可见吸收 荧光 功能材料
下载PDF
Mn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带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蒋 张恒 +2 位作者 赵德荀 张莹 刘应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5-48,共4页
通过热蒸发法,以金为催化剂成功制备了Mn掺杂SnO2纳米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表征了Mn掺杂纳米带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光滑、平整,结晶良好,结构单一.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 通过热蒸发法,以金为催化剂成功制备了Mn掺杂SnO2纳米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表征了Mn掺杂纳米带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光滑、平整,结晶良好,结构单一.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表明Mn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带在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其带隙为3.4 eV,吸收带边波长变为364.7 nm,比二氧化锡的吸收边344 nm红移了约20 nm.光致发光光谱(PL)显示Mn掺杂SnO2纳米带在波长为550~750 nm范围发光谱线的强度高于纯净的纳米带.光致发光谱共有3个发光峰,分别位于585nm、626 nm和673 nm处.在673 nm处的发光峰主要由纳米带中的O原子空位引起;585nm及626nm处的发光峰源于纳米带中掺杂Mn的4T1 (4G)→6 A1 (6S)跃迁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SnO2 热蒸发 紫外-可见光吸收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DOM光谱特征 被引量:31
7
作者 沈烁 王育来 +1 位作者 杨长明 杨殿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51-2361,共11页
在南淝河15个排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测定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 PARAFAC 模型对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淝... 在南淝河15个排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测定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 PARAFAC 模型对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SDOC的含量在0.28~0.95g/kg之间,平均为0.63g/kg;老城区采样点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河段,特别是靠近污水厂尾水排放口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南淝河沉积物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λ可以很好表征沉积物DOM含量相对大小,而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反映出各采样点沉积物DOM中自生源组分的差异;利用PARAFAC模型解析出DOM四种荧光组分,其中较老的自生源腐殖质C2和新近类蛋白C4所占比例高.南淝河不同排口沉积物DOM自生源组分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老城区排口沉积物DOM以自生源组分为主,而上游排口沉积物DOM陆源组分所占比例较高,雨污排口和污水厂尾水排口虽以自生源为主,但陆源的贡献不可忽略.结果表明,光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表征城市河道不同排口污染源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淝河 污水排口 表层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DO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森林凋落物淋溶中的溶解有机物与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玉盛 林瑞余 +3 位作者 李庭波 董彬 王小国 郭剑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对格氏栲(Castanopsiskawakamii)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新近凋落物、半分解层(F层)和分解层(H层)凋落物进行室内模拟淋洗实验,研究了凋落物淋溶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变化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特征。结果表明,... 对格氏栲(Castanopsiskawakamii)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新近凋落物、半分解层(F层)和分解层(H层)凋落物进行室内模拟淋洗实验,研究了凋落物淋溶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变化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新近凋落物淋出液的DOC浓度较低,F层淋出液的DOC浓度较高;格氏栲凋落物淋出液的DOC浓度基本上随淋溶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杉木的则先升后降。淋出液中溶解有机物(DOM)的紫外吸收值均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且UV-Vis.吸收曲线均在200nm附近出现吸收峰,不同来源DOM的E240/E420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样品各次淋出液的DOC浓度与E200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0),据此,可用E200值估算DOC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溶解有机物 溶解有机碳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派河水体中DOM的光谱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欢 崔康平 +3 位作者 张强 藕翔 董献彬 吴晨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分析派河水体DOM荧光组分来源及特征.结果表明:(1)水体中DOM含2类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蛋白物质荧光组分(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68. 1%,类富里酸物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31. 9%;(2)采样点FI (荧光指数)大于1. 9,BIX (生物源指数)大于1. 0,派河上游HIX (腐殖化指数)小于1. 5,下游HIX范围为1. 5~3,表明派河DOM具有明显的生物源特征,水体腐殖化程度较低,上覆水体浮游动植物和生物细菌分布均匀且对水体环境有明显影响;(3)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280)和a(355)]可很好地表征派河水体中DOM相对含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显示,水体中含大量性质相对稳定的有机物;(4)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的荧光强度均与a(280)、a(355)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水体DOM中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组分的产生及来源具有一致性或相伴发生.研究显示,光谱分析法可有效表征派河水体中DOM兼具陆源和生物来源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河 DOM(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镇化背景下河流DOM的吸收及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昭宇 李思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09-5317,共9页
研究城镇化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组分和化学结构、来源与迁移规律的影响,对水生态系统保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三峡库区不同城镇化程度的典... 研究城镇化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组分和化学结构、来源与迁移规律的影响,对水生态系统保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三峡库区不同城镇化程度的典型河流(桃花溪、南河和普里河)的DOM光谱学特征.结果表明,河流城镇化程度越高,DOM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浓度越大,河流DOM的腐殖化程度和芳构化程度越小,疏水性组分越少,DOM中类蛋白物质相对浓度越高,DOM的新近自生源特性越强.河流DOM均以富里酸类为主(E3/E4均值> 3. 5),CDOM浓度与DOM浓度显著正相关(P <0. 01),各河流DOM腐殖化程度(SUVA254)、芳构化程度(SUVA280)和疏水组分(SUVA260)极显著正相关(P <0. 01).桃花溪、南河、普里河的荧光指数均值为1. 715 7~1. 757 1,DOM的腐殖质来源均为外源输入和微生物、藻类生产两种方式混合,且以内源产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溶解性有机质(DO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油炸及烧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HPLC测定 被引量:21
11
作者 蔡智鸣 王振 +3 位作者 史馨 曾盈 王枫华 厉曙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 了解市售及家庭自制油炸烧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为食品安全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检测波长,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结合溶剂提取的摇床振摇、萃取脱... 目的 了解市售及家庭自制油炸烧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为食品安全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检测波长,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结合溶剂提取的摇床振摇、萃取脱脂、低温浓缩等前处理方法。结果 22种油炸烧烤食品中均检测到丙烯酰胺,含量范围为2.09×10^-1~1.86×10μg/g。结论 采用中国人习惯的油炸,烧烤的方式加工富含淀粉、蛋白质的食品同样易产生人类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长期食用此含量的食品将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烧烤食品 丙烯酰胺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镇化影响下河流DOM光谱特征季节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昭宇 李思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5-203,共9页
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和输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高城镇化河流桃花溪和低城镇化河流普里河,于春季(4月)和夏季(8月)采集水样,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 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和输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高城镇化河流桃花溪和低城镇化河流普里河,于春季(4月)和夏季(8月)采集水样,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DOM的季节变化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桃花溪和普里河的DOC浓度、S275-295(短波段光谱斜率)、SR(光谱斜率比)、BIX(新近自生源特征)和Fn(280)(类蛋白物质相对浓度)均为夏季>春季,CDOM浓度、CDOM/DOC、SUVA254(芳香性结构)、SUVA260(疏水性组分)、E3/E4(富里酸所占比例)、S350-400(长波段光谱斜率)和HIX(腐殖化程度)均为春季>夏季.高城镇化桃花溪的DOC、CDOM浓度、SR、Fn(280)、BIX和FI高于低城镇化普里河,CDOM/DOC、SUVA254和SUVA260低于普里河.两河流沿水流方向随城镇化增加,SUVA254和SUVA260逐渐减小,Fn(280)逐渐增大.春、夏季两河流DOM腐殖质来源均为陆源输入与内源产生两种方式混合,且均以内源居多,DOM均具有中度新近自生源特征.研究反映了城镇化对河流DOM组成和来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城镇化 季节变化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三峡库区(TGRA)
原文传递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主成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鉴别真假蜂蜜 被引量:18
13
作者 欧文娟 孟耀勇 +1 位作者 张小燕 孔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4-1108,共5页
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真假蜂蜜。根据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典型质量比1.2:1.0,配制与真蜂蜜相近的掺假溶液,并以5%~20%的比例掺入真蜂蜜中。获取纯正蜂蜜和掺假蜂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选择最佳敏感波段25... 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真假蜂蜜。根据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典型质量比1.2:1.0,配制与真蜂蜜相近的掺假溶液,并以5%~20%的比例掺入真蜂蜜中。获取纯正蜂蜜和掺假蜂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选择最佳敏感波段250~400 nm的吸光度值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优选主成分作为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输入向量。输出结果显示,校准集和预测集的准确鉴别率均为100%;对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523×10-3和8.961×10-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CA-BPANN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鉴别真假蜂蜜,为食品质量的快速检测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掺假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主成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Fenton试剂预处理提高钻井废水可生化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娟华 莫正平 李旭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采用Fenton试剂预处理钻井废水,研究了Fenton反应中各影响因子对废水COD去除率、BOD5/COD值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确定了最佳条件,即初始pH为4.0,H2O2/Fe^2+(摩尔浓度比,c:c)=20,H2O2/COD(质量浓度比,埘:w:w)=1,... 采用Fenton试剂预处理钻井废水,研究了Fenton反应中各影响因子对废水COD去除率、BOD5/COD值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确定了最佳条件,即初始pH为4.0,H2O2/Fe^2+(摩尔浓度比,c:c)=20,H2O2/COD(质量浓度比,埘:w:w)=1,反应时间为2h。在该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BOD5/COD值从0.002~0.003提高至0.15~0.2,可生化性得到很大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可生化性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水 FENTON试剂 可生化性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下载PDF
深色果蔬食品中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HPLC测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智鸣 王振 +3 位作者 王枫华 史馨 曾盈 厉曙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了解市售深色蔬菜水果食品中番茄红素及β-萝卜素的含量,为基础营养学与大众营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检测波长,运用梯度淋洗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有机溶剂超声波振荡、回流提取、低温浓缩的... 目的了解市售深色蔬菜水果食品中番茄红素及β-萝卜素的含量,为基础营养学与大众营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检测波长,运用梯度淋洗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有机溶剂超声波振荡、回流提取、低温浓缩的前处理方法。结果样品中番茄红素和β-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7.79×10^-3~1.75×10^2μg/g和7.50×10^-3~9.48×10μg/g。结论番茄红素及β-萝卜素主要存在于天然深色的果蔬中,深红色的番茄红素的含量高,橙黄色的β-萝卜素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Β胡萝卜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两江交汇处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以渠江-嘉陵江、涪江-嘉陵江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闫金龙 江韬 +3 位作者 高洁 魏世强 卢松 刘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878,共10页
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水体DOM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干支流各采样点水体DOM的FI值<1.4,HIX值>0.8,表现出明显陆源输入特征,整个研究区域水体混合模式为非保守混合,对交汇处水体DOM地... 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水体DOM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干支流各采样点水体DOM的FI值<1.4,HIX值>0.8,表现出明显陆源输入特征,整个研究区域水体混合模式为非保守混合,对交汇处水体DOM地化特征变化有一定贡献,但并非主导因素.河流沿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交汇处水体DOM特征改变有明显影响,聚类分析发现,所有采样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沿岸以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渠江-嘉陵江交汇处),另一类为沿岸以城市用地为主(涪江-嘉陵江交汇处),前者向干流水体中输入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较高的DOM,后者以浓度较高而结构相对较简单的DOM输入为主.此外,涪江-嘉陵江交汇处类蛋白质荧光组分信号增强,出现荧光T峰,表明人为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河流交汇 土地利用类型
原文传递
浊点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钴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微娜 赖承钺 +1 位作者 郑宽 李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96-1698,共3页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measurement for level of trace elements has been demanded to meet with the need of geological,biological,and environmental sample analysis.Bu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measurement for level of trace elements has been demanded to meet with the need of geological,biological,and environmental sample analysis.Bu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trace elements in the samples will often encounter difficulties and sometimes it is impossible,due to the sensitivity of analytical instruments and detection limit of analytical methods.Therefore we need the help of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nalytical method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In the article,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us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metal element,cobalt,after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x with PAN or PAR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 TritonX-114,and then the mental element wa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The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process such as pH,the concentration of reagents and incubation time were optimized.The linear equ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Co2+ was A=0.1848C(μg/50mL)+0.0229,and γ=0.9929.The detection limit(3s)for Co2+ was 0.02499(μg/50mL)and the linear range was 0.8~13(μg/50mL).This method showe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cloud point extraction and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high enrichment factor,simple operation,security,less sample,high accuracy and easy to realize th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荧光及紫外光谱法对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岳鑫 包怡红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20,共7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改变了蛋白质芳香族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诱...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改变了蛋白质芳香族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诱导乳清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荧光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对乳清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猝灭类型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作用。通过计算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其二者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A)分别为:1.111×10^4 L/mo(l 25℃),2.201×10^4 L/mo(l 30℃),6.206×10^4L/mol(35℃),对应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85、0.937、1.043。由热力学参数分析确定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是吸热过程,反应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多酚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计算化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尤梓涵 李玉楠 +3 位作者 姚琪琛 杨谦 蔡开聪 郑轩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8,共10页
以L-酪氨酸为案例,结合计算化学手段,设计了采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教学方案,并探讨了计算化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该分子紫外可见光谱的模拟与指认,以及利用多种方法对其不同电子激发过程开展分析,不仅可以有... 以L-酪氨酸为案例,结合计算化学手段,设计了采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教学方案,并探讨了计算化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该分子紫外可见光谱的模拟与指认,以及利用多种方法对其不同电子激发过程开展分析,不仅可以有效解释实验光谱吸收峰的来源,还能获取一系列具有教学意义的等值面图形与数据,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轨道跃迁类型、电子转移与空穴-电子分布等电子激发特性方面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既有趣生动,又富有理论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计算化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轨道跃迁 电子转移 空穴-电子分布
原文传递
苏丹Ⅲ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胜科 张金平 +1 位作者 徐永花 邓晓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5-328,共4页
研究了苏丹Ⅲ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极性、非极性及混合溶剂对苏丹Ⅲ的紫外一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Ⅲ的主要吸收峰位于200-230nm,340~360nm及490~510nm区间。在200-230nm的中紫外区,苏丹Ⅲ在极性溶剂中... 研究了苏丹Ⅲ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极性、非极性及混合溶剂对苏丹Ⅲ的紫外一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Ⅲ的主要吸收峰位于200-230nm,340~360nm及490~510nm区间。在200-230nm的中紫外区,苏丹Ⅲ在极性溶剂中呈双峰吸收,非极性溶剂中随苏丹Ⅲ浓度增加吸收峰由双峰变为单峰,混合溶剂中吸收双峰消失,红移至310nm处,呈单峰状。苏丹Ⅲ在环己烷、石油醚、甲醇、乙腈和香蕉水这5种溶剂中的摩尔吸光系数(ε)均在10^4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Ⅲ溶剂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摩尔吸光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