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复合本构有限元和传统有限元两种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桩土模量比和置换率条件下复合地基、双层地基、人工均质地基下卧层沉降与天然地基相应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复合地基 下卧层 沉降特性 数值分析 双层地基 天然地基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双层及多层水平地基中的应力分布与沉降计算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杰光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分层地基中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推导,得出了地基中应力集中或应力扩散与土体的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的关系。给出了双层地基在圆形均布荷载、条形均布荷载和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中心轴线上和角点下分层界面处的应力系数.对...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分层地基中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推导,得出了地基中应力集中或应力扩散与土体的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的关系。给出了双层地基在圆形均布荷载、条形均布荷载和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中心轴线上和角点下分层界面处的应力系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 双层地基 应力系数 地基沉降
下载PDF
基础埋深对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杰光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52-358,共7页
对基础底面平面上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剪应力使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扩散程度增大,荷载中心下附加竖向应力减小10%左右.
关键词 基础埋深 剪应力 双层地基 地基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杰光 谭景和 朱寿增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分层均质地基中的应力并应用于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给出了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分层界面处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沉降计算提出了改进方法,结果与实测值更吻合。
关键词 地基 沉降量 计算法 传递矩阵 双层地基
下载PDF
矩形钢筋混凝土接地网地面电位的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登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96,共4页
用矩量法计算埋在二层土壤中含水平钢筋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接地网在地面上产生的电位,并绘制地面电位、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三维分布图。由跨步电压分布图可见,钢筋混凝土接地网的跨步电压可能会产生2个峰值,一个在混凝土内部钢筋地网外... 用矩量法计算埋在二层土壤中含水平钢筋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接地网在地面上产生的电位,并绘制地面电位、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三维分布图。由跨步电压分布图可见,钢筋混凝土接地网的跨步电压可能会产生2个峰值,一个在混凝土内部钢筋地网外部的边角附近;另一个在矩形混凝土外部的边角附近。文中给出的2个钢筋混凝土接地网的例子,跨步电压最大值均发生在混凝土外部的边角附近。对有混凝土的接地网,需同时考虑钢筋地网及混凝土外部附近地面上均可能存在跨步电压峰值,这2处地方应加强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基础接地 二层土壤地面电位分布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下载PDF
水平二层土壤中矩形复合地网基础接地电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登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6,共6页
用矩量法,对埋在水平分层的二层土壤中的矩形混凝土内含有水平以及竖直钢筋的复合接地网,在地面所产生的电位进行了研究,得出计算公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用MATLAB软件绘制出电位分布图.由图看出,混凝土以及土壤的电阻率对地... 用矩量法,对埋在水平分层的二层土壤中的矩形混凝土内含有水平以及竖直钢筋的复合接地网,在地面所产生的电位进行了研究,得出计算公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用MATLAB软件绘制出电位分布图.由图看出,混凝土以及土壤的电阻率对地面电位分布影响较大,当混凝土电阻率远大于土壤电阻率时,地面地位分布与没有混凝土的地网相近,此时,地面电位在钢筋外部边角附近下降较快,跨步电压在此处形成一个峰值;当混凝土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时,地面电位则在混凝土的外部边角附近下降较快,跨步电压在此处形成一个峰值;当混凝土电阻率与外部土壤电阻率相差不是很大时,跨步电压则在钢筋外部边角附近以及混凝土的外部边角附近各形成一个峰值.从安全接地来看,利用基础接地时,应对这2处跨步电压可能出现峰值的地方都加强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二层土壤 地面电位分布 接触电压 跨步电位
下载PDF
基于地轮仿形的收割机二层割刀改进研究
7
作者 陈士浩 张荣成 +2 位作者 陆金坤 陆一鹏 黄加青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3期95-97,共3页
针对秸秆全量还田对收割留茬的要求,分析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改制二层割刀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地轮仿形的收割机二层割刀。该套装置采用地轮仿形,实现了留茬高度一致,控制留茬高度低于25 cm。该结构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要求,降低... 针对秸秆全量还田对收割留茬的要求,分析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改制二层割刀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地轮仿形的收割机二层割刀。该套装置采用地轮仿形,实现了留茬高度一致,控制留茬高度低于25 cm。该结构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要求,降低了收割机脱粒分离负荷,减少了一遍秸秆粉碎作业程序,在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合理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全量还田 二层割刀 地轮仿形 留茬高度
下载PDF
施工顺序及不同管材对双层顶管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安关峰 王谭 +1 位作者 司海峰 刘添俊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26,共8页
针对双层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综合考虑机头正面推力、地层损失及注浆的共同作用,模拟计算顶管施工过程,探讨顶管施工顺序及管材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双层顶管施工引起... 针对双层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综合考虑机头正面推力、地层损失及注浆的共同作用,模拟计算顶管施工过程,探讨顶管施工顺序及管材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双层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最大沉降出现在下层顶管上侧,并随着上层顶管开挖该值降低17.84%,下侧隆起值变化不大;双层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区域在顶管轴线前后及左右-3.2D1~3.2D1范围内;先行施工的下层顶管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占总沉降的78.05%;后续上层顶管的开挖导致机头前方隆起明显,表现为总沉降减少,机头通过后地表沉降增加,最大增加21.95%,并随着顶管推进地表隆起增加及衰减的速率都有所降低;先施工上层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先施工下层顶管工况增加20.5%,增幅较大;混凝土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大于钢顶管,最大增加26.13%,且地表主要受影响范围增大为-4.8D1~4.8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双层顶管 地层沉降 施工顺序 管材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双层土壤地网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 被引量:8
9
作者 潘文霞 解广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30,共5页
提出了双层土壤中地网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是根据CGP3程序的大量计算结果,应用数值方法归纳出来的。计算结果较其它简化公式的适用范围广,精度高。
关键词 双层土壤 接地网 简化计算
下载PDF
二层幕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学萍 徐苏萌 +5 位作者 梁朴 曹瑾 王海荣 祁娟霞 金鑫 赵玮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克服冬季亚低温,促进作物生长。[方法]应用二层幕系统,分析温室内番茄生育期、生长势、环境因子、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应用二层幕系统后,冬春季节可提高日光温室内平均气温0.6~1.2℃,最高... [目的]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克服冬季亚低温,促进作物生长。[方法]应用二层幕系统,分析温室内番茄生育期、生长势、环境因子、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应用二层幕系统后,冬春季节可提高日光温室内平均气温0.6~1.2℃,最高可提高1.7℃;提高平均地温0.2~0.6℃,最高可提高0.8℃;增产13.14%。[结论]应用二层幕系统可明显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层幕系统 气温 地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