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契的终极关怀思想 |
韩传强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2
|
中国电影的瘟疫叙事:动力机制与精神向度 |
彭涛
彭晨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1 |
1
|
|
3
|
“人”为本位 终极关怀——对当代美国科幻影片的一种审美认识 |
邓俊军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2 |
1
|
|
4
|
《学术与经世——唐君毅的历史哲学及其终极关怀》自序 |
黄兆强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0 |
|
5
|
追寻生命的崇高 探索诗性的悲怆——《青藏手记》研究 |
许爱珠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0 |
|
6
|
白居易的终极关怀辨义 |
程文联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科学哲学的价值论转向——科学进步模式新探 |
李建珊
贾向桐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8
|
审美形上学——东西方美学比较札记 |
张旭曙
|
《美育学刊》
|
2016 |
2
|
|
9
|
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 |
刘虹
|
《医学与哲学》
|
2002 |
34
|
|
10
|
“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美学的百年迷途 |
潘知常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11
|
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起源与人文精神解构 |
甘培忠
雷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2
|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 |
杜宴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
2003 |
8
|
|
13
|
“孝”: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
李翔海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4
|
生命美学:从“本质”到“意义”——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
潘知常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3
|
|
15
|
义理的体系与信仰的系统——考察儒家宗教性问题的一个必要视点 |
李景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6
|
教育终极关怀:一个需待批判的话语 |
曹永国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7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功能 |
卞敏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8
|
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基于终极关怀的学校德育目的研究 |
李菲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9
|
哲学论域中的终极关切 |
杨国荣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20
|
孝道的文化之重 |
樊浩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