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53
1
作者 谭大诚 赵家骝 +3 位作者 刘小凤 范莹莹 刘君 陈军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88-1598,共11页
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机理方面,ESP和ET... 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机理方面,ESP和ET能够具有部分相同的机理过程.2008—2013年,在南北地震带附近13个代表性场地,多数ESP不具有清晰的年变波形,其稳定性也受区域、场地、方位、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地区,ESP较平稳的持续升降、快速跃变、突跳等现象常见,同一主断裂带附近或局部区域内,这些大幅变化的趋势转折点多具有时间同步或准同步性,同一时段数据稳定性可能类似,但形态变化存在场地因素而不具相关性.ESP较平稳期间,应用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计算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位α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在其剧烈变化期间的α常会明显变化.以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逐日计算α值,可能揭示场地裂隙、裂隙水渗流、主压应力的逐日变化信息,进而可解析ESP、ET宏观变化的微观机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场 区域特征 趋势 转折点 机理
下载PDF
铜、铝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其慎 王高尚 王安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5,共7页
本文分析了铜、铝人均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找出了理论上铝的三个转变点出现时间,指出铜和铝人均消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铝略早于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铜、铝需求趋势,发现,2020年前后,... 本文分析了铜、铝人均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找出了理论上铝的三个转变点出现时间,指出铜和铝人均消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铝略早于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铜、铝需求趋势,发现,2020年前后,我国铜和铝将达到需求峰值,届时需求量均将比目前水平增长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顶点 转变点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燕 林振山 刘会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1,共5页
本文利用子波诊断技术对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波动的突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面积波动存在5年、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并以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为主;②比较3种尺度下的突变... 本文利用子波诊断技术对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波动的突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面积波动存在5年、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并以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为主;②比较3种尺度下的突变点发现:1953年、1967年、1977年、1985年和1994年为共同的突变点,说明这5年突变强烈,反映了波动的重要特征;③对主要突变点驱动的分析发现,我国耕地面积的波动绝大多数是由于政策因素驱动所致。另外,影响我国耕地波动的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其中,灾害损毁和土地退化是造成耕地下降的主要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人口和GDP。提取并比较在27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的耕地面积、人口和GDP小波变换系数发现,人口和GDP对耕地面积的影响是负向的,它们的增加均会导致耕地面积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小波 突变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农村居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玉敏 白军飞 +1 位作者 王金霞 仇焕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68,共6页
本文基于2010年底对全国6个省1 11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各类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调查数据描述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及排放结构的现状;然后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运... 本文基于2010年底对全国6个省1 11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各类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调查数据描述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及排放结构的现状;然后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运用计量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的情况下,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民人均每天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约为1.07kg,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省最高,达到1.19kg,而云南省最低,只有0.87kg。厨余类垃圾是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高达27.6%。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量不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还受到相关的政策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固体垃圾 排放 影响因素 拐点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大趋势已进入拐点——生产安全事故宏观预警与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为认清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应用比较研究和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总结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历史演变特点,对事故死亡人数、十万死亡率和重大事故发生频率等安全生产指标作了近中期预测模拟分析;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 为认清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应用比较研究和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总结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历史演变特点,对事故死亡人数、十万死亡率和重大事故发生频率等安全生产指标作了近中期预测模拟分析;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安全生产大趋势已进入拐点的判断,并建议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对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做重大调整,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实现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 形势 拐点
下载PDF
俄罗斯经济的转折点与“俄罗斯病” 被引量:30
6
作者 久保庭真彰 李婷 阎德学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91,共52页
俄罗斯经济一度在油价的暴涨中实现了高增长,但在2008年油价暴跌之后,俄面临着经济增长的转折点。虽说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一系列的市场经济结构改革,但还是对于油价变动反应过度。俄受油价变动摆布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可统称为"... 俄罗斯经济一度在油价的暴涨中实现了高增长,但在2008年油价暴跌之后,俄面临着经济增长的转折点。虽说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一系列的市场经济结构改革,但还是对于油价变动反应过度。俄受油价变动摆布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可统称为"俄罗斯病"。这其实是一种"石油诅咒"综合症,但它不同于"荷兰病"。虽然俄罗斯历经石油价格高涨→实际汇率升值→进口扩大的发展路径,却没有出现GDP增长递减和制造业增长低迷的现象。因为俄国内市场大于荷兰,而且制造业发展缓慢。我们不能期待出现治愈"俄罗斯病"的特效药和特需,而有效利用资源利益来推动其经济发展是俄罗斯的现实选择。俄罗斯以"推翻世界史"的速度实现了开放的市场经济,但是,在重构文化背景和制造业基础之后再来发展经济恐怕还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俄罗斯经济 转折点 俄罗斯病 荷兰病
原文传递
改进的有序聚类分析法提取时间序列转折点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远中 陆宝宏 +1 位作者 张育德 周笑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有序聚类分析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用于序列转折点或突变点的提取。分别将传统和改进的有序聚类方法应用在长江下游区域年平均气温系列的转折点提取中,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结果与滑动平均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改进的方法更接近于实际。... 对有序聚类分析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用于序列转折点或突变点的提取。分别将传统和改进的有序聚类方法应用在长江下游区域年平均气温系列的转折点提取中,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结果与滑动平均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改进的方法更接近于实际。对提取点分别采用秩和检验法、游程检验法进行检验,均通过了α=0.05的置信度检验,改进后的置信度比改进前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类聚 转折点 时间序列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钢、水泥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其慎 王安建 王高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8,共6页
本文剖析了人均钢、水泥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论述了人均消费量和消费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阐述了产业部门钢消费强度的倒"U"形轨迹,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第二产... 本文剖析了人均钢、水泥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论述了人均消费量和消费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阐述了产业部门钢消费强度的倒"U"形轨迹,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例已经达到顶点,指出钢、水泥消费强度顶点大小及到来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水泥 需求顶点 转变点 消费强度
下载PDF
平面曲线离散点集拐点的快速查找算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兵团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5-87,共3页
采用几何的方法 ,提出一种确定平面曲线离散点集拐点的快速算法 ,该算法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 ,而且可以快速确定平面参数曲线离散点集的拐点 .
关键词 拐点 离散点集 平面曲线 快速查找算法 数学识别 解析几何
下载PDF
一类具有高阶转向点的二次奇摄动问题的尖层解(英文)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依虎 刘树德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高阶转向点的二次奇摄动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指出该问题的解在转向点t=0处呈尖层性态.用合成展开法构造出解的O(ε)阶近似,并应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解的存在性及其渐近性质.
关键词 奇摄动 二次问题 转向点 尖层 合成展开法 微分不等式
下载PDF
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EKC假说在中国八大流域的表现 被引量:20
11
作者 鲁晓东 许罗丹 熊莹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9,共10页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河流水质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中国2004—2013年中国八大流域主要监测断面水文数据,结合各流域8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征等数据,依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典和扩展分析框架,本文拟合了中国总体和各...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河流水质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中国2004—2013年中国八大流域主要监测断面水文数据,结合各流域8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征等数据,依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典和扩展分析框架,本文拟合了中国总体和各流域的EKC形态,并分析了未来各城市水资源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经典EKC曲线的性态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水资源质量变化,中国的河流呈现出双拐点的S型EKC曲线特征;(2)八大流域的EKC曲线形状呈异质性,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呈U型,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呈现出典型的S型,淮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呈现出弱S型;(3)除了经济增长外,产业特征、能源使用情况都会影响流域水体的质量,同时影响EKC曲线的特征;(4)绝大部分城市仍然处于EKC曲线的第一或第二阶段,说明了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较为紧张。这就意味着某些地区需要通过有效政策打破既有的增长路径,以谋求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水资源环境 拐点
原文传递
我国短期经济波动的监测预警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明录 贺剑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我国短期经济波动的监测预警系统吴明录贺剑敏(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MonitoringandAdvanced-WarningSystemforChina'sEconomicW... 我国短期经济波动的监测预警系统吴明录贺剑敏(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MonitoringandAdvanced-WarningSystemforChina'sEconomicWavesWuMinglu(Na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监测 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平衡迭代规约层次聚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案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郁滨 熊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5-313,共9页
针对现有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检测环境、缺乏合理异常判决机制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平衡迭代规约层次聚类(BIRCH)的WSN流量异常检测方案。该方案在扩充流量特征维度的基础上,利用BIRCH算法对流量特... 针对现有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检测环境、缺乏合理异常判决机制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平衡迭代规约层次聚类(BIRCH)的WSN流量异常检测方案。该方案在扩充流量特征维度的基础上,利用BIRCH算法对流量特征进行聚类,通过设计动态簇阈值和邻居簇序号优化BIRCH聚类过程,以提高算法的聚类质量和性能鲁棒性。进一步,设计基于拐点的综合判决机制,结合预测、聚类结果对流量进行异常检测,保证方案的检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检测效果和检测性能稳定性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流量异常检测 特征维度扩充 基于平衡迭代规约层次聚类 拐点
下载PDF
近45年元江干热河谷灌溉需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顾世祥 李远华 +1 位作者 何大明 李靖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12-1518,共7页
基于元江、巍山及禄丰3个站1955~200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及作物种植、农业耕作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近45年来的干湿变化及农业灌溉需水量转折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元江河谷的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多、... 基于元江、巍山及禄丰3个站1955~200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及作物种植、农业耕作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近45年来的干湿变化及农业灌溉需水量转折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元江河谷的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多、湿度增大,导致ET0显著降低,干湿指数、水稻及农业综合灌溉需水定额都呈下降的趋势。元江河谷的气象因子转折变化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而农业综合灌溉需水定额的转折变化期则在90年代初与气象因子的第二个转折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参考作物腾发量 灌溉需水 MANN-KENDALL检验 R/S分析 转折点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霍江林 刘素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选取2011~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企业研发效率,实证分析了不同政府补助强度下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正"U"型关系:当政府补助强... 本文选取2011~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企业研发效率,实证分析了不同政府补助强度下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正"U"型关系:当政府补助强度较低时,随着政府补助强度增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却降低,存在企业利用政府补助"补血"或"贴金"的情形;而当政府补助强度达到26.17%时,政府补助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开始出现拐点,此时随着政府补助强度的继续增大,企业的研发效率才会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效率 创业板上市公司 正“U”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 拐点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桥梁支座脱空测试方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正茂 韩光强 田清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0,共6页
为克服传统支座脱空测试方法中存在的传感器安装困难和测试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利用支座脱空前后桥梁变形规律的不同,根据理论支反力-实测位移曲线,结合理论位移曲线,判断桥梁支座是否脱空的位移法。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的方法对... 为克服传统支座脱空测试方法中存在的传感器安装困难和测试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利用支座脱空前后桥梁变形规律的不同,根据理论支反力-实测位移曲线,结合理论位移曲线,判断桥梁支座是否脱空的位移法。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的方法对位移法测试支座脱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对一根3跨连续梁的试验表明:支座脱空前后的试验点可以采用2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拟合;支座脱空时出现拐点,支座脱空前后的曲线斜率相差8倍以上;位移法不仅可以判断支座是否脱空,还可以给出支座脱空荷载和支座的弹性系数;结合理论分析结果,位移法可判断出支座是在试验前脱空、试验中脱空还是一直未脱空。对一座4跨连续钢箱梁桥的现场试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梁桥 位移法 荷载试验 支座脱空 拐点
原文传递
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从身份到契约是梅因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著名概括?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进程也可从此角度作一理解。一方面,旧的身份传统如宗法观念家族关系和相对较新的政治身份如家庭出身、阶级成分、所有制之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身份到契约是梅因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著名概括?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进程也可从此角度作一理解。一方面,旧的身份传统如宗法观念家族关系和相对较新的政治身份如家庭出身、阶级成分、所有制之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淡化或退出历史舞台,契约关系与契约观念逐渐生根;另一方面,某些旧的身份传统仍严重存在,如城乡之别、官民之别、家族关系等。超越身份传统走向契约社会的关键是平等化、民主化、市场化和观念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社会 契约社会 社会转型
下载PDF
区域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及其临界点——对一个动态系统的数理解释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国红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7,共3页
集聚与扩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动态表现形式。集聚与扩散的交替运动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定位集聚与扩散之间的转折点 (临界点 )可以预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及下一个增长点的出现。
关键词 集聚与扩散 交替运动 区域经济 临界点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宝荣 刘宝印 +2 位作者 洪志生 王鑫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2-1082,共11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进而引发了决策者对我国何时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的疑问。"何时达到拐点"直接关系到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进而引发了决策者对我国何时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的疑问。"何时达到拐点"直接关系到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界定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衡量指标体系和预测分析框架,研判了我国不同领域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出现的时机。结果发现,2025年前后,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以常规监测指标衡量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但实现公众感知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要到2035年前后,实现考虑新型污染物等新因素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则要到2050年前后。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既要做好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攻坚战规划,也要做好针对当前难以解决以及未来潜在的新的生态环境风险,前瞻布局,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持久战准备。在此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外,还要发挥科技在解决我国生态环境"瓶颈"和"难点"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演变 拐点 预测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近60 a来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武旭同 王腊春 李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3个站点1954~2013年的输沙量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和泥沙归因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个站点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跳跃点以及降水、产流、产沙等各因素在输沙量变化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3个站点的输沙量均... 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3个站点1954~2013年的输沙量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和泥沙归因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个站点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跳跃点以及降水、产流、产沙等各因素在输沙量变化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3个站点的输沙量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点,在跳跃点前后,输沙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产沙能力的下降对输沙量比例变化率的贡献超过90%。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库总库容量变化和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是造成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5~2000年相比1954~1984年输沙量下降的58.5%、2001~2013年相比1985~2000年输沙量下降的83.1%是由于水库建设所造成。研究时段内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1954~1984年相比,1985~2000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造成的输沙量变化为输沙量实际下降的-43.6%,与1985~2000年相比,2001~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上升,造成的输沙量下降贡献了输沙量实际下降的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输沙量 突变点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