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纤维替代自密实混凝土梁中抗剪箍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一宁 达布希拉图 尤志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8-1094,共7页
通过对一系列有箍筋和无箍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在两点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以及配箍率等变化参数对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钢纤维和混杂纤维部分替代抗剪箍筋的可能性。试验梁... 通过对一系列有箍筋和无箍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在两点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以及配箍率等变化参数对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钢纤维和混杂纤维部分替代抗剪箍筋的可能性。试验梁加载时采用位移控制。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和混杂纤维能够部分替代混凝土梁中的箍筋。当箍筋和混杂纤维共同作用时可显著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力、荷载峰值后的剩余承载能力以及韧性。混杂纤维能够改变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的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使梁从脆性的剪切破坏转为延性的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梁 破坏形态 极限剪力 箍筋
下载PDF
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刚 周海祚 +2 位作者 程雪松 刘景锦 郑帅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5-1485,1496,共12页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天然的或通过人工换填形成的上部砂土、下部黏土的层状地基,目前关于这种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有限差分法建立双层地基数值模型,分析基底粗糙程度、砂土剪胀角和超载对地基破坏模式及极...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天然的或通过人工换填形成的上部砂土、下部黏土的层状地基,目前关于这种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有限差分法建立双层地基数值模型,分析基底粗糙程度、砂土剪胀角和超载对地基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根据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对强度加权平均法、应力扩散法和冲剪破坏法等现有实用计算方法的估算正确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底粗糙程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着砂土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剪胀角较小时,剪胀角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当下层黏土强度较小时,超载的作用更明显。强度加权平均法由于低估破坏面影响深度导致砂土层权重较大,计算结果偏大;应力扩散法忽略了砂土剪切强度,在砂土层较厚时出现低估;冲剪破坏法由于可较为精确地计算砂土破坏面上抗剪强度和被动土压力,是3种实用方法中计算最准确的,当砂土厚度和黏土强度较大时,建议按太沙基经验公式对下卧黏土进行局部剪切破坏修正后确定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地基 极限承载力 冲剪破坏法 应力扩散法
下载PDF
异形剪力键桥面板湿接缝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帆 黄方林 +2 位作者 申成庆 刘新辉 温伟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抑制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湿接缝处混凝土开裂,提高该处极限抗剪承载力,提出一种设置于桥面板接缝处呈方台形凸起的异形剪力键。采用加载试验对带异形剪力键桥面板湿接缝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桥面板湿接缝试件的试验结果进... 为抑制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湿接缝处混凝土开裂,提高该处极限抗剪承载力,提出一种设置于桥面板接缝处呈方台形凸起的异形剪力键。采用加载试验对带异形剪力键桥面板湿接缝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桥面板湿接缝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桥面板湿接缝试件,带异形剪力键桥面板湿接缝试件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发挥更充分;异形剪力键可以有效提高桥面板湿接缝的抗剪强度,桥面板湿接缝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了137%;加载过程中试件湿接缝荷载~位移曲线、混凝土荷载~剪应变曲线以及钢筋荷载~应变曲线均反映出带异形剪力键的桥面板试件力学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桥面板 湿接缝 异形剪力键 极限抗剪承载力 加载试验
下载PDF
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尤志国 付秀艳 +2 位作者 王兴国 陈海彬 董学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0,共6页
通过进行一系列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T梁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剪试验,研究纤维类型及掺量、配箍率等参数对混凝土T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纵筋应变、箍筋应变和斜裂缝宽度的影响,分析了用混杂纤维部分替代箍筋的可行性,并将T... 通过进行一系列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T梁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剪试验,研究纤维类型及掺量、配箍率等参数对混凝土T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纵筋应变、箍筋应变和斜裂缝宽度的影响,分析了用混杂纤维部分替代箍筋的可行性,并将T梁与同等条件下矩形梁的极限剪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梁的裂缝形态,减小了最大斜裂缝宽度。混杂纤维增加了梁的极限剪力和对应于极限剪力的加载点位移、韧性等。混杂纤维可以限制纵筋应变和箍筋应变的发展。混杂纤维能够部分替代箍筋,增大箍筋间距。混杂纤维能够使T梁从脆性的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的弯曲破坏。T梁的极限剪力计算时必须考虑翼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T梁 抗剪性能 钢筋应变 极限剪力
原文传递
C50赤铁矿混凝土中栓钉的抗剪性能试验及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有佳 王子彦 +5 位作者 李小军 王晓辉 高爱平 于跃 沈亮 路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1215,共15页
针对核电厂钢板赤铁矿混凝土结构中栓钉抗剪性能的研究,进行了9个栓钉推出试验,同时采用Abaqus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试件在C50普通混凝土和C50赤铁矿混凝土中破坏模式的区别、栓钉极限抗剪承载力、荷载-滑移曲线.分析了栓钉直径、... 针对核电厂钢板赤铁矿混凝土结构中栓钉抗剪性能的研究,进行了9个栓钉推出试验,同时采用Abaqus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试件在C50普通混凝土和C50赤铁矿混凝土中破坏模式的区别、栓钉极限抗剪承载力、荷载-滑移曲线.分析了栓钉直径、栓钉长径比、栓钉屈服强度和赤铁矿混凝土强度对栓钉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以栓钉根部被剪断为主要破坏模式;栓钉在赤铁矿混凝土内的抗剪滑移量均小于6mm,具有脆性破坏特征.随着栓钉直径、栓钉屈服强度和赤铁矿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其抗剪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栓钉长径比大于8时,其对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进一步提出了栓钉在C50赤铁矿混凝土内抗剪承载力和荷载-滑移曲线,所提曲线与试验值和有限元值均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出试验 赤铁矿混凝土 抗剪承载力 荷载-滑移曲线 ABAQUS
原文传递
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的抗剪承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尤志国 王昊 +1 位作者 周云龙 丁一宁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依据Rilem应力裂缝口宽度法,考虑T-梁翼缘对抗剪的贡献,建立了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与GB50010-2002、CECS 38:2004、Rilem应力-应变法进行了对比,所建立的公式较好地估计了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的抗... 依据Rilem应力裂缝口宽度法,考虑T-梁翼缘对抗剪的贡献,建立了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与GB50010-2002、CECS 38:2004、Rilem应力-应变法进行了对比,所建立的公式较好地估计了混杂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T-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极限承载力 T-梁 混杂纤维 钢纤维
下载PDF
工字梁剪切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梅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9-56,共8页
本文研究钢板梁剪切承载力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供了用ADINA模拟工字梁,由加载至丧失承载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式和具体做法。该法已用于50多根工字梁的计算,较好地反映了翼缘、横肋等各种因素对剪切承... 本文研究钢板梁剪切承载力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供了用ADINA模拟工字梁,由加载至丧失承载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式和具体做法。该法已用于50多根工字梁的计算,较好地反映了翼缘、横肋等各种因素对剪切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能很好吻合。该法为比较、修正国内外现有计算公式,在我国的设计规范中引入这一内容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梁 剪切承载力 非线性有限元计算 钢板梁 网格剖分 单元选择 腹板初曲处理 加载方式
全文增补中
面内剪力对加筋板纵向轴压极限强度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颜霁 崔进举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目的]旨在探究面内剪力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侧向压力与面内剪力之间是否会产生耦合效应。[方法]建立一系列加筋板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内剪力与纵向轴压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无量... [目的]旨在探究面内剪力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侧向压力与面内剪力之间是否会产生耦合效应。[方法]建立一系列加筋板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内剪力与纵向轴压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加筋板极限状态曲线/方程进行拟合。[结果]结果显示,面内剪力对加筋板轴压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得以明确,得到了考虑剪切载荷作用的加筋板极限状态方程。[结论]所做研究可为面内剪力作用下加筋板的纵向轴压极限强度修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极限强度 面内剪力 侧向压力 联合载荷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9
作者 寇立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Nishiumi算法分析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的极限承载力时,未考虑贯穿钢筋对混合桥结合段剪力键承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出的极限承载力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提出新的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得... 采用Nishiumi算法分析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的极限承载力时,未考虑贯穿钢筋对混合桥结合段剪力键承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出的极限承载力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提出新的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栓钉类剪力键和钢筋混凝土柱类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设计新的极限承载力分析试验,通过设计剪力键试件、试件地震加载和试验测试点安置和测试内容安排,分析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可准确分析地震作用下混合桥结合段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且分析得到的极限承载力结果与实测结果几乎一致,误差不超过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混合桥 结合段 极限承载力 剪力键 地震加载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剪切板阻尼器的抗剪极限强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之毅 葛汉彬 +1 位作者 宇佐美勉 袁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为了使剪切板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特性,避免其腹板发生局部屈曲,提出了一种考虑翼缘抗弯承载力贡献的剪切板阻尼器抗剪极限强度计算公式,为剪切板阻尼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剪切板阻尼器作为消能减震装置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 为了使剪切板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特性,避免其腹板发生局部屈曲,提出了一种考虑翼缘抗弯承载力贡献的剪切板阻尼器抗剪极限强度计算公式,为剪切板阻尼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剪切板阻尼器作为消能减震装置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结构,可有效减轻地震破坏作用.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反复荷载作用下单侧布置1、2或3对双向加劲肋的剪切板阻尼器进行了一系列的精细化有限元计算与分析.计算模型考虑了初始变形和残余应力两种初始缺陷,采用修正双屈服面模型描述反复荷载下的钢材料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翼缘所承担的剪力约占总抗剪承载力的13%28%,设计时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板阻尼器 抗剪强度 反复荷载 ABAQUS软件 消能减震装置 滞回性能 数值模拟 抗震设计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达布希拉图 丁一宁 尤志国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0,27,共6页
通过对一系列以纤维类型、纤维掺量、配箍率为主要变化参数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试验分析,本文研究了在两个对称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无箍筋纤维混凝土梁和有箍筋纤维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力、剪力—加载点位移曲线特性以及破坏... 通过对一系列以纤维类型、纤维掺量、配箍率为主要变化参数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试验分析,本文研究了在两个对称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无箍筋纤维混凝土梁和有箍筋纤维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力、剪力—加载点位移曲线特性以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适量的纤维,尤其是混杂纤维能够显著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力、峰值后承载能力以及韧性,不同纤维共同抗剪时具有明显的正混杂效应。混杂纤维和箍筋的共同作用使按构造配置箍筋的混凝土梁从脆性的剪切破坏转为延性的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梁 破坏形态 极限剪力 箍筋
原文传递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shear studs and application i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志辉 张磊 +3 位作者 柏宇 丁发兴 刘劲 周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676-2687,共12页
This work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shear stu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interface slippag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push-out specimens. ABAQUS is used to establish a detailed 3D finite element(FE) mo... This work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shear stu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interface slippag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push-out specimens. ABAQUS is used to establish a detailed 3D finite element(FE) model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push-out specimens. The modeling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paramet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validated FE approaches, the effects of important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iameter, number,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and yield strength of studs, concrete strength and steel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atio, on the load-slip relationship at the interface of composite beams a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a simplified approach to model studs is developed using virtual springs with an equivalent stiffness. This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to be able to predict the load-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 studs push-out test load-slip relationship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下载PDF
单层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弹塑性研究
13
作者 谢京臣 马军 +1 位作者 陶健 吕游 《江苏建筑》 2011年第2期16-19,共4页
单层钢板组合剪力墙是一种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利用ANSYS对单层钢板组合剪力墙进行弹塑性分析,考察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其抗侧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抗剪极限承载力 初始抗侧刚度 延性 荷载位移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